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家速成大法:普洱茶名山全了!下次别说喝生普熟普啦,要说某某山的!
【勐腊茶区】
1、古慢撤 (麻黑、落水洞、刮风寨、弯弓、一扇磨、大柒树、荒田等)。[易武乡]
2、蛮砖 (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等)。[象明乡]
3、革登 (值蚌、新发等)。[象明乡]
4、莽枝 (秧林、董家寨等)。[象明乡]
5、攸乐 (亚诺、龙帕山、司土老寨、么卓、巴飘等)。[景洪巿基诺乡]
6、倚邦 (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勐腊县象明乡]
【勐海茶区】
7、布朗山 (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峨、章家等)。[布朗山乡]
8、贺开 山 (邦盆老寨、广别老寨、曼竜老寨、曼弄老寨、曼迈老寨等)。[勐混镇]
9、南糯山 (半坡老寨、南拉老寨、拨玛等)。[格朗和乡]
10、帕沙茶 (帕沙老寨、帕沙新寨、帕沙中寨等)。[格朗和乡]
11、关双茶 (曼帕、曼怀等)。[勐满镇]
12、娜卡茶 [勐宋乡]
13、保塘茶 (保塘新寨、保塘旧寨)。[勐宋乡]
14、曼糯茶 [勐往乡]
15、巴达山茶 (章朗、曼迈等)。[西定乡]
【普洱茶区】
16、景迈山茶 (芒景、景迈)。[澜沧县惠民乡]
17、邦崴茶 [澜沧县富东乡]
18、东卡河茶 [澜沧县东朗乡]
19、帕赛茶 [澜沧县文东乡]
20、困鹿山茶 (古茶、野生古茶)。[宁洱县]
21、新寨茶 [宁洱县磨黑镇]
22、苦竹山茶 [景谷县景谷乡]
23、文山茶 [景谷县景谷乡]
24、黄草坝茶 [景谷县正兴镇]
25、迷帝茶 [墨江县新抚乡]
26、景星茶 [墨江县景星乡]
27、老海塘茶 [镇沅县田坝乡]
28、马邓茶 [镇沅县者东镇]
29、老乌山茶 [镇沅县按板镇]
30、茶山箐茶 [镇沅县田坝乡]
31、大麦地茶 [镇沅县者东镇]
32、老仓福德茶 [景东县安定乡、文龙乡]
33、金鼎 茶 [景东县林街乡、景福乡、东镇]
34、漫湾茶 [景东县漫湾镇]
35、哀牢山西坡茶 [景东县花山乡、大街乡、太忠乡、龙街乡]
36、御笔茶 [景东县锦屏镇、文井镇]
37、长地山茶 [景东县文井镇]
38、田房茶 [江城县国庆乡]
39、博别茶 [江城县国庆乡]
40、腊福茶 (腊福古茶、腊福大黑山野生茶)。 [孟连县勐马镇]
41、芒中茶 [孟连县娜允镇]
【临沧茶区】
42、冰岛茶 (东半山、西半山)。[双江县勐库镇]
43、小户赛茶 (勐库种茶、大雪山野茶)。[双江县勐库镇]
44、白莺山茶 (本山茶、二嘎子茶、黑条子茶)。[云县漫湾镇]
45、昔归茶 [临翔区邦东乡]
46、邦东茶 [临翔区邦东乡]
47、东旭茶 [临翔区邦东乡、云县大朝山西镇]
48、茶房茶 [云县茶房乡]
49、香竹箐茶 (勐库种茶、大山茶)。[凤庆县小湾镇]
50、平河茶 (勐库种茶、本山茶)。[凤庆县大寺乡]
【新八大茶山】
1、曼糯
地理:勐海县最北端,属勐往乡勐往村,海拔1200-1300米。
历史:这里曾是勐海通往澜沧的古道,历史上曾经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后来勐海通往澜沧的道路改道,曼糯茶区逐渐衰落。但仍保留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
寨子:主要有三个寨子,大寨、上寨、中寨。
现状:曼糯古茶山在五六十年代经过较大破坏,很多古树被砍掉种粮食。但目前仍保留了2000亩左右。茶山环境历经破坏,植被比较单一。
茶质特色:山野气韵清晰,苦涩明显,回甘较慢,香气较浓郁。
2、勐宋(勐海)
释名:“山顶上的坝子”
地理:勐海县勐宋乡,那卡茶区海拔1600米,保塘茶区海拔1700-1800米。
历史:是勐海最老的古茶区之一,那卡也是版纳最负盛名的产区之一,一百多年前即有汉人迁入经营茶叶生意。大曼吕等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了新式茶园,成为勐海茶厂的重要原料来源。
寨子:大安、南本、保塘新寨、保塘旧寨,坝檬、大曼吕、那卡(腊卡)。
现状:勐宋地区的古茶园目前还有3000亩左右。其中以那卡茶的最为出名,保塘茶区保护的最为完好。那卡古茶园种植密度较大,其中有一定小叶种混生。目前保留有300多亩。保塘古茶区与森林灌木共生,古茶分布密度较低,散布在森林里。还保留了一定量较粗大的老树。
茶质特色:那卡、保塘等古树茶普遍茶香纯正,苦涩明显,山野气韵强,回甘较慢。
3、南糯山
释名:“(产)笋酱(之地)”
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6-18度。
历史:南糯山种茶历史悠久,享有盛名,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时曾在此种茶,虽系传说,但古濮人种茶的历史则十分久远,后来哈尼人迁入南糯山开始种茶,南糯山半坡寨的茶树王即是历史的证明。在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这里都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区,民国时期这里是云南机器制茶的发祥地。八十年代大规模开发茶园时对古树有一定的破坏。
寨子:竹林寨、半坡寨、姑娘寨等
现状:目前南糯山古茶园约12000亩,是版纳地区最为著名和面积最大的古茶山。古茶园分布在9个自然村,由于分布较广,不同寨子的茶口感有一定区别以半坡老寨的茶最为出名。由于代经历史变迁,南糯山古树,矮化老树,台地茶并存,古树茶品质有所下滑。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回甘较快,山野气韵较显。传统上南糯山茶香气较饱满,苦涩明显,近年来苦涩较弱,香气较不显
4、帕沙
释名:“一座山,一条河”
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西南帕沙村,处于南糯山与布朗山之间,海拔1200-2000米,年平均气温22℃。
历史:帕沙村唐宋时期即有哈尼先民居住种茶,目前仍保留相当数量古树。
寨子:帕沙新寨、帕沙老寨、帕沙中寨、、南干、老端等。
现状:帕沙目前存留的古茶园有2900亩左右,每个寨子都有一定数量的古树资源。几百年树龄的古树存量很多,大树成片,基本未经矮化,保护较好。其中帕沙老寨的古树茶较为出名。
茶质特色:帕沙古树苦涩明显,但可以化开,清甜亦显,生津明显,山野韵味
5、贺开
释名: “最先看到太阳之地”
地理:勐海县勐混镇贺开村。海拔1400-1700米。
历史:贺开拉祜属古羌人余脉,很早就在贺开一代种茶。当地人以诸葛亮为茶祖,每年有仪式祭拜。当地还流传这古茶树的传说。近代贺开也是版纳较为著名的茶区之一。
寨子:曼弄新寨、曼弄老寨,邦盆老寨、曼迈、曼蚌、曼囡等
现状:贺开现有连片古茶园9000亩以上,分布于贺开、曼蚌2个村委会7个寨。贺开古茶园在西双版纳所有古茶园中连片面积最大,具有一定观赏价值。在曼弄新、老寨之间有十几株树龄近千年的大茶树。古茶园自然环境保护较为良好。
茶质特色:汤质饱满,略有苦涩,苦涩化甘较快,山韵明显
6、布朗山
释名:布朗族聚居地
地理: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南与缅甸接壤。年平均气温18.7℃。老班章和新班章海拔1600-1700米,老曼娥寨相对海拔较低,约1200米。
历史:布朗山的布朗族是古濮人的后裔,濮人在云南种茶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目前在老曼娥寨还保留有较大规模的古茶园。老班章古树在本世纪早期开始逐渐为人所知,从外形到滋味,都具有明显特点,茶友中有普洱茶之王的称誉,至今仍是普洱茶市场价格的重要参考点。
寨子: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曼新竜、曼糯等
现状:目前老班章和新班章寨共有古茶园两千多亩,以老班章树龄较老,自然环境保护较好,新班章亦存有相当数量的古树。老曼娥寨的古茶园面积更大,有三千亩以上。总体来说,当地人为维护老班章声誉,茶园生态保护和管理不错,但和大多数名山一样,存在过度采摘的情况,茶质有所下降。
茶质特色:老班章茶外形肥壮,滋味浓烈,苦涩明显,生津回甘快而持久,茶气明显。老曼娥茶与老班章类似,苦涩度更重,化开时间更慢
7、勐宋(景洪)
释名:“山顶上的坝子”
地理:位于景洪市大勐龙镇勐宋村,景洪市最南端,也是云南纬度最低的古茶区,海拔1500-1800米。
历史:勐宋村的村民小组大部分是爱尼人(哈尼支系),曼伞村老寨是布朗族,种茶都有久远历史。曼迁老寨附近的古茶园中,存有树龄十分古老的古茶树。清朝时这里的茶曾上供土司。
寨子:勐宋大寨、苗锄山、曼迁老寨、曼家坡坎、曼窝科、曼加干边、曼加角、曼卖窑等
现状:作为中国最南部的古茶山,因为其地理位置偏僻,勐宋茶区自然环境保存较好,目前仍有五千亩古茶园,长势良好。勐宋茶分为甜茶和苦茶,甜茶苦涩淡而苦茶味极苦,长久不化,本来不被村民用于出售,现在已成为版纳古树中之名品。
茶质特色:山韵明显,香气饱满,汤质厚重,杯底香强,甜茶苦涩较短,回甘较快;苦茶苦涩明显,回甘较弱
8、巴达
释名:“仙人脚印”
地理:勐海县西部,原属巴达乡,今属西定乡,西隔南览河与缅甸相望。海拔1580-2000米。
历史:巴达茶的出名主要是因为1962年发现的巴达野生大茶树,为云南成为世界茶发源地做出了贡献,勐海茶厂在巴达地区也有规模庞大的台地茶基地。其实除了野生茶和台地茶,巴达的栽培古树茶资源也很优秀,是当地的布朗族先民种植的,章朗古寨已有超过1400年历史。
寨子:曼迈、章朗、曼帕勒等。
现状:巴达章朗、曼迈等地的古树茶园自然环境保存较好,茶园与森林共生,古茶树自然生长,大多没有矮化,有少量小叶种。古茶园共有两千亩以上。
茶质特色:山韵饱满,香气纯正,苦涩明显,汤中有甜,回甘快而明显。
普洱茶有三个知名的产区,3个产区下又27个特色山头,不同的山头口感特色都不一样,至于哪个口感最好,看个人喜好,以下就选了其中的十个左右的山头供参考。
易武
特色:易武茶属于曼撒茶区,香气和口感都类似于曼撒茶,属于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刺激性较低的茶品。
刮风寨
特色:细细品啜着,甜醇中含着天然浓郁的蜜香,柔滑细腻中藏着强劲却内敛的茶气,苦涩也含蓄着。喉韵绵延悠长,沁心入腹,使人有安稳、充实、舒顺的满足感。外行喝回甘,内行喝山韵。
落水洞
特色:味道苦涩略显,鲜爽度高,水性细薄,活跃;茶香飘溢清透甘活,数泡后更有甜香,香气微扬;喉韵显,舌底生津。
麻黑
特色:易武茶香扬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阴柔见长,江内茶中之上品。汤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香气高扬平衡中正厚重,叶底弹性好厚实。
倚邦: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上颚香甜微有蜜感,稍苦,舌后面中后段带苦有甘韵。
千家寨:
特色:茶青揉不成条是其早年特色。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茶质较淡薄。
攸乐
特色:香型和口感与曼撒、易武接近,香气高扬、汤水柔和、舌面苦涩度较高,因茶树的树龄较小,茶性较烈。
景迈
特色:茶青颜色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之茶区,上颚中后段的清甜略带花香为其特色,与舌面中段甘韵表现佳,汤质滑、较薄。
莽枝:
特色:中小叶种以特殊香型著称,与倚邦、革登香型和口感类似。上颚香甜微有蜜感、汤柔、舌面刺激感较强。
勐库:
茶质肥厚度大,香型特殊,劲扬,不如六大茶山茶区汤质滑柔,舌面甘韵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口感刺激性稍高。
冰岛
特色:冲泡后的茶水颜色为漂亮的金黄色,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茶水的颜色会稍微增加一些红色的感觉。
冰岛普洱茶名山古茶园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其最早的古茶树在当地有“母树”之称。冰岛古茶园的种子在勐库繁殖,形成了著名的勐库大叶种。清乾隆二十六年,冰岛茶种传入顺宁(凤庆),在当地繁殖变异后形成凤庆大叶种。茶籽传入临沧邦东后形成现在的邦东大叶种。据不完全统计,由冰岛茶种繁殖发展的茶园面积达六十多万亩。冰岛茶树也因此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
冰岛普洱茶名山古茶园位于高海拔地区,终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符合茶树喜湿的生理特性。茶树与林木混生,树木落叶形成丰富的腐殖层,为茶树提供了丰富养料,使得冰岛的茶树生长茂盛,芽叶肥壮,基础物质含量丰富,如氨基酸、可溶性糖类、多酚类等。没有任何的人为因素干扰,所以形成了冰岛茶最自然、生态的品质。冰岛茶树是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叶片又长又大、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郁,非常独特,它是勐库茶的上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209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古代古茶书介绍
下一篇: 茶史年表:普洱茶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