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为中药五味(酸、甜、苦、辛、咸)之一,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阈值极低。
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常见食物如苦瓜、百合等,饮料如苦丁、菊花等,这些苦味的东西,人们的本能是排斥的。
茶根本的味道也属于苦味的。
因为茶多酚是茶叶的核心物质,尽管茶叶中含氨基酸等鲜甜味物质,但核心还属于苦味的。
这个苦味的饮品,如果说人们一开始就喜欢,纯粹是假话,懵懂的小孩,可以用一点茶水试一试,他绝对是拒绝的。
青少年为什么喜欢可口可乐而不喜欢茶,也是这个道理。
在茶没有成为饮茶习俗之前,人们本能是拒绝的,如边疆少数民族饮茶,会加奶、加糖烹煮,如西亚、北非饮茶会加薄荷、香料、糖等调饮,本质上是不能接受其苦。
那为什么中国人能忍受茶的苦味呢?
中医药里讲苦入心,能泻火、燥湿等,人们在食用苦味的食物和饮料时,可能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了某种功效,实现清热解毒或者其他需求,尽管是苦的,但乐于接受,长期以后形成习惯。
中国人长期受道家影响,茶是作为道教的服食饵药逐步被更多人群接受:
从一开始的与其他药材配伍成为方剂,到唐代陆羽倡导在茶汤里只放上盐巴调味,直至宋代徽宗以后,茶才实现清饮。
这也说明直至此时,整个社会饮茶风俗才稳定下来,对于茶的苦味已经逐步普遍接受,真正成为一种嗜好品。
再到明代利用炒青大面积取代蒸青,茶的香味在一定程度上遮掩掉茶的苦味,使茶更易于平常人接受。另外现代制茶技术,绿茶的摊凉,乌龙茶的摇青等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都减少了茶的苦味,让人更易于接受。
综合来看,茶确实是苦的,但由于其某种功能性,人们愿意接受他;
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制茶技术的发展,改善了其苦味;
另外茶的氨基酸等物质,在苦味之后确实能化开,逐步回甘,给人味觉和精神的愉悦;
人们在利用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味觉依赖和习惯,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嗜好品,苦已经不是问题。
茶是中国一个博大的文化,当然中国人喜欢喝茶,也是有一些目的的。
中国呢,是茶的原产地,既然是原产地,人人爱喝茶也是很正常的。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就知道茶在生活中是有着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茶真正的起源貌似是在两晋时期吧,当时也只有文人喝,可是慢慢的发展到百姓都知道茶。其实品茶呢,跟品人生是差不多的,茶有着百味,不同的品种有着不同的感觉。
慢慢的,在唐朝,陆羽有了一道茶学,在那个时候茶已经上升为另一个不同的维度了。在不同的时代里可能喝的感觉都是不同的,比如在唐代,那时候可能你喝的是开心,但是等到宋末的时候,你可能喝出的是你人生的苦涩。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茶文化,当然到现在茶也是很受欢迎的,也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吧。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礼仪。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84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道是一种高雅
下一篇: 茶给予心灵一刻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