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以名将孙策为首的孙氏集团从历阳(安 徽和县)经采石矶渡江南下,连续攻下了金陵一带郡县 城池和属地.奠定了孙氏江东根据地的基础。孙权(182-252).字仲谋,1,]岁 时随兄孙策征战.18岁时孙策被刺身 亡,孙权接替兄为江东统帅(。迁到秣陵,第二年改称建业。229年4 月,孙权在武昌称吴,止式形成了 魏、蜀、吴三国鼎A1:争雄的局面。同 年9月,将都城自武昌迁至建业.这也 是南京建都之始.此举改写了我国历 S 2-1 代国都均建立在黄河流域的历史。
吴国据有相—当于今苏、皖、赣、鄂、湘、桂的一部分和 粵、闽、浙全部陆地的东南半壁江山。建业都城东凭钟 山.西连石头,北依后湖,南近秦淮•城阔计“20里19 步”。东吴皇宫在鸡笼山南麓,周边皆为百官府署和 军营。
孙权在创业之初,就把务农种谷作为治国的重要任 务•大规模栽桑养蚕,开始种植双季稻,还大兴屯田.大 修水利。他组织了 3万屯兵修治秦淮河。在句容至丹 阳之间开了 一条四、五十里长的“破岗渎”人工运河与自
然江河纵横相接,把“三吴”(吴郡、会稽、丹阳)和都城建 业联结起来。从建业南郊的方山起,沿河修筑水坝和船 闸11处,每处坝闸岸边设立餐店和商栈,形成集市.为 往来官兵、客商和物资流通提供了方便。从此,太湖流 域和钱塘江流域的各种物产,通过江南水网直接运抵 建业。
当时长江上游茶叶生产已传至长江中下游一带,江 南成了茶叶生产最迅速的地区。阳羡(江苏宜兴)、乌程 (浙江湖州)产的茶巳开始有了名气。吴王宫廷里享用 的阳羡茶、乌程茶通过江南水网及时送到建业。
葛玄(164—244),江苏句容人,后来迁居丹阳(南京 江宁),不久到浙江天台山苦修道学,是天台道教文化的 开山者之一.名声远播。葛玄得到孙权的青睐,被邀请 到建业,坐而论道,孙权颇受教益,颁布诏书,命葛玄在 天台山之右造桐柏观。吴大帝赤乌元年(238),葛玄在 天台山炼丹修道之余,还亲自种植茶树。孙权知道葛玄 的情况后,专门拨给经费,资助葛玄在天台山的活动。 相传葛玄种植采制的天台山茶就是龙井茶的前身,是南 朝诗人谢灵运从天台移植到杭州一带。
259年.已退位的东吴景帝、孙权第六子孙休自会稽 (浙江绍兴)返回建业。当他经过土山(江苏江宁东山) 时,登临游览,远见秦淮波光、方山横云,近则松涛盈耳、 满眼繁花。孙休在土山布塞亭休息,侍卫将随行带来的 新茶煮好,供孙休品饮。孙休举杯纵目,赞赏这杯好茶, 同时盛赞这里风光宜人,从此留下了“吴景憩茶”的 佳话。
吴国后主孙皓得帝位后.及时行乐,穷奢极侈。他 不满足祖父孙权已建的皇宫太初宫,大兴土木建成了更 为宏伟的昭明宫。《建康实录》记载:孙皓“攘诸营地,大 开苑囿.起土山作楼观,加饰珠玉,制以奇石……引后湖 水激流人宫内,巡绕堂殿,穷极技巧。”孙皓在皇宫里纵 情放任.昼夜摆宴,酗酒无度。
有一次,孙皓在宴会上强行规定在座的人,至少都 得喝酒七升。每次斟满杯后,举杯一饮而尽,喝不下去 者就硬灌。当时.韦曜也参加了宴会。韦曜原名韦昭. 因避开晋同皇帝司马昭讳.晋人将韦昭改写为韦曜。韦 曜博学善文,官至侍中、领国史,受命撰《吴书》。他受到 后主孙皓的宠信.但不会喝酒,酒量不过二升„孙皓对 他特别优待,暗中蜴给他用茶来代替酒D不会喝酒的韦 曜居然和群臣一样干杯,喝“酒”七升,其实,韦曜杯里是 茶而不是酒,是以茶代酒。
晋代陈寿《二国忐•吴书•韦曜传》记载广(孙)皓 时.每飨宴饷,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饮酒,率以七升为 限。虽不悉口,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 礼异时,或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T这是我国现存 最早具体记载饮茶的史实。这条史实虽说不是孙皓自 己饮茶•但韦曜是在吴王皇宫的御宴饮茶,说明宫廷平 时备有茶叶.以供后主自用或赐予。
唐代韩觀为田神玉谢茶表》载吴主礼贤.方闻置 茗。”2韩期指出:吴国末帝孙皓特别允许韦曜以茶代酒,给韦曜以特别的礼遇,自从这以后才知道有饮茶之事。
孙皓所赐的茶产自乌程。南朝宋代山谦之《吴兴统 记》载乌程温山,县西北二十里,出御荈。”3孙皓曾被 封为乌程侯,他在当地饮用过此茶。孙皓在建业登基以 后,仍然饮用他已熟悉了的乌程茶。
孙皓赐给韦曜以茶代酒的故事流传下来.从此以 后,“以茶代酒”一词被许多文人名士拿来使用,成为酒 宴上人们常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并逐渐成为一个文雅的 词汇。宋代诗人杜耒写有一首《寒夜》诗寒夜客来茶 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 不同。”客人寒夜来访.主人点起茶炉.在红色的火焰旁 大家围坐一起,虽然没有美酒佳肴.但在寒夜中饱啜醇 香的热茶,得到的是让人倾心的高雅享受。这首诗把以 茶代酒的雅趣,以茶待客的真情,都描写出来了。
韦曜曾受到孙皓的厚爱,但“伴君如伴虎”。韦曜奉 命修《吴书》•孙皓要为父亲、废太子孙和立本纪,韦曜不 同意,认为孙和只做过南阳王,没有登帝位.只可立传. 不应该立本纪。为此事孙皓恼羞成怒.竟下令将韦曜处 死,家人流放。
残暴的孙皓以血腥的杀戮维护自己的权威,但却没 有本事维护好祖上辛苦打下的江山。孙皓坐帝位15年 后的280年,孙吴灭亡,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历史。
孙皓是一个暴君,历史上没有什么成就,但他“赐茶 代酒”的举动,却被载人茶史,这是孙皓所始料不及的。 而“以茶代酒”敬客的儒雅风习,至今仍为人们沿袭。
孙皓,字元宗,中国三国时代东吴的第四代君王。这个人是孙权被废去太子地位的第三子孙和的大儿子,都是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
虽然他的前任孙休已经有孩子,但孙休去世时这一孩子十分幼小。臣子由于蜀汉之亡,觉得主少国危,想立一个较年长的君王,所以作为废太子孙和的大儿子孙皓便被拥立称帝。孙皓继位后,追谥爸爸为文皇上,并为他举办祭拜。
孙皓初立能,一声令下慰问金老百姓,又买入振贫、简省婢女和皈依宫腔内多余珍禽异兽,一时被称作令主。但很快他便越来越粗鲁骄盈、残暴施政,又好女色,进而人心丧尽。此外,他把拥立自已的家臣杀死(听说她们后悔莫及拥立孙皓,被他知道而见杀),又曾定都至武昌,兴修水利。
陆凯、陆抗二人于269年和274年相继去世。吴国失去二位大臣,民政局转坏。没多久,汉朝内部结构达成了伐吴的一致意见,遂于280年挥军南进。吴军毫无抵抗力量。结论河南建业失守,吴国亡国,孙皓自己也成了晋武帝的俘获。
东吴历代皇帝列表:
1、吴大帝孙权(182-252)222年称帝,在位30年。
吴大帝孙权,字仲谋,222年孙权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业,死时71岁,谥大皇帝,庙号太祖。
2、会稽王孙亮(243-260)252年即位,在位6年。
会稽王孙亮,孙权幼子,250年立为太子,即位时才10岁,16岁时被权臣孙琳所废,贬为会稽王。
3、吴景帝孙休(234-264)258年即位,在位6年。
吴景帝孙休,孙权第六子,258年即位,同年杀权臣孙琳,264年孙休死,时年30岁。
4、乌程侯孙皓(242-283)264年即位,在位17年。
乌程侯孙皓,孙权的孙子,父孙和,孙皓即位,穷奢极欲,于280年被晋武帝司马炎所灭,死于283年,时年42岁。
扩展资料:
(1)黄龙元年(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割据辽东的公孙渊自从黄武七年(228年)后,便多次与孙权来往使者。五月,孙权派使者出使辽东。六月,与前来祝贺孙权登基的蜀使陈震商议平分曹魏九州,并制定盟书。九月,孙权下诏迁都建业(今南京市),并命上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董督军国事务,驻守武昌。
(2)孙亮(243-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52-258年在位。吴大帝孙权第七子,母潘皇后。史称吴少帝、吴废帝、会稽王。
(3)孙休(235年—264年),即吴景帝(258—264年在位),字子烈,三国时期吴国的第三位皇帝,吴大帝孙权第六子。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
(4)孙皓(242年—284年),即吴末帝(264年—280年在位)。字元宗(一说字元景,出自《册府元龟》)一名彭祖,字皓宗。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权
百度百科——孙亮
百度百科——孙休
百度百科——孙皓
孙皓即位之初,颇有振作之象。他发布优诏,抚恤人民,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又将后宫的宫女放出以配无妻之人,赢得朝野一片赞誉之声。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出现两个极端,比如立皇后。有些皇帝至死不立皇后,而有些皇帝却同时拥有数位皇后。北齐后主高纬废黜皇后斛律氏之后,先立皇后胡氏,后又“拜弘德夫人穆氏为左皇后”,二位皇后并峙;北周宣帝宇文赟先立皇后杨丽华,“又立天皇后及左右皇后,与后为四皇后焉”,再加上稍后增设的“天中大皇后”,五位皇后并存;匈奴汉昭武帝刘聪,除立有上、左、右、中四位皇后之外,“佩皇后玺绶者七人”,也就是同时拥有十一个皇后。与他们相比,东吴末帝孙皓在立皇后方面显得更为疯狂。
权力,容易滋生腐败,更容易暴露一个人的真实面孔。几年之后,孙皓就变得残暴荒淫起来,除了变着法子杀人,就是整日沉湎于酒色。孙皓为乌程侯时,曾聘娶五官中郎滕牧的女儿为夫人。孙皓即位称帝,滕氏立为皇后,滕牧被封为高密侯,拜卫将军录尚书事。看到孙皓耽于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滕牧屡屡进谏,惹得孙皓十分厌恨,加上滕皇后年老色衰,孙皓曾经想废去滕氏的皇后名号。太史令上书说,从气运历数上看,皇后不能更改。皇太后何氏因喜爱滕氏,常在孙皓跟前帮着说些皇后的好话,孙皓才作罢。
滕皇后岁未被废黜,但孙皓对她却日渐冷落。不久,滕皇后搬进了长秋宫,官僚“备员而已,受朝贺表疏如故”,皇后显然成了摆设。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孙皓下令,凡是二千石以上大臣的女儿,年龄在十五六岁左右的,他要逐一过目,看中的,立马入宫;剩下的,才允许嫁人。即《江表传》中记述的“皓又使黄门备行州郡,科取将吏家女。其二千石大臣子女,皆当岁岁言名,年十五六一简阅,简阅不中,乃得出嫁。”一时间,孙皓“后宫数千”,但他犹不餍足,仍要“采择无已”。此后,孙皓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后宫。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41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蒙顶茶仙茶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