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俗话说:“人生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宋朝,它出自南宋吴自牧《梦粱录·鲞铺》:“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对老百姓最重要的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生活就是由各种琐事组成的。看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要看那个社会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以精细现深广。
在中国古代没有一个朝代可以和宋朝比民富、民乐。早在真宗朝宰相王旦就指出:“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吴箕在《常谈》中写到:“《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载富者,固曰甚盛,然求之近代,似不足道。樊嘉以五千万为天下高赀。五千万钱在今日言之,才五万贯尔。中人之家,钱以五万缗计之者多甚,何足传之于史?”汉代能入史册的巨富所达到的财富,在宋代还不如众多平常中产之家所拥有的财富。
他们找到了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
一个社会为什么很茫然,很慌乱,很彷徨?因为大家看到的都是贪婪的东西;
当下的我们,科技先进,产业发达,人们奔波于机场和高铁之间,忙忙碌碌,甚至是灰头土脸。
我们比宋朝更知道什么是美?更知道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吗?
宋·赵佶 | 《听琴图》
资料:
在唐代的贫眼所惊之华丽器物,在宋代已是百姓寻常之物。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唐人作富贵诗,多记其奉养器服之盛,乃贫眼所惊耳。如贯休《富贵曲》云:‘刻成箏柱雁相挨。’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哉?又韦楚老《蚊诗》云:‘十幅红绡围夜玉。’十幅红绡为帐,方不及四五尺,不知如何伸脚?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宋人嘲笑唐人贫眼没见过世面,那是因为宋代民间财富比前代所取得的飞跃性进步。
宋朝的文人除了读书、是学者之外,他还可以很悠闲,可以很潇洒,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生活的品味。
宋·马远 | 《王羲之玩鹅图》
宋代文人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而且精通绘画、音乐、书法、成就斐然,世所公认。
宋·马远 | 《西园雅集图》
宋朝的文人非常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可以念出一大串,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文人?他们为什么在面对权力和财富时,可以不贪婪?
因为他们心里有山水,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他们很自信,他们知道自己的生命中有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所在。
宋·佚名 | 《竹林拨阮图》
宋朝的文人很喜欢喝茶。茶就很简单,就是水加上植物的嫩芽,再加上最精美的瓷器,这些就够了,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品味。他不追求权力和财富,他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哪里。
这幅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的作者已经无从知晓,这幅画是反映宋代文人生活中美学品味的最好范例。一位文人坐在家中榻上,手中拿着书卷,书童在为他倒茶,身后的屏风描绘的是江边景色,沙洲上长着芦苇,芙蓉花下有一对鸳鸯,远处大雁振翅飞过。宋代文人向往山水,向往自然。山水、自然是他心中的品性。
画中屏风挂着的是主人自己的自画像。西方文艺复兴以后才有自画像。也就是在重视人的存在和意义的时候,才会有自画像。宋朝就已经有自画像。
在家里不挂领袖像、不挂皇帝的像,挂自己的自画像。就是说,自己存在的意义很重要。
人在权力和财富当中是很难自我反省的。人在面对自我的时候才会有反省的力量。
自己是不是受人尊敬的?是不是有构成美的条件?这些才是宋代文人最关心的问题,这就是宋代文人。
宋·宋徽宗 | 《文会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的文人可以有两种走向。往上走,入朝当官,过很豪华的生活。往下走,可以过很简单、很朴素的生活。
宋·刘松年 | 《文会图》
大家都知道苏轼因与王安石、司马光政见不合,几次自请外放。欧阳修、司马光也都曾自请外放。
王安石实行新政时,司马光反对,王安石不听,他就自请外放。皇帝挽留他,他说不行,说他在这里会妨碍王安石执行新政。皇帝问他想干嘛,他说要写一本书。于是就外放19年,写成了《资治通鉴》。
宋·佚名 | 《初平牧羊图》
宋朝的文人相信自己在世界上、在历史上有一个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在政治上,大家争来争去,他不介入,他不争一时。
宋·佚名 | 《春游晚归图》
宋朝文人即使在朝为官,也并不全是整日追逐财富与名利。心中依然向往自然,知道春天来了应该去看看花,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
宋·刘松年 | 《斗荼图》
宋朝是中国和东方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知识分子典范。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读书的目的是让自己找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自己过得悠闲,让自己有一种智慧去体验生命的快乐,并且能与别人分享这种快乐。
宋·佚名 | 《蕉荫击球图》
资料:
明名臣王鏊在《震泽长语摘抄》中写道:“宋民间器物传至今者,皆极精巧。今人卤莽特甚,非特古今之性殊也。盖亦坐贫故耳。观宋人《梦华录》、《武林旧事》民间如此之奢,虽南渡犹然。近岁民间无隔宿之储,官府无经年之积,此其何故也?古称天下之财不在官,则在民今民之膏血巳竭,官之府库皆空。岂非皆归此辈乎?为国者曷以是思之。”明学者郎瑛在《七修类稿》中亦感慨:“今读《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则宋之富盛,过今远矣。”明人史玄也在《旧京遗事》中指出:“京师筵席以苏州厨人包办者为尚,余皆绍兴厨人,不及格也。然宋世有厨娘作羊羹,费金无比。今京师近朴,所费才厨娘什之一二耳。”宋代民间就是这样富裕而奢侈。宋代在中国古代是如此的另类,它竟是藏富于民、以民为本的时代。
如果读了很多书,竟然沉迷在权力和财富的追求当中,那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
宋·马麟 | 《静听松风图》
生活失去了品味,生命就失去了快乐。你有再大的权力,再多的财富,都没有意义,你有再多的知识也没有意义。
没有品味的知识反而变成你的负担。
宋·苏轼 | 《潇湘竹石图》
苏东坡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就是因为他能上能下,并且始终与老百姓很近。他被贬到海南岛,可以和岛上的原居民一起过很简单的生活。
宋·佚名 | 《槐荫消夏图》
《槐荫消夏图》描绘一位文人躺在藤编的凉床上,半敞衣襟,双脚架高,闭着眼睛仿佛在倾听鸟的叫声,悠然自得。
宋·佚名 | 《莲舟仙渡图》
为什么宋朝的三百年里产生了这么多的文人,因为他们懂得生活,他们是真正“慢活”的老祖先。
生活本来就可以走的很慢、很悠闲。如果你不沉迷于追逐权利与财富,生活就可以很简单,很单纯,也可以很丰富。
宋·钱选 | 《卢仝烹茶图》
在当今整个社会的世俗趋向当中,讲述宋代文人这样的一种生活品位,可能会有人不耐烦,也可能有人会觉得你是不是太曲高合寡,但是我希望我的知己是宋朝的文人。
宋·佚名 |《边韶昼眠图》
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很多东西正在被逐渐遗忘,至少我们还可以通过宋朝文人的画给自己一点点的警惕,也给自己一点点的鼓励。
世上本无枷,心锁困住人。
静守心房,顺乎自然,八风吹不动。
版权属蒋勋所有,由蒋勋美学团编辑.
1、宋朝文化 · 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
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等,另外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宋仁宗以后,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达到十五、六万人,这种情况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除了官办学校而外,私人讲学授徒亦蔚然成风,其中以书院的兴盛最为引人注目,闻名全国的有所谓四大书院,即石鼓、岳麓、白鹿洞、应天书院。
据史书记载,至南宋时期,很多州都建有书院,如绍兴、徽州、苏州、桂州、合州, 等等。教育的普及既是宋代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宋代文化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宋代文化成果不胜枚举,其中有两项重要成就有必要单独提一下:其一,宋代的绘画艺术。赵佶虽然做皇帝不行,但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巨大贡献却不可否认。首先,他是一位天赋极深的绘画爱好者,又是造诣很深的画家。其次,他又是宋代绘画领域的组织者和主要资助者。
由于这一渊源,在宋代宫庭之内,集中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黄筌的花卉,李公麟的人物,米芾及子友仁的山水,徽宗本人的花鸟,皆卓绝于世。即使以现在的眼光审视他们的艺术水平,也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二,宋代还有一最辉煌的美术工艺,为历朝所不及者,就是磁器。功底深厚的宋代文化,统治者的自身的文化素养及价值取向,使凝聚在宋瓷上的文化艺术更是空前绝后的。以宋官窑代表典型的供御用瓷,其釉色平淡含蓄,素雅之中表现着内心的意蕴。
从美学角度,它的艺术格调是高雅的,特别受到西方人的倾赖。细密的冰片,隐约间闪烁着钻石的光芒,仿佛是宋代艺人无意间冰镐敲击的严冰穿过时空来到了我们面前、温润而细腻。后世把宋代五大明窑称为“千古绝唱”。
2、宋朝科技 · 自然科学的黄金年代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过,宋代是中国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宋代科学技术无疑居于当时世界的最前列。两宋时代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之大、之高,在中国历史上是罕有的。震惊世界的三大发明——火药、活字印刷和指南针,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这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除此之外,宋朝科技在许多方面也取得了成功,兴修水利,实施水稻的双季栽植;茶叶种植面积扩大;棉花成为普及性农作物;算盘开始应用,从此成为东亚商人的主要计算工具......
在天文领域,宋代也取得了辉煌成就。北宋中期,杨忠辅制定《统天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这个数字与西方1582年颁布公历时的数据完全相同,比现代天文学所测数值只差26秒。由此可见,宋代天文学发展水平之高。
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宋代也是成就卓著。在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宋朝政府十分重视与广大民众卫生健康息息相关的医学事业,不仅政府出面编辑刻印了很多医学典籍,而且要求各州县加以推广应用。
其中《太平圣惠方》100卷,收录中药处方16834个,《圣济录》200卷,是医学上的一部百科全书,收集了诊断、处方、审脉、用药、针灸等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政和本草》共介绍各种药材1558种,其中新增加628种新药,可以说是一部完备的药物学著作。
南宋时期的宋慈收录并总结了前人的法医知识,创作出《洗冤集录》一书,其中涉及验伤、验尸、血型鉴定、死伤鉴别、检骨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对毒药和医治服毒的方法也进行了总结,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
上述仅仅是介绍了宋代医学领域很小部分的成就而已,于此亦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之一斑了。
扩展资料
外交
宋朝外敌频繁,外交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针对不同的外交对象,给予不同的馆待礼遇,并使之专门化。北方的辽金两朝都对宋朝构成巨大威胁,其外交事务主要由枢密院的礼院负责,包括文书往来、使节派遣和一切接待事宜等。
元丰年间,枢密院改置北面房,掌北界国信,南宋沿袭之。此外,宋朝专门设置主管往来国信所,作为负责与辽、金交往的具体事务机构。而西夏、高丽、越南(宋朝先称之为“交趾”,后改称“安南”。
宋时越南历经丁、前黎、李、陈等王朝统治)等国,由于宋朝视他们为藩属国,所以发出的外交文书和礼物等皆称“制诏”或“赐”,对其国家的外交承认被称为“册封”。
宋朝在京城设置许多外交接待馆驿,作为国家接待各国使节的地方。辽在都亭驿,西夏在都亭西驿,高丽在梁门外安州巷同文馆,回鹘、于阗在礼宾院,三佛齐、真腊、大理、大食等国家在瞻云馆或怀远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
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是宋朝。
宋朝人口首次突破1亿的阶梯,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北宋的首都汴梁人口超过15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经济总量居当时世界第一位。经济强盛的另一个表现是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最直观的例子是《清明上河图》里所展现出的超越以前任何朝代的商业繁荣。
据英国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赵匡胤建立宋朝的公元960年时,年人均GDP已达到600美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1%,“人均收入上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宋朝财政收入峰值达到1.6亿贯,按照“1贯=1000枚制钱=1两白银”的公式作个简单推算,宋朝年财政收入的最高值达1.6亿两白银,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北宋中后期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达10000万贯。
明隆庆5年(1571)岁入白银250万两。参照黄仁宇先生的估算,明朝正常的岁入最多也只有1500万两,紧急时期达到2500万两。以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1两白银=1贯铜钱,那么明朝的正常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
清朝的财政状况要好一些,国家初定的顺治7年(1650)岁入1485万两。咸丰年间(1850前后),岁入约为4000万两,仍然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3倍。直到清朝末年,国家岁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
扩展资料:
宋朝在对外贸易方面,强盛的经济一方面来自外贸的增长,另一方面又为对外贸易注入了活力,加上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指南针导航的应用,使中国商船的远航能力大大增强,除了周边的朝鲜、日本、越南等传统贸易伙伴,宋朝的贸易对象还包括了其它亚洲国家以及一部分非洲、欧洲国家。
宋朝已经可以建造300吨的大船,用指南针导航,而数百年后哥伦布的航船才120吨。英国学者巴兹尔·戴维逊在《古老非洲的再发现》一书中认为:“十二世纪前后,中国造船就技术上来讲,已经能够航行到任何船只所能到达的地方。”
瓷器、丝绸等是宋朝海外贸易的“拳手产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瓷器享誉海外,根据史料的记载和考古发现,当时进出口商品多达300多种,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中国的发明也随着海外贸易走向越来越多的国家。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宋代铜钱的“国际化”
百度百科-中国经济发展史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a/230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详谈普洱茶的冲泡过程方法及问题
下一篇: 人们买茶具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