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氮素利用率

茶百科 2023-11-16 16:45:08

氮素利用率

氮素利用率(Utilizing coefficient of nitrogen) 亦称“氮素利用系数”。植物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利用百分率。树根系直接吸收的氮素形态有铵态氮和硝态氮。尿素态氮、氰氨态氮或有机氮化合物要在土壤中分解成铵态氮或硝态氮后才能被吸收。茶园氮素利用率约为io%~so%,施人茶园中的氮肥约有半数以上损失掉。损失的途径有四种:土壤微生物固定和无机胶体固定,铵和氨被氧化成硝酸盐而淋溶,挥发脱氮,光促反应使氮肥硝化流失。氮素利用率的高低与环境及农业技术措施有关:土壤原有含氮水平低时利用率高。高温、湿润地区氮活性高,氨的固定、挥发、淋失严重。沟施、穴施、适当深施、茶园铺草、氮肥与磷肥配合施利用率高。氮肥种类、肥料配合、茶树品种、生育时期、生长季节、树体状况、不同器官均影响氮素利用率。茶树体内的氮素可再利用。衰老组织的氮素可逐渐向生长活跃的幼嫩部位转移。

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铵态氮肥深施各地试验和生产实践都已充分证明铵态氮肥深施是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
铵态氮肥深施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是由于增强土壤对铵离子的吸附作用,减弱硝化作用,从而减少硝酸的流失和反硝化作用而
造成的氮素损失。根据河北省农科院土肥所试验,在含碳酸钙8.8%的土壤上,20千克硫酸铵撒施地表,经过1天后损失2.5%,3天损失7%,6天损失11.2%,9天损失13%。铵态氮肥深施由于提高氮肥利用率而提高了产量。
为了确保深施的增产效果,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氮肥深施时应考虑比表施提早几天以便及时满足作物对氮肥的要求。施肥量可比表施适当减少,以免因肥效较高引起作物后
期贪青晚熟。
②深施深度。按施肥量多少而定。化肥用量少,每公顷112.5?150千克,以中层浅施为好;化肥用量大,每公顷300?375千克,以底层深施为好。
氮肥与其他肥料配合施用作物的高产稳产,需要多种养分的均衡供应、配合其他肥料施用对提髙氮肥利用率的作用很显
著。应用15N的小麦盆栽试验,在磷肥缺乏的中等肥力土壤上,有效磷8毫克/千克,单施硫酸铵利用率为35.3%,配合施磷肥后硫酸铵的氮利用率为51.7%,配合磷肥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6.4%。
铵态氮肥配合氮肥增效剂施用,氮肥配合氮肥增效剂后,作物当季利用率,碳酸氢铵由27%提高到32%;尿素由35%提高到40%;硫酸铵由45%提高到54%。氮肥增效剂效能一般可延续30?40天。

论述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

主要是淋溶和固定两种途径。
提高肥效途径:
1. 深施。施于土表以下几厘米深处,能减少氮素损失。将氮肥制成几毫米或1厘米左右大小的粒肥进行深施,其效果更佳。
2. 选用缓释肥。
3.使用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
4.根据不同土壤质地及不同作物和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施肥。

水稻生产,怎样提高氮肥利用率?

1、深层施肥:把铵态氮肥或尿素深施到3—5厘米深的还原层中,铵离子为土壤胶体吸附,保持在还原层中,避免肥料在氧化层进行硝化作用,以提高氮的利用率。深层施肥可分成球肥深施、全层深施和液肥深施。

2、使用氮肥增效剂:又称硝化抑制剂,即使用化学制剂来抑制稻田土壤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以减少脱氮的损失。目前使用的主要氮肥增效剂有西吡、吡啶及基硫脲等。

3、施用长效氮肥:长效氮肥主要有三种,一是有机合成氮肥,如尿素甲醛肥料;二是包膜肥料,如硫衣包膜素;三是长效性无机氮肥,如磷酸镁铵。长效氮肥主要是防止可溶性氮肥的流失,使氮素的供应尽可能与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氮素吸收相吻合,以提高氮肥利用率,同时避免大量氮肥集中施用引起烧苗
供您参考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305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