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近年来,随着宜兴紫砂持续升温,如何消费紫砂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宜兴紫砂自诞生之日起,壶型一直在创新,被人誉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在花样繁复的器型中,哪些是紫砂的经典器型?他们为何成为经典?在形形色色的经典器仿品中,又如何挑选到一只称心如意的紫砂壶?
总的来说,按造型分类,紫砂壶大致可分为几何型、仿自然造型、筋纹型三类。在各代艺人和文人独具匠心的创造下,历经几百年的淘洗之后,每一类型都留下了具有代表性的器型,流传至今,成为受人追捧的经典款。
变化万千的紫砂器型
在各种造型的壶中,都有不同来源的经典造型。在紫砂发展史中,被称为始祖的当属供春壶。据记载,明正德年间,吴颐山未中进士前,在宜兴金沙寺读书,书童供春“给使之暇”,发觉寺僧将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制成壶样。便“窃仿老僧心匠,做成栗色暗暗如古金铁”的茶壶,这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供春壶。供春壶开创了宜兴茶壶的新天地,也成为历代宜兴制壶人膜拜的作品。
晚清制壶大家邵大亨被誉为制壶奇才,年少时就享有盛名,他创制的多款紫砂壶造型流传至今。相传仿古壶就是其初创之一,仿古原为“仿鼓”,壶体仿照鼓型,后人仿制做这种壶型就成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八卦龙头一捆竹”亦是紫砂壶经典款式,为邵大亨最早制作,壶身由64根竹子组成,每一根竹子和竹绳之间都可以插针,而且壶的内壁也呼应壶身造型,里面也是64根竹子。此外,邵大亨的传世作品还有掇球壶、鱼化龙壶、风卷葵壶等。
而最受当代紫砂艺人追捧的另一款经典造型要数石瓢,石瓢最早称为“石铫”,在历代制壶艺人的不断改进之后,发展而成。石瓢最早的渊源据说和苏东坡有关,苏东坡贬官至宜兴蜀山教书,就地取材,模仿金属煮茶器设计了一把有“流”(壶嘴)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至陈曼生、杨彭年时期,“石铫”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趋向文人化、艺术化。在民国时期,顾景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将“石铫”改为“石瓢”,从此这一造型的紫砂壶就被称为石瓢壶。
作为近现代紫砂泰斗,顾景舟年轻时先由方器入手,兼做圆器,随着与书画界人士交往频繁,逐渐偏重光素器型的制作,最终以几何形壶奠定其个人风格。汉云、鹧鸪、提壁、凤嘴壶、僧帽、仿鼓、石瓢、牛盖莲子等器型都是其代表作。
在2013年“第七届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节”期间,宜兴市根据历代紫砂器型,评选出“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石瓢、仿古、供春、掇球、提璧、鱼化龙、龙头八卦一捆竹、井栏、报春、风卷葵10款器型被评为最受大家喜爱的经典器型。实际上,经历数百年的发展,紫砂壶器型何止万千,其中的经典远不止这些。
“经典款就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作品”
在紫砂壶制作历史上,明末清初的时大彬是绕不开的制壶大家,其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将紫砂器型改大为小、改俗为雅,奠定了紫砂壶基本的审美倾向,使紫砂壶能进入文人生活,成为文房清玩,提升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其中,大彬提梁也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器。
相比而言,陈鸿寿(号曼生)又将紫砂的意蕴提升了一个层次。陈鸿寿以书法篆刻成名,为西泠八家之一。嘉庆二十一年,陈鸿寿在宜兴附近的溧阳为官时,结识了杨彭年,并对其制壶技艺给予鼓励和支持,文人学士与陶人开始合作制壶。在陈鸿寿与杨彭年合作之前,紫砂壶造型大都承袭前代造型,陈陈相因。因陈鸿寿酷爱紫砂,在公余之暇,创制紫砂新样,不仅设计出多款造型简洁、面目一新的壶型,陈鸿寿还亲自捉刀,在壶上刻出雄奇古雅的书体和契合茶壶本身意境的题句,后人称之为“曼生壶”。
在此之后,“名士名工,相得益彰”的文人壶风大盛,紫砂创作进入另一番境界,在紫砂历史上,也出现了流传至今,被视为经典的“曼生十八式”,造型有的取自然现象,有的出自于植物的形态,也有取实用器物的、取仿古器的,取几何形的,为茗壶造型史上的一次创新。文人和壶艺人联合在一起,提升了紫砂壶的文化价值。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陶瓷研究专家王建中曾表示,紫砂中的经典款就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作品,在使用过程能让饮茶者感到愉悦。而紫砂中蕴含着的作者情感个性与艺术风格才是成就其经典最重要的原因,例如,时大彬紫砂壶的朴厚简练,陈鸣远紫砂壶的精巧绝伦,陈鸿寿创制的壶高雅脱俗,而邵大亨壶则大气磅礴……
紫砂陶器形诞生后,在不同时代艺人手上,又出现不同的风格,不仅体现出经典的形式,又有新颖、合乎时代审美变化的美感,这些传承至今的经典造型,已成为“跌不破的形款”。虽然历经几百年历史演变,仍然保持着造型魅力,深受紫砂艺术和使用者喜爱,成为延续不断的经典。
对于爱壶之人来说,想必对于龙蛋壶是很熟悉的。
它是紫砂壶中的经典器型,以椭圆线条构成基本轮廓,整体造型像一颗蛋,做工小巧精致,古拙与稚气并存,从而深受壶友喜爱。
?龙蛋壶的最早记载是在吴梅鼎《阳羡茗壶赋》中叙述的:“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这也是最早的龙蛋壶式。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龙蛋壶最初是明代时大彬所制,而且,之所以将这种壶型命名为龙蛋,其实是有一种美好的祝愿的。
龙蛋壶的造型是极为可爱的,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以椭圆线构成基本轮廓,造型单纯、流畅,粗犷敦厚,整体感强。龙蛋壶式基本上由壶身、壶嘴、壶钮三个立体圆锥形组成。
壶身是椭圆形的,饱满而显得可爱。壶嘴则概是制作为三角圆锥,根部粗,至流口大幅束缩,这样制作的话,有助于出水爽利。壶钮有圆锥、珠圆、椭圆诸式,端视整体搭配而定。壶盖皆采用截盖式。
紫砂小知识之名字起源
“龙蛋壶”的造型是取于蛋形的,之所以称之为龙蛋,这是因为,在诗经《貔貅出世》中记载,龙的九太子貔貅是从龙蛋中破壳而出的,能吞天下财,故有招财进宝、吸纳四方之财的寓意,同时也有镇宅、化太岁、促姻缘的作用;而在民间,貔貅既有辟邪的意思,又有家有貔貅万事无忧的含义在里面。而且在东方文化中,龙又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吉祥图腾,以“龙蛋”来命名,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与寄托,圆润可爱的造型,吉祥美好的寓意,让这个“龙蛋壶”平添了一种拙味和稚气的亲切感。
供春壶
·供春壶以外形似银杏树瘿状而得名。壶身作扁球形,泥质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绉满身,纹理缭绕,寓象物于未识之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境。壶盖止口外缘刻有四十五字隶书铭文:“做壶者供春,误为瓜者黄玉麟,五百年后黄宾虹识为瘿,英人以二万金易之而未能,重为制壶者石民,提记者稚君。”供春,明正德至嘉庆年间茗壶创始人,他为紫砂文化开创了新局面。供春壶现藏于中国博物馆。
大仿古壶
大仿古壶凝炼历代紫砂壶精华而成,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母子线口盖吻合严密,钮扁圆有劲,嘴、把匀称,姿态优美,极宜品茗,为民间人士所宝爱,流传甚广。近代?程寿珍制,是其杰出代表作之一,各大博物馆皆有收藏,是他一生精典之作。
石瓢壶
石瓢壶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壶身八字造型,造成一个主视角度内的呈型表面,亦曲亦直,皆显现简朴大方的气度。直流,简洁见力度,多为暗接处理,溶于壶身整体。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压盖,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此款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为曼生所创十八式之一。此款初见于杨彭年年制,曾分别于陈曼生,瞿应绍合作,诗书画印于一壶,格调高雅,时称三绝壶。一提梁款为沪上八壶精舍唐云所藏,一款存上海博物馆。
掇球壶
掇球壶从整体造型来看似乎并不象球,但细细分解无不取之于球!壶身就是一个大球,壶盖是半个球,盖的又是一个球,而壶嘴及壶把则是截取球上的一个弧,壶腹稍稍往上移一点,这就使壶身更显挺拔俊秀,壶肩至壶口必须有一个直挺的过度与衔接,壶口与盖的相接要有线条承载。掇球壶一身素气,光滑可鉴,完全是让简练形体来展示其美的内蕴。
鱼化龙壶
鱼化龙壶造型构思巧妙,鱼、龙、云的装饰与壶身浑然一体。通身作海水波浪状,线条流利,简洁明快。鱼龙吐珠、神韵生动。壶盖安装的龙首伸缩自如,优美灵活。配以龙尾执柄奇趣极生。 据史料记载,明末紫砂艺人陈仲美制作过“龙戏海涛”壶,但未有实物流传下来。有专家认为“龙戏海涛”壶就是“鱼化龙壶”,陈仲美就是“鱼化龙壶”的创造者。直到清代嘉庆、道光、咸丰时期,经过邵大亨的精心设计,“鱼化龙壶”才成为一种成熟并广泛流传的经典紫砂壶壶型。
高井栏壶
造型简洁,身若井栏,嵌盖平缓合体,高柱钮与壶身统一,一弯嘴曲而微妙。把圈大,外扁平,里圆润,底圆而大。其造型为最早的流线型设计,端把倾注触觉舒适,属“曼生壶”式的经典之作。
风卷葵壶
风卷葵壶壶身造型取风卷葵花之形状,既应物象形,又气韵生动。图案规则,做工精致,仿古式而合度,器形的工艺甜味浓厚,把梢下钤篆书阳文“杨氏”小圆印。此壶由杨凤年设计,是杨彭年的胞妹,此风卷葵壶的神韵,也可得观其造壶艺术的一斑。
梅报春壶
“梅报春壶”原为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陈列室藏品,以梅花报春为题,在挺秀饱满的壶身上,运用雕镂和捏塑等多种手法,生动地刻划了梅花不畏风霜严寒之英姿,端丽稳重,精致传神。 本壶的设计者朱可心为民初紫砂名师,朱氏擅长花货造型,喜以松、竹、梅为题材,所作茗壶,皆法度谐宜,生意盎然,韵神俱佳。
提壁壶
此壶盖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名。壶体扁圆柱形,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是当代紫砂茗壶之一,也是顾景舟毕生的经典之作,曾经多次制作、修改壶器造型,有“语不惊人誓不休”之感慨。
八卦龙头一捆竹
此壶以64根长竹段围成壶身以合64卦之数。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组,每组8根,结以成足。壶盖浮雕八卦图,盖钮成太极图,颇有匠心。此壶为邵大亨名壶,现藏于南京博物院。
中国人都爱喝茶,茶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了,讲究的人对茶壶会十分看重,而紫砂壶是喝茶人的珍宝,紫砂壶四大经典壶型分别是:西施壶、美人肩、笑樱壶、文旦壶。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一、紫砂壶四大经典壶型
1、文旦壶
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有书记载: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那么由此可知,文旦壶在这里的创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
2、西施壶
此壶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文旦、龙旦和西施三种壶形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三种壶都属于截盖壶。
3、美人肩
美人肩是个传统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圆润,用手抚摸上去,仿佛能感受到她的温度。
4、笑樱壶
笑樱壶壶型沉重扎实,有种不妥协的硬汉风格,有行家以激昂之态。以交融而又谐调之态漫流的几种色彩,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内质。
二、紫砂壶怎么开壶
1、净壶是第一步,清扫紫砂壶内外的附着物,然后用热水冲洗,同样也称为醒壶,壶内、壶外附着之物尽数洗去。
2、将紫砂壶放入装满清水的茶具锅里,清水要超过紫砂壶2-3倍左右的水位,烧水壶烧煮沸后,往锅里投放一些茶叶,茶叶用该壶以后泡什么茶,就放什么茶叶,煮沸30分钟左右,关火捞出紫砂壶,让壶自然冷却。最后再用温水或者开水对壶进行第二次清洗后晾干。开壶完成。
紫砂壶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成为很多好茶之人的心头宝,以上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紫砂壶四大经典壶型。而紫砂壶买回家还要开壶,开壶的方法很多,以上小编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一种,较为简单方便。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62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水煮米饭可防三种病
下一篇: 一杯禅茶要用四种心态去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