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词典大全 >> 百家姓

松姓的来源,松姓的人口分布,松姓名人,松姓百家姓排名

国学梦 2023-06-08 22:44:40

松姓简介

“松”字拼音:sōng,“松”属于常用字,“松”字部首是:木,构造是:木八厶,繁体字和笔画为:松:8;鬆:18;松的五行属性是木

松姓全国人口约 15 万,属常见姓氏,最新统计的人口排名排在第357位,本姓氏人口在历史的排名位置

松姓各个时期人口排名走势图

说明:本统计根据网友访问查询名字测试排名进行的统计,和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不完全一致,本数据每周更新一次。

松姓人口在各个省市的最新分布

松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但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二百十六位门阀。

松姓起源(来源)

松姓源出有三:

1、松姓的起源与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和松树的故事而产生的。据《史记·秦本纪》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的记载,原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可一世,曾经带着朝中的大小官员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亲登泰山祭天,等办完立石、封祠祀一连串的为自己歌功颂德的“例行公事”后,不料在下山途中突然间下起倾盆大雨,而山上却没有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正好山上有五棵大松树,枝叶繁茂,围起来像个大亭子,于是秦始皇就跑到松树下躲雨。不久风息雨停,秦始皇很高兴,认为这棵大树护驾有功,就当场赏封五棵松树为“五大夫松”。那时随秦始皇上山的官员,有些都还没有得过皇帝的封号,就沾松树的光,也跟着以松为姓,世代相传。再此后,就有居于泰山的人便以“五大夫松”的“松”字为姓氏,称松姓,世代相传。松氏的望族居东莞郡(今山东省莒县)。

2、公姓改为松姓。因为公姓称呼时有些不方便,因此有人就将公姓改成了松姓。

3、出自清代满族改姓。满族松加拉氏、步固斯氏,汉姓为松。

4、藏族姓。清时云南丽江府中甸厅土千总、石鼓(今丽江西北)土把总,均姓松。

5、彝族、壮族、台湾布农族等民族均有松姓。

松姓郡望

东莞郡:西汉时期有东莞县,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汉末建安初年(丙子,公元196年),分琅琊郡、齐郡置城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领八县。晋朝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改置为东莞郡,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东南一带,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末年废黜,其时辖地在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阳、沂源、莒县一带。今广东省东莞市建制置于唐朝,后世所称“东莞”皆指广东沿海的东莞。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设为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泰安府。“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民国时期废府为县。

松姓堂号

东莞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因松氏源出泰山,因以立堂。

松姓源流

一、sō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云南之河口、马关,广东之吴川,山西之太原、长治,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布尔津等地均有分布。汉、壮、彝、藏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姓氏考略》注引《元和姓纂》云:“秦始皇遇雨避松下,封松为五大夫,后人因氏焉。望出东莞。”《中文大字典》引《尚友录》亦云:“秦封松为大夫,因氏。”隋代有松赞;唐代有松寿;明代有松晃,长芦运司经历。

松姓起名的基本原则和起名原理

1、松姓用字只有1个读音sōng,起名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音,避免松姓和名字中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声母韵母放在一起作为名字,这样读起来很拗口,比如:南兰倪、孙存春等。

2、松姓松笔画有8画,笔画数较适中,名字中可以用和松笔画相近的字为名字,这样比较匀称!

3、松姓五行属木,松姓吉凶寓意为吉,松姓宝宝起名字应该从寓意出发,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4、松姓宝宝起名字最好结合孩子的生辰八字,这样起的名字更符合五行数理,如需根据生辰八字免费起名,可以参考“生辰八字起名”。

总而言之,起名的基本原则是:念着好听、写着好写、有意境和寓意、符合五行数理。

松姓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baijiaxing/28396.html,转载请注明来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中文姓氏的文章,据文献记载,最开始收集了411个姓氏、后补充道568个,包含单姓444个,复姓124个。该文章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整齐的排列,每一句都押韵,并非按人口多少排列,尽管百家姓内容没有文理,但是对于中国的姓氏文化的认识有很大作用,所以才会流传成百上千年。《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我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