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百家姓

公冶姓的来源,公冶姓的人口分布,公冶姓名人,公冶姓百家姓排名

国学梦 2023-06-08 23:53:01

公冶姓简介

“公冶”字拼音:gōng yě

公冶姓全国人口约 1 千,属稀有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1295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

公冶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公冶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公冶氏或是一个典型的古老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二十二位门阀。公冶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不过,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二十二位,在复姓中排序为第十四位。公冶这个复姓迄今大约有两千五百余年以上的历史。春秋时,鲁国季氏是一个屡出君主的名门旺族。在季族家族中,有一个名叫季冶,字公冶,曾为季氏属大夫。他的字就是公冶氏氏的起源。还有部分公冶氏的人是继承孔子的弟子公冶长的姓氏的。和许多复姓一样,公冶氏氏也向再单姓转变,后来逐渐被公氏所代替。公冶氏望出鲁郡。主要分布在现在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地区。

公冶氏族人早期分布在山东地区,汉朝以后以鲁郡为郡望。如今仅在山西省境内有零散分布。

公冶姓起源(来源)

公冶姓主要源自:姬姓。

公冶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季孙氏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根据典籍《国语注》上记载,春秋时鲁国有季孙氏,族子季冶,字公冶,季氏的始祖便是季冶,官拜大夫,他的子孙后来便以公冶为氏。春秋时期,鲁国季氏家族是一个屡出君主的名门望族。鲁国的季氏是鲁恒公姬允(姬轨)的儿子姬季友的后代。姬季友,在出生时因手掌纹像一“友”字丈,遂以为名,号成季,故称季友,又称公孙友。姬季友的兄长就是鲁庄公姬同。鲁庄公有一个庶兄叫公子庆父,其同母弟公子牙。虽则兄弟三人同为鲁国上大夫,但一来嫡庶之分,二来惟季友最贤,所以鲁庄公独亲信季友。鲁庄公有一庶子叫公子般,他逝世前,委托姬季友将公子般立为国君。但野心很大的公子庆父挑唆人刺杀了公子般,姬季友也逃亡到陈国,后在国人的协助下驱逐了公子庆父。等姬季友回国后,又立鲁庄公的小儿子为国君,就是鲁釐公(鲁僖公)姬申。姬季友的后代形成了季氏家族,在历史上曾经很昌盛。在季氏家族中,有一个人名叫季冶,字公冶,曾为鲁国大夫。

在季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公冶氏,是十分古老的复姓之一,迄今大约有两千五百余年以上的历史,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公氏、冶氏,世代相传至今。

公冶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贤者公冶长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典籍《论语》的二十篇章中,第五篇名为《公冶长》,首章曰:“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记载的就是孔子论公冶长之为人。

公冶长,公元前519~前470年待考,字子长,一字子芝,齐国人,是孔子的学生,后来成为七十二贤者之一。公冶长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终生治学不仕禄。他胸怀坦荡,大肚能容,能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孔子非常喜欢公冶长,说:“长可妻也”,于是把他招作了自己的女婿。公冶长婚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子犁,早亡,一个叫子耕。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国君主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

在历史上,有关公冶长的历史记载非常稀少,但在山东地区的民间传说却非常多,在安丘市城顶山公冶长教书的一带地方,当地人皆能说上一二。在公冶长的儿子公冶子耕的后裔子孙中,皆传承先祖姓氏,称公冶氏,后亦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公氏、冶氏,世代相传至今。

公冶姓郡望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公冶姓堂号

鲁国堂:以望立堂,亦称鲁郡堂。

博通堂:孔子有弟子公冶长,通鸟语。一天,他听到鸟叫:“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驮羊,你吃肉,我吃肠。”于是公冶长认为是老虎咬死了一只羊,就赶到南山去看个究竟。谁知到了南山,竟是一个人在那里被杀。这时,恰巧县衙捕快赶到,把他当作杀人疑犯抓了起来。县令讯问情况,公冶长说他受了鸟骗。县令为了试探他,就命人把米用盐煮了喂给笼中的鸟吃,然后把鸟提到公冶长面前。小鸟边吃边叫,县令问:“这小鸟叫的是什么?”公冶长说:“小鸟说米里有盐。”县令知道他是被冤枉的,就释放了他。

公冶姓源流

一、公冶gōng yě

现行较罕见复姓。今天津之武清,山东之鱼台,黑龙江之嫩江县,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引《国语·注》云:“季氏之族子季冶字公冶,为季氏属大夫,子孙以公冶为氏。”

公冶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公冶姓用字只有1个读音gōng yě,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公冶姓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公冶姓用字一定要用常用字,非常用字不容易写也不容易念,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3、公冶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公冶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公冶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baijiaxing/28744.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中文姓氏的文章,据文献记载,最开始收集了411个姓氏、后补充道568个,包含单姓444个,复姓124个。该文章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整齐的排列,每一句都押韵,并非按人口多少排列,尽管百家姓内容没有文理,但是对于中国的姓氏文化的认识有很大作用,所以才会流传成百上千年。《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