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岩韵密码:二曰

品茶 2023-11-13 02:55:46

“岩韵”与气候、土质有关

武夷山一年四季,年平均温度17.9℃,降雨量2000mm左右,平均相对湿度在80%,日照较短,无风害和冻害。境内阳光多漫射光,构成温湿度、风速、光照等相互协调的自然小环境。所以,即使是同一种树,种在不同的地方,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异。峡谷间云雾易聚难散,太阳能的光合作用等,以上条件也就是武夷岩茶"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茶各有名"的缘故。

武夷山属丹霞地貌土质,70平方公里的正岩群落与外山不相连接,境内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一条九曲溪。茶区只有岩岩耸立,没有山连着山的境况,是岩茶之所以称岩茶的广义含意。

武夷山土壤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班岩,中部为砾岩、红沙岩、贡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组成。土地土母岩,绝大部份为火山砾岩,剖面发育颇不完全,具有母岩的棕红色,经风化、冲蚀,表面呈棕色松散状,厚度1m以上,pH值为4.5-5.5之间。 茶圣陆羽在《茶经》一书说:“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准确概括了土壤与茶树生长、茶叶品质的密切关系。武夷山茶生长环境介于烂石与砾壤之间,小部分为黄土,故所产之茶特具岩骨花香之品质。

据省茶科所对武夷山土壤调查,正岩茶产地: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竹窠、九龙窠等地号称“三坑两涧二窠”。由于岩谷陡崖,遮荫条件好,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植被条件半原始状态,故形成独特的正岩茶的"茶土"。

● 岩区土壤含砂砾量较多,达24-29%,孔隙度50%,土壤通透性能好,土层厚,富钾、锰,酸度适中,制出的茶岩韵显。● 茶产地:青狮岩、碧石岩主要是厚层岩红土,土层较薄,铝含量高,钾特少,酸度较高,质地较粘重,制出的岩韵微显。

● 马头岩一带主要是黄壤土,狮子口、九曲溪畔是冲积土,土壤中钙含量高,土壤肥沃,制出的茶韵不明显。

武夷岩茶味甘泽而气馥郁,不同岩茶品种有不同的喉韵特征。"岩韵"的体现最终是由品种特征来衡量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名句或许可以帮助体会"岩韵"的内含。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33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