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载《名医别录》。系牛科动物水牛Bubalusbubalis Linnaeus或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骨质角,于宰牛场收集。水煮,去除内部骨质角?后,洗净,晒干或烘干。
【炮制方法】1.牛角片《卫济宝书》:“切成片。”现行,取原药材,劈开,用热水捞出,镑片,晒干。或室温下以水浸泡牛角48h,取出,沥干水,除去角塞,用钢锯沿角尖朝下锯4大块,将其一段段放入切药机送药槽内,同时用一木棒从后用力向前推进牛角,切制成薄片。
2.牛角末:取原药材,除去杂质,锉成粉末。
【饮片性状】牛角呈不规则的薄片,表面黄棕色、灰黑色或棕黑色,有不显眼的细小纹理。角质,坚硬。牛角粉呈灰白色或灰褐色,体轻,略有光泽。气微腥,味淡。
【炮制作用】牛角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能。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风毒喉痹,疮毒,血淋,吐血,崩漏,尿血。牛角切片后,厚薄均匀,易增加其溶解性,药物质地脆硬,易于粉碎,牛角末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便于调剂制剂,临床上作犀角的代用品。
【炮制研究】牛角切片始载《卫济宝书》,古代多煅炭用,现行,切片或制成粉末。
牛角可作为犀角的代用品,都含有胆甾醇、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缬氟酸,及能水解成天冬氨酸的碱性肽类、胍基衍生物、蛋白质、甾醇等。将水牛角煎液进行电泳,得到三个茚三酮阳性物质,水解后生成半胱氨酸。制成牛角片和牛角末后,其成分变化不明显。
改用新法炮制水牛角,采用wzo—3型转盘切药机刨片,其生产周期可由原来的4~5日缩短到2~3日,且薄而均匀,利于入药煎煮,提高药品质量。
1.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代表作。
2.道地药材的概念与意义、中药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道地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与方法,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确定依据,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中药毒性的概念、中药中毒的原因,以及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用药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服药的时间与方法。
5.按功效分类各类药物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6.下列临床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证、常用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相似功用鉴别要点。
(1)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生姜、防风、荆芥、香薷、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
(2)清热药: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芦根、夏枯草、决明子,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鱼腥草、射干、山豆根、白头翁、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重楼、土茯苓、熊胆粉,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青蒿、地骨皮、白薇。
(3)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霜、牵牛子、京大戟和芫花。
(4)祛风湿药:独活、木瓜、威灵仙,秦艽、防己、蕲蛇,桑寄生、五加皮。
(5)化湿药:苍术、厚朴、广藿香、佩兰、砂仁、豆蔻。
(6)利水渗湿药:茯苓、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木通、通草、滑石、石韦、瞿麦、萆薢,茵陈、金钱草、虎杖。
(7)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花椒、丁香、高良姜。
(8)理气药: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楝子、薤白。
(9)消食药:山楂、莱菔子、鸡内金。
(10)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雷丸。
(11)止血药:大蓟、小蓟、地榆、槐花、白茅根、苎麻根,白及、仙鹤草,三七、茜草、蒲黄,艾叶。
(12)活血化瘀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王不留行,血竭、土鳖虫、马钱子,三棱、莪术、水蛭、斑蝥、穿山甲。
(13)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天南星、白附子、芥子、旋覆花、白前,浙贝母、川贝母、瓜蒌、胆南星、桔梗、竹茹,苦杏仁、紫苏子、百部、桑白皮、葶苈子、款冬花、紫菀、白果。
(14)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琥珀,酸枣仁、柏子仁、远志。
(15)平肝息风药: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羚羊角、牛黄、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
(16)开窍药:麝香、石菖蒲。
(17)补虚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鹿茸、淫羊藿、杜仲、续断、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紫河车、肉苁蓉、蛤蚧、冬虫夏草,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北沙参、南沙参、麦冬、天门冬、玉竹、石斛、百合、黄精、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
(18)收涩药:五味子、乌梅、诃子、肉豆蔻、赤石脂,山茱萸、覆盆子、金樱子、莲子、芡实、椿皮、桑螵蛸、海螵蛸。
(19)涌吐药:常山。
(20)攻毒杀虫止痒药:硫黄、雄黄、蟾酥、蛇床子。
(21)拔毒化腐生肌药:红粉、炉甘石、硼砂。
诸药之性,各有其功,温凉寒热,补泻宜通。
君臣佐使,运用于衷,相反畏恶,立见吉凶。
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甘草甘温,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生地微寒,能消湿热,骨蒸烦劳,兼消破血。
熟地微温,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须黑发。
麦门甘寒,解渴祛烦,补心清肺,虚热自安。
天门甘寒,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黄连味苦,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黄芩苦寒,枯泻肺火,子清大肠,湿热皆可。
黄柏苦寒,降火滋阴,骨蒸湿热,下血堪任。
栀子性寒,解郁除烦,吐衄胃热,火降小便。
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湿热堪逐。
石膏大寒,能泻胃火,发渴头疼,解肌立妥。
配伍口诀
柴胡得黄芩则寒,附子得干姜则热。
干姜得天花粉则治消渴。
羌活得川芎则止头痛,川芎得天麻则止头眩。
香薷得白扁豆则消暑。
桑白皮得苏子则止喘,杏仁得五味子则止嗽。
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诸痛。
黄芩得连翘则解毒。
半夏得姜汁则回痰,贝母得瓜蒌则开结痰。
丁香得柿蒂、干姜则止呃,干姜得半夏则止呕。
枳实得黄连则能消心下痞,枳壳得桔梗则能使胸中宽。
白术得黄芩则安胎。
知母、黄柏得山栀子则降火,豆鼓得山栀则懊浓。
陈皮得白术则补脾。
附得苍术则开郁结。
人参得五味、麦冬则生肾水。
发散风寒用麻黄,桂枝紫苏与生姜,
细辛白芷苍耳子,羌活藁本加荆防。
发散风热有薄荷,牛蒡蝉蜕桑菊花,
柴葛升麻蔓荆子,豆豉除烦效果佳。
清热泻火莫延迟,石膏知母与栀子,
芦根竹叶淡竹叶,花粉枯草决明子。
清热燥湿三黄龙,苦参秦皮白鲜皮。
清热解毒金银花,连翘贯众板蓝根,
鱼腥败酱土茯苓,公英野菊配红藤;
射干马勃山豆根,头翁马齿鸦胆子;
穿连慈姑蛇舌草,熊胆拳参配地丁。
清热凉血水牛角,紫草丹皮和赤芍,
玄参生地兼养阴,血营实热诸证消;
清虚热药用青蒿,白薇地骨银柴胡。
中药炮制口诀
麸炒麸炒之类火色匀,山药芡实薏米仁
白术白芍椿根皮,枳实枳壳和天虫
以上九种用辅料,百分之八用麸皮
持麸冒烟再倒货,炒至微黄便相宜
清炒清炒药类籽核多,中药三十编成歌
栀子芥子牛蒡子,谷麦稻芽草决明
槐花槐米白扁豆,槟榔山楂王不留
内金荆子苍耳子,去皮再炒桃杏仁
白术蒲黄炒神曲,芦巴亭力和枣仁
白术
筛土拣杂准备好,放在锅内文火炒
籽实鼓起有香味,呈显火色均为好
盐炙盐炮辅料二斤半,就是杜仲百分三
知母益智沙苑子,桔核蒺藜巴戟天
小茴香和补骨脂,黄柏泽泻车前子
食盐先要化成水,去净杂质再搅匀
杜仲武火炒成炭,将要出锅再喷盐
杜仲
醋炙醋炙这类最复杂,辅料数量差距大
有的醋拌然后炒,有的醋煮把毒消
三梭莪术香附米,灵脂米盐和元胡
百分二十用醋拌,文火显色均相宜
青皮辅料一十五,柴胡辅料一十二
柴胡
辅料数字莫忘记,炒法大致与上同
乳香没药辅料少,百分之五醋拌炒
炒至光亮最粘状,取土敞凉再包装
上蓟上法毒性大,芫花狠毒不相差
百分五十用醋煮,勤翻吸尽把锅出
甘遂煮法一个样,百分八十把醋放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是爱说中药的周医师,每天分享中医小知识,喜欢的话,可以点击右上角的红色关注!
相关搜索
400味中药配伍
中药配方口诀
回阳十大中药
中医特效秘方绝技
中医偏方大全
算命口诀顺口溜0
问题一:牛角能做什么用 工艺品。梳子,刮痧板, ***
问题二:牛角有什么用途 牛角,是瑶、彝、苗、景颇、纳西、怒、傣、布依、土家、仡佬、黎、汉等族的唇振气鸣乐器。流行于桂、黔、滇、川、湘、粤、海南等省区,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
问题三:水牛角能做什么? 水牛角以前可以做号(过去红军打仗吹的号就是牛角做的),现在基本上都是拿来做梳子和艺术品
问题四:脑筋急转弯 牛角是用来做什么的 牛角是用来做包的
问题五:什么牛角做的 你用火烧一下就知道了
问题六:水牛角能做什么 水牛角以前可以做号(过去红军打仗吹的号就是牛角做的),现在基本上都是拿来做梳子和艺术品
问题七:黄牛角外壳可以用来做什么 牛角梳子,牛角刮痧板,
问题八:牛角在古代做什么用? 做喇叭,战场上面常见啊
问题九:厂房牛角是做什么用的 工艺品。梳子,刮痧板, ***
问题十:牛角刷是干什么的 牛角 作者:未知 【药名】:水牛角 【拼音】:shuiniujiao 【英文名】:buffalo horn 【来源】:牛科动物水牛的双角。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治热病头痛,壮热神昏,斑疹,吐衄,小儿惊风,喉痹咽肿。 【性味归经】:苦咸,寒。①《药总诀》:“味苦,冷,无毒。”②《药对》:“平。”③《陆川本草》:“辛咸,寒。” 入心、肝、脾、胃四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散剂。 【用药忌宜】:老病及自死之牛,服之损人《本草从新》。孕妇慎用,非实热证不宜用。 【药物配伍】:大忌盐《雷公炮炙论》;配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化斑;配羚羊角,熄风定惊、清热凉血;配石膏,气营两清,祛热泻火;配生地,滋阴清热、凉血解毒。 【别名】:牛角尖《外科正宗》 【处方名】:水牛角片、水牛角粉、水牛角、牛角、牛角片、牛角灰、牛角粉 【动植物资源分布】:主产华南、华东地区。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于宰牛场收集。 【拉丁名】:药材cornu bubali原动物水牛bubalus bubalis l. 【炮制方法】:牛角片劈开,用热水浸泡,捞出,镑片,晒干。 【考证】:出自《名医别录》。 【生药材鉴定】:形状弯曲呈弧形,根部方形或略呈三角形,中空,一侧表面有多数平行的凹纹,角端尖锐。色黑褐,质坚硬,剖面纹细而不显,气腥。一般多用其角尖部。显微鉴定:粉末:灰褐色。不规则形碎块淡灰白色、淡灰黄色或灰褐色,纵断面可见细长梭形纹理或有纵长裂缝。布有微细灰棕 *** 素颗粒;横断面梭形纹理平行排列,呈弧状弯曲,似波峰样,有众多黄棕 *** 素颗粒。有的碎块表面较平整,色素颗粒及裂缝均少。 【中药化学成分】:水牛角可作为犀角的代用品,因其成分与犀角大同小异:一、甾醇类,均含胆甾醇;二、 氨基酸,均含丙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胱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组氨酸、缬氨酸;三、肽类:碱性肽类水解,两者都产生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但犀角还有天冬氨酸;四、胍基衍生物,均有精氨酸及胍(guanidine);五、蛋白质,两种角所含大部相同,但犀角尚有不同的蛋白质存在;六、用氧化铝层析法,均分离出同样熔点215~218℃的结晶,具有兴奋离体蛙心的作用。此外,犀角除含胆甾醇外,尚含微量其它甾醇;水牛角不含精氨酸,而胍类含量较犀角为多。又将水牛角煎液进行电泳,得三个茚三酮阳性物质,水解后生半胱氨酸,此外并未认出有特别氨基酸;将犀角煎液电泳,情况亦大致相似。水牛角含胆甾醇、强心成分(熔点215-218℃)、肽类及多种氨基酸。水牛角和犀角所含氨基酸类和无机物光谱半微量分析比较,认为两者相似。
薄片指厚度1-2mm,厚片指2-4mm。
根据厚度,可将切片分成以下几类:
1、极薄片:厚度为0.5mm以下,适宜木质类及动物、角质类药材,如羚羊角、鹿角、苏木、降香等。
2、薄片:厚度为1一2mm,适宜质地致密坚实、切薄片不易破碎的药材、如白芍、乌药、三棱、天麻等。
3、厚片:厚度为2—4mm,适宜质地松泡、粘性大、切薄片易破碎的药材,如茯苓、山药、天花粉、泽泻、升麻、大黄等。
4、斜片:厚度为2—4mm,适宜长条形而纤维性强的药材,如甘草、黄芪、鸡血藤等。
5、直片(顺片):厚度为2—4mm,适宜形状肥大、组织致密、色泽鲜艳和需突出其鉴别特征的药材,如白术、大黄、天花粉、升麻、附子等。
饮片的切制方法:镑片多用于动物角类,如羚羊角、水牛角;刨片多用于木质类药材,如檀香;锉法多用于羚羊角、水牛角等习惯用粉末的药材;劈,多用于木质类药材及动物骨骼,如降香、松节等。
扩展资料:
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1、质地致密、坚实者,宜切薄片。如乌药、槟榔、当归、白芍、木通等。
2、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切厚片。如山药、天花粉、茯苓、甘草、黄芪、南沙参等。
3、为了突出鉴别特征,或为了饮片外形的美观,或为了方便切制操作,视不同情况,选择直片、斜片等。如大黄、何首乌、山药、黄芪、桂枝、桑枝等。
4、为了对药材进行炮炙(如酒蒸),切制时,可选择一定规格的块或片。如大黄、何首乌等。
5、凡药材形态细长,内含成分有易煎出的,可切制一定长度的段。如木贼、荆芥、薄荷、麻黄、益母草等。
6、皮类药材和宽大的叶类药材,可切制成一定宽度的丝。如陈皮、黄柏、荷叶、枇杷叶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切片
本文地址:https://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19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五谷虫的炮制方法
下一篇: 牛角?的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