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吴雅真生平

茶百科 2023-11-14 08:03:40

深入民间挖掘茶艺表演

当时不仅福建,放眼全国馆,如北京老舍茶馆、四川茶馆,里面只有说书、神侃的,哪有茶艺表演的呢?到民间去,尤其是与潮汕邻近的诏安去,向民间茶人学习,是不是可以学习到什么?时年已经40岁的吴雅真直奔诏安,果然,民间茶人并没有让她失望。“当时,闽南一带的功夫茶也有了泡茶程序,但是比较粗糙,茶叶也连梗带沫,要先放到一张纸上去,慢慢地抖呀抖,抖掉茶沫后,才能放到壶里去,免得壶嘴被堵了。”

整整一个月,吴雅真都流连于诏安一带的乡间,与当地茶

人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工夫不负有心人,回到福州,吴雅真创建了“闽氏功夫茶泡茶程序”(也叫“福建功夫茶”),一共18道程序,便是如今我们熟悉的“高山流水、乌龙入海、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

1989年,福建省派代表去参加首届全国茶文化展示周,吴雅真在会上的“闽氏功夫茶”茶艺表演技惊四座,最后被挑中作为代表与台湾省代表队进行交流。1990年,在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吴雅真被评为“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

1993年,吴雅真下海,与志同道合的茶人王幼雄先生――一位旅居新加坡热爱祖国、深谙茶道的成功商人创办了当时福建省最有影响力的茶艺馆“别有天茶艺居”,这也是全国第一家面向普通百姓的茶艺居。

吴雅真与闽式功夫茶

说起功夫这两个字,一般人马上会想到武林门派,绝世秘籍,江湖恩仇,各种剑客侠士的传奇故事。而汉字的功夫,却还有着武术外的许多意义,以茶而论,功夫茶,亦是一门很深的道行。

吴雅真生在厦门,柴米油盐酱醋茶,传统中国人居家过日子的七门功课,吴雅真自小耳濡目染,得了厦门功夫茶的家学真传。长大后,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吴雅真经受了这个新兴国家发展变化中的种种历练,她下乡插队当过知青,做过舞蹈演员,复旦大学历史系学习期间,她自己选择了茶文化方向,毕业论文写的是《历代饮茶习俗初探》,毕业后她成为了福建博物馆馆员,继续进行茶文化历史研究,并把闽式功夫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2]

吴雅真在茶艺创建方面硕果累累

吴雅真最初的茶艺研究,也是离开典籍,走向民间,上世纪80年代,她来到福建诏安,向民间茶人学习茶艺。多年来,她从不间断对茶艺表演的摸索研究,在她的努力下,如今已硕果累累:有为绿茶所创的青山雅韵、有为乌龙所创的乌龙幽韵、为铁观音所创的兰香音韵、为岩茶所创的花香岩韵、为花茶所创的茉莉花韵、为红茶所创的香茗红韵、 为白茶所创的毫香蜜韵,无不精致无比、美轮美奂。其中整理创建了“闽式功夫茶泡茶程序”(也叫“福建功夫茶”),一共有18道程序。

1989年,40岁的吴雅真,代表福建省参加首届全国茶文化展示周,吴雅真在会上的“闽式功夫茶”茶艺表演,技惊四座,最后被挑中,作为代表与台湾省代表队进行交流。1990年,在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吴雅真被誉为“中国茶道表演艺术家”。可以说,吴雅真是复兴中国茶道,开拓中国茶艺事业的领军人物,她以历史文化学者的研究态度,以艺术家的独特感悟,从民间传统风俗文化出发,走出了一条中国茶道的新路,她的茶艺,发乎于心,循之于道,表之以形,合之以乐,一招一式皆有来历出处,一点一滴都有言物达状。有人说60岁的吴雅真的茶艺已至化境,那不是表演,而是一种场,一种境界,一种状态,她光大了茶艺,是今日中国茶艺界殿堂级的人物,是当之无愧的茶艺功夫大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58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