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历史悠久,地位重要。它之所以能从地方名茶日益成为世界名茶,从西南一隅逐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其中有三个重要原因:
(1)茶叶生产为茶叶市场孕育提供了物质保障;
(2)茶叶消费需求推动了茶叶市场发育;
(3)茶叶市场体系构建成为茶叶生产与消费有机纽带。
正是依靠这三大支撑因素,普洱茶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基本得以解决。研究历史时期普洱茶市场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天发展普洱茶经济,振兴普洱茶产业提供了有益启示,这就是:从发展普洱茶生产、拉动普洱茶消费、培育普洱茶市场三个方面入手,整体推动普洱茶产业升级换代,才能真正实现普洱茶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1、历史来源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自古以来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县城又作普洱哈尼族自治县,隶属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南部,距昆明373公里,原称宁洱县。
“普洱”为哈尼语,“普”为寨,“洱”为水湾,意为“水湾寨”,带有亲切的“家园”的含义。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距今已达?2000年之久。民间有“武候遗种”(武候是指三国时期的丞相诸葛亮)的说法,故普洱茶的种植利用至少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唐朝时普洱名为步日?,属银生节度(今思茅和西双版纳一带)?,银生茶是为普洱茶的前身?,元朝时称之为普茶?,明万历年才定名为普洱茶?,极盛时期是在清朝?,《普洱府志》记载:?“普洱所属六大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十余万人?”,可知当时盛况。
思茅与西双版纳一带为其主要原料生产地,普洱与思茅成为加工和集散中心,明朝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外辐射六条茶马古道,将普洱茶行销至中国本土、西藏、越南、缅甸、泰国等地,并转运到港澳、东南亚,甚至欧洲。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以后,法国、英国先后在思茅设立海关,增加了普洱茶的出口远销,普洱茶马古道随兴旺。
现今还有思茅卡房高酒房茶马古道,1.5米宽,断续数公里:有思茅三冢村外茶马古道、那柯里茶马古道,断续?30公里;普洱茶庵塘茶马古道,残存?12.5公里,石上马蹄印,记录下了当年运茶马帮的历史。
2、普洱茶主要产地: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
3、普洱茶流行原因: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扩展资料
普洱茶原料等级
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
普洱的等级划分,只有在鲜叶时有明确的用芽叶的含量来进行不同等级的分级标准,在晒青茶(生散茶),熟散茶的等级划分时,用芽叶的含量这个维度已经不能成为严谨的分级标准了。
特级:一芽一叶占70%以上,一芽二叶占30%以下;
一级:一芽二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二级:一芽二叶、三叶占6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40%以下;
三级:一芽二叶三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四级:一芽三叶、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30%以下;
五级:一芽三叶、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他芽叶占50%以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普洱茶
茶难卖,产能过剩的背后。
是 普洱茶行业,无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种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就像今天的漂亮国。如果内部无法消化,外部无法转移,矛盾会接连爆发。
小到一个产业,如果没有新概念支撑行业的发展, 最后,这个行业变得越来越艰难,越来越内卷。 正如今天的普洱茶。
- 01 -
普洱茶,红利期有多爽
普洱茶,有过两次红利。
2007年初的越陈越香,2014年初的名山古树茶。
做茶十几年的老司机,只要回想起当年的繁华,都会从梦中笑醒。再看着如今仓库里卖不出去的普洱茶,两相对比,不禁潸然泪下。
2007年初,普洱茶创造了很多富豪
2007年4月8日,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
其背后,是普洱茶的第一个牛市: 只要是普洱茶,绝对不愁卖。
2007年初,云南一家茶叶公司的老板管先生透露:普洱茶每月销量30吨,5月甚至达到40吨。
一家茶企,一个月能卖掉30吨普洱茶 ,这样的出货量,甩出今天99%的茶企,可见,当时的市场有多繁荣。
2007年,一位温州建材人形容普洱行情: 12000元一件(7542)时,朋友劝我投资,我没敢,毕竟对普洱茶一窍不通,不知水深水浅,不敢盲目跟进。
谁知道几天时间涨至16000元,眼看着冲破18000元、20000元, 感觉白白错过了暴富的机会。
2007年前四个月,普洱茶暴涨的神话,创造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一点都不假)。
只是,普洱茶表面繁荣之下,是港台商人收割的前夜:
2004-2007年初,港台商人炒作普洱茶,至少吸引200亿民间资本投入普洱茶。资金盘扩大后,港台商人开始抛货收割。
一方面,港台资本家拉动茶价飞速上涨 , 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普洱茶;当投资者带着真金白银涌入普洱茶行业的时候。
炒家上演奥斯卡般的一幕,开着卡车,到自己控制的茶庄收茶,制造普洱茶供不应求,市场一片繁荣的假象。
另一方面,炒家将之前囤积的普洱茶,有条不紊地投入市场。 比如,一级经销商交了3000万担保费,给你多少货,二级经销商又给多少货……(庄家掌控着由一级经销商串联起的、以利益抱成团的、庞大销售体系)
通过这样的方式,严格控制出货量,结果就是:港台商人仓库里的货已经抛到了经销商手中。但终端市场,普洱茶还在涨价。
价格一直涨,一级经销商抛给下家,一个抛给一个。 大鱼抛给小鱼,小鱼抛给虾米。到了终端,发现没有人接盘的时候,泡沫被刺破了。
2007年6月,普洱茶崩盘。云南一家茶叶公司的老板管先生说:5月出货达到40吨,可到了6月,仅仅卖出去2吨。
2007年初,率先抛货的人,都大赚特赚。来不及抛货的人,都被搞得倾家荡产,没有一个例外。
2014年初,满地皆是古树茶
2009-2013年,是普洱茶的第二个牛市。
茶山价格飞速上涨,茶山部分茶农的日子,可谓是坐着直升机狂奔。
春茶时,去茶园采一麻袋鲜叶,卖出去。单车就能变成摩托。
只用两三年,茶农家的土瓦房、小趴屋就变成了小别墅。
做茶的茶商,也吃香喝辣。从茶农手里拿到茶叶,一个电话射出去,茶老板就用麻袋装着钞票来收古树茶。
茶山价格飞速上涨,茶叶抢到就是赚。 比如,2011年5块钱一公斤的正气塘,2012年涨到30块一公斤,一年涨价6倍。
茶山上,茶老板都在抢古树茶。哪怕卖不出去,也一定要屯茶。因为, 价格涨起来之后,卖掉一饼,就把几年前的本都赚回来。
比如,2011年的冰岛,300-500元一公斤。今天的冰岛,6万元/公斤。以前囤的茶,卖掉一公斤,就把10年前投资200公斤的茶都赚了回来。
2009-2014年初,古树茶的红利期。茶叶,茶商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卖给小茶商,一个传给一个,茶叶只要卖出去,就是大赚。
然而,茶商被喂饱之后,再也吃不下更多的库存。
终端市场,茶叶也很难卖。茶价被炒高,消费者根本消费不起。中高端茶,卖掉一部分,更多的,躺在茶商的仓库里。
茶商找不到新的接盘者。 茶叶市场,也就进入产能过剩,茶难卖的窘境。
2014年到如今,7年了。普洱茶,一直打着古树茶的招牌。
只是,市场再也没有当年一袋茶叶卖出去,单车变摩托的繁华。
茶难卖,市场艰难。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继越陈越香、名山古树之后,普洱茶,没有找到新的概念,也没有形成新的共识。
如果普洱茶,出现一个新的共识。那么,在新的红利面前,今天普洱茶行业的所有困局,都将迎刃而解。
遗憾的是,普洱茶,该开发的都开发了。不该开发的,也被提前炒了。
- 02 -
云茶大产业,无路可退
普洱茶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庞大的产能过剩、爆炒的金融茶、没有规范的名山古树、被炒过的中期茶。 在本就不大普洱茶市场里,残酷地内卷。
然而,茶叶作为云南八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千万涉茶人口的饭碗。普洱茶,虽然行情不再牛,依然要向前发展。
云茶大产业, 还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首先,整顿金融茶
金融茶,一件茶叶成百上千万。
金融普洱,就像一颗雷埋在普洱茶行业。更重要的是,这颗雷,游离于监管之外。
有了07年港台商人跑路的前车之鉴,有了去年东莞茶市的跑路经验。没有监管的金融茶,谁知道明天又跑了几个。
金融茶,必须加以管控,至少要在监管范围之内。 整顿金融茶,让更多的资本回流茶产业(实业),才是当务之急。
不然,放纵金融茶任意发展。实业玩不过金融,当茶老板都想着赌茶赚大钱的时候,本该做实业的资金都跑去玩金融。茶产业,就更加艰难了。
其次,控制产能
产能过剩,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要命的问题。尤其茶行业。
茶叶,本来就是慢消品。一个357克大饼,够喝一个月。而且,茶叶除了喝,几乎没有别的去处。
云南就有40万吨库存,就算不产茶,也够普洱茶客喝4年。加之消费市场增长缓慢,几乎没有国外市场(年出口约3000吨)。
人人都在喊茶难卖,人人都卖不好。 控制普洱茶产能,减少产量,提高质量,让垃圾茶少流入市场,已经迫在眉睫。
最后,限制茶叶炒作
茶叶,不炒作,不会火。但炒作过度,就糊了。
普洱茶,经过2003-2007年炒作越陈越香,2009年炒作古树茶,普洱茶的名声已经炒起来了。
茶叶价格,也炒高了。 如果还一味地炒作,只怕是最后这把火加的太大,炒糊了满山普洱。
少一点炒作,让普洱茶回归理性,让价格亲民一些,让普洱茶被消费掉,而不是一直堆在茶商的仓库里。
凡事过犹不及: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写在最后:
普洱茶,红利期有多爽,存量期就有多痛。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更何况,炒作是寅吃卯粮的事。
未来几年,普洱茶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支撑普洱茶市场的,依然是品饮。而 普洱茶的品饮市场,定会进一步扩大。这是普洱茶本身的品质决定的。
普洱茶,香气有花香、蜜香、糖香,果香,梅子香等几十种香气,香型十分复杂。
加之滋味浓郁醇厚,香溶于汤中,但凡一饮,回味无穷。饮过质量稍好的普洱茶,很难再爱上别的茶叶。
凭着独特的品饮价值,普洱茶积累了庞大的消费人群。这也是普洱茶的底气。
然而, 数十万吨茶叶躺在仓库的背景下,品饮市场,终究无法变成新的增量市场。
庞大产能,最后的希望
1908年,东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从海带中提取出一种鲜美的调味品,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找到商机的他,和朋友成立了味之素公司。
1970年,味之素公司的年轻人竹内光二,从制作味精产生的副产物中,发现了拥有极高绝缘性的树脂类合成材料。竹内光二把用途瞄准了计算机领域。于是,有了味之素堆积膜。今天,全世界100%的电脑中,使用的绝缘材料,都是这种薄膜。
半导体界有一种传说:一家日本味精公司,卡住了全世界的半导体产业。 (有点夸张了)
茶叶,作为世界上最特殊的树叶之一。茶叶中的化学成分,经过分离鉴定,已经有500多种,有机化合物超过450种。
未来某一天, 茶叶深加工能否广泛利用在其它领域,关系着整个茶行业的未来。
如果茶叶深加工提取物,在别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3000亿的茶叶市场,有可能扩张10倍,甚至百倍。200万吨茶叶库存,根本不足以应付庞大的增量市场。
茶叶深加工,是极具前景的。未来十年,生命科学有可能超越产业互联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未来中米扳手腕的重要领域)。
然而, 万一茶叶深加工无法得到广泛利用,无法消耗大量的茶叶,只靠喝,茶难卖,产能过剩的局面,永远不会改变。
一个又一个的茶商,将被拖垮在卖茶的路上!
百中堂简介
勐海百中堂茶业有限公司位于云南普洱茶核心产区——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由1995年成立的勐海郎河茶厂发展而来。2011年,百中堂创立,传承郎河二十余年的普洱茶制作技艺,以现代理念、工匠精神和科学模式加以发展与完善。秉持“真材实料,始终如一”的品牌理念,以及“百中无一的原料、百中无一的工艺、百中无一的品质”的精品战略模式,专注于精品普洱茶的研发与生产,致力于打造“茶中茅台、茶中拉菲”,是普洱茶专业品牌的引领者
历史传承
百中堂是在1995年成立的郎河茶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郎河-百中堂二十余年的发展史,是两代茶人的奋斗史,也是二十多年来云南普洱茶?云变幻的一个?证。
郎河茶厂是勐海四大老厂(勐海茶厂、黎明茶厂、郎河茶厂、福海茶厂)之一。
早在郎河茶厂创立之初,厂?王一球先生就一直从事茶行业,始自湖南,后于广州做茶叶出口贸易;上世纪80年代寻找云南茶源,将普洱销往欧洲;继而广泛深入大叶种茶叶种植区,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并在多地办厂;最终选定普洱茶的核心产区勐海,建立郎河茶厂。
百中堂创始人王小东先生,曾就读于厦?大学,系93级校友,而后一直跟随父亲王一球先生学习、钻研普洱茶的生产与制作工艺,深入探索与研究多茶区多山头不同茶叶原料的特质,协助父亲共同经营发展郎河茶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郎河茶厂已发展为拥有有机茶基地3000亩、出口茶叶基地5000亩,出口欧盟茶叶标准的厂房20000多平方米的综合型制茶企业,系国内实力雄厚的普洱茶品牌:
- 拥有对普洱茶核心产区大小叶种大树、古茶树的深刻认知与理解;
- 拥有在加工、制作不同产区普洱茶的过程中,积淀的深厚工艺经验; 拥有“久居勐海、广结茶农”的地缘优势和在与茶农历经?雨的?期交往中建立的信用优势;
- 拥有稳健的销售渠道和健全的营销体制,产品远销欧盟、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经历普洱茶?云变幻,持守核心价值
二十余年来,郎河-百中堂?证了普洱茶行业的?起云涌、大江大浪,经历了2007年普洱茶大崩盘、2014年古树茶狂热,这两次普洱茶行业的大动荡。
自2004年普洱茶走热,茶叶市场价格不断高企,“炒茶”之?愈演愈烈。2007年,以普洱茶市的“华尔街”——广州芳村茶叶市场为主的普洱茶市“大崩盘”。大批茶企茶商茶玩家,纷纷“抛茶”走人,更多的是倾家荡产。这次大崩盘严重影响了普洱茶市场的秩序和发展。很多普洱茶老厂就在这次市场动荡中倒闭了。
郎河当时也身处这一场劫难之中。
2007年,几个大客户向郎河下了大笔订单。当郎河将大批量原料都准备好,开始大规模生产后, 普洱茶市场崩盘,大客户们纷纷中止订单,很多款帐没有到位,导致郎河积压了大量产品,一年内损失数千万元。
但是,时间证明,郎河经受住了考验,很快摆脱了市场动荡造成的危机,迅速复苏,而且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其?盛不衰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始终紧抓品质,产品过硬,市场认同度高,品牌基础坚实。从建厂之初,郎河茶厂就一直在做欧美、东南亚等地的普洱茶出口业务,为满足国外市场严苛的检验标准,郎河始终把精力和资源投放在产品质量与工艺精研方面,丝毫不敢松懈。二十多年制茶史积累的最直接经验是:普洱茶是日常饮品,是消费品,它应该被喝掉,而不是被炒作,炒来炒去喝不掉。
王一球先生说:
“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要让客户喝上放心茶。茶叶不是奢侈品,是每个人都需求的,价位高了别人也喝不起啊......只有价格合理,市场和消费者能接受,这样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好产品。
企业就像一棵树,你每天给它浇水,它就一天天成?起来,不能靠投机的。
百中堂品牌的创立与产品升级
百中堂是在郎河茶厂基础上创立的,专注于精品普洱茶研发与生产的专业品牌,传承了郎河二十余年的普洱茶制作技艺,同时以现代理念、工匠精神和科学模式加以发展与完善,将普洱茶品质提升到“百中无一”的高度。
百中堂认为,普洱茶“越陈越香”的转化特性,是普洱茶具有收藏价值的一个客观因素,但这个收藏价值必须建立在品饮价值的基础上。一款优秀的好茶,首先要具有很高的品饮价值,即“很好喝”;而后在适当的存放条件下,随着时间推移,品饮价值继续提升,即“越来越好喝”,这样高品质的好茶才具备收藏价值。收藏价值的提升包含时间、仓储、市场需求、稀缺性等各项要素,但核心要素还是品饮价值的提升。因此,专业的普洱茶品牌,应该把重心放在高品质普洱茶的研发与制作上,为市场提供品饮价值一流,经得起消费者全方位比较,经得起时间检验,能够 承载真正的收藏价值的普洱茶产品。
基于这样的思考,自2011年品牌创立以来,百中堂就秉持“真材实料、始终如一”的品牌理念,牢牢把控产品品质,深入源头,反复探索,挖掘普洱茶的巨大潜力,磨炼技术实力,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高度,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38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茶风茶俗:回族盖碗茶的习俗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