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太姥山古老制茶历史

小小茶农 2023-11-17 02:39:45

太姥山的茶叶发展历史悠久。古代白茶的制法仍一直延续到今天,并没有因历史车轮的前进而在太姥山区域湮灭。现在太姥山里的传统居民和僧人还执著地沿用晒干或阴干方式制白自用。

山民这种自制的茶,俗称“畲客茶”、“白茶婆”,至今仍有,在太姥山区的农村还可以喝到,山民们将这种茶泡在大茶缸里,味道相当清爽,而且久置不 馊,是夏天防暑良饮;太姥山区还有一项民俗,清明祭墓时顺手采摘一些茶叶芽芯,回家后放在灶台烘干,留作“退火”之药,其成品类似银针。

大约到了明朝,太姥山古白茶开始走出山门,并很快在名茶丛中占据一席之地。明末清初时,太姥山茶的名声更盛,清初周亮工《闽小记》、郭柏苍《闽产录异》、吴振臣《闽游偶记》、邱古园《太姥山指掌》都有太姥银针的记载。

另外,明谢肇淛《太姥山志》中有太姥山人种茶的记载,清傅维祖《太姥山寺产印册》对太姥山寺院茶园进行登记,明陈仲溱看到有人在太姥山古道上卖茶,可见此 时的太姥山区不但广泛种茶,而且开始出售;明林祖恕、林爱民和清王孙恭、谢金銮等游太姥山时,曾将太姥山山茶烹煮着喝,这也与白茶出水较慢的茶性相一致。 可见,当时太姥山茶种植和精加工的历史不会晚于明朝,其上品就是被世人视为珍品的太姥银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13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