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姓简介
“堵”字拼音:dǔ、zhě,“堵”属于非常用字,“堵”字部首是:土,构造是:土耂日,繁体字和笔画为:堵:12;堵的五行属性是金
堵姓全国人口约 9 万,属罕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460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
堵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堵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堵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时候,郑国有位大夫叫作洩寇的,被封在堵这个地方(进河南省方城县),世称为洩伯、洩堵寇、堵叔。他的子孙后来以他的封地作为姓氏,称为堵氏,世代相传,就称此为堵姓的起源。
现今全国包括无锡、上海、山东滕州、湖南常德、安徽固镇、河南原阳,都有为数不稀的堵姓人分布。其中河南新乡原阳有堵庄(1000多人)堵寨(六百多人)两个村 ;无锡江阴有个堵家村,约有300户人家;苏州金庭有个堵家地,约有100户人家。全国各地另有零星分布。
堵姓起源(来源)
堵姓主要源自:姬姓、芈姓。
堵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郑国,以封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郑国有大夫洩寇,是 执政大臣之一,与叔詹、师叔被称为“三良”。因他被封于堵邑(今河南省方城一带),所以又称为洩伯、洩堵寇、堵叔。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堵”为姓,称堵姓。
堵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乐官堵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堵人,氏西周初期乐官中的一种,专职演奏编钟或编磬。
堵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上大夫堵汝父,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氏。堵汝氏,曾在历史上讹称“堵师氏”,还因此衍派出堵氏和师氏两支族人。
堵姓起源四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堵敖,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堵敖,源于春秋时期楚国均王称号,出自楚国君主楚堵敖,亦称楚熊堵、楚杜敖、楚庄敖。
堵姓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①指今整个山西省。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堵姓堂号
知兵堂:明朝时堵允锡以户部郎中出任长沙太守,率乡兵剿灭山贼。后来授湖北巡抚,贼人李锦有30多万众,被允锡打得投降。从此军威大振,人们都夸他知兵。
堵姓源流
一、堵dǔ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浙江之嵊县,河南之义马、卢氏,山西之太原、大同、临汾,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姓苑》:‘郑大夫泄伯采邑,后以为氏。’望出河南。”《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古今姓氏书辨证》亦云:“出自郑大夫,食邑于堵。因以为氏。堵俞弥、堵女父、堵狗,皆郑臣。”
堵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堵姓用字含有2个读音,分别是:dǔ、zhě,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堵姓的2个读音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堵姓堵笔画有11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堵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比较匀称!
3、堵姓五行属金,堵姓吉凶寓意为吉,堵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堵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baijiaxing/28538.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