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谢东庆:打造大陆阿里山台湾品质高山茶

茶百科 2023-11-17 01:41:45

谢东庆:打造大陆阿里山台湾品质高山茶

2006年7月,龙岩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在永福镇挂牌成立,2008年升格为国家级农民创业园。昔日的“中国杜鹃花之乡”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此创业的台商。在其特殊的气候和环境下,现在的永福镇除了花香怡人之外,也可以闻到阵阵香。目前,落户创园区台资企业共有59家,涉及台商投资个体近500人,总投资19.8亿元,其中高山茶企业48家,种植面积5.5万亩,是大陆地区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永福镇是台资农业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山区乡镇。

而在这么多的台商和茶企中,我们不能不提及的是创业园投资第一人谢东庆先生和他的“台品茶园”。

2012年6月参加第四届海峡论坛·台湾农民创业发展(龙岩)研讨会暨漳平茶文化节的众多嘉宾参观了谢董在永福的台品茶园,他还亲自当导游,他告诉台湾乡亲希望把台湾的好茶叶在大陆发扬光大,在政府的支持下,现在永福的高山茶在大陆的知名度慢慢高起来了。

谢东庆的台品茶叶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家到永福创业的台湾企业,对永福的发展是最有发言权的,未到永福之前,他跑了许多地方,最终还是选择了这里。他说自己96年我就到永福了,早期东南亚国家都走过了,包括大陆沿海。很多朋友劝他到其他国家发展,但他转念一想,两岸同祖同宗,又讲相同的语言,祖籍漳州的他最后选择在永福投资。

永福是闽西南最大的高山盆山,平均海拔八百,所以非常适合种植高山茶。来之前谢东庆还特别请了专家、学者到永福评估土壤、气候情况。发现这边的气候很像台湾的阿里山,现在很多台商都来这边种茶叶,也验证当初他选的地方是正确的。

现在的谢东庆是永福人人皆知的茶人,可原来的谢东庆从事的却是和茶叶没半点关系的家具产业。当时决定要到大陆来发展的时候家人并不是很支持。因为目前家具做得很好,从台湾南投要到一个偏僻的地方种茶叶的话可能会有遇到很多问题。一边是家人的反对,一边则是谢东庆自己对永福镇本身硬件条件不够完善的担心。

他说,当时的路很难走,从厦门到这边要6个小时,现在差不多两个半小时,刚来的时候老百姓素质不高,这十几年提升了很多,加上自己慢慢融入了本地的生活方式,所以跟本地的人相处得也很融洽。

面对困难,谢东庆正是凭着“台湾牛”的拼搏精神,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一步步发展壮大自己的茶山,做出高品质的高山茶。

因应了天时地利,谢董在永福种下了第一棵茶树,现在,他的台品茶园已经发展到了一千多亩,加上茶园里种下的10万棵的樱花树,当春天樱花盛开的时候,就仿佛置身在台湾阿里山的美丽景色里,现在的他乐意别人称它的茶园为“台品樱花茶园”。一遇到人就盛情邀请到他的茶园参观喝茶。

对于茶园未来的发展,谢东庆也信心满满,这份信心,不仅是对自己喝豆浆、喝牛奶的茶叶有信心,更是对两岸农业合作前景的信心。

那一山又一山绿意盎然的茶山,在大陆阿里山永福镇的日出日落中不断成长,正如谢东庆先生投资大陆的事业,在自己的努力深耕中不断收获新的希望。

纯正的台湾高山茶,你喜欢吗?

台湾乌龙茶品评——大禹岭

  大禹岭茶可以说是台湾茶中最高等级的茶品,也有茶友称大禹岭茶为台湾高山茶王,是台湾高山茶的代表之一。
  大禹岭乌龙茶区位处于台湾合欢山,刚好是在南投、台中、花莲三县交会点,海拔高度在2100米以上,茶区最高可到达海拔2600米以上,是目前全台生长海拔高度最高的乌龙茶产地。

冬季时温度时常在0度以下,年平均温度也不过20度,这种环境之下使得茶叶生长缓慢,一年只有春尾及秋末两季各采收一次,产量相对稀少,所生产的高山乌龙茶口感醇厚,香气芬芳,一般认为是台湾高山茶中最好的产地。
  大禹岭是台湾新兴的高山茶产区,茶区开垦不久,但所产的茶叶已经是公认台湾最顶级的高山茶。大禹岭茶之所以广受欢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地处2600米的高山,寒冷且温差大,

在这种环境下茶树生长缓慢,因此茶质幼嫩,茶味甘醇,加上当地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得天独厚的环境造就出独一无二的好茶。此茶珍贵之处除了味美外,更难得的原因是采收困难,许多种植之处无道路接通,所以采收搬运皆需使用人力,因此采收格外辛苦,也因此更显其珍贵。
  最优质的大禹岭茶是秋末冬初时采收的冬茶,产量稀少

,采收时时节已入10月,大禹岭高山上已是气候寒冷,有时更会下起雪来,更添采收的困难度,但也因为天气寒冷的关系,冬茶的韵味更是丰厚,难怪许多茶友坚持认为冬茶的气味更甚春茶。
  真正的大禹岭高山茶除了量少,它独特的口感也是使它身价不凡的原因之一,大禹岭茶区昼夜温差大,土壤含有丰富有机质,出产的大禹岭茶有叶片厚、果胶质浓、霜气明显、山气重、喉韵强等特性,且口感相当醇厚,这种独特的风味使得爱茶人趋之若鹜。
  本次选取的大禹岭,市场价格在每斤1919元左右,使用盖碗冲泡。。我的礼盒装送礼首选。

台湾高山茶有什么优点呢?

高山茶是指由1980年后陆续开辟出来的茶区,即位于海拔1000半以上的茶园所生产的半球型包种茶(市面上俗称乌龙茶)。现今主要产地为台湾, 南投信义乡、仁爱乡、和嘉义番路乡、竹崎乡内海拔1000~1300半的新兴茶区;而梨山、翠峰、庐山、玉山、阿里山、杉山溪亦有生产。由于高山气候冷凉,早晚皆可被云雾笼罩,且平均日照短,可降低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并提高茶叶中所含的茶, 胺酸及可溶氮等以人体有益的万分;且高山茶外观为球状卷曲、呈青褐色,泡出的茶汤为金黄色 ,加上清新的香气及韵味十足,滋味甘醇与耐冲泡的特性,使高山茶相当受到大家喜爱。
  何谓「高山茶」?以海拔做定义,是目前比较没有歧见的说法,但在高度上,虽有业者是以海拔800公尺或1400公尺开始算起,但大体而言,仍以生长于海拔1000公尺以上茶园所产制的茶叶为主流共识。至於台湾现有种植茶树的高度是以海拔2600公尺为上限。不过「高山茶」一词也经常套用於产制于高山,但产地名气不大,或少数产区不足海拔1000公尺,但位居高地河谷,且富有高山气的优质茶叶。所以「高山茶」并非专指某地生产的茶叶,而仅是与「平地茶」相对的一个概念名词,但是高山出好茶却是不争的事实。
  为何高山出好茶
  上帝赋予台湾种植高山茶的自然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在全岛约36,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内,超越100公尺等高线区域的面积约占68.7%,500公尺等高线以上的山区面积约占45.2%,真的是处处是「高山」。而台湾的高山茶园,又多是从旧有的林班地、竹林地开垦而来,地力丰沛,含有大量有机质,适合茶树发育。如果又是日照充足,降雨量平均的区域,更是种茶植茶的最佳地点。
  高山出产的茶叶天生便拥有下列两项优势。一、是因为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二、是由于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云雾遮蔽的缘故,使得茶树的生长趋於缓慢,让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等的优点。
  龙眼村原名「龙眼林」,因为旧时山龙眼甚多,密集成林,故以龙眼林称之。
  虽说产于高山的茶菁占有上述优势,但是高山制茶仍有其困难之处,首先是居高不下的种茶与制茶之人力成本;再者是高山茶菁必须现地现做,而午后经常性的起雾环境,时常影响后制茶叶的成功率。所以顶级的好茶,只能看老天的脸色。
  整体而言,无论是「阿里山珠露茶」,还是「梨山茶」,其实皆可归类为高山茶的一种,象征高山出好茶,确确实实是有口皆碑的事实。而高山茶之所以迷人,正是其冲泡后,久久不散的茶香气韵及耐人寻味的回甘口感,喝上一杯,自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满布心中,这也正是平地茶难以抗衡高山茶的主因。
  位于南投县仁爱乡红叶国小 下方的茶园。一般而言,高山茶虽广受各界所喜爱,但对生产者而言,制成顶级好茶的条件,其实是相当的严苛,因为必须当地现作。
  台湾高山茶的产区
  台湾高山分布极广,生产高山茶的地点,亦是众多,不过仍以嘉义县与南投县境内海拔1000~1400公尺的新兴茶区为主。
  (1)嘉义县
  一提起嘉义县,我们自然会有许多等号的名词出现在脑海中,例如蜿蜒於崇山峻岭的阿里山森林小火车,或是已经功成身退的神木,或是令人垂涎三尺的奋起湖便当等等, 再再显示嘉义县自然资源的丰沛。而它也是当前台湾生产高山茶的重要产区,种植的区域,以梅山乡、竹崎乡、番 路乡及阿里山乡等四个山区乡镇为主。
  梅山乡除了是南台湾重要的柑橘、柳丁和麻竹笋产地外,爬满阿里山麓的乌龙及金萱高山茶,种植面积更占嘉义县的一半。而梅山乡全乡共分十八村,百分之九十属於山区,茶园主要分布於梅山乡山区之太平、龙眼(龙眼林尾)、店仔、樟树湖、碧湖、太兴、瑞里、瑞峰、太和及太兴等村落,目前茶园面积总数约10000公顷,海拔介于900~1400公尺之间。县道162甲线则是参观该乡茶园的重要路线,从太平至瑞里,只要是村落区皆可见到满山遍谷的茶园。
  值得一提的是梅山乡龙眼村(海拔约1200公尺)更是台湾高山茶的滥觞。而此地种植的茶树,以青心乌龙为主。虽然名气已不如当年响亮,但茶园的规模,仍是十分壮观。至於竹崎乡、番路乡及阿里山乡,产茶的村庄大多位於台18线公路(阿里山公路)旁,如濑头、隙顶、巃头、光华、石桌、十字路、达邦、里佳及丰山等山地部落。而这些村落所产制的茶品,对外通称「阿里山茶」,不过也有名为「阿里山珠露茶」或「阿里山玉露茶」的茶品出现。尤以「阿里山珠露茶」最享有盛名,可谓是竹崎乡民的「绿金」,而此茶正是产於石桌。竹崎乡石桌茶区,茶园种植面积约为400公顷,分布於海拔约1200~1400公尺左右的高度,且集中於培仔桶林道沿线,种植品种以青心乌龙为主,由於制成的茶叶,香气浓郁,滋味甘醇,广受饮茶人士喜爱。
  (2)南投县
  南投县位居台湾心脏地带,是台湾唯一不滨海的县市。四面环山,境内多丘陵地,且气候日夜多有变化,适合茶叶的生长。而主要生产高山茶的乡镇,以竹山镇、仁爱乡、水里乡、信义乡等四个乡镇为主。
  位於南投县竹山乡大鞍林道旁的茶园,图中白色竿子 是自动洒水器。经由几十年来的开拓,竹山镇的茶园从溪畔到高山都有,也让它成为全台单一行政区种植海拔落差最大的茶区。
  位於竹山大鞍的茶园。因台湾生产高山茶的地区,大多是沿著当地现有的产业道路,随路开辟,所以如果要前往参观,最好是驾驶底盘较高,且有四轮传动的车辆比较适合。至于住宿,因当地茶农也多兼营民宿,所以不成问题。
  位於平静茶区的金萱茶园。仁爱乡为南投县第四大产茶区,首位为名间乡,其次为竹山乡和鹿谷乡。民国91年整个南投县,全县茶叶年产量为11100公吨,收获面积为8075公顷。而仁爱乡于该年,茶叶年产量为771公吨,收获面积为847公顷,占南投县约百分之6.9。
  竹山镇是南投县最早开发的地方,自古是入番地,通后山的枢纽点,因有「前山第一城」的雅号。竹山镇从1980年代开始,首先从照镜山地区大量种植茶树,目前该镇茶园分布的据点有照镜山、后埔、社寮、瑞竹、大鞍、软鞍、流滕坪、山坪顶、杉林溪、延平、延山、羊头弯和龙凤峡等处。至於该乡生产高山茶的地区,以杉林溪与大鞍山区为主,尤以「杉林溪茶」的名气最大。
  仁爱乡位於台湾之中央地带,地属南投县之东北方,境内共分为15村66个部落。该乡茶叶经济栽培缘於60年代末期,由天仁企业率先引进,并以雾社、高峰等地区开始推广,迄今栽培面积已达 800余公顷,年产 680余公吨,跃身为南投县第四大产茶区。从雾社至清境农场,到处可见茶行、制茶厂及民宿,而青翠碧绿有如等高线般的茶树,甚至就出现在省道台14线及台14甲线旁。此地的茶园,由于位居中央山脉的深处,终年气温低,温差大,而让高山的茶菁保持极佳的品质。
  清境农场茶园为民国76年所该开辟的高山示范茶园。面积6公顷,种植青心乌龙及金萱茶,由于经常云雾缭绕,久久不散,因而得名「宿雾茶」。
  位於中和村的石桌茶区。竹崎乡的茶园分布於中和村、光华村、仁寿村及金狮村等四村。
  青心乌龙种的茶树,是台湾栽培历史最久,分布最广的品种。目前市场行情,以单一品种而论,仅稍逊正欉铁观音。
  此外因地广人稀的缘故,导致此地茶叶产区极为分散,所以对外虽然大多以「高山茶」称之,但是仍有为数众多的地名茶出现,例如天雾茶(雾社)、天卢茶(庐山)、宿雾茶(清境农场茶园)、碧绿溪茶、雾敦茶(红香)、东眼山茶(北东眼山)等茶品。至於仁爱乡产茶村落,则有良久、武界、大同山、北东眼山、奥万大、红香、平静、雾社、春阳、庐山、翠峰、翠峦和清境等地,且以青心乌龙及金萱(台茶27号)的茶种为主。
  水里乡旧名「水里坑」,全乡海拔均在250公尺以上。而位於该乡的明潭水库,仍然是台湾最大的抽蓄式水力发电厂,可知当地水利资源的充足。而水里乡亦于1980年代开始兴起种植高山茶,目前产茶村落集中于郡坑、新山与上安等三村。而此地所生产的茶叶,以「玉山茶」和「胜峰茶」的茶品最为著名。
  种植於和平乡天池附近,海拔高度约 2500公尺左右的青心乌龙茶园。造访时,山下的秋茶多已采收完毕,此地却依然绿意盎然,尚未摘采,可知种於此环境的茶叶,生长速度较慢。
  信义乡是全台面积第二大乡镇,它有个美丽的别名-「青梅之乡」。每年早春时分,当满山遍地的梅花盛开,总是吸引许多外来客到此驻足欣赏花雪缤纷的美景。而信义乡与水里乡相同,是从1980年代左右,才开始辟垦茶园,所以也属於新兴的高山茶区。而当地种植茶园的地区,包含三十甲、罗娜、同富、神木、沙里仙和塔塔加等地,并以「玉山高山茶」称之,对外贩售。另外也有命名为「沙里仙茶」与「塔塔加茶」的茶品。
  (3)其它县市
  此外,台中县和平乡的福寿山农场与梨山及位于花莲县境内的大禹岭等地,都是全台海拔最高的茶区,当然茶价也是不同凡响的高贵。
  位於南投县竹山乡大鞍林道旁的高山茶园。 此地的茶区,虽分布较为分散,但每个单一茶园的种植面积都极为辽阔。
  近年来,虽然台湾生产高山茶的地区,有略为减少的趋势,但亦如高山蔬果一般,依旧广受社会大众所喜好。其实台湾生产高山茶的地区,多数拥有开发成观光茶区的优势,例如梅山乡龙眼林尾、竹崎乡瑞里、石桌及巃头、仁爱乡平静与红香等,都有令人惊艳的茶园美景,值得各位驱车前往。不过话说如此,只是仍需大家的重视与青睐,就如同水土保持的问题一样,都需要我们更为细心的维护与留意。所以,各位有机会一定要去台湾高山茶区走走,绝对是值回票价的选择。
  图内的村落即是位於阿里山公路旁的巃头。目前台湾生产的高山茶品种,以乌龙茶及金萱茶为大宗。为有别於平地茶,或方便行销,本地的茶商通常会在茶种二字前,冠上「高山」,以示区隔,如「高山乌龙茶」或「高山金萱茶」等,但是如果仅称「高山茶」,则几乎都是专指用青心乌龙茶种所制的茶。
  唐泉茗茶的台湾高山茶
  目前台湾生产的高山茶品种,以乌龙茶及金萱茶为大宗。为有别於平地茶,或方便行销,本地的茶商通常会在茶种二字前,冠上「高山」,以示区隔,如「高山乌龙茶」或「高山金萱茶」等,但是如果仅称「高山茶」,则几乎都是专指用青心乌龙茶种所制的茶。
 乌龙茶是台湾最早制造的茶,可说是台湾茶的始祖,也是台湾在世界上名声最为响亮的茶。在中国依茶的发酵程度及茶汤的颜色而分成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及黑茶六大类,俗称的乌龙茶就是青茶。
  欧美国家依发酵度来分,不发酵的叫绿茶,全发酵的叫红茶,而介於中间半发酵的,都视为乌龙茶。但不论东西各国,对乌龙茶的说法,应该是指依某种做法制成的半发酵的茶,并不指特定的茶叶品种。但是在台湾,本地人所称的「乌龙茶」,除了它是半发酵的茶之外,还必须用乌龙的品种所做出来的茶,才叫做乌龙茶。较有名气的茶,则会加上地方名字,如大众所熟悉的「冻顶乌龙茶」及「玉山乌龙茶」。在台湾所种植的茶类中,大部分都是乌龙的品种,高级茗茶更是如此。因而久而久之,「乌龙茶」这个专有名词,便由「乌龙品种的茶」所取代。
  巃头茶区的茶农采收秋茶情况。巃头地属嘉义县番路乡公田村,海拔高度约1200公尺。另外,根据台湾茶叶主管单位对台湾茶的介绍,是依照茶制作方法分为包种茶及乌龙茶二大类,而乌龙茶指的就是重发酵的白毫乌龙。但是现在「乌龙茶」这个名字在台湾代表的意思很多,不像中国区分的那麼严谨。随著两岸的分裂及台湾在制茶技术的进步,逐渐地与中国大不相同,甚至还有很多新的品种产生。再加上近年来台湾有很多新兴的产茶区,为了推广自己当地的茶,有很多地方也会用自己的方法来命名。所以同样是乌龙茶,其命名的方法就更多样化了。
  因此若以台湾人的观念来说,说起乌龙茶,一定是指用乌龙的品种所做的茶。发酵度在15%~25%,形状是半球型或球型,茶汤为金黄色或浅褐色,香味略带桂花香或淡蜜香,口感醇厚,回甘度佳的茶品。
  由於台湾高山茶的产区极多,各地的品质控管不一,制作程序也不尽相同,往往造成购买者不知如何下手的困扰。唐泉茗茶艺术总监林书铭先生,以数十年品茗经验,及最严谨负责的态度,用心挑选各地优质的高山茶,并以半发酵处理的台湾乌龙茶为内容,而让本公司所推出的「台湾高山茶」,不仅是物超所值,亦是高贵不贵的茗茶,更能够让各位轻轻松松喝好茶,抛开买茶的一切烦恼,喝上一口,保证是喉韵十足,回味无穷的上等高山好茶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12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