茶马古道始干"马市"
据《膳夫经》:"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际,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的记载,可知唐初饮茶之风,尚限于我国东南及西南等地区。自唐太宗派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结为"甥舅之好'".文成公主带去茶和茶籽。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唐与吐幕设有"马市",贞元末"回讫入朝,始驱茶马互市":早期的"茶马互市"在西南地区以四川与陕西两省交易为主。云南与吐蕃(西藏)茶叶交易,或将茶叶供给四川再与西北地区进行茶马贸易,应始于(唐)南诏或(宋)大理国时期.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睡.地处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半岛的结合部。"茶马互市"兴起之时,统治云南的(唐)南诏(738-902)地方政权,正好处于唐王朝与吐蕃(西藏)两大势力之间。据(唐)樊绰《蛮书》:"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椒姜桂合.烹而饮之"的记载,"银生城",南诏时设"银生节度".其所辖的范围,应包括今天的思茅市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据史料记载.唐初吐蕃势力已深入滇西北的洱海地区.唐王朝为遏制吐蕃势力的扩张,一方面使用武力,故有唐九征征云南,在洱海边立"唐标铁柱"之说;另一方面,则支持"率种诚归累代如此"的蒙舍诏(在六诏之南.故又称"南诏".灭了其他"六诏",统一了整个洱海地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定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西),建立南诏国。统一后的南诏又欲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则又与唐王朝发生矛盾,到唐玄宗天宝年间暴发了著名的"天宝战争"。战争爆发后南诏叛唐归附吐蕃,吐蕃势力又再度进入滇西北地区,直到唐德宗贞元九年(792)唐与南诏"苍山会盟",次年,册封南诏王异牟寻为"云南王"后,南诏又与唐重归于好。唐、南诏与吐蕃的争战与友好,均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此时,饮茶风俗传入吐蕃(西藏)、青藏高原的藏、蒙、回等民族地区。茶有消食去腻、止渴解酒、提神益思的康乐作用,大受牧民欢迎,至宋代己是"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了。北方蒙、藏、回等民族,上至贵族,下至庶民饮茶成风。宋诗人陆游《兰亭道上》有:"兰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纷纷趁雨前"的诗句,生动地描写了兰亭茶商集市的盛况。在此时的中国宋与辽、夏分立对峙.西南还有吐蕃与大理国割据,北宋的战马来源十分贫乏,而对于西北的"战"与"和"、"胜"与"败",又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所以宋朝统治者十分重视"马政"。饮茶风气盛行,茶叶成为西北民族必不可少的饮品。宋初,除官方设立的"马市"外,又有茶商"转致干西北.以致散于夷狄.其利又特厚"的经营活动。这为宋朝统治者提供了经验和启示.只有垄断西北茶利,以其所需茶叶换取其所有的战马,以达到互通有无.方能保证宋朝所需的马源,又能控制诸蕃的目的,干是"茶马互市"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宋代"易马"主要在陕甘地区,换马所需的茶也就近取于巴蜀(四川)。在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当时陕西买马官薛向奏请朝廷在原、渭、德顺军三处买马场以盐钞买马,卖马蕃客执盐钞可至秦州买马司换取蜀茶。到宋熙宁四年(1072),宋神宗又下令禁止茶商买马,川茶全部实行官家专卖,茶利统统由茶场司垄断。此时,绢帛、金银、钱币、茶货兼行的买马制度.转变为官方经营的"茶马互市"。据《宋史》记载:"都大提举茶马司掌榷茶之利,以佑邦用,凡市马于四夷,率以茶易之"。据宋代史料记载:卖茶场,从熙宁七年(1074)至元丰八年(1085)的十年间就多达332个。
云南与四川、广西三省山水相连,云南是"茶的故乡",为确保四川茶叶之利,宋王朝又在滇、蜀、粤三省交界地州设立买马场。陆游:《剑南诗稿》中"国家一从失西睡,年年买马西南夷"的诗句,赞颂宋王朝与大理国''茶马互市"的情况。大理马,又称"越败驹",据李石《续博物志》卷四记载:"马出越败之西,若羔、细莎糜之.七步可御,日驰数百里"。宋熙宁六年(1073),"置马市于蜀之黎雅州",向大理国买马。次年杨佐自黎州由青溪关道人云南到云南释(今祥云)在路旁看到《里喉碑》(即"里程碑")。(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有"蛮马之来.他货亦至",的记载。
从以上的史料可说明云南"茶马古道",始于唐初"马市",至宋初方有"茶马互市",对西蕃(甘、陕)而言,是朝廷以"茶"换(战)"马",以供军队使用;对云南而言:应是民间在云南与四川、广西、西藏边境的城镇既"卖茶",又"易马",既有官方经营,也有民间的贸易。
1、汶川 三江 生态旅游区位于 阿坝 藏羌 自治州 汶川 县南部 三江乡 境内, 西河 、 中河 、黑石河在此汇合故称三江。
2、景区毗邻
卧龙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 青城山 风景区,是 世界自然遗产 大熊猫的栖息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植物活化石”珙桐生长区,这里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有藏、羌民俗文化, 茶马古道 历史文化,是集观光、体验、避暑度假于一体的短程旅游风景区。
3、景区总面积188平方公里,距 成都 仅95KM(感觉实际有100KM以上)。
4、三江远离尘世,谷深峡幽,风景绮丽。
5、蓝色的漂流河谷,五彩的 海子 流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珍稀的奇花异兽,梦幻的流云霞光,浪漫的红叶白雪,斑斓的野花草原,构成了生机盎然的原生画卷。
6、这是一片使您身心更加健康的净土!这是一座离都市最近的“森林医院”!这是一处最适合都市人休闲的 旅游目的地 !遍地地小黄花,在这个初夏季节盛开,草丛间还点缀着不少红色小果果。
7、三江生态旅游区旅游舒适期长: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9度,8月平均气温20度。这里夏季每天舒适时间为23-24小时,是外界的4倍。森林植被郁郁葱葱。
8、这里 生态环境质量 极其优良:大气环境质量为国家一类一级, 空气污染指数 为25,是 成都市 的1/5;地表水环境质量为国家1级;三江森林日释氧量为1500吨;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150万个,比成都市高10000倍;空气中含菌量比成都市降低150-70000倍;含尘量比成都市低100-1000倍;噪音比成都市降低30-50分贝。
9、这里夏季温度比成都市低10-15度。年太阳辐射是成都的3倍,是进行日光浴的极佳场所。不过游人也要注意防晒哦。我在这里仅仅4个多小时,直接在太阳底下有一半时间,手臂和颈背处已经严重晒伤啦!
10、野核桃林。胡桃科植物,别名山核桃、小核桃、秋核桃、胡桃秋,系山核桃属落叶乔木或小乔木。
11、珙桐。为稀有物种。我国特有的单属植物,系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由于森林的砍伐破坏及挖掘野生苗栽植,目前数量较少,分布范围也日益缩小,若不采取保护措施,有被其它阔叶树种更替的危险。
12、红豆杉。科属红豆杉科。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植物,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为常绿灌木,生长量十分巨大,生长时间短。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枝叶茂盛,萌发力强,能耐C氏零下25度的低温。可用于提炼紫杉醇。
13、屋顶苔与坡上树。
14、蕨类(Pteridophyta)是只比 苔藓植物 略高级的的 高等植物 。繁盛于 石炭纪 ,当时曾是高达20-30m的高大植物。靠 孢子 繁衍后代。一些种类可 食用 、药用、绿肥饲料和观赏。古代蕨类形成煤。 地球 上的优质煤基本上是由石炭纪大型 蕨类植物 形成的。这些蕨类中的绝大多数已在 中生代 前灭绝。今天它们的后代多生长在湿润阴暗的丛林里,且多为矮小类型。
15、彩色果子。很遗憾,匆忙间找不到这种植物的介绍,有点类似蓝莓,但叶片不是椭圆型。它很美,很可能与成熟期有关系才形成不同的颜色,最后应该都会成为紫色。
16、寄生植物。很多的树枝树杆上,都附生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显示出森林的生命力。有个同行的老师,对这一现象很感兴趣,不时挖出寄生植物细看。
17、箭簇似的树叶。很奇特的树叶,在阳光下像箭簇在闪光。
18、生长的森林。这些高大的树木,在初夏生长出嫩绿的叶片,晶莹剔透,惹人爱怜。只可惜,我们没有看到大熊猫、猴子等动物,连蝴蝶也不多……
19、小火车通行十余公里景区。虽然方便,但使用柴油做燃料,破坏了三江原有的生态,每次小火车运行,都产生很大的废气。建议使用电力。(注:这是几年前的情形,不知现在是否更环保?)
20、古时候从灌县(即都江堰),经漩口镇、水磨镇、三江镇进入现在的三江景区。在鸡心包处分成两条路:最早的一条是从鸡心包经红路坪、豆豆坪、关门沟接石门关古道,路途险峻陡峭,时常有人马滚入山涧摔死。后来,才开出从鸡心包经篙芝坪、牛头山至耿达、卧龙、过大小金川、马尔康通抵甘肃的一条道路,也称作铀槽沟古道。现在景区内还可见古栈道、客栈、藏宝洞、关口等遗迹。解放后217国道修通后此道才渐荒废。5.12地震后,这条路成为耿达、卧龙居民的重要逃生通道和生命给养线,景区留守员工为受灾民众提供了大量人道主义援助。
21、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 ,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是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藏汉之间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是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23、这条基本在原茶马古道遗址统线路上修建于灾后的茶马古道,全长1.2公里,途中有石上树、箭竹林、羌马桥、猴头崖等景观点。
22、猴头崖。此区域生存的藏酋猴(又称青叶猴),每年冬季大雪封山时就会在各自的猴王带领下,在此地进行激烈的厮杀后占地觅食。获胜方的猴王往往会矗立此崖顶站岗放哨,防止其他猴群袭扰,故将此崖称为“猴头崖”(其石头外形也像极猴头)。后来猴群搬迁到鸡心包附近的猴山,会向游人索取食物。
23、箭竹林。山中生长着鲜竹,常有大熊猫来此觅食。
24、野牛坪。在野牛坪,地下冒出一股股泉水,水温常年保持在9度,溶解矿物质总量1905mg/L,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较多二氧化碳。其锂、锶含量已达到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泉水含盐高,矿物抟丰富,是野生动物补充盐分的天然水源,常有梅花鹿、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来此饮水。泉水也适宜人类饮用,故称归真泉、鹿子井,当地群众也称为冒水子。
洗洗脸,喝口泉水,别提有多快活!
25、羊皮鼓。羌族用动物油硝老公羊皮,以直径约0.5的松木剜空,将皮棚上,以藤籀紧,再用芝麻油浸渍阴干既成。鼓皮只绷单面,鼓腔外纹花。鼓槌弯曲如弓,槌尖击鼓面,槌杆撞鼓腔,发出深厚、沉郁之音。鼓平时放“许”(端公)家神龛前,鼓非人人可鼓,除“许”外,必为羌寨中公认善舞者,羌寨逢喜事及节日,则敲鼓起舞。
26、茶马故道下有一个百鸟山庄和香格里山庄,风马旗迎风猎猎,藏羌风情浓郁,还有不少游乐项目,如: 溯溪 、 森林浴 、 丛林穿越 、 露营 、 CS真人野战 、 锅庄晚会 、 骑马 、 漂流 等。
27、地震石。此处还留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为大地震时从山上崩塌下来的,瑞作为“5.12”大地震之见证。
(资料来自网络和景区)
(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16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太可怕了关于茶的一些研究一定要知道
下一篇: 红茶值得收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