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紫砂工艺大师金祖稠与妻子钱小英坚守嵊州紫砂

品茶 2023-11-15 20:10:40

紫砂工艺大师金祖稠与妻子钱小英坚守嵊州紫砂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金祖稠,最近接收了一位对紫砂有着浓厚兴趣的打工妹作为徒弟,“近年来一直在寻求嵊州紫砂工艺的传承人,有年轻人热衷紫砂,我愿意传授。”

嵊州紫砂一度辉煌,但随后渐渐沉沦。紫砂工艺大师金祖稠和妻子钱小英苦苦坚守,终于使嵊州紫砂东山再起,重新赢得世人青睐: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博艺杯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展”上,金祖稠创作的紫砂壶作品《六方如意》获得金奖殊荣。

金祖稠对此也另有看法,“嵊州紫砂重获肯定,比得金奖更加重要。”

夫妇俩坚守

嵊州紫砂正在“东山再起”

金祖稠和钱小英本是嵊州紫砂厂的技术员,于1988年开始创业,10年前紫砂厂破产后,金祖稠夫妇成了嵊州紫砂孤独的坚守者。

说起来,嵊州紫砂一度辉煌,与嵊州竹编齐名,也与宜兴紫砂媲美。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种种原因,嵊州紫砂开始沉沦。金祖稠夫妇的紫砂事业可谓曲折坎坷。“其实上世纪90年代形势还是不错的,那时生产的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法国等地,十分畅销。”钱小英告诉记者,但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了他们致命的打击。“积压了几百万元的东西,到现在才可以稍微喘口气。”但在危机中,夫妻俩并未放弃从事了一辈子的紫砂事业,而是选择坚守,并改变经营策略,图东山再起。

日前记者采访时,有一位女士上门订购了500套具。女士告诉记者,这些紫砂茶具是作为礼品送人的。金祖稠说,现在紫砂茶具在礼品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不少人都是成百上千只地订购。

进军礼品市场,让金祖稠夫妇在绝望中看到了曙光。“紫砂品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种艺术品,适合送礼和收藏。”

实践证明,金祖稠的思路是对的,这几年来,他们在礼品市场中大展宏图,产品销量大增,更为难得的是,影响力日益增加,嵊州紫砂重新为世人熟识和喜爱。金祖稠告诉记者,现在上门订购紫砂品的不仅有本地人,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地客户。

打工妹有紫砂技艺天赋

非遗传承人收其为徒

坚守的成绩是,金祖稠成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英则是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然而,荣誉的取得并不意味着嵊州紫砂事业可以继续传承、发扬,甚至做出更大的产业,“喜欢这行的年轻人不多。”金祖稠和钱小英为找到传承人,可谓费尽心思。

不过最近有件事情让金祖稠挺高兴:夫妻俩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叫李晓乐的女徒弟本在我市一家足浴店工作,一次金祖稠因腿抽筋去泡脚遇上了她。聊起紫砂,李晓乐很感兴趣,对紫砂的历史和相关知识也相当了解。后来李晓乐提出要拜师学艺,金祖稠看她有灵气,便同意收她为徒。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李晓乐进步很快。”金祖稠说。

据介绍,随着嵊州紫砂元气的渐渐恢复,主动上门要求学艺的人越来越多。“不过作为一门艺术,从事的人要有天赋和灵气,只要有这方面的资质,我们都愿意倾情相授。”金祖稠说。

当然,在收徒的同时,金祖稠夫妇一直坚持技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六方如意》能够获得金奖,便是技艺创新的结果。不过,金祖稠最得意的是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研制出了麦饭石紫砂养生杯(壶),并于近日获得国家专利。

麦饭石是嵊州特产,具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为证实麦饭石的功效,金祖稠特地委托在浙大当老师的一位同学进行试验,结果发现有14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但难点在于如何把紫砂与麦饭石有机结合。为攻克这个难关,金祖稠花了1年多时间,进行了上百次试验才成功。令人欣喜的是,麦饭石紫砂养生杯(壶)一经推出,便受到热捧。

“与辉煌时期的嵊州紫砂相比,现在或许还有差距,作为紫砂人,我们必定会重塑嵊州紫砂的辉煌。”说到未来,金祖稠很有信心。

浙江省嵊州市非物产有哪些

浙江省嵊州市非物产有哪些介绍如下:

嵊州市非遗有嵊州竹编、嵊州根雕、嵊州泥塑、嵊州紫砂、嵊州木鱼制作技艺、黄泽戏剧服装等。


1、嵊州竹编

嵊州竹编有极高的日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有“中外竹编第一家”之誉。明清两代,嵊州竹编工场生产的竹制品已相当精致。嵊州竹编制品除了日常用的篮、盘子等外,还有大型工艺竹编精品,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的竹艺珍宝”。

2、嵊州根雕

嵊州根雕为省级非遗项目,浙江省重点传统手工艺振兴保护项目之一。嵊州根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有1000人从事这一民间工艺。嵊州根雕创作题材十分丰富,既有取材于古代文学的题材,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主题;既有以人物为主的作品,也有反映自然百态的作品。

3、嵊州泥塑

剡溪岸边的乌黑泥细腻洁净,砂子少,黏性、可塑性好。20世纪70年代,在著名泥塑艺术家柳成荫指导下,泥塑工艺创作有了突破。在艺术创作上,嵊州艺人们吸取了无锡惠山泥人和天津“泥人张”的彩塑艺术之长,形成了嵊州泥人的艺术风格:造型简洁洗练,写意多于写实,幽默多于叙事。

4、嵊州紫砂

2009年,嵊州紫砂工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人物金祖稠是该非遗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嵊州矿产资源丰富,尤其紫砂泥分布十分广泛。紫砂艺人们在吸收、消化宜兴紫砂成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使嵊州紫砂具有色泽古雅淳朴,造型优美生动,品类丰富等特点。嵊州紫砂是采用当地特有的非金属矿——细陶土,经过精选、精炼、精制成型,然后放在1000多度的高温中烧炼而成。

5、嵊州木鱼制作技艺

嵊州木鱼技术流程包括看材、初坯加工、镂空、外形雕刻、烘干、自然干燥、调音、抛光、油漆、最后定音等十五道工序。木鱼制作工艺是融集美学、声学、理学、佛学和手工技艺于一体的综合性工艺。所用材料原来为本地的樟树,现在多用非洲产的沙比梨木。

6、黄泽戏剧服装

嵊州是越剧发源地,民间剧团多。为迎合各地剧团的需求,嵊州戏剧服装作坊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制作技艺,制作工艺精湛。戏剧演出所需的服装、鞋帽等,一应俱全,大到官服蟒袍,小到头饰珠花;上到各式盔头,下到绣鞋高靴。除生产戏剧服装外,还制作戏帽、刀枪把子和戏剧道具。

浙江省嵊州市非物质遗产名录

嵊州市非遗有嵊州竹编、嵊州根雕、嵊州泥塑、嵊州紫砂、嵊州木鱼制作技艺、黄泽戏剧服装等。


1、嵊州竹编

嵊州竹编有极高的日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有“中外竹编第一家”之誉。明清两代,嵊州竹编工场生产的竹制品已相当精致。嵊州竹编制品除了日常用的篮、盘子等外,还有大型工艺竹编精品,被国际友人誉为“东方的竹艺珍宝”。

2、嵊州根雕

嵊州根雕为省级非遗项目,浙江省重点传统手工艺振兴保护项目之一。嵊州根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有1000人从事这一民间工艺。嵊州根雕创作题材十分丰富,既有取材于古代文学的题材,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主题;既有以人物为主的作品,也有反映自然百态的作品。

3、嵊州泥塑

剡溪岸边的乌黑泥细腻洁净,砂子少,黏性、可塑性好。20世纪70年代,在著名泥塑艺术家柳成荫指导下,泥塑工艺创作有了突破。在艺术创作上,嵊州艺人们吸取了无锡惠山泥人和天津“泥人张”的彩塑艺术之长,形成了嵊州泥人的艺术风格:造型简洁洗练,写意多于写实,幽默多于叙事。

4、嵊州紫砂

2009年,嵊州紫砂工艺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人物金祖稠是该非遗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嵊州矿产资源丰富,尤其紫砂泥分布十分广泛。紫砂艺人们在吸收、消化宜兴紫砂成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创新,使嵊州紫砂具有色泽古雅淳朴,造型优美生动,品类丰富等特点。嵊州紫砂是采用当地特有的非金属矿——细陶土,经过精选、精炼、精制成型,然后放在1000多度的高温中烧炼而成。

5、嵊州木鱼制作技艺

嵊州木鱼技术流程包括看材、初坯加工、镂空、外形雕刻、烘干、自然干燥、调音、抛光、油漆、最后定音等十五道工序。木鱼制作工艺是融集美学、声学、理学、佛学和手工技艺于一体的综合性工艺。所用材料原来为本地的樟树,现在多用非洲产的沙比梨木。

6、黄泽戏剧服装

嵊州是越剧发源地,民间剧团多。为迎合各地剧团的需求,嵊州戏剧服装作坊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制作技艺,制作工艺精湛。戏剧演出所需的服装、鞋帽等,一应俱全,大到官服蟒袍,小到头饰珠花;上到各式盔头,下到绣鞋高靴。除生产戏剧服装外,还制作戏帽、刀枪把子和戏剧道具。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88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