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刘墉与和珅的茶斗法

茶百科 2023-11-14 04:19:38

刘墉与和珅的茶斗法

乾隆为了让宠臣和珅长长见识,命太监把他传来“陪听”。那天,乔之光口若悬河,纵论天下名,哄得皇上笑逐颜开,和珅更是不失时机地恭维皇上。他对濮少南说:“幸亏皇上及时为普洱茶赐名,要不然这么好的到现在还是无茶。”

“茶痴”乔之光当即指出和珅所言有误,他说,明万历年间已有“普洱茶”之谓,因当时普洱府进贡的贡茶均称为“普洱茶”。

和珅在向刑部传达乾隆“口谕”时将“不想再见乔之光”加了个“到”字,变成“不想再见到乔之光”。于是刑部便根据这“口谕”揣摩圣意,将乔之光捕入天牢,处以“斩监候”。


刘墉与乔之光是茶友,交情很深,刘墉在早朝散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表现出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乾隆看刘墉的模样怪怪的,忙把刘墉叫到一旁,问:“刘爱卿,你装什么神弄什么鬼?”刘墉把乔之光的“临终遗言”——想再喝一次普洱茶之事说了出来。

乾隆闻奏大惊,他虽然有点讨厌乔之光,但乔之光毕竟没有犯死罪呀。乾隆不是昏君,他可不想干这草菅人命的事,让后人说三道四。于是乾隆立即将和珅叫来训斥了一顿,不用说,乔之光也很快就出了天牢。

乾隆在释放乔之光后,又召见了濮少南,鼓励他回云南后务必要着力研制普洱茶。濮少南回乡后立即着手开发研制普洱茶,云南地方官在财政和人力上给予全力支持,普洱茶越制越好。经过一代代研制、提高,时至今日,终于使普洱茶名扬四海。

历史上,纪晓岚、刘墉他们是和珅的对手吗?

我们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宰相刘罗锅》《铁将军阿贵》里经常可以看到纪晓岚还有刘罗锅和和珅斗智斗勇的故事,他们经常会把和中堂整得狼狈不堪。

这些故事虽然广为流传,但历史上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这两人真是权臣和珅的对手吗?其实,和中堂,纪晓岚,刘墉三人确实都在同一个时期,但年龄差极大,刘墉1720年出生,纪晓岚1724年出生,和珅则1750年出生。但三人官职也相差悬殊,和珅官位最大。

宰相刘罗锅

刘罗锅的本名叫做刘墉,他是山东人,因为他的个子很高,但是多少有一点驼背,所以人们都叫他刘罗锅,刘墉常年在外地做官,居京时间不长,而且年纪较和珅要大很多,得宠也比和珅要早很多。和珅的政治生涯真正崛起的时候已经是刘墉政治生涯即将结束的时期,刘墉进军机处的时候和珅还是三等侍卫小跟班呢,由于身份、地位和年龄相差悬殊,所以在历史上刘墉与和珅之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冲突。

风流才子纪晓岚

纪晓岚倒是与和珅是真正意义上同时期人物,纪晓岚是礼部尚书,也是一个大官,他对政治方面不是很热衷,他一生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奉旨编书,他奉旨编写四库全书,算是一个学者型的官员。而且他还是天下闻名的大学问家,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绝对不想民间传说中的那样交恶,乾隆三十三年纪晓岚因包庇姻亲被拿发配,后来是和珅求情让他还京(当然这也是附会乾隆的意图)。之后两人鲜有交集,纪晓岚对和珅的态度始终是畏惧和闪避的。平时只是喜欢斗斗嘴,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矛盾。

这里再来说说和珅的官职:

领侍卫内大臣(这就是侍卫总管,韦小宝担任过的官职),军机大臣(清朝设立的军机处,此为管理军事的大臣),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就是皇家出版社的主编~),户部尚书兼任兵部尚书(也就是现在的部长,户部管民生,兵部管军事,从二品的大官),首辅大学士(也就是丞相,从明朝开始就没有丞相一职了,转而由大学士代丞相职)

以上就是和珅的部分官职,基本上民政,军事,内务都由他管了,权力之大,整个清朝官吏就他为尊了。

刘墉(比和珅大三十岁)、纪昀(比和珅大二十六岁)两人在朝中虽居高位,但一直没有担任过军机大臣进入中枢,而且乾隆还批评刘墉遇事模棱圆滑、纪昀读书不明事理,他们都不可能与和珅有多少直接碰撞,档案和正史中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铁将军阿桂

和珅和中堂的宿敌不是纪晓岚也不是刘罗锅,而是大学士阿桂。领班军机大臣大学士阿桂(比和珅大三十三岁),阿桂是一个大功臣,平定新疆、伊犁屯田;平定金川;镇压回民起义。在朝廷的地位也很高,出将入相,德高望重。

而且他比和中堂早入朝为官三十年,他看不惯和中堂阿谀奉承的样子,对和珅总是不理不睬,一同上朝时则远离和珅站立。和珅一直嫉恨他,但因乾隆对阿桂信任倚重,搬不倒他。于是,有时就有意上前套近乎,阿桂也不买帐。所以力压和中堂30年,那也是和中堂的一块心病。

真实的历史上,宰相刘罗锅,真的是可以跟和珅分庭抗礼的清官吗?

《宰相刘罗锅》其实只是戏说的一部电视,里面代表的不是正史。首先,刘墉本身没有那么罗锅,其次,他也并非完全一个清官。从历史上来讲,要想与和珅分庭抗礼也是完全做不到的,甚至还有些少许的瓜葛。和珅的地位来自于乾隆,这一点在后来的和珅倒台上可以看出,他的权柄主要出处。

刘墉的地位除了其确实有些才华,主要是在于其父也是一代名臣刘统勋,刘统勋是被乾隆追封过太子太保的,而且是属于累死在任上的一个贤臣。其子刘墉其它才华难以追叙,但是刘墉的墨宝确实是天下有名的,所以才华加上祖荫庇护,他本人虽然无法与和珅抗衡,但是自保是绝对不难的。

乾隆朝时,雍正朝时的一些新政名存实亡,例如火耗归公,这一条其实就已经被乾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认了。最主要的是这一条的消亡,官员就不算贪腐了,外放的官员都可以合法合理的拥有一笔不菲收入。所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才会这么说,作为一朝执宰的刘墉其实也多多少少会沾染这些东西。

何况和珅是由乾隆帝罩着的,根本就不是一两个大臣想扳倒就能做到的,既然领导不办事,有意放纵,下边人有想法也不会去做。所以说作为本本分分的刘氏子弟,又怎么可能会选择如此不智的对抗朝廷中最强的两股力量:帝王与权臣。

都知道刘墉纪晓岚戏耍和珅,那和中堂有没有戏耍过刘罗锅?

《宰相刘罗锅》里刘墉智斗和珅,《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纪大烟袋戏耍和珅,和珅成了处处吃瘪的受气包。但真实的历史中,别说在嘉庆元年才当上协办大学士的纪晓岚没资格跟和珅斗,就是乾隆重臣刘统勋的儿子刘墉,也没资格斗和珅,而是在和珅的威慑下,?静默自守,滑稽模棱取容?。靠侦办文字狱起家的刘墉知道多言贾祸的道理,所以总是以荒唐滑稽来掩盖自己深沉的心机,绝不与和珅发生正面冲突,至于给和珅家题词?个个草包(竹苞)?,那更是绝无可能。读者诸君总看刘墉纪晓岚智斗和珅的电视剧,今天咱们就换换口味,讲一个和中堂智斗刘罗锅的故事。

但是清朝笔记有记载,刘墉确实经常跟和珅开玩笑,但那开玩笑是一种亲近的表示,可不像章佳?阿桂那样,见了和珅连一句话都不肯说,章佳富察?福康安更是跟和珅势同水火福康安与和珅是政敌,但是他弟弟福长安却是和珅的死党。阿桂可以不鸟和珅,因为阿桂是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他爹阿克顿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太子太保,和硕怡亲王胤祥的母亲就是来自章佳氏;福康安更厉害,老爹是乾隆朝和珅之前的第一重臣傅恒,姑姑是乾隆的孝贤纯皇后。这些满洲老牌贵族,是可以瞧不起銮仪卫出身的钮祜禄?善保(和珅)的。连自称奴才都没有资格的刘墉和纪晓岚,是不可以跟钮祜禄家的和珅吵架的,他们也怕乾隆会拉偏架,因为乾隆的亲妈就是钮祜禄氏。

正史中的和珅,能力要远超刘墉和纪晓岚的,这一点中外史料都有记载,这里就不多说了没有能力的和珅已不可能成为乾隆朝第一红人、第一权臣和第一大贪官,因为乾隆虽然混蛋,但并不昏聩,窝囊废在他那儿是讨不到好处的,那个军机大臣、大学士钮祜禄?讷亲,论起来可能还是乾隆的舅舅,但是一场败仗打下来,就被乾隆弄死了。

电视剧里刘墉纪晓岚戏耍和珅,但是清朝人写的日记却记载了和珅戏耍刘墉的故事。刘墉是一个大书法家,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而且从爷爷那辈就开始当省长(四川布政使),家底也是十分丰厚的,几年前?鉴宝?栏目展示了刘墉的字画,宣纸里都洒着金线,气得和珅的扮演者王刚发牢骚:?这罗锅子总在我面前装穷,原来他这么有钱!?

刘墉书法在清朝很值钱,因为他很懂得物以稀为贵,极少替人写字,就是和珅向他求字,他也推三阻四不肯写。于是和珅想了一个损招:隔几天就给刘墉送去一些好吃的刘墉虽然很瘦,但却比纪晓岚会吃,纪晓岚属于粗放型,有肉就行,而刘墉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所以看到和珅送来的美食,也是食指大动(和珅很会生活,很有情趣),禁不住亲自写感谢信让送礼的奴才捎给和珅。这样一年下来,和珅收集了上百封刘墉的真迹,但是见了刘墉却假装没这回事。

直到有一天,刘墉去和珅家串门,同样在和珅家做客的另一位高官在酒桌上借机向刘墉求字,刘墉当然不肯。这时候和珅借着点酒劲儿,斜着眼睛看着刘墉笑:?刘大人才不会给你写字呢,人家的字还留着换好吃的呢!?这话把刘墉闹了个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只见和珅一挥手,手下奴才捧出了厚厚的一摞已经装裱好的刘墉真迹:?这都是我用美食从刘大人那里换来的!?于是满座鼓掌大笑,其乐融融。

刘墉是如何排除和珅干扰,惩办了山东巡抚国泰?

和珅的死,刘墉从中起到了间接的作用,在太上皇乾隆帝去世后,和珅失去了保护伞,一向与和珅不对眼的嘉庆帝便立刻派刘墉去调查和珅在朝中结交私党、贪赃枉法的事。


刘墉不负嘉庆帝所望,很快就查明了和珅及其党羽搜刮民脂民膏,暴敛钱财等一系列罪行,一共20条。嘉庆帝利用这些罪行,处死了和珅,没收了他的家产。

刘墉是纪晓岚的老师刑部尚书刘统勋的儿子,官职内阁大学士,一生为官清廉、正直。乾隆二十年(1755),作为军机大臣的刘墉父亲刘统勋,因为在办理军务上失职,被乾隆帝下令关进了大牢。父亲被判了罪,同朝为官的儿子当然是无法摆脱牵扯,刘墉不仅被罢了官,也被关进了大牢。

要知道,皇帝的想法是多变的,心情好的时候,他就想起了被关在大牢里的刘墉父子,忽然觉得刘统勋的失职也算不上是什么大错,关了一段时间也算是给了惩罚,便下令将刘墉父子给放了出来。随后,刘墉被任命为安徽学政,为朝廷选拔人才。

在刘墉任职安徽学政期间,发现此地的贡生和监生有很多都是用钱买的,很快他就上报给了朝廷,请求朝廷下旨给州县官员,要严格管理贡生和监生的不法行为。

后来他又被任为江苏学政,发现此地的贡生和监生根本就不把本地官员放在眼里,而这些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行事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不敢得罪人。刘墉将此事上报给朝廷后,乾隆帝夸奖他懂得政事,然后命令两江总督尹继善等人大力清除这种不良风气。


紧接着刘墉的官位就蹭蹭地往上升,先后做过山西太原知府、冀宁道道台。后来,他手下的官员贪污国库的银两,而他却因为没有立即调查而受到了牵连,被乾隆皇帝发配到了西北军中效力。

一年后,才将他召回京城,命他在四库全书馆修书。而他的官路并没有到此就终结,乾隆帝是个爱惜人才的君王,刘墉的才气他是一直看在眼里的,很快就又升了他的官。

不久,乾隆帝收到了御史钱伴控诉山东巡抚国泰结交私党、贪赃枉法的状子,非常生气。立即派刘墉和和珅前去山东调查这件事。和珅跟国泰可是一伙的,国泰能做上山东巡抚都是和珅帮的忙,当然这都是钱换来的。

所以在调查国泰贪赃枉法的这件事上,和珅在背地里对刘墉做出了不少阻碍他办案的事,但是刘墉足智多谋,他化装成一个道士,在山东省内明察暗访,得知了山东已经连续三年受灾,可是朝廷里却是从未听说过这件事,都是因为国泰谎报了灾情,每次上报朝廷都是扯谎说山东粮食大丰收,百姓们安居乐业。

正因为国泰说山东年年大丰收,所以每年还得交税给朝廷。百姓们已经因为没有粮食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哪有什么钱来交税啊!可是国泰不管,只要有人不交税,就会被抓起来关进大牢里。不过他也怕灾荒的事传到朝廷里去,所以他杀害了为百姓出头的进士和举人。

一切都调查清楚后,刘墉来到了国泰的山东巡抚府衙,此时的国泰已经知道东窗事发了,他筹集了很多银两,想要贿赂刘墉,掩饰自己的罪行。刘墉做官刚正无私,并不为这些金钱所打动,如实上报了朝廷,而后奉旨开仓放粮,救济那些穷苦的百姓。

将国泰带回京城后,有很多人为国泰求情,和珅也是求情人中的一位。刘墉将收集到的罪证全都放到了乾隆帝的面前,据理力争,最终将国泰送上了断头台,为民除了害。

刘墉的才能不仅仅表现在做官上,他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是清代的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留下的书法作品有《石庵诗集》、《清爱堂帖》、《小楷册》等。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55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