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大肠俞穴,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脾俞穴,胃俞穴,三阴交穴,命门穴,关元穴,气海穴,
关键词:调和脾胃祛寒邪
小儿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及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疾病。患儿大多数年龄在2岁以下,6〜11个月的婴儿尤为高发,主要发生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腹泻主要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中医认为,小儿腹泻主要是由外感风寒、内伤乳食、脏腑失调所致。在相关穴位施灸可祛除寒邪、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重点艾灸穴位:
【具体艾灸疗法】
方法一:艾炷隔姜灸
1、取大肠俞、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先把新鲜的老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薄片,用针在上面扎数个小孔,然后让患儿取合适体位,把姜片放置在要灸的穴位上。
2、把中艾炷放置在姜片的中央,点燃施灸。灸治过程中,要把姜片略略抬起旋即放下,反复操作,以缓解患儿灼痛感。每穴灸3〜5壮,每日1次。此灸法适用于风寒腹泻,其症状为便稀泡沬多,兼恶寒发热。注意,给小儿施灸要掌握好温度,以免灼伤皮肤。
方法二:艾条回旋灸
取大肠俞、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脾俞、胃俞、三阴交等穴位,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让患儿取合适的体位,施灸者点燃艾条的一端,火头对准要灸的穴位,距离皮肤3〜5厘米高度施灸。施灸者手持艾条左右往返移动或旋转移动,移动范围在3厘米以内。每穴灸5分钟,每曰1次。施灸者要把食指和中指放在穴位周围感受温度,以免灼伤患儿娇嫩肌肤。此灸法适用于脾虚腹泻,其症状为腹泻久延,时泄时止,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面色萎黄,形瘦神疲,四肢不温。
方法三:艾炷隔姜灸
1、取大肠俞、中脘、天枢、足三里、上巨虚、背俞、命门、关元、气海等穴位,按照先灸腰背部穴位再灸胸腹部穴位、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顺序施灸。先将新鲜的老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上扎数个小孔,然后让患儿取合适的体位,把姜片放置在要灸的穴位上。
2、把中艾炷放置在姜片的中央,点燃施灸。灸治过程中,要把姜片略略抬起旋即放下,反复操作,以缓解患儿的疼痛感。每穴灸3〜5壮,每日1次。此灸法适用于肾阳虚腹泻,其症状为久泄不止或五更泄泻,便溏或完谷不化,面色虚浮,胃寒肢冷,面色苍白。
【专家叮嘱】
家长应对患儿细心护理,一旦发生腹泻要及时治疗,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防止患儿腹部受凉,适当增添衣服。让患儿进行适当的活动,增强抵抗力。调 整患儿的饮食,减少肠胃负担。不要随便给患儿用药,以免加重病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aijiu/229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夏季艾灸艾灸哪个部位图解
下一篇: 慢性肠炎艾灸哪个部位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