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百家姓

束姓的来源,束姓的人口分布,束姓名人,束姓百家姓排名

国学梦 2023-06-08 22:57:51

束姓简介

“束”字拼音:cì、shū、shù,“束”属于非常用字,“束”字部首是:木,构造是:束,繁体字和笔画为:束:7;束的五行属性是金

束姓全国人口约 14 万,属常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374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

束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束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束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载于《百家姓》第255位。束姓起源于古代战国时,和颐姓等一起派生出的,当时属于皇家姓氏。齐国田氏疏族,很昌盛,他们是束姓较早的起源。后来到了西汉时,博士疎广是当时有名的贤大夫,他就是齐国时候疎族的后代。他的曾孙叫孟达,为了避王莽之难,从东海一带迁居到阳平(今山东省境内,一说迁居到河北省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一带)。迁居以后,就去疋改疎姓为束姓,此为今天束姓的起源。束姓在全国皆有分布,尤以江苏、安徽等省较多。

束姓起源(来源)

束姓主要源自:妫姓。

束姓起源一

出自妫姓,由疎氏所改。据《晋书·束皙传》载,古代战国时,齐国有一个部族姓疎(古“疏”字的异体字)。汉代时候有个叫疎广的人,宣帝时任太子太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枣庄东南)人。到了疎广曾孙孟达时,自东海为了避王莽之难,迁居沙鹿山(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遂去疋改为束氏,称束姓,世代相传。

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束姓是西汉高士汉疎广是后裔。王莽末年,疎广的曾孙孟达,对王莽篡政不满,莽“立新”后,孟达避难逃至东海沙鹿山,遂去疋改姓束,自此出现了束姓。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县),故束氏后人奉疎广为束姓的得姓始祖。

束姓郡望

河南郡:汉置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阳郡:设置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南阳郡辖境在汉代相当于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唐初复废,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邓州为南阳郡。

束姓堂号

“河南堂”、“南阳堂”、“补经堂”等。

束姓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安徽之贵池、浙江之余姚、福建之邵武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姓氏词典》引王述民《新编注音千家姓》亦收载。

束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束姓用字含有3个读音,分别是:cì、shū、shù,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束姓的3个读音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束姓束笔画有7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束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比较匀称!

3、束姓五行属金,束姓吉凶寓意为吉,束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束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束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baijiaxing/28465.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中文姓氏的文章,据文献记载,最开始收集了411个姓氏、后补充道568个,包含单姓444个,复姓124个。该文章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整齐的排列,每一句都押韵,并非按人口多少排列,尽管百家姓内容没有文理,但是对于中国的姓氏文化的认识有很大作用,所以才会流传成百上千年。《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