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五谷虫的炮制方法

中医中药 2023-11-11 02:48:29

五谷虫又名蛆、谷虫、水仙子。载《滇南本草》。系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Chrysomyia megacephala(Fabricius)及其近缘动物的幼虫或蛹壳。7~9月间收集,装入布袋,在流水中反复漂洗,使虫体内容物排除尽净,然后晒干。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饮片性状】呈扁圆柱体,头部较小。黄白色,有的略透明。全身具14个环节。无足。质松脆易碎,断面多空泡。气微臭。

【炮制作用】五谷虫性味成、甘,寒。归脾、胃经。具有健脾消积,清热除疳的功能。炮制后除去灰屑杂质,使药物纯净,用于疳积发热,食积泻痢,疳疮、疳眼,走马牙疳。如治小儿一切诸疳的提疳丸(《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治热痢吐食(《本草纲目》);治疳眼的消疳丸(《蕙怡堂经验方》)。五谷虫焙焦为末,外敷治小儿走马牙疳(《幼科指南》)。

【炮制研究】五谷虫以米泔浸始载《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后出现流水漂净(《本草纲目》),焙焦为末(《幼科指南》)。现多除去杂质后研末。炮制后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其成分含量基本不变。

本文地址:https://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19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