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饮茶热潮,普洱茶也越来越受大众欢迎,老茶贵且难得,加上中期茶不便宜且难以辨别优劣,好喝的新茶自然成了大众所求。那么,一款好喝的普洱新茶是怎样炼成的呢?
茶叶原料是基础
一款好喝的普洱茶首先得有好的原料为底,虽然好的原料不一定就会是好茶,但原料因素非常关键。不管这款新茶原料使用的是易武茶料还是大班章茶料、用的是古树茶纯料还是台地茶原料、用的是春茶底子还是秋茶鲜叶,笔者想说的是,真实明确的原料信息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加客观地评判一款新茶的优劣品质。
如果消费者购买了100元号称是老班章的七子饼,估且不论其产品原料的真假,但毫无异问,消费者本来心里就预期了号称老班章原料的茶饼就是老班章,所以在饮用这款茶的时候就会按老班章的评判标准来进行审评,如果货不对板,损害的是出品方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与地位,分分钟上演粉转黑的剧情。所以当一个品牌标明一款产品的原料产地时,就意味这款产品在视觉效果及心理预期上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的分量及水平,这也是原料虚假的茶商日益难以为续的原因——频繁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连路也走不下去了。普洱茶的原料因素对于产品的影响就是如此重要。
加工技术很关键
大家对于普洱茶的加工工艺都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生茶的萎凋、杀青、揉捻、干燥、拣匀及压饼的做法看似简单,但在专业生产的茶企加工厂,却又无比复杂。同样是萎凋,萎凋的环境控制及时间长短;杀青时的温度和侧重点等的细微差异都能造就不同的普洱茶品质及风味。而熟茶在云南晒青毛料基础上再加以渥堆发酵的技术更是以企业品牌为单位一个一个地分割,形成行业机密。如果说普洱茶的原料是一块璞玉的话,那么加工工艺就是雕琢这块璞玉的利器,直接决定了这款茶品成型时的内质好坏。
陈化成本的创新与投入
或许有人问本文不是说好喝的普洱新茶产品吗?怎么会涉及到陈化?是因为现在有不少茶企出品的新茶在出厂前已有了几年的初步陈化,如不久前上市的润元昌布朗之星青沱,就是出厂前已具备陈化了2年优势的新茶产品。这种做法不但对茶企的产品规划及市场远见具备一定的挑战,同时也对茶企的原料储备和时间成本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普洱新茶产品生茶一般都比较刺激浓烈,熟茶又难免有堆味,非专业茶人接受度较低。而出厂前的初步陈化新茶使得茶汤更加的醇和,香气也比较沉稳,更适合普通大众的日常饮用需求。而且,相比价格高昂的老茶或中期茶,初步陈化的新茶性价比更高。
所以一款好喝的普洱新茶是十分难得的,涉及到产品原料及加工工艺的控制,也体现了出品方的用心及市场开发。故好茶不易,望君珍视。
文/临安雪
本文来自:百度知道日报
茶是一种神奇的饮品,自接触起就伴随有一种独特的醇香。但是对于初入茶界的你,真的知道怎样喝茶,如何正确的喝茶吗?
据说喝茶有四个层次
首先是喝,只要有味,灌上一大缸,走到哪喝到哪;
其次是品,可以具体分出每个茶类,喝茶可以讲究起来;
再次是茶艺,将艺术、技术融入在喝茶中,让同一价格的茶表达到最佳品质;
最后是茶道,茶像极了人生,茶人交融,达到喝茶悟人生的最高境界。
比照这个标准,我们发现身边许多茶界的老司机,他们总是口吐莲花、出类拔萃,能将喝茶描绘得绘声绘色,情景交融,让人羡慕钦佩,譬如如“回甘”、“生津”、“喉韵”、“锁喉”、“收敛性”、“挂杯”等,有时听起来云里雾里的。
其实,这些概念并不神秘,今天一一为新茶友解开
何为回甘
顾名思义就是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所谓苦尽甘来。好茶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上升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但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
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但只要可明显感觉出来即可,这种回甘给人感觉是非常自然的,关键在于持久度如何。有些茶叶,茶香、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此种茶的等级也不会高到哪去。
何为生津
指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包括两颊、舌面、舌底。口中生津可以解渴舒顺,滋润口腔。当亚健康状态和身体不舒服时,往往感到口干舌燥,喉头紧锁。
好茶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便饮完数个小时、口中之津仍是源源而出、令人感觉十分之美妙,但不是所有茶都这样,只有少数品质好的产品才会有此表现,品质越好,生津时间越为持久。
何为挂杯
葡萄酒中的挂杯是指酒液在杯壁中残留的时间,酒液流得越慢,挂杯时间越长,说明酒中糖分越高。
而在品茶时提到的挂杯,并非指茶汤挂在杯壁的时间,而是茶香气留在杯壁上的时间,留香时间越持久浓郁,挂杯时间越长,说明茶越好。
何为喉韵
简单来说就是喝茶之后,茶汤给喉咙带来的感觉,例如得以滋润,解除喉咙的干涸感。因此喉韵一向受茶友青睐,对于资深的老茶客来说,喉韵是他们品评茶叶优劣的重要条件。
如果茶没有喉韵,咽下茶汤后,所有感觉完全在口腔内就结束了。所以有时我们能听到一些老茶客喝到好茶后,会指指喉咙部分说“感觉茶汤下到这里了”。
何为收敛性
“收敛性”这三字用的人多,懂得的人少。其实收敛性跟茶的苦、涩有关,它是苦、涩味转成回甘之间的感知时间的强度。
收敛性越强的茶,苦、涩味在进入口腔后被感知至消退,转成回甘的过程越短,如果收敛性弱,苦涩味在口腔内就会消退得慢或口腔一直都延续着苦涩味。
一款茶入口瞬间,苦涩味会迅速被口腔的感觉器官感知,这种感觉在口腔中会能持续多久,这就要看此款茶的收敛性了。
何为锁喉
品茶后,咽喉感到紧缩发痒、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等等不舒服的感觉,可统称为锁喉。让人有锁喉感的茶品质通常不太好,它锁住喉底、上颚发干,舌头发麻,让人难受,建议大家最好避开这样的茶。
用舌头感知茶汤的质感
通常不会喝茶的人不知道学习喝茶要从什么地方入手,其实,茶里面有几个特殊的味道。一般都可以察觉出来,那就是甘、苦、滑、涩。
好茶是甘甜的、细腻的、持久的。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感觉,让人喝起来感觉很舒服。好茶始终顺滑,茶汤像自动流转于口腔,细细的、滑滑的,丰富的质感每一分子都给你留下深刻的、无形的印象。
喝普洱茶的时候,你是否会抱怨到这口感不怎么好。其实呢,建议你不妨先给它“醒一醒”!猜测你们一定听到过“醒茶”这个词吧,有人将泡茶的温润泡环节称为“醒茶”,但个人认为,将冲泡前期的茶叶准备阶段称为“醒茶”可能更为贴切。
那就有一个问题了——怎样的茶需要醒茶呢?我觉得就普洱茶而言,无论熟茶还是生茶,老茶还是新茶,都是需要醒茶的。
为什么要醒茶呢?有什么好处?
醒茶将打破茶叶原有的稳定状态,让茶叶在短时间内快速氧化的过程——使冲泡出的茶汤口感更加和谐,香气更舒畅。可以说,醒茶,醒得越好,冲泡出的茶汤就越能呈现出更好的状态。
例如普洱新茶,特别是一年以内的生茶,口感相对粗糙,苦涩味重,对口腔的刺激性过强;而熟茶还容易有堆味。经过醒茶,可以加速茶叶内含物质的融合,增加茶汤的协调性,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茶叶中的堆味,从而明显改善茶汤的适口度。
再比如说普洱老茶,尤其是十几年以上的老茶,其存放在一个低氧、干燥、无光的环境,内含物质处于低活跃状态,此时的茶汤味平,不顺,香气陈闷,有点散,感觉没有什么喝头。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醒茶,所有内含物质会重新变得活跃,茶汤稠度、醇度都会明显提高,仓味也会大幅度降低。
但对于普洱散茶,以及处于开放环境中,可随时取来喝的普洱茶,就没有刻意醒茶的必要了。
醒茶需将茶饼(或砖、或沱)撬散,用干净的棉纸包好,装入紫砂罐中,放置于阴凉干燥且无异味的地方即可。
容器选择
醒茶的材质不限,铁制的、竹编的、陶器的都可以。讲究点的茶人,醒茶多选用具有良好透气性的材质制成的容器。如果想醒茶快,用烧结度低的粗陶;如要慢慢醒茶,则用烧结度高的紫砂。
茶叶易吸附异味,而新制紫砂罐或陶罐容易带土气和火气,会导致茶叶出现杂味,因此尽量选用没有异味的老罐(盒)子为好。
时间把控
因茶而异,但一般来说,醒茶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但具体情况下略有不同
①熟茶的标准是新茶就要好喝,因此醒茶的时间略短,一周就可以了。
②生茶,醒茶的时间稍微要长点,大概要一两周。
③老茶,十几年以上的普洱老茶,茶叶本身已经松散了,不能强行使劲撬开,需用手温柔地从外向里一次拆开,再装入紫砂罐中,醒茶两到三个月。醒茶的小技巧
醒茶也不能过头,不然会导致氧化过度,茶香散失,茶味寡淡。特别是对于好的茶,如果没醒好,反而对茶是种伤害,下面分享两条醒茶小技巧:
1.越是好的茶,越要慢慢醒,特别是好的普洱生茶和普洱老茶。
2.如果急着要试茶,醒茶也可以速成。撬散的茶块直接放入茶荷,一两天后就可以。前提是不能受潮和有异味。
来源:网络梳理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编辑:大桡
首先
降低名山古树大师这些概念在心中的比值,达到一种客观的态度。
其次
减少对茶底漂亮的要求,条索美丽只是它的外表。
最后你要知道,一款普洱茶有一定年份以后,专家都很难从口感上判断这是哪个产区的茶,但是绝对能喝出好坏的。
所以只能通过喝,泡开了再看茶汤茶底。
优质的熟普需要茶汤酒红并且清澈,入口丝滑感强,岁月的醇厚感明显。
生普得先通过茶汤的深浅来判断年份,新茶是淡绿,然后绿黄
然后黄
然后黄红,年份越久颜色越深。
年份少的优质生普要求是茶汤杂质少(炒青过度会导致当年很好喝无转化能力,杂质过多和茶底颜色带红较多可判断出)允许有生味但大部分能接受,汤味很淡但很有味,就是淡非薄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老母鸡炖的汤那种汤很清淡但是汤味很足的感觉。回甘必须有。
年份久的生普要求是层次感强,这个不好理解,意思就是入口是茶味,深入变甘甜。
大概就这些,抽烟喝酒辣椒会导致口感下降,品不出来很多滋味的感觉,多喝就明白了。
好茶一定要喝的舒服,好普洱要加一条,喝完个把钟头不另外吃其他的话茶的舒服感会一直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70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阴雨天一泡接一泡
下一篇: 铁观音润我为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