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君不可一日无茶为什么茶爱上了会舍不掉,

茶百科 2023-11-13 03:42:50

君不可一日无茶为什么茶爱上了会舍不掉,

到外地旅行,我习惯带一罐茶叶,因为只要几天不喝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很容易感冒、疲累或下痢。
一旦每天都有茶喝,不只百病不侵,而且精神飒爽,因此对于茶叶有身心的助益我是深信不疑的。

旅行的时候不能静定下来喝茶,只能因地制宜,以热开水泡大杯茶,但觉有茶就好。如果是在家,从早到晚,日饮百杯,对我也是常事。茶对我不只是水、是饮料,也是日常保健的药。

茶在中国,最早不是饮用,而是药用。最早关于茶的神效之传说,是神农氏爱民如子,为了救治百姓的病,亲自采药,遍尝百草。


有一次,神农氏尝了一种青绿色的滚山珠中毒,昏死在树下,树的汁液滴入他的口中,因而得救。那棵树就是茶树,神农从此发现茶有解百毒的神效,采药时常携带茶叶随身,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毒。 最严重时,神农氏曾一天中毒七十二次,全依茶渡过险关。

还有一个传说,神农有一天在野外以釜锅煮水,一片叶子落入水中,芳香四溢,神农喝了之后,发现了茶的神效。

最后,神农尝到一种剧毒的植物叫“断肠草”,连茶也不能解,就丧命了。

神农与茶的传说,记载在《神农本草经》里。这本书作于秦汉年间,因此至少在战国时代,我们的老祖先就知道喝茶,以茶作药了。

茶,起先是用于药,慢慢从医疗的功效转到精神的层面。

东晋时代,以“闻鸡起舞”留名青史的志士刘琨,在给侄儿的信中说: “前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溃闷,常仰真茶,汝可置之。”

刘琨每次有郁卒之气,都仰赖茶的效用,我们或可以想见,他在天色微明之际,舞剑之前,先饮“真茶”一杯的情景。


由于茶可以治体中的溃闷,才逐渐与禅的修行结合,因为与修行结合,饮茶才提升了艺术与生活的境界。

关于茶与禅的结合也有一个传说: 达摩祖师东来中国,在少林寺面壁,誓言无眠禅定九年,以警醒世人,但到第三年就常打瞌睡,羞愤的达摩遂把眼皮撕下来丢在地上,结果地上长出一棵树,双叶并生,有如眼皮,弟子们采了叶子来饮用,发现能益神醒脑,就开始了禅寺饮茶之风。

传说当然是无稽之谈,达摩祖师何许人也!然而,在唐朝的禅寺饮茶之风大盛,则是真的。莫说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流传千古,降魔大师教禅时也要弟子喝茶省睡。

百丈禅师设立《丛林清规》时甚至设茶座、茶头,有的大寺院光是泡茶的茶座就有十几个。

紫砂壶则是禅僧云水行脚时,为了便利随身携带而发明的。历代寺院附近都是名茶产地,每年春天在寺里“斗茶”提升了茶的品质……这都说明了茶与禅有不可分的关系,但这是后话,我们再回到茶的功效来吧!


汉代《神农本草经》:“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目。”

汉代《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东汉神医华佗的《食论》:“苦茶久食,益意思。”

梁代陶弘景《杂录》:“苦茶轻身换骨。”

唐代《唐本草》:“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从这些文献里,我们就知道唐朝以前的人就认识到茶的功效不少,不仅可以使人省睡、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加思想的敏锐,甚至不输于“醍醐与甘露”。

唐代刘贞德把这些好处总合起来,称茶有十德: 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 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 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 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


宋代以后,对茶的研究也更深入了,我们举一些典籍来看:

宋代苏东坡《茶说》:“浓茶漱口,既去烦腻,且苦能坚齿,消蠹。”

宋代吴淑《茶赋》:“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之利,其功若神。”

明代顾元庆《茶谱》:“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李时珍到底是一代大师,在他的《本草纲目》里,首次提到茶的缺点,他说:“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

清代黄宫绣的《本草求真》更进一步说到,为什么虚寒血弱的人不能喝茶,他说:“茶禀天地至清之气,得春露以培,生意充足,织芥滓秽不受,味甘气寒,故能入肺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是以垢腻能降,灸眶能解,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及一切吐血、便血等服之皆能有效,但热服则宜,冷服聚痰,多服少睡,久服瘦人。空心饮茶能入肾削火,复于脾胃生寒,万不宜服。”


这也是首先提出了“空腹不宜饮茶”的见解,以免伤害肾脏和肠胃。

除了虚寒、血弱、空腹不能喝茶之外,茶是有百利的。在《旧唐书》宣宗纪里有一则记载:

东都进有一寺僧,年一百三十岁,依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唐宣宗知道了,很觉奇怪,传他进宫去问:“你如此长寿健康,是不是吃了什么仙丹妙药?”老僧答道:“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唯嗜茶,凡属至处,惟茶是求,或饮百碗不厌。”

一天喝一百碗茶,活到一百三十岁,这使我想起苏东坡的两句诗:“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由于饮茶的这种神效,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到中国求禅法时,一边研究佛法,一边研究喝茶。回日本时,在行囊里带了大量的佛经和茶树的种子。

荣西返日后,把茶籽种在肥前(现佐贺县)的背振山,同时把茶籽送给拇尾(现宇治县)高山寺的明惠上人。现在,佐贺的嬉野茶和宇治的“玉露茶”都是日本名茶,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荣西对日本茶道的贡献除了带回茶籽,还写了一册《吃茶养生记》,可以说是日本茶的理论先驱。他一开头就说: “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人伦采之,其人长命。”

荣西禅师把茶说得更神奇了,说是只要能长出茶的山谷,那个地方一定有神灵守护,而能采茶吃的人,一定能长命。他不只这样相信,还这样实践,当时曾亲自用茶叶治好大将军源实朝治久治不愈的糖尿病。

荣西禅师说:“贵哉茶乎!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矣!诸药各为一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自此,喝茶风气在日本也为之大盛,但这时日本茶道只在寺院流行,有药用倾向,一直到四百年后千利休提出“和静清寂”,茶道才算大备。

日本名僧明惠上人,也倡导茶有十德之说,我们可以和前述刘贞德的十德互相参看:

一、诸天加护。二、父母孝养。

三、恶魔降伏。四、睡眠自除。

五、五脏调利。六、无病息灾。

七、朋友和合。八、正心修身。

九、烦恼消减。十、临终不乱。

明惠上人的十德虽然宗教性强,却不免偏于形上,许多是“想当然耳”。


到了近代,茶的研究更科学,功效也更明确清晰,除了古人所知的功效,还有防治坏血病、抗癌的功能,还能治疗糖尿病、胃肠炎、黄疸型肝炎、皮肤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等,甚至还可以防治辐射的伤害哩!

饮茶的功效如此,不喝茶的人损失可大了。

但是,喝茶的人如果老是想到功效,那境界就低了,茶给我们身心的利益可以说是“犹其余事”。正如铃木大拙说的:“茶与禅之所以相通,全在一个纯字。” 纯的心喝纯的茶,是最好的。

黄庭坚曾在一只茶碾上写过《茶磨铭》,是我时常写在茶罐上的句子:

楚云散尽,燕山雪飞。

江湖归梦,从此祛机。

每次带着写了这句子的茶罐旅行,不管身处何方,或在异邦的旅店,或在山野的客栈,都感觉到人生只是客居,江湖难以归梦,人生不能祛机,只要能“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不看燕山,燕山也会雪飞,不管楚云,楚云自然散尽!

诗经中关于茶的诗句

1. 《诗经》中有关“茶”的句子有哪些 《诗经》中先后有七篇写到“茶”,原文和译文,如下:

1、谁谓茶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

释义:苦人不觉茶菜苦,就好像荠菜回味甘。

2、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诗·围风·七月》)

释义:采来苦菜又砍柴,农夫生活难温饱。

3、周原瞧膝,堇茶如饴。(《大雅·绵》)

释义:周原肥沃又宽广,堇菜苦菜像饴糖。

4、出其圈阅,有女如茶;虽则如茶,匪我思且。(《郑风·出其东门》)

释义:信步走出城门外,游女熙熙如茅花。虽然游女如茅花,可惜不见意中人。

5、予手拮据,予所捋茶。(《国风·豳风·鸱鹗》

释义:我手操劳已麻木,我采白茅把巢补。

6、其铸斯赵,以薅茶蓼;茶蓼朽止,黍稷茂止。(《周颂·良耜》)

释义:手持锄头来翻土,茶蓼杂草得清理。野草腐烂作肥料,庄稼生长真茂密。

7、民之贪乱,宁为茶毒。《大雅·桑柔》

释义:百姓如今思作乱,宁遭茶毒亦甘心。

2. 有关‘茶’的诗句,三个 茶诗妙句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3. 唐诗宋词中有关茶的句子有那些 和钱安道惠寄建茶 [宋]苏 轼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森然可学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

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记龙团 [宋] 苏 辙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睛窗。 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 [宋] 梅尧臣 春牙碾白膏,夜火焙紫饼。

价与黄金齐,包开青箬整。 碾为玉色尘,远汲芦底井。

一啜同醉翁,思君聊引领。 咏 茶 [宋] 丁 谓 建水正寒清,茶民已夙兴。

萌芽生社雨,采掇带春水。 碾细香尘起,烹新玉乳凝。

烦襟时一啜,宁羡酒如渑? 试 茶 [宋] 蔡 襄 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 雪冻作成花,云闭未垂缕。

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澹庵坐观显上人分茶 [宋] 杨万里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 紫薇仙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

京尘满神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 汉鼎难调要公理,策勋茗碗非公事。

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传衲子。 水调歌头·咏茶 [宋] 白玉蟾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第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茶 灶 [宋] 朱 熹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4. 唐诗宋词中有关茶的句子有那些 和钱安道惠寄建茶

[宋]苏 轼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森然可学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

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记龙团

[宋] 苏 辙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睛窗。

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

[宋] 梅尧臣

春牙碾白膏,夜火焙紫饼。

价与黄金齐,包开青箬整。

碾为玉色尘,远汲芦底井。

一啜同醉翁,思君聊引领。

咏 茶

[宋] 丁 谓

建水正寒清,茶民已夙兴。

萌芽生社雨,采掇带春水。

碾细香尘起,烹新玉乳凝。

烦襟时一啜,宁羡酒如渑?

试 茶

[宋] 蔡 襄

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

雪冻作成花,云闭未垂缕。

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澹庵坐观显上人分茶

[宋] 杨万里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

紫薇仙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

京尘满神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

汉鼎难调要公理,策勋茗碗非公事。

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传衲子。

水调歌头·咏茶

[宋] 白玉蟾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第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茶 灶

[宋] 朱 熹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5. 有关茶的古诗句 1、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着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2、陆羽摇头去,卢仝拍手来。

3、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4、瓦铫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后,寒夜客来时。

5、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6、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7、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

8、山僧后檐茶数从,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

9、十载许句留,与西湖有缘,乃尝此水。

10、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红闲评坡老诗。

11、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分东西。

12、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13、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

14、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15、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16、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

6. 文学作品或诗词典故中关于茶的段落或句子 琴茶【唐】白居易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故人寄茶【唐】曹邺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唐】成彦雄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唐】顾况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唐】李郢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唐】灵一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唐】刘兼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唐】刘禹锡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唐】吕岩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唐】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唐】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唐】郑愚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峡中尝茶【唐】郑谷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夏日闲居【唐】张籍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题山居【唐】曹邺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郊居即事【唐】贾岛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即目【唐】李商隐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即事【唐】白居易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访友人不遇【唐】李咸用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酬黎居士淅川作【唐】王维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酬乐天闲卧见寄【唐】刘禹锡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自述【唐】元稹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雪中偶题【唐】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7. 关于茶的诗词,哪个朋友收集得有 我的开放词典里有所搜集,不太全,仅供参考 ——1、茶 诗 中国的诗歌艺术宝库,其丰富多彩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茶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分支,虽然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歌典籍中茶诗所占比例非常小,但是在艺术成就上却美不胜收,不少篇什至今脍炙人口。 据统计,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就有七首诗写到了茶,孔夫子曾说过学诗可以多识草木之名,茶在《诗经》里,就是作为众多植物中的一种出现的。

真正就茶咏茶,而不是顺带言及茶者的茶诗,始见于魏晋南北朝,全盛于唐,此后宋朝达到第二个辉煌巅峰,元明清民国以至于今,都代有佳作,茶诗总量不可胜数。 在茶诗中最著名的可能是陆羽的《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此诗甚美,不过,它也是最多被误解误读的,当代不少人在书中文中写到它,都认为是在夸西江水好。然而,用中学生分析课文的路数来解读,会发现此诗的主题其实并不是赞美西江水,而是最后落在了竟陵城上。

而这样一来,它就好象与茶或用来泡茶的水没什么关系了,只不过是茶圣的诗而已。有学者考证说此诗是陆羽悼念他故乡师傅之作,我觉得这一解释还合理一些。

不过,中国古诗素来讲“诗无达诂”,没有必要太较真。茶在唐宋即已普及,茶文化的繁荣是在诗文巨匠们的直接参与支持下才出现的。

从李白到苏轼,很多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大诗人,都留下了茶诗作品。 茶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与宗教特别是佛家有不解之缘,因此茶诗中往往有禅味。

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就是极好的例子:“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闲情逸趣最宜入诗白居易的《两碗茶》写得好:“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读此诗,我们发现唐朝的日常生活习惯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的苏东坡写了大量茶诗,在他的词作中也多有咏茶佳句,如“且将新火试新茶”。高产的诗人陆游茶诗也不少,他的“晴窗细乳戏分茶”是广被称引的名句。

中男茶诗是传统文化宝藏,编选古代茶诗选,也就成为近些年不少出版社的选题。 据我在坊间所见,这类读本,销路都很好,因为茶诗本身是闲来消遣的极好文字,颇堪品味。

套用黄庭坚的《茶词》名句,是“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自打白话诗出现后,似乎茶与诗的血脉关系一下子就断绝了。

也许是我孤陋,但是确实没读到过能称得上是诗的白话茶诗,倒是相当多的现代当代诗人留下了用旧体诗写茶的佳句,比如周作人的“请到寒舍喝苦茶”,毛泽东的“饮茶粤海未能忘”等等。 当代人的茶诗,可作经典来读的是赵朴初的“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斯人斯作,的确是茶禅一味的最好注解。 2、茶诗妙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关于奉茶的诗句

1. 关于敬茶的诗句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西江月·茶

(宋·黄庭坚)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

行香子·茶词

(宋·苏轼)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

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满庭芳·茶词

(宋·秦观)

雅燕飞觞,清谈挥座,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似动,开瓶试、一品香泉,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娇鬟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坐中客翻愁,酒醒歌阑,点上纱笼画烛,花总弄、月影当轩,频相顾,余欢未尽,欲去且流连。

2. 关于茶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

唐朝茶诗 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 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

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 2.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 杜甫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

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

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

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 4.会稽东小山 陆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

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 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

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

3. 关于茶的诗 以下带有茶的诗句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呵笔难临帖,敲床且煮茶。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正蹇驴吟影,茶烟灶冷,酒亭门闭。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4. 关于茶的诗句 武夷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故人寄茶 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贡馀秘色茶盏 徐寅

捩碧融青瑞色新,

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

轻施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

嫩荷涵露别江滨。

中山竹叶香初发,

多病那堪中十分。

尚书惠蜡面茶 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

采摘新芽献地仙。

飞鹊印成香蜡片,

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

冰碗轻涵翠缕烟。

分赠恩深知最异,

晚铛宜煮北山泉。

汲江煎茶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王昌龄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

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

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

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萧员外寄新蜀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满瓯似浮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 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

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5. 关于茶的古诗20首 《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琴茶》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与赵莒茶宴》

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郑遨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6. 关于茶叶的诗句 1、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

2、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煜若春敷。

---杜育《荈赋》

3、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4、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素瓷传静夜,芳气清闲轩。

---颜真卿《月夜啜茶联句》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钱起《与赵莒茶宴》

扩展资料

公元前2世纪,西汉的司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将篇》中,记录了当时的20种药物,其中的“荈、诧”就是茶。成文于秦汉时期的《尔雅》一书中也载有“槚、苦荼”。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所发现的有关茶叶的最早文字记载。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学专著是陆羽所著的《茶经》。此书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全书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茶叶的百科全书,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

7. 和茶有关的诗句 和茶有关的诗句太多了,请看下边: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 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 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 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 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 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 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 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 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 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 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 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 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 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关于茶香的诗句

1. 描写茶香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茶香”的诗句如下:

1、唐代白居易的《题施山人野居》

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

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

2、唐代钱起的《过张成侍御宅》

丞相幕中题凤人,文章心事每相亲。

从军谁谓仲宣乐,入室方知颜子贫。

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

欲知别后相思意,唯愿琼枝入梦频。

3、唐代戴叔伦的《与友人过山寺》

共有春山兴,幽寻此日同。

谈诗访灵彻,入社愧陶公。

竹暗闲房雨,茶香别院风。

谁知尘境外,路与白云通。

4、宋代惠洪的《浣溪沙》

南涧茶香笑语新,西州春涨小舟横。

困顿人归烂熳晴,天迥游丝长百尺。

日高飞絮满重城,一番花信近清明。

5、唐代郑谷的《寄献湖州从叔员外》

顾渚山边郡,溪将罨画通。

远看城郭里,全在水云中。

西阁归何晚,东吴兴未穷。

茶香紫笋露,洲回白苹风。

歌缓眉低翠,杯明蜡翦红。

政成寻往事,辍棹问渔翁。

6、元代陈栎的《清平乐 寄惠山壬戌四月十二日》

惠山苍翠,远与毗陵媲。

彼处锡泉标第二,此更钟奇毓异。

年年初度浮觞,醉余新沦茶香。

山下冰濡雪乳,淡中滋味悠长。

7、宋代陆游的《七月十日到故山削瓜瀹茗翛然自适》

镜湖清绝胜吴松,家占湖山第一峰。

瓜冷霜刀开碧玉,茶香铜碾破苍龙。

壮心自笑老犹在,狂态极知人不容。

击壤穷阎歌帝力,未妨尧舜亦亲逢。

8、宋代陆游的《闲游》

过尽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

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

果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夕阳不尽青鞋兴,小立风前鬓脚斜。

2. 有关描写茶香的诗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故人寄茶 [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煎茶 [唐]成彦雄 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坞 [唐]顾况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

与元居士青山潭饮茶 [唐]灵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从弟舍人惠茶 [唐]刘兼 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

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大云寺茶诗 [唐]吕岩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

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杂咏.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与赵莒茶宴 [唐]钱起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茶诗 [唐]郑愚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峡中尝茶 [唐]郑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夏日闲居 [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题山居 [唐]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郊居即事 [唐]贾岛 住此园林久,其如未是家。

叶书传野意,檐溜煮胡茶。雨后逢行鹭,更深听远蛙。

自然还往里,多是爱烟霞。即目 [唐]李商隐 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

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即事 [唐]白居易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访友人不遇 [唐]李咸用 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

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维 侬家真个去,公定随侬否。

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松龛藏药裹,石唇安茶臼。

气味当共知,那能不携手。酬乐天闲卧见寄 [唐]刘禹锡 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

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

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雪中偶题 [唐]郑谷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

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3. 形容在茶香中乡村的诗句及成语 一瓣心香

yī bàn xīn xiāng

【解释】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用在祝愿)。

【出处】唐·韩偓《仙山》诗:“一柱一香洞府开,偃松皱涩半莓苔。”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用在祝愿

【近义词】心香一瓣

【例句】编者谨掬~,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庶作者编者,两蒙其休。(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引《申报》副刊《自由谈》

4. 关于茶诗句(2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5. 关于茶的古诗要短有古诗的名称和朝代就作者 宋代苏轼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晚禁三碗,生听荒城长短更.唐朝茶诗1.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并序李白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说明:这首诗写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诗”最早的诗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诗句,把“仙人掌茶”的出处,品质、功效等作了详细的描述.因此这首诗成为重要的茶叶资料和咏茶名篇.2.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皇甫冉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3.重过何氏五首(选一)杜甫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靖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说明:这首诗是写一个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台上饮茶.兴致来时,便倚着石阑在桐叶上题起诗来.旁边还有翡翠鸟,晴蜓与之作伴.此情此景,简直可以绘成一幅雅致的“饮茶题诗图”.4.会稽东小山陆羽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说明:陆羽曾到过绍兴监制过茶叶,他当然会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县去做一番调查考查工作.从诗中得知,他是在一个夜里到嵊县去的.月光如水,青猿哀鸣,加上怀念古人,这样便自然地引起陆羽一些伤感绪,从而有“空见年年江草齐”之叹.5.六羡歌(歌)陆羽不羡黄金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惟美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说明:陆羽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作者,他在国内外都享有崇高威望,人们称之为“茶神”.他也很会写诗,这首《歌》表明了陆羽的恬淡志趣和高风高节,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他所羡慕的是故乡的西江水.6.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白居易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说明:李六郎中寄给作者一包“火前春”,一是由于他们之间交情很深,二是由于白居易是一个品茶行家:“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白居易由于常常得到亲友们馈赠的茶叶,他本人还江西庐山亲自种过茶树,不断的实践,使他成为一个茶叶行家.7.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白居易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说明:这是一首常为人们所传诵的咏“紫笋茶”名篇,描写两郡太守在境会亭欢宴的情景.8.萧员外寄蜀新茶白居易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说明:作者用渭水煎四川茶,认为这是好茶配好水,这样才觉珍贵.以“渭水”作为“名泉”入诗,此为仅见.煎好了茶,作者一边欣尝,一边饮尝,显得闲适自在.9.山泉煎茶有怀白居易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皿,寄与爱茶人.10.煮茶皮日休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有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烟生翠.傥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说明:这首诗形象地描写煮茶的过程,兼述茶的功用.煮茶,观其状,则为“莲珠”、“蟹目”、“鱼鳞”.听其声,则为“松带雨“.茶汤的饽沫又呈现“翠”色.饮了这种茶,即使“千日醉”那样的酒,它也可以解.11.惠山泉皮日休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兄尤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12.茶诗郑遨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说明:作者赞誉茶叶“香且灵”是“草中英”,是最可珍贵的.所以他碾茶时,总担心茶叶粉末会散失掉.当然,茶叶的提神之功作者也是熟知的.13.五言月夜啜茶联句颜真卿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蔫).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万).流华净肌骨,疏沦涤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闭轩(士修).说明:这首啜茶联句的几位作者各自别出心裁地搜索诗句,于是出现了许多啜茶有的代用词,诸如“泛花”、“代饮”、“醒酒”、“流华”、“疏沦”、“不似春醪”、“素瓷”、“芳气”等.因为是月夜啜茶,所以也有人用了“月桂”这个词.“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两句赞美诗表明颜真卿为众望所归,加强了宾主间的融洽气氛.用联句来咏茶,也很少见.14.走笔谢孟谏汉寄新茶卢仝……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合得苏息否?说明:由于茶味好,所以在一连吃了七碗,作者细细品味,每饮一碗,便有一种新的感受.到饮七碗时,更觉得两腋清风,飘飘欲仙了.最后想到辛勤采制茶叶的劳动人民,对他们寄予深切的同情:“安。

6. 描写茶香的诗句,有出处 咏茶十二韵》(唐·齐已·五言排律)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7. 描写乌龙茶茶香的古诗 乌龙茶-丹茶居士

奇 坑 香 涧 出 新 芽 ,

弥 雾 沛 雨 吸 精 华 。

夷 公 细 奉 修 正 果 ,

乌 龙 降 露 甘 茗 家 。

乌龙茶诗

闽南灵山出玉树

塞北闻香见露华

诗性天高云渺处

半杯醇情乌龙茶

烹煮老翁燃火炉

酌水仙女挥轻纱

淡然人间千古事

功夫茶道称大雅

《对茶》(唐·孙淑)

小阁烹香茗, 疏帘下玉沟;灯光翻出鼎, 钗影倒沉瓯;

婢捧消春困, 亲尝散暮愁;吟诗因坐久, 月转晚妆楼。

《夏日闲居》(唐·张籍)

多病逢迎少, 闲居又一年。 药看辰日合, 茶过卯时煎。

草长睛来地, 虫飞晚后天。 此时幽梦远, 不觉到山边。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唐·张籍)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尚书惠蜡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朱熹关于茶的诗句

1.关于茶叶的诗句 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糖嵯悴槐洌 钗队庑隆!?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

(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唐·徐 夤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宋·范仲淹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元·林锡翁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清·陆廷灿御茶园里筑高台,惊蜇鸣金礼数该。

那识好风生两腋,都从著力喊山来。——清·周亮工武夷黄山一片绿,采茶农夫如蝴蝶。

岂惜辛勤慰远人,冬日增温夏解渴。——当代·郭沫若得天独厚大红袍,味到岩茶意气豪。

——当代·潘主兰 一溪牵乱山,万绿沉竹筏; 上岸拾云去,岩前煮新茶。——当代·贾平凹《尝茶》 〖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2.关于赞美茶的诗词名句 个人很喜欢的

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还有一首宝塔诗格式的茶诗,是现代草根诗人胡秉言所作

《茶》

茗嫩,一枪

铜壶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琼玉浆

陆羽邀神农,禅坐细品尝

清高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饮狂

淡淡清香飘千古,修身听命日月长

3.谁能给点有关茶叶的诗句 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龙舒有良匠,铸此佳样成。立作菌蠢势,煎为潺湲声。

草堂暮云阴,松窗残雪明。此时勺复茗,野语知逾清

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

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4.关于茶的诗词对联及其妙语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唐、卢仝白屋饮香饭,荤膻不入家,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青芥除黄叶,红姜带紫芽。

命师相伴食,斋后一瓯茶。——唐、白居易此泉何以珍,适与真茶遇。

在物两称绝,于予独得趣。鲜香筋下云,甘滑杯中露。

等能边俗骨,岂特湔尘虑。昼静轻风生,飘萧入庭树。

中含古人意,来者庶冥悟。 ——宋、蔡襄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

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

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宋、米芾携赢北岭西,采撷供茗饮。

一啜寒夜窗,跏趺谢衾枕。——宋、朱熹小园茶树数千章,走寄萌芽初得尝。

虽无山顶烟岗润,亦有灵源一派香。 ——宋、朱熹竹窗西日晚来明,桂子香中梦鹤清。

侍立小童闲不动,萧萧石鼎煮茶声。——元、马臻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芽。笔阵陈兵诗思涌,睡魔卷甲梦魂赊。

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元、耶律楚材独坐书斋日正中,平生三昧试茶功。

起看水火自争雄,势挟怒涛翻急雪。韵胜甘露透香风,晚凉月色照孤松。

——元、洪希文静院凉生冷烛花,风吹翠竹月光华。闷来无伴倾云液,铜叶闲尝字笋茶。

——徐祯卿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绿阴天气闲庭院,卧听黄蜂报晚衙。

——戴昺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白居易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

——唐、司徒空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唐、郑谷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唐、齐己阳羡春茶瑶草碧,兰陵美酒郁金香。——唐、李白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宋、杜小山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宋、苏轼静院春风传浴鼓,画廊晚雨湿茶烟。

——宋、陆游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宋、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宋、苏轼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宋、苏轼一勺励清心,酌水谁含出世想;半生盟素志,听泉我爱在山声。

——灵隐寺内联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奔东西。——洛阳古道茶亭白菜萝卜糙米饭,瓦壶井水菊花茶。

——清、郑板桥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茶根。——清、郑板桥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

——清、郑板桥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清、郑板桥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清、曹雪琴烹茶冰渐沸,煮酒叶难烧。——清、曹雪琴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

——清、郑清之品泉茶三口白水,竹仙寺两个仙人。——四川竹仙寺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

——无名氏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当代、赵朴初赏心悦目诗书画,煮泉品茗色味香。——当代,陈立夫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当代、郭沫若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当代、方毅僧入碧岩参佛果,客来禅院品灵泉。

——当代、周亮看山看水看世道,品茶品味品人生。——当代、增慧谷雨龙井翠,丹青瀚墨香。

——当代、增慧一壶茗茶道禅味,半榻茶烟养性灵。——台湾某茶艺园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长沙白沙井白沙井中水,观音岩上茶。——白沙井茶楼云带钟声采茶去,月移塔影啜茗来。

——四川常道观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广州陶陶居茶楼酒后高歌,听一曲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茶边话旧,看几番星轺露冕,从淮海南来。

——江苏镇江京江第一楼楼上一层,看塔院朝瞰,湖天夜色;客来两地,许武林山水,沪渎莺花。——浙江嘉兴品芳茶园天然图画,一曲阳春。

——汉口天一茶楼岩泉澄碧生秋色,林树萧森带曙霞。——北京静心斋焙茗坞。

5.武夷山的诗句朱熹 《九曲棹歌》

年代: 宋 作者: 朱熹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毵。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34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