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安溪西坪南岩之麓,住着一位退隐的打猎将军,单名叫"龙"。因为从小饮经烈日灸烤,风雨洗炼,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乌龙"(闽南方言"乌"通"黑")。有一天,乌龙与往常一样,身背猎枪,腰别茶篓,上山打猎,兼采一些野生茶叶,过午时分,乌龙忽见一头山獐从前方溜过,他急提猎枪,击伤山獐。等晚上到家,乌龙急于宰獐至深夜,竟把茶叶搁置,翌日清晨,炒制成茶,其苦涩之味尽除,香醇更胜往常,乌龙大喜,连忙邀来乡亲茯友一起品尝,众人啧啧称厅,且探究其因,仿效采制,广为传开。此后,南岩茶叶声誉远扬,遐迩闻名。于是村民扩种茶树,以茶为生。乡亲们为感念乌龙的贡献,就把所制的茶叶都称为"乌龙茶'.世代因袭,沿用至今。后来乌龙去世了,乡亲们为纪念他,在山岩上建了一座"打猎将军庙"。如今庙虽坍塌,但旧址犹存。
这个民间传说虽然不足作为史实依据,但是与《制茶学》所说的"乌龙茶起源"的时间、内容是相吻合的。正如张天福教授等编著的《福建乌龙茶》称:"安溪在历史上选育和繁殖了不少适制乌龙茶的优良品种,并在制造技术上精益求精,虽然缺乏较早的有关历史文献,但也不能就此认定安溪与乌龙茶的创制无缘",这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导语:乌龙茶是我国一种非常普遍的茶叶,但它的'名字却非常有趣,其中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历史典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乌龙茶的产生,还有些传奇的色彩,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长坑乡南岩村里有一个退隐将军,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安溪也遂之成了乌龙茶的着名茶乡了。
何以“乌龙”为茶名,历史上何时出视乌龙茶名,有以下几种说法:
以地名命名:有人认为乌龙茶的名称与地名有关。最早出现"乌龙"与茶连系在一起的是11世纪北宋刘弇《龙云集》中提到乌龙茶:"今日第茶者,取壑源为上,至如日注,实峰、闵坑、双港、乌龙、雁荡、顾渚、双井、鸦山、岳麓、天柱之产,虽雀舌旗枪号品中胜绝,殆不得与壑源方驾而驰也"。《龙云集》记述的日注等10处名茶,虽系细嫩雀舌旗枪的绝品,但比不上壑源茶的优美。壑源系当时建州北苑一焙名。日注在绍兴平水,双港在江西沿山,雁荡在浙南括苍山,双井在江西修水,鸦山在安徽宣城,岳麓在湖南长沙,顾渚在浙江长兴,天柱在安徽舒城,闵坑在安徽九华山,而实峰与乌龙在何处,尚待考查。我国地名以"乌龙"为称者不一而足,仅如福州有乌龙江,庐山有乌龙潭,浙江建德有乌龙岭,以地名称茶,古已有之,但乌龙茶之名称是否源于地名,至今尚无确据。当时乌龙茶采制技术尚末出现,非今之乌龙茶,只是一种以产地名称来命名的茶叶。可见茶有乌龙之名已近千年,源远流长,值得重视。
以茶树品种命名。武夷茶树群体品种历来称为"菜茶",以茶树品种命名的茶树,如武夷乌龙,可能是很早以前古人所移栽。茶树引进后,经寺僧精心选育得到很多不同的单丛或名丛品种。1937年庄灿彰在《安溪茶业调查》中有软枝乌龙由安溪人苏龙移植建瓯,当地茶农种植后认为其品种优良,故而繁殖栽培,以苏龙的谐音命名茶树品种,制成茶品亦名乌龙茶。1942年《崇安县新志》说武夷乌龙茶树系从建瓯移植的,这就是乌龙茶(品种)来自安溪之说。
以成茶命名:施鸿保《闽杂记》(1857)"建茶名品甚多,吾乡(杭州)俗则称曰武夷。闽俗亦惟有花香、小种、名种之分而已,名种最上,小种次之,花香又次之,近来则尚沙县所出的一种乌龙,谓在名种之上,若雀舌、莲心之类"。
龙团凤饼是乌龙茶的前身
欲谈乌龙茶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先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早期贡茶产地,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宋代建州北苑茶名重天下。北苑茶的重要成品是龙团凤饼,但它的采制原料属于何种性质,史料记载很少,研究者也不多。照一般常识来说,压制成为团饼之前原料,采自茶树的新梢。据皇甫冉送陆羽的采茶诗里所说的:“……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据茶学专家庄晚芳教授分析“要采得一筐的鲜叶,要经过一天的时间,茶叶在筐子里摇荡积压,到晚上才能开始蒸制,这种原料在无形中发生了部分红变,究其实质已属于半发酵了,也就是所谓乌龙茶范畴。庄晚芳认为:可从古代遗留下来的一些诗词加以分析,略知梗概。”如范仲淹《斗茶歌》:"终朝采掇未盈筐"。白玉蟾《水调歌头·咏茶》:"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研,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作者对当时龙团凤饼的采制,及其品饮的茶汤都有所描述。"味浓香永,滋味舌头回",有如现在武夷岩茶一样的特点。"采取枝头的雀舌"(当然不是如今的细嫩芽叶)经过蒸熟,乘热有烟时,把它捣碎,堆成一堆有如紫云堆"可能是指明叶底形成半红半绿之意。捣碎后再经堆积,也象现在所说"后发酵"一样,叶子变成紫色,古人也称它"紫笋"
乌龙茶的制作
一、采青:春季乌龙茶采制季节,常遇阴雨连绵的大气,这对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连续的阴雨天气,鲜叶水分多,又无法晒青,致使做青“走水消青”困难,内含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优质乌龙茶。另据研究分析发现,连续阴雨采摘的鲜叶中,绿原酸含量都明显增加,鲜叶品质变劣,是制茶香气不佳的主要原因。连续晴朗天气的鲜叶,不仅绿原酸含量少,而对形成乌龙茶香气有良好作用的沉香醇及氧化物、香叶醇等单萜烯类物质增加,有利乌龙茶优良品质的形成。采青以下午青为最佳,即午后12时至下午4时以前所采下鲜叶,新鲜清爽,具有诱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晒青时间,制茶品质优异。其次上午青(上午10时—中午12时以前采摘),再次晚青(下午4—5时采摘),最次早青(上午10时以前采摘,有露水,品质较差。
二、保持鲜叶新鲜完整
优质乌龙茶对保持鲜叶完整新鲜,不受任何损伤,有极严格要求。因为,乌龙茶优异品质形成,主要是通过摇青,促进“走水”,使梗与叶脉中水溶性成分,逐步向叶细胞转移,并与叶内的有效成分结合、转化,形成更高级的香味物质。而梗叶中的水分,则由叶背气孔慢慢散失。一旦鲜叶遭受损伤,不仅影响“走水”作用的正常进行,而且鲜叶损伤部位迅速发生红变,从而影响乌龙茶正常品质的形成。
此外,鲜叶采摘离开树体后,仍具有一系列的呼吸作用、内含物质分解、释放热量、蒸发水分等异化代谢生理活动。维持离体鲜叶正常生理活动,特别是及时散发鲜叶释放的热量,对保持鲜叶新鲜度有重要作用。否则叶温升高,异化代谢加剧,不仅鲜叶新鲜度急剧下降,甚至能使鲜叶变红变馊,失去制茶价值。
因此,在鲜叶采摘、运送、贮放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不得损害鲜叶的新鲜度与完整性。在采摘与运送中应使用竹筐,杜绝以编织袋装运鲜叶。
三、萎凋: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它是形成岩茶香味的基础,用开筛的手法,结合翻拌。操作要轻,以不损伤梗叶为宜。
四、做青:岩茶制作中特有精巧工序,是形成其“三红七绿”即绿叶红镶边的独特风格和色、香、味的重要环节。费时长、要求高、操作精心,变化复杂,没有完全相同刻板式的做法。
五、炒青与揉捻:岩茶炒青主要是把前阶段萎凋做青过程已形成的品质相对地固定起来,并起纯化香气的作用。高温下完成团炒、吊炒、翻炒三样主要动作,才能达到品质要求。起锅后趁热迅速于特制的十字状阶梯形的揉捻上揉捻。然后复炒,复炒时间极为短促,是补炒青不足,复炒后复捻,茶索更为美观。
六、烘焙:复揉叶经解散后,焙笼中摊放在特制的有孔平面焙筛上,明火高温水焙,各焙窑温度从高到低,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完成水焙工序。
七、拣剔:制成成品茶后,把杂夹在其中的黄片、茶梗一一清除,确保茶叶的美观和口感,这道工序均为人工完成,目前无机械能替代。
武夷岩茶的工艺纷繁复杂,做好茶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据中国茶叶学会主编的《中国的茶与健康》称“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现有乌龙茶的制作是沿袭武夷山乌龙茶的创新,武夷乌龙茶的独特制做工艺使武夷岩茶为茶中精品,故有唐朝文人孙樵馈赠武夷茶给刑部尚书焦某时,随礼的信札上写道:“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
乌龙茶(oolong tea),亦称青茶、半发酵茶及全发酵茶,品种较多。乌龙茶是乌龙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乌龙茶为中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主要生产地区是福建省安溪县等地。
乌龙茶的前身——北苑茶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着名的茶叶,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着作就有十多种。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在唐末已产茶。
乌龙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
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锰、铝、钠、锌、铜、氮、磷、氟、等。铁观音所含的无机矿物元素,如锰、铁、氟、钾、钠等均高于其他茶类。
保健功能
1、消除危害美容与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乌龙茶能改善皮肤过敏;
3、饮用乌龙茶能瘦身;
4、抗肿瘤、预防老化功效。
改善听力
乌龙茶具有养颜、排毒、利便、抗化活性,消除细胞中的活性氧分子等功效。中老年人经常喝乌龙茶有助于保持听力。
对男性听力的保护作用明显大于女性。虽然喝乌龙茶对听力有保健作用,但也不能饮之过量。一天喝茶的量以1~2杯为宜。
减肥功效
乌龙茶具有溶解脂肪的减肥效果。因为茶中的主成分——单宁酸,与脂肪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乌龙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乌龙茶同红茶及绿茶相比,除了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类食物被吸收以外,还能够加速身体的产热量增加,促进脂肪燃烧,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
药疗价值
乌龙茶作为中国特种名茶,除了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祛寒解酒、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突出表现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防癌症
1998年6月15日,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学研究室副研究员韩驰和她的助手徐勇,进行茶叶在动物体内的抑癌试验。他们分别给大白鼠喂安溪铁观音等五种茶,同时给予喂人工合成的纯度大于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亚硝胶。三个月后,大白鼠食道癌发生率为42-67%,患癌鼠平均瘤数为2。2-3个。而未饮茶的大白鼠食道癌发病率为90%,患癌鼠平均瘤数为5。2个,五种茶叶抑癌效果为安溪铁观音最佳。与此同时,他们还进行另一种试验,即用亚硝酸纳和甲基卡胶做致癌前体物,结果发现,饮茶组的大白鼠无一发生食道癌,未饮茶组发生率为100%。这一结果证明,茶叶可全部阻断亚硝胶的体内内源性的形成。
降血脂
乌龙茶有防止和减轻血中脂质在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饮用乌龙茶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红细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体外血栓形成试验,也表明乌龙茶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抗衰老
乌龙茶和维生素E一样有抗衰老功效。在每日内服足量维生素C情况下,饮用乌龙茶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而维生素C具有抗衰老作用。因此,饮用乌龙茶可以从多方面增强人体抗衰老能力。
饮用三忌
品饮乌龙茶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还可增添无穷乐趣。但有三忌:
一是空腹不饮,否则感到饥肠辘辘,头晕欲吐,人们称是“茶醉”;
二是睡前不饮,否则难以入睡;
三是冷茶不饮,冷后性寒,对胃不利。
这三忌对初饮乌龙茶的人尤为重要,因为乌龙茶所含茶多酚及咖啡碱较其他茶多。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77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饮料未来3年将快速发展
下一篇: 武夷茶与武夷岩茶有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