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茶的物业之茶饼

茶百科 2023-11-13 16:59:02

茶的物业之茶饼

饼[Tea cake] 饼茶。

三国魏张揖《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五代毛文锡《茶谱》:“彭州有薄村棚口、灌口,其园名有仙崖、石花等,其茶饼小,而布嫩芽如六出茶者尤妙。”宋代冯时行《山居》诗:“酒缸开半熟,茶饼索新煎。”古有送茶饼定亲的礼俗。宋代吴自牧《梦粱录?嫁娶》:男方至女方相亲,双方中意后,即以金钗插于冠髻。“既已插钒,即伐柯人通好,议定礼,往女家报定。若丰富之家,以珠翠、首饰、金器、销金裙褶及缎匹、茶饼,加以双羊牵送。”

(本文来源:中国茶叶大辞典)

请教茶饼怎么长期存放

一款好茶来之不易,每当我喝到因为存放而出现问题的茶,为一生只有一次绽放的茶,为没日没夜制作它的人,为用心冲泡它的人,都感到十分可惜,心痛。
以下针对温度、湿度、光线、氧气几大影响茶叶变质因素整理,希望大家能慢慢理解并运用。
● 湿度
在国家标准《茶 水分测定》中,部分茶叶水分含量都明确指标。茶的水分含量当超过6%时,叶绿素会迅速降解,茶多酚会自动氧化,令茶叶变质加速,特别在气温较高,湿度又较大的条件下,白茶容易形成大量微生物,活性被破坏,导致霉变不经泡,甚至不堪饮用。
例如,茶产区的夏季7-8月份间,气温高达37~39℃,相对湿度又较高,要特别注意防止茶叶吸潮。
需要做好密封措施。
● 温度(有例子图)
温度对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形态均有很大的影响。高温能促使茶叶内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度就越快。所以茶的贮存过程,必须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要使茶叶不变或少变质,应采用合适的温度贮藏。
实验证明:
茶叶低温下存放,可较好地抑制茶叶褐变进程,防止茶叶陈化变质。温度每升高10℃,新茶陈化的速度要增3~5倍。
长期贮藏白茶的最佳温度为10~30℃。
● 光线
光也是一种热能,茶叶内的物质受到热的作用,可使其发生变化,从而使茶叶变质。所以,在茶叶贮存中,也不能忽视光线对茶叶质量的影响。
实验证明:
1. 茶叶在透明的容器里放置10天(避免日光直射),维生素c就会减少10%~20%;
2. 如果用1700勒克斯荧光灯照射,在25℃下放置30天,茶叶颜色就会变褐,香气、滋味明显变差,甚至不能饮用,用仪器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芳香物质减少,氧化产物增多;
3. 如果将茶叶放在日光下晒一天,茶叶的色泽、滋味就有很大的变化,并且有“日臭气味”可使茶叶鲜度丧失。这是因为茶叶在光波400um以下的紫外线照射下《如360um),就会引起化学反应,影响茶叶的质量,特别是较嫩的高档茶叶,对光反应特别敏感,这种影响就更大。
所以用来贮藏和包装茶叶的容器,要求必须不是透光的,否则变成黄枯色,香气消失,汤色发暗(通用全部茶类)。
● 氧气
茶叶与空气中的氧结合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主要是茶多酚中的儿茶素和生素C。受氧化的茶叶,会发生质的改变,使茶汤色变红,甚至变褐,使茶失去鲜爽味,露在空气中越久,氧化得越严重,茶叶的质量也会变得越差。实践证明,在高温无氧下贮藏,虽外观也发生变褐变,但内质变化不大。因此注意茶包装的密封性能,有条件的企业可用充氮气或除氧剂防止茶叶氧化。
个人实践后,不需要抽真空的强度密封,并存放于无异味的阴凉处最佳,仓库定时通风足以。

茶饼的正确撬法

茶饼的正确撬法:

准备撬茶工具:茶针、茶刀。

1.开始之前,洗净双手,准备好茶盘放置在桌面上,将茶饼放到茶盘中将绵纸井然有序地轻轻拆开,切勿随手撕开,以免无法将撬过茶饼在包好。

2.随后用茶针或茶刀,(这里用的是茶刀),左手抓住饼心窝后方,右手握茶针或茶刀,沿着高出饼心窝2厘米左右处的位置轻轻晃动切入,左手用力固定住重心,防止茶饼跟随你的茶针往前移动,双手用力方向相反。

3.第一个口打开的时候不要急着撬起来,往左边或者右边平移再撬出两个口,再取中间的位置利用手腕的力,将茶针往上方抬起,这样才能撬取茶块。如果茶针插入一次茶饼还不能撬取足够的量,重复上述动作再撬一次即可。

怎样才能将茶品的撬碎率降低。

茶品在蒸压完成后,还要自然阴干。此时的茶饼,撬的时候都会出现碎茶,即便是撬了多年茶饼的,也无法做到一点碎茶都没有。但可以尽量减少碎茶。通常压制的松紧适度的茶饼,容易撬许多,碎茶也不会太多。

而压制的较为紧实的茶饼,撬茶的时候需要较大的力气,同时也更容易撬碎;拿到的茶饼很紧实的时候,可以用较细的茶针先沿着茶饼的边缘插入,使得茶饼不再那么紧实,再从茶饼心窝处2厘米左右的地方撬茶。剩下的茶饼用棉纸包好,放入自封袋或存茶罐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45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