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茶具四件宝知识阅读

小小茶农 2023-11-14 10:15:48

茶具四件宝知识阅读

具四件宝,分别是:孟臣冲罐、若琛瓯、玉书锅、红泥烘炉。这孟臣冲罐乃用宜兴紫砂陶制成的小茶壶,为什么叫做孟臣,传说孟臣是明代江苏宜兴紫砂壶名匠,姓惠,以制作小壶为专长。这种小壶用于泡茶时,色香味皆蕴,壶经久耐用,即使以沸水注入空壶也有茶味,盛夏隔夜茶不易馊。茶壶耐热性强,寒冬沸水注入,无爆裂之虞。另外,传热性慢,用时不烫手,使用越久越有光泽,显得古色古香。

与“孟臣”合称茶具双璧的是若琛瓯。这是一种薄瓷小杯,薄如纸,白似雪,小巧玲珑,酷似半个乒乓球和微型饭碗,三只小杯叠起来可含于口内而不露。古代正宗的若琛茶瓯产于江西景德镇,杯底有“若琛珍藏”字样,时下也很罕见,取而代之是个别名瓷厂制的。这种茶瓯外围习惯彩绘山水花卉,有的还书写“清心明月”、“可以清心也”的回文,无论从哪个字破读皆可成句。这种杯仅能容七八毫升茶汤。为何容积这么小?主要是功夫茶多为闲情逸致时品饮,而非纯为解渴。平时,茶盘上只摆3个小杯,呈“品”字形,当地谚语“茶三酒四游玩二”(讲的是几样最佳人数组合,喝茶最佳选择以3人为宜)大概就是由此得来的吧。

泡饮功夫茶对水乃至水壶的选择相当严格,因金属壶烧的水大多有杂味,而粤东烧制的薄瓷水壶“玉书锅”,不但无此弊且保温性好,冬日里离炉许久水温仍不低,久用也不易结水垢。水壶的容量只可泡完一壶茶,即从烫杯至泡好一次的茶,水就差不多了。水将开时,小盖被蒸气掀动“扑扑”直响,似乎在说:“可以泡茶了!”原来,泡功夫茶水不宜过热,以起“蟹眼”(初沸)为适,而玉书锅正便于掌握水温。因何称之“玉书”?相传,古时有位艺匠设计出此壶后,一时想不出叫什么名称好,便邀来三五茶友文朋命名。茶友见烧出的水清洁如玉,宛若玉液输出,就取名“玉输”。后人认为“输”字不祥,便用“书”字代“输”。

茶具“四件宝”的最后一件红泥烘炉,乃选取粤东优质高岭土烧制,高尺余,置炭的炉心深且小,能使火势均匀、省炭。小炉有门有盖,茶人喜用橄榄核为燃料,火热无杂味。这种炉子通风性能好,水溢入炉火犹燃,炉不裂。有的炉门配有茶联,如“煮沸三江水;同饮五岳茶”“茶炉汤沸邀清客;茗碗香生遣睡魔”……显得古朴雅致。

茶具的品种和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茶类繁多,又因民族众多,民俗也有差异,饮茶习惯便各有特点,所用器具更是异彩纷呈,很难作出一个模式的规定。现所介绍的内容是从中国现代茶艺的基本需要出发,选择主要器械具,以功能分类叙述,以供茶艺爱好者参考。 一、主茶具。泡茶、饮茶主要的用具。1、茶壶:用以泡茶的器具。壶由壶盖、壶身、壶底和圈足四部分组成。壶盖有孔、钮、座、盖等细部。壶身有口、延(唇墙)、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细部。由于壶的把、盖、底、形的细微部分的不同,壶的基本形态就有近200种。以把划分。①侧提:壶把为耳状,在壶嘴的对面。②提梁壶:壶把在盖上方为虹状者。③飞天壶:壶把在壶身一侧上方为彩带习舞状。④握把壶:壶把圆直形与壶身呈90°状。⑤无把壶,壶把省略,手持壶身头部倒茶。以盖划分。①压盖:盖平压在壶口之上,壶口不外露。②嵌盖:盖嵌入壶内,盖沿与壶口平。③截盖:盖与壶身浑然一体,只显截缝。以底划分。①捺底:将壶底心捺成内凹状,不另加足。②钉足:在壶底上加上三颗外突的足。③加底:在壶底四周加一圈足。以有无滤胆分。①普通壶:上述的各种茶壶,无滤胆。②滤壶:在上述的各种茶壶中,壶口安放一只直桶形的滤胆或滤网,使茶渣与茶汤分开。以形状分。①筋纹形:犹如植物中弧形叶脉状筋纹,在壶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纹线,称之为筋,而筋与筋之间的壁隆起,有圆泽感。②几何形:以几何图形为造型,如正方形、球形圆柱形等。③仿生形:又称自然形,仿各种动物、植物造型,如南瓜壶、梅桩壶、松干壶等。④书画形:在制成的壶上,刻凿出文字诗句或人物、山水、花鸟等。2、茶船:放茶壶的垫底茶具。既可增加美观,又可防止茶壶烫伤桌面。①盘状:船沿矮小,整体如盘状,侧平视茶壶形态完全展现出来。②碗状:船沿高耸,侧平视只见茶壶上半部。③夹层状:茶船制成双层,上层有许多排水小孔,使冲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层,并有出水口,使夹层中的积聚之水容易倒出。3、茶盅:亦称茶海。盛放泡的茶汤之分茶器具。因有均匀共汤浓度的功能,故亦称公平杯(或公道杯)。①壶形盅:以茶壶代替用之。②无把盅:将壶把省略,因区别于无把壶,常将壶口向外延拉成一翻边,以代替把手提着倒水。③简式盅:无盖,从盅身拉出一个简单的倒水口,有把或无把。4、好的茶汤并饮用的器具。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状。②敞口杯:杯口大于杯底,也称盏形杯。③直口杯:杯口与杯底同大,也称桶形杯。④收口杯:杯口小于杯底,也称鼓形杯。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⑥盖杯:附加盖子的茶杯,有把或无把。5、闻香杯:盛放泡好的茶汤,倒入品茗杯后,闻嗅留在杯底余香之器具。6、杯托:放置茶杯的垫底器具。①盘形:托沿矮小呈盘状。②碗形:托沿高耸,茶杯下部被托包围。③高脚形:杯托下有一圆柱脚。④圆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洞沿上下有竖边,上固定杯底,下为托足。7、盖置:放置茶盖、盅盖、杯盖的器物,既保持盖子的清洁,又避免沾湿桌面。①托垫式:形似盘式杯托。②支撑式:圆柱状物,从盖子中心点支撑住盖;或筒状物,从盖子四周支撑。8、茶碗:泡茶器具,或盛放茶汤作饮用工具。①圆底:碗底呈圆形。②尖底:碗底呈锥形,常称为茶盏。9、盖碗:由盖、碗、托三部件组成,泡饮合用器具或可单用。也称三才杯。10、大茶杯:泡饮合用器具,多为长桶形,有把或无把,有盖或无盖。11、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只滤胆,将茶渣分离出来。12、冲泡盅:用以冲泡茶叶的杯状物,盅口留一缺口为出水口,或杯盖连接一滤网,中轴可以上下提压如活塞状,既可使冲泡的茶汤均匀,又可以使渣与茶汤分开。二、辅助用品。泡茶、饮茶时所需的各种器具,以增加美感,方便操作。1、桌布。2、泡茶巾。3、茶盘。4、茶巾盘。5、奉茶盘。6、茶匙。7、茶荷。8、茶针。9、茶箸。10、茶筒。11、茶食盘。12、计时器。13、消毒柜等。三、备水器。1、净水器。2、贮水缸。3、煮水器。4、保温瓶。5、水孟。四、备茶器。1、茶样罐。2、贮茶罐。3、茶瓮(箱)。五、盛运器。1、提柜:用以放置泡茶用具的茶样罐的木柜。2、都篮。3、提袋。4、包壶巾。5、杯套。六、泡茶席。1、茶车。2、茶桌。3、茶席。4、茶凳。5、坐垫。七、茶室用品。1、屏风。2、茶挂。3、花器。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喜爱。茶具的使用、保养、鉴赏和收藏,已成为专门的学问,时代不衰。其中,宜兴紫砂壶和景德镇瓷器闻名天下。 1·陶土茶具 陶土茶具是指宜兴制作的紫砂陶茶具,始于北宋,兴盛于明、清。宜兴的陶土因黏力强而抗烧,故有“土与黄金争价”之说。宜兴之土烧制的紫砂茶具造型古朴、色泽典雅、光洁无暇,用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不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 今天紫砂壶不论造型还是质感,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被国际友人赞誉为“世界茶具之首”。目前紫砂茶具品种已有几十种增加到了600多种。例如紫砂双层保温杯就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新产品。由于紫砂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所以用以它烧成的茶具泡茶,色香味皆蕰,夏天不易变馊,冬天放在炉上煮茶不易炸裂。 2·瓷器茶具 我国的瓷器茶具产生于陶器之后,按产品又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几个类别。 (!)白瓷茶具: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其产地甚多,有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等。其中以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最为著名。 (2)青瓷茶具:青瓷茶具始于晋代,主要产于浙江、四川等地。 (3)黑瓷茶具:黑瓷茶具产于浙江、四川、福建等地。宋代福建斗茶之风盛行,由于建安所产的茶盏颜色绀黑,适合斗茶而驰名。这种黑瓷茶盏古朴雅致,瓷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故为斗茶行家所珍爱。 3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沙”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闻名遐迩。 4玻璃茶具 现今,玻璃器具有了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用玻璃杯泡茶,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的整个冲泡过程及茶汤的色泽可以一览无余,使人在品茶的同时得到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 5金属茶具 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制作的茶具密封性能好,有较好的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效果,尤其是锡的作用为茶器具的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 6竹木茶具 历史上,广大农村群众多使用竹或木碗泡茶,它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当今社会,人们仍然用木罐、竹罐装茶,特别是黄阳木罐和二黄竹片茶罐,既可作为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7搪瓷茶具 由于搪瓷茶具经久耐用,携带方便,实用用性强,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各地较为流行,以后又为其他茶具所替代。 我国历史上还有用玉石、玛瑙等制作的茶具,但由于其制作困难,价格昂贵,主要是作为摆设以显示主人的富有,因此并不常见。

宋代点茶茶具12件

1.茶壶:宋代茶壶采用瓷制,常见的有青瓷、白瓷、黑瓷、象牙瓷等。其特点是小巧精致,造型风格简洁,线条流畅。
2.茶杯:宋代茶杯也以瓷制为主,大小多样,形状各异,有盏杯、盖碗、隔热杯等,釉色清雅,花纹简洁。
3.茶盘:宋代茶盘多为木制,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有装饰纹饰,用于装茶具、水盂及洗茶器等。
4.茶碾:宋代茶碾主要用于磨茶,多为石制或陶制,形状圆形或方形。
5.茶匙:宋代茶匙多为铁制或铜制,造型简约,有些以动物形象作为造型,如水牛、龙等。
6.茶架:宋代茶架多为木制,分单层和多层式,有的还配有插花器、水盆等。
7.茶钵:宋代茶钵有瓷制和陶制两种,常见的有_碗、粉罐、祭土碗等。
8.茶筅:宋代茶筅多为竹制或木制,形状修长,制作精细,用于搅拌茶汤。
9.茶船:宋代茶船多为木制,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可以装茶壶、茶杯和茶碗等。
10.茶具箱:宋代茶具箱多为黑漆木制,有小型和大型两种,用于收纳茶具和茶叶。
11.水盂:宋代水盂多为瓷制,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用于盛水洗茶器和手。
12.茶盒:宋代茶盒主要用于存放茶叶,有铁制、木制、竹制等材料,有的盖子上还刻有书法或绘画等装饰。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60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