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机械标准的制定、实施和推广的全过程,称之为茶叶机械标准化。现就茶叶机械标准化与茶叶机械标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我国茶叶机械行业标准现状作如下论述。
一、茶叶机械标准与茶叶机械标准化的定义
标准、茶叶机械标准和茶叶机械标准化,既相互关联,涵义又有所不同,其具体含义如下。
1.标准
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共同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是一定范围内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1.茶叶机械标准
目前茶机界和茶叶界所使用的茶叶机械标准,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茶叶机械行业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国内茶叶机械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茶叶机械和茶叶生产企业,根据茶叶机械研制、设计、制造和使用需要,共同反复协商制定,并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实施。是茶叶机械研制开发和使用等活动应遵守的统一规则和导则,也是特性定义下的技术规范或精确准则,其目的是确保茶叶机械的制造材料、产品、过程和服务能够有章可循。是茶机界和茶叶界需共同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企业标准则由各茶叶机械企业制定,报有关技术监督部门批准使用。企业标准涉及产品若现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可以执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但有特殊需要,可自行制定企业标准,企业标准一定要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强制性标准必须不折不扣执行,要做到标准涉及范围内的统一。推荐性标准国家则鼓励企业自愿采用。但推荐性标准如经协商,并计人经济合同或企业向用户作出明示担保,有关各方则必须强制执行,做到统一。茶叶机械标准内容,同样包括强制性和推荐性条文,亦应遵守上述规定。
1茶叶机械标准化
茶叶机械标准是茶机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从茶机的研制、设计、制造和使用等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为出发点,而为实际或潜在问题制定的共同和重复使用规则的全部活动,也就是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全过程,称为茶叶机械标准化。通过茶机标准的普及和茶机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以及相关技术政策的实施,可以整合和引导社会资源,激活茶机科技要素,推动茶叶机械的自主、开放与创新,加速茶叶机械技术积累、科技进步、成果推广、创新扩散和产业升级,并推动茶机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茶叶机械标准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茶叶机械标准的制定,于上个世纪80年代正式提上日程,到90年代初期,由机械工业部主持,先后制定包括《茶叶机械术语》、《采茶机》等茶园作业机械、《茶叶揉捻机》等初制机械和《茶叶平面圆筛机》等精制机械的全国性茶叶机械标准27个,因当时大多机械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标准均分别制定,单独成为一个独立标准,故标准数量较多。当时将《茶叶机械术语》作为国家标准颁布,其余作为机械工业部部颁标准发布。
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茶叶机械行业和产品研制开发获得较大发展,茶机市场需求量大为增加,故仍由机械工业部组织,对其中一些标准进行了修订,并于1999年发布实施,其中将《茶叶机械术语》改为部颁标准发布实施。
进人21世纪,我国名优茶发展迅速,原来以大宗茶加工机械为主的茶叶机械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茶机生产和茶叶生产发展需求,为此,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和组织,对原有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将原来同一机械的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等合成一个标准,这样原有的27个标准被合并成了12个标准,标准内容浓缩,数量减少,同时又新制定了 5个与名优茶机械有关的标准,最后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的17个茶叶机械行业标准。
三、茶叶机械行业标准介绍
目前实施执行的茶叶机械行业标准共17个,现对标准和普及推广情况作简要说明。
1.茶叶机械行业标准
我国现行实施执行的17个茶叶机械行业标准的名称及编号等如表1所示。
2.茶叶机械行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茶叶机械行业标准中,除《茶叶机械术语》外,其余的茶叶机械产品标准,包括茶叶初制机械、茶叶精制机械和茶叶加工成套设备产品标准,其格式及条文名称基本一致。
(1)《茶叶机械术语》的主要内容
《茶叶机械术语》JB/T7863-007,是17个茶叶机械行业标准中的纲领性标准。标准共分为范围、术语与定义和茶叶机械性能指标、茶树修剪机、采茶机、茶叶初制加工机械、茶叶精制加工机械术语六大部分,规定了上述机械及其功能和主要零部件的有关的术语。标准对上述各类机械、主要零部件及主要性能指标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和定义,也对各类机械作业对象中的鲜叶、在制叶和干茶所涉及指标进行了定义。全标准包括各类术语231条。
〔2〕茶叶机械产品标准的主要内容
茶叶机械16个产品标准,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产品参数与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牌、包装、运输和贮存及附录等部分组成。
范围是对每个标准使用领域的限定,如《茶叶滚筒杀青机》“JB/T9812规定”标准适用于滚筒杀青机“并”规定了滚筒杀青机的产品参数和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牌、包装、运输和储存“。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定了标准涉及和应用的标准和文件,标准和文件条款通过引用即成为标准的条款,与标准条款同时执行和遵守。
产品参数与型号,规定产品的主要参数及主参数标准型谱,如《茶叶滚筒杀青机》JB/T9812规定,滚筒杀青机主参数为滚筒内经,计量单位为CM,主参数标准型谱30、40、50、60、70、80等。型号主要由类别代号、特征代号和主参数组成。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茶园管理机械(如茶树修剪机、茶园耕作机、的类别代号为3C、采茶机(收获机械)为化、茶叶加工机械为6C.如6CST-70型滚筒杀青机,6C为类别代号, 表示为茶叶加工机械t为特征代号,表示为筒式;70为主参数,表示滚筒内经为70M。
技术要求可分为安全要求、整机性能、一般要求、装配质量要求、外观质量、使用说明书要求和空转要求等。是标准的核心内容,其中的安全要求条文是所有标准中需强制实施和执行的条文,包括电器、机器运转、热量和蒸汽使用、防护装置灯的安全措施、提醒标志等安全内容,必须强制遵守。
整机性能规定了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例如规定使用试验的环境条件和鲜叶原料、―机器台时生产率、煤耗率、电耗率、加工产品质量或品质、作业时的最大噪音值、首次故障时间、机器运转可靠性系数等性能指标,是机器制造、茶厂机器配备和机器验收的基本指标。
一般要求、装配质量要求和外观要求,系机器制造的质量要求和规定。如原材料、铸造、焊接、车削、钣金等制造质量;装配时紧固件的的紧固、运转的可靠性和稳定行、润滑状况良好、外观整洁、涂漆均匀等,出厂前机器要进行30min以上空运转,可靠后方可出厂。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规定了机械制造、购机等环节中, 对机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的考核方法和检验规则。如机器性能、可靠性试验等,标准中对抽样、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计算、合格判定等,均作了详细规定。
四、茶叶机械行业标准的推广和使用
茶叶机械行业标准的推广和使用,是茶叶机械标准化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推进茶叶机械标准化的最主要的手段,应尽力抓好。
1.茶叶机械行业标准的推广和使用现状
茶叶机械行业标准制定过程中,得到了国内数十家较成规模茶机生产厂和有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支持,通过认真研究、讨论和协商并经批准,标准得以发布实施。目前,茶机生产企业在机器研制开发、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过程中,大多能够按行业标准规定。特别是国家实施对茶农购买茶机实施补贴以来,规定凡进入购机补贴目录的茶机,必须经有资质的农机检测检验部门按标准进行检验, 合格后经上报批准后,方可进人目录,大大加速了标准在茶机制造行业内的推广速度,使标准得到较好地贯彻执行。
但是,目前茶机行业标准的推行尚不尽人意。一方面,茶机界和茶叶界标准意识还淡薄,直到现在不少人还很少知道有茶机行业标准,更谈不上使用茶机标准。此外,标准在茶机用户中普及更不够,一些用户不知道使用茶机标准选用、配备和验收茶叶机械。当购机产生质量问题时,不知道应用茶机标准保护自己的权益。一些小型茶机企业,根本还不了解茶机标准,笔者曾询问部分茶机厂的厂长,有的竟说我国茶机没有标准,现在一些厂家连起码的茶机代号都不能正确编写,这种状况应该尽快改变。
2.应加大茶叶机械行业标准的普及推广力度茶叶机械标准化包括茶机标准制定、发布及实施的全过程,那么推进茶叶机械标准化的首要任务就是普及推广茶机标准,在目前茶机界推行较普遍基础上,应以茶叶界及广大茶机用户作为标准推广的重点。做到茶机的新产品开发、制造与发售,均要严格贯彻茶机标准,达不到茶机行业标准规定的茶机,不准通过论证、检验和鉴定验收,更不准进人购机补贴目录,用户购买的茶机,如遇质量问题,可以按标准规定进行维权,以此规范我国的茶机行业,推进茶叶机械标准化事业和茶产业的发展
标准号:310008
福建作为中国茶叶大省,良种无性系的选育和推广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全省良种无性系推广率达到95%,远高于全国42%的平均水平,茶叶亩产量由30年前的24.5公斤提高到99公斤。
2008年,福建省正式启动优良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实施3年来,在27个县(市、区)保护了4个茶树种质资源圃、22个乡土无性系栽培种、15个有性类群种和8个野生(半野生)茶树种质资源。
2022年,福建茶叶生产克服了冻害和暴雨的恶劣气候条件,实现了全年减产不减产。全省茶叶产量预计26.9万吨,比上年略有增长。总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4.5%。无性系品种的选择不仅可以提高茶叶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而且可以调整茶叶采摘和制作的劳动力,满足茶叶机械化的要求。在福建建瓯、平和等地,采茶工的引入,有效解决了人工采摘费时费力的问题,单机每日采茶效率是人工采摘的18倍;在双人机和副手的配合下,每人采茶工作量可达1650公斤,可相当于几十个采茶工一天的采茶量。
“十二五”期间,福建将着力提高茶叶经济效益,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名优茶和无公害茶叶产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产业化进程,全面提升茶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考填报志愿 时,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 专业怎么样 、 就业方向 有哪些、主要学什么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植物生理、茶叶品质化学、茶叶生产与加工、茶文化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茶树栽培、茶园生产管理、手工和机械制茶、茶叶品控和质量检测、茶叶销售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茶园生产与管理、茶树栽培、茶叶加工与检验、茶叶质量控制、茶叶销售、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服务等 工作 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就业 方向
面向茶叶加工工、评茶员等职业,茶叶生产、茶叶生产管理、茶叶加工、茶产品营销、茶叶生产技术服务等岗位(群)。
3、主要专业能力要求
具有应用现代栽培技术进行茶园建设、生产与管理的能力;
具有手工制茶、机械制茶、茶叶(精)深加工、茶叶拼配的能力;
具有茶叶审评、品质控制、质量检测的能力;
具有茶叶生产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茶资源综合利用的能力;
具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茶叶市场营销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茶文化推广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进行茶叶生产和加工的能力;
具有根据茶叶生产政策法规开展茶叶标准化生产、绿色生产、安全生产的能力;
具有探究 学习 、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4、主要专业课程与 实习 实训
专业基础课程: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生长环境、茶叶品质化学、中国茶文化、茶叶标准与法规、茶叶机械设备。
专业核心课程:茶树栽培技术、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茶叶加工技术、茶叶审评技术、茶叶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茶叶市场营销。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茶树栽培与繁育、茶园管理、茶树病虫草害监测与防控、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叶质量控制等实训。在茶叶生产企业、茶场、茶叶加工企业、产教融合基地等单位或场所进行岗位实习。
5、职业类 证书 举例
职业技能等级证 书 :食品合规管理
6、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茶学
云南地处高原山区,地势崎岖,河流纵横,山谷密布,茶山位于深山之中,机械操作难度很大,目前都是人工采摘。目前,能用机器采摘的茶叶大多是绿茶。而且,机采茶叶中的茶梗多而杂,在精制时需要人工剔除。手工茶是指由人们亲手制作并使用一些器具的茶。机采茶主要使用工业机械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茶叶生产主要是手工制作。
这种制茶方法是在茶叶中发现的,已经使用了几千年。虽然茶叶生产技术已逐步改进和完善,但在工业革命之前,没有成型的机器和设备,只能依靠人力和一些辅助工具。人工制茶,根据制茶经验和炒锅温度的敏感性,有效控制茶叶出锅的程度,从而生产出独特的茶叶品质。机器再高明,也只能按照固定程序进行,不能即时调整。靠机械化生产真正的顶级茶叶产品是很难的。
在制作手工茶的过程中,师傅们从不离开茶叶。他们要时刻关注茶叶的颜色和状态,及时处理茶叶。壶中的炒制量远远小于机器的炒制量。所以茶叶的味道比机器茶好。手工加工的茶叶要比机械加工的茶叶好。各有各的优点,根据自己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论。手工制作的茶叶具有独特的、不稳定的味道。就口感而言,机械加工的茶叶有标准化的口感,所以它的口感稳定统一,没有大的偏差。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14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信阳毛尖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下一篇: 《茶叶检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