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的方法较为简单粗暴,只为辨别真伪,不为品茶,如有过于粗蛮之处,还请方家见谅。闷泡,看叶底,看价格是三个最快速而粗暴的办法。
首先,台湾高山乌龙茶重发酵轻摇青带梗包揉,以不苦不涩为最基本特点;由于台茶的工艺能极其有效的将茶的苦涩度降低(但是这与空调房制茶技术无关),加上高山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化肥的使用,台茶在重手闷泡之下,依然是不苦不涩的。所以是不是真台茶,先闷个三分钟再说话。根据我个人的有限经验,云南的台式茶偏苦,越南的台式茶偏涩,福建的台式茶容易有土味,新西兰的台式茶倒是不苦不涩,但是滋味较平淡,且干茶偏小,不够紧实。当然,这里不得不指出,也许会有一些真的台茶,但是经过闷泡之后也出现了苦涩感,那么我只能说这样的台茶不是很主流,只能依据茶客自己的喜好定夺了。
其次,看叶底是看三件事,品种,工艺和质地。台茶以青心乌龙(软枝乌龙)为主,叶子形状头尖尖,锯齿密集,枝条柔软有韧性;台式茶摇青较轻,所以叶底边缘的完整度应该相对较高,看到叶底边缘参差不齐的破损严重的就要小心了,台式茶是有传统的包揉工艺的,所以叶底中必定带有梗,而这个梗应该较为软韧,色泽偏黄,而不能偏红或偏青,偏红者品种不对,偏青者采摘过老;宝岛的气候条件,以及高山的环境,使得台茶的叶底一般都会比较宽大肥厚,叶底过于瘦小干柴的就要小心了;台茶的包揉工艺和采摘标准也决定了台茶干茶的身骨较重,个头较大,放入盖碗内摇晃,有清脆的碰撞声。当然,此处只是非常笼统的,不排除一些特殊情况。
最后是价格,无论你是什么渠道,台茶的价格都是不便宜的,一般的台茶,比如翠玉,珠露等,市场价格也绝不会低于三位数的中段,而想要喝到高山茶,在正常的零售情况下不到四位数是不大可能的,而事实上大禹陵,梨山这些较优质山场的茶往往要达到2000以上,甚至更高。所以看到价格及其低的台茶,就要注意了。不过,现在的市场混乱,价格贵的也未必就是真的。所以找到一个比较靠谱的茶商还是比较实际的。虽然不乏好喝的其他地方制作的台式茶,但是本人比较痛恨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所以偏好于弄个明白。
台湾乌龙茶有文山包种茶、东方美人茶、高山乌龙茶、梨山高山茶等。
四种乌龙茶的介绍:
1、文山包种茶
文山包种茶的发酵程度在乌龙茶中最轻,约20%左右,茶园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区,素有北文山、南冻顶之说,可见,文山包种与冻顶乌龙相比是不相伯仲的。
好的文山包种茶,干茶紧结、自然弯曲,色泽翠绿有光泽;香气清扬有花香,茶汤蜜绿明亮,活泼甘醇,有“香、浓、醇、韵、美”五大特色。如果你想体会一下子就能愉悦飞扬的感觉,文山包种茶是不错的选择。
2、东方美人茶
东方美人是台湾新竹县北埔、峨眉等地的特色茶,在半发酵茶类中是发酵度最深的一种茶,一般发酵度为60%,有些甚至多达75%~85%,各种特征近似红茶。
东方美人外观艳丽多彩,红、白、黄、绿、褐五色相间,有熟果味香或蜂蜜香,茶汤呈鲜艳的琥珀色,于1900~1940年曾风靡欧美,成为英国王室贡品,经英国女王命名为东方美人。
3、高山乌龙茶
我们平常说的台湾高山乌龙茶,并不是专指某地生产的茶,而是指海拔1000米以上茶园所产制的乌龙茶。
高山乌龙茶除少数品类属重度发酵(约70%)外,一般均属于轻度(20%~40%)发酵。主要产地为台湾中南部嘉义县、南投县内,这些地区的茶园大都具有低温、高湿、多云雾的特征。
而正是这些特征,让芽叶持嫩性更好,而且有利于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的形成,因此,高山茶多具有茶香持久、滋味鲜醇浓爽的特征。
有研究者以台湾不同海拔产区的乌龙茶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感官审评,他们发现,海拔越高,香气、滋味就更醇爽,整体分值也越高。
4、梨山高山茶
梨山海拔2200米,主要产地为台湾台中县梨山地区,四周由原始森林所包围,环境清净,没有污染。
因长年云雾笼罩,温度寒冷又冬季下雪之故,生长期长,造就茶叶叶肉肥厚特色,其口味甘醇,味道带有水果香,茶水色蜜绿显黄,滋味甘醇,滑软耐冲泡,茶汤冷后更能凝聚香甜,是台湾高山茶中的珍品。
浅谈台湾乌龙茶
乌龙茶,这个在台湾男女老少,人人朗朗上口,让外国人着迷不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想,不单是外国人,连台湾本地人,可能大部分的人都很难解释得很清楚,甚至南辕北辙。
为了要厘清这个概念,首先必须从茶叶的分类开始谈起。在茶叶的原产地-中国,因为茶的种类众多,制法不同,为了方便分类,依茶的发酵程度及茶汤的颜色而分成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及黑茶六大类。而其中的青茶,就是俗称的乌龙茶。欧美国家对茶的的分类更为简单,即依发酵度来分,不发酵的叫绿茶,全发酵的叫红茶,而介于中间半发酵的皆称为乌龙茶。所以不论中西各国,对乌龙茶的称法,皆是指依某种做法制成的半发酵的茶,并不是指特定的茶叶品种。因此在中国大陆,如果你去茶叶专卖店买茶时,不能只说要买乌龙茶,而是要讲出茶叶的名字,例如:安溪铁观音、肉桂、水仙…等。若是属于高级品,甚至只有专有名词,如大红袍、铁罗汉….等。光说乌龙茶或青茶,他们是搞不懂得的。就好像红茶一样,有印度、锡兰、中国….各地方的红茶,而每个地方又有各种不同的种类。因此不论红茶及乌龙茶,事实上都是一种代名词,是指某种做法茶叶的统称。
但是在台湾,本地人所称的乌龙茶,却不是这个意思。除了它是半发酵的茶之外,还必须是用乌龙的品种(如青心乌龙,大冇乌龙…)所做出来的茶,才叫做乌龙茶。而其它的则用其茶树的品种来称呼,如金宣、翠玉…。较有名气的茶,则会加上地方名字,如大众所熟悉的冻顶乌龙茶。「冻顶」指的就是南投县鹿谷乡彰维村的冻顶巷,而现在已扩大至永隆村,凤凰村三个村所产制的乌龙茶皆称「冻顶乌龙」。除此之外,某些高山茶区也会将山名加在前面,如:玉山乌龙茶…,或直接说成「高山乌龙茶」。而一般若单写「高山茶」时,也是指乌龙茶品种的意思。如果是其它品种,则会有不同的称呼,如:阿里山金宣茶、东眼山铁观音…。因为在台湾所种植的茶类中,大部分都是乌龙的品种。高级茗茶更是如此。因而久而久之,「乌龙茶」这个专有名词,便由「乌龙品种的茶」所取代。而大众也不以为意,没有特别去说明。
讲到这里,还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早在一百多年前,台湾茶主要是以外销为主。开始时生产粗制乌龙茶,而后再从福建中学习制作包种茶(发酵较轻),及花茶。在台茶外销鼎盛时,乌龙茶因为不断进步改良,而深受欧美人士喜爱。尤其是英国皇室,特别推崇,而有「东方美人」的赞誉。此时期的乌龙茶发酵较高,带有特殊的蜂蜜滋味,以现在的茶来讲,是属于「白毫乌龙」这类的茶。但在当时是使用「台湾乌龙茶」或「乌龙茶」,与现在市面上所称之的乌龙茶是不一样的茶。
另外,根据台湾茶叶主管单位对台湾茶的介绍,是依照茶制作方法分为包种茶及乌龙茶二大类。而包种茶又依其做法及茶叶形_罘譃闂l型包种茶-文山包种茶,半球型包种茶--冻顶乌龙茶及球型包种茶--铁观音三种。而乌龙茶指的就是重发酵的白毫乌龙。所以在一些早期有关茶叶的文章及书籍中,还有如此的称呼及记载。所以现在「乌龙茶」这个名字在台湾代表的意思很多,不像中国大陆那么清楚。而这也是让爱茶的人深感遗憾及困惑的问题。例如:文山包种茶,说它是包种茶也对,说它是属于乌龙茶(青茶)也对。而其产品又大多是用青心乌龙的品种茶制作,那为什么不叫乌龙茶而称包种茶呢?这就与台湾人对茶叶命名的习惯与历史有关。早年台湾虽然有野生茶,但数量有限,而且没有经济价值。后来几乎全部由大陆福建引进的茶苗及种子来栽培。而技术也都是跟福建学习而来的。甚至很多制茶师傅后来直接定居在台湾。所以对台湾茶的称呼也与中国一样,不论是「乌龙茶」或是「包种茶」都是指某一种制茶的做法。但随着两岸的分裂及台湾在制茶技术的进步,逐渐地与中国大不相同,甚至还有很多新的品种产生。例如金宣、翠玉、四季春…等,再加上近二十几年来台湾有很多新兴的产茶区,为了推广自己当地的茶,有很多地方也会用自己的方法来命名。所以同样是乌龙茶,其命名的方法就更多样化了。讲到这里,相信你大概也被搞得迷迷糊糊的了。
了解了「乌龙茶」在台湾所代表的意思后,我们可以做一个结论。那就是,台湾大部分的茶(除了红茶及绿茶外),依国际的习惯,皆可称为乌龙茶--即半发酵的茶。但是本地人若说起乌龙茶,其所指的一定是用乌龙的品种所做的茶。其发酵度在15%~25%,为金黄色或浅褐色(此颜色与焙火有关),香味则略带桂花香或淡蜜香,口感醇厚,回甘度佳。但若是做成条型的称谓「包种茶」。至于用其它品种的茶来制作,即使是做法一样,皆不叫「乌龙茶」,而是直接用其茶的品种称呼。
以上就是台湾目前在茶行或一般人对茶的称法。 (http://www.jx81.net/viewthread.php?tid=387)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36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铁观音的茶艺流程
下一篇: 茶道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