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五大名窑之说,始见于明代皇室收藏目录《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清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说:“吾华制瓷可分三大时期:曰宋,曰明、曰清。宋最有名之有五,所谓柴、汝、官、哥、定是也。更有钧窑,亦甚可贵。”由于柴窑至今未发现窑址,又无实物,因此通常将钧窑列入,与汝、官、哥、定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
【简介】
宋汝窑天青釉盘
汝瓷属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宋时属汝州。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汝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规模在当时已算很大。事实上,自宋初以来便有了汝窑的烧制,北宋晚期更是其鼎盛时期。
【艺术特征】
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天青色”“蟹爪纹”“香灰色胎”“芝麻挣钉”等是鉴别汝窑的重要依据。其中,蟹爪纹是指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芝麻挣钉”则是因烧造时足部用很小的支钉支起,然后把汝窑瓷器支在空中烧。这样烧制的瓷器烧好后,底部釉面会有几个点。汝窑瓷胎体一般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釉面有很细的开片,而在造型上则比较庄重大方。
由于汝窑传世的作品很少,据传不足百件,又因其工艺精湛,所以非常珍贵。
【传世代表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汝窑天青釉弦纹樽、汝窑天青釉圆洗、汝窑天青釉碗等。而台北故宫则藏有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与汝窑粉青莲花式温碗等。[1]
官窑
【简介】
宋官窑青釉方花盆
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设新窑,一个“置窑于修内司”,后又在“郊坛下别立新窑”。据分析,“修内司官窑”在杭州凤凰山脚下,而“郊坛官窑”则位于杭州的乌龟山一带。为了做出区分,北宋官窑被称为“旧官”,南宋官窑就称为“新官”。其中,“旧官”厚重,“新官”轻薄。
【艺术特征】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其胎色铁黑、釉色粉青,“紫口铁足”增添古朴典雅之美,“紫口铁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5%,致使制品的口缘釉薄处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处呈黑褐或深灰色。官窑的器形除常见的盘、碟、洗等之外,仿商、周、秦、汉古铜器中的各式瓶、炉样式也很多。
【传世代表作】
故宫藏有官窑青釉弦纹瓶、官窑青釉直颈瓶、官窑青釉圆洗等。
哥窑
宋哥窑青釉鱼耳炉
【简介】
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不过至今其窑址不明,学界对其烧造年代也有分歧,有人认为并非是宋代,而是元代。
【艺术特征】
许多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为了追求工艺一般都不允许有太多的釉面的开裂纹片,但哥窑却将“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哥窑的典型特征:由于开片大小不同,深浅层次不同,胎体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污染程度也不尽相同,致使开片纹路呈色不一。哥窑瓷器釉面大开片纹路呈铁黑色,称“铁线”,小开片纹路呈金黄色,称“金丝”。“金丝铁线”使平静的釉面产生韵律美。宋代哥窑瓷器以盘、碗、瓶、洗等为主。
【传世代表作】
哥窑主要收藏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北京故宫藏有哥窑青釉贯耳瓶、哥窑青釉鱼耳炉、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等。
钧窑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花式花盆
【简介】
钧窑主要烧造时期有说为宋、金、元,而有学者认为目前被定为宋代钧官窑的陈设瓷为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烧造。均窑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钧官窑窑址在河南禹县(时称钧州)。
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种瓷器都是青瓷,钧窑虽然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钧窑的颜色还有玫瑰紫、天蓝、月白等多种色彩。专家指出,“钧红”的烧制成功则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艺术特征】
钧窑典型特征就是“蚯蚓走泥纹”,它的形成是因钧瓷的釉厚且黏稠,所以在冷却的时候,有些介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被釉填平的地方,会形成像雨过天晴以后,蚯蚓在湿地爬过的痕迹。
【传世代表作】
北京故宫藏有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台北故宫藏有宋代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等。
定窑
【简介】
宋定窑白釉孩儿枕
定窑是最早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
【艺术特征】
定窑之所以能显赫天下,一方面是由于色调上属于暖白色,细薄润滑的釉面白中微闪黄,给人以湿润恬静的美感,另一方面则由于其善于运用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将白瓷从素白装饰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定窑造型以盘、碗最多。元朝文人刘祁在其《归潜志》中曾撰文赞扬定窑的精美,称“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传世代表作】
北京故宫藏有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折沿盘、定窑白釉刻花渣斗、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等。
宋代五大名窑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它们以汝窑为首,前四个窑场皆产青瓷,钧窑除青瓷外还有天蓝、玫瑰紫、月白等多种不同颜色的瓷器,定窑为唯一烧制白瓷的。五大名窑中官窑风格大气,哥窑开片极美,定窑湿润恬静。
宋代五大名窑有哪些
宋代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其中汝窑是五大名窑之首,它位于河南省汝州市,所产作品以青瓷,人们通常通过釉色天青色、香灰色胎、蟹爪纹等特点来鉴别它,只可惜汝窑作品极少传世,因此它也非常珍贵。
官窑在宋代由官府直接管辖,所生产瓷器多为素面,没有华美的雕饰、涂绘,风格大气。哥窑与官窑相似,它们所产瓷器皆是青瓷,哥窑瓷器与众不同之处在它的开片极美,金丝铁线是其最大的特色。
钧窑所产的瓷器颜色多样,虽然它也属青瓷,但它的瓷器还包括天蓝、玫瑰紫、月白等多种不同的色彩,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蚯蚓走泥纹,我们可以看到钧窑瓷器表面常有湿地上蚯蚓痕迹般的纹路。
定窑最开始是为北宋宫廷服务的御用瓷器窑场,在五大名窑中定窑是唯一一个烧制白瓷的。定窑白瓷偏暖黄色,看起来湿润恬静,常装饰多种精致的印花、刻花,这些也是定窑能显赫天下的原因。
钧窑 、汝窑 、官窑、 定窑、 哥窑。
1、钧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内的八卦洞。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独有的国宝瓷器,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
2、汝窑: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宋时属汝州。釉色主要有天青、天蓝、淡粉、粉青、月白等,釉层薄而莹润,釉泡大而稀疏,有"寥若晨星"之称。釉面有细小的纹片,称为"蟹爪纹"。
3、官窑:宋代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青瓷"出类拔萃,古气盎然,被视为瑰宝。
4、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及东西燕村,在宋代属定州。以产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盘、碗因覆烧,有芒口及因釉下垂而形成泪痕之特点。
5、哥窑:传世的哥窑瓷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55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历代茶官之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下一篇: 茶业政策之宋代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