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毛主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实践中铸就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致公认和拥戴的,是任何政治势力和社会思潮也否定不了的。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从切身体会中,从多方面比较中,深刻而清楚地认识到:毛主席、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人民军队、人民群众是一个整体。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尊重毛主席,拥戴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解放军,紧密地团结奋斗,不受任何挑拨。
从这几年人们自发地、主动地,并且要绕开或冲破责难,英勇顽强地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或研讨会,或纪念会,或诗词歌赋,或红色收藏,或研读毛选,来研究毛泽东、学习毛泽东、歌颂毛泽东的“毛泽东热”,既看到了毛主席毛泽东思想的魅力无穷,也看到党心民心所向。在人民群众眼里,毛泽东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毛泽东。毛主席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人民就把毛主席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毛主席的人民观唤起了人民群众的领袖观。毛主席的品格就是人民品格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就是人民智慧的理论形态,毛主席指出的 道路是中国人民革命之路、解放之路、奋斗之路、幸福之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毛主席领导我们经过艰苦探索得出一系列独创性经验的理论概括,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指导思想。
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我们缅怀毛主席丰功伟绩,学习毛主席崇高风范,就是要站在历史高度、时代高度、战略高度,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伟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一,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
如何评价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我们党先后于1945年4月20日党的七大,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三个历史决议。这三个历史决议都充分肯定了毛主席在党和国家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毛泽东思想是我们战斗的旗帜,团结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丢旗就要丢权,砍旗就是犯罪,易帜就会变质。国际上苏联丢了列宁的旗帜,苏共解散,苏联解体,苏东剧变,把一个可与西方争雄的世界大国沦为二流国家,这个教训十分深刻。习近平主席再三告诫我们,不要犯颠覆性错误,改旗易帜就是颠覆性错误,一旦错了,改正都没有机会。
毛主席毛泽东思想和我们党的创建史、发展史和革命建设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和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敌对势力要想颠覆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分裂我们的国土和民族,阻断我们强国复兴大业,首先是要抹黑我们的领袖,搞乱我们的思想,改换我们的旗帜。这一点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明辨是非,作坚决地毫不妥协的斗争。
第二,深刻把握毛泽东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灵魂,及时有效地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更是长期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推进的法宝。独立自主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
独立自主既有马克思主义依据,又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国际性的事业,需要各国联合起来,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各国无产阶级“在内部事务上的自主和独立也就包括在国际主义这一概念本身之中”。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指导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运动的过程中指出,东方共产主义者要完成的任务特殊而艰巨,这些任务的“解决方法无论在哪一部共产主义书本里都是找不到的”,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解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精神,是独立自主的民族传统文化“根脉”。
虽然如此,对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而言,独立自主绝非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那样简单,而是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认识、探索、深化和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过程。毛泽东同志讲过,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同时也是在共产国际帮助下成立的,这种帮助在很多时候很多问题上表现为直接作决定、下命令。一方面,共产国际在促进中国共产党成长和进步方面作出了特有贡献;另一方面,又对大革命的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冒险主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毛泽东同志的独立自主思想和精神首先体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上。走自己的路,可以说是毛泽东思想和实践的落脚点、根本点。正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毛泽东同志带领党和人民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而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新中国成立后,如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则成为毛泽东同志思考和探索的重心。他提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对党的八大政治报告进行修改的时候,他写道:“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格式。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事实上,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报告或讲话便是“第二次结合”的典型体现。正是在这种探索和结合中,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新中国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基础,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而没有像一些新独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那样,虽然政治上宣布独立了,但经济上无法摆脱对原宗主国的依赖而不得不堕入依附性发展。
以新中国成立后近三十年的独立自主成就为起点,在改革开放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以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得以创造。历史表明,道路决定命运。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是独立自主的根本和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基本结论。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阔步前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观世界历史,毛泽东思想具有其他历史文化根本无法比拟的特点。第一、毛泽东思想自成体系,从基本原理到方法论,形成了一整套知识系统,学通即可处世;第二、毛泽东思想首先把握的就是人类意识的特殊性,一切围绕人的意识,通过改造人的思想来实现社会的有序发展;第三、毛泽东思想立足“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的利益”,从社会的本质出发,阐明社会的发展规律;第四、毛泽东思想通俗易懂,其所表述的方式,让所有人都能读懂或者听懂的;第五、毛泽东思想是通过实践验证了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基本原理与方法论的真理性总结;第六、毛泽东思想没有任何主观主义的成分,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有理有据,从来不会自我标榜,更不会扭曲事实。
独立自主就要自力更生。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告诫全党:“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伪封锁和国民党反共摩擦,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日益困难,毛泽东同志后来回顾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然而,在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先后开展大生产运动,毛泽东同志等中央领导人带头参加劳动,八路军三五九旅创造了变荒山野岭的南泥湾为“陕北的好江南”的奇迹,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壮丽凯歌。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党带领人民战胜严重困难、打败日本侵略者奠定了物质基础。
民主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同志同样强调要把经济发展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点上。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曾经给予中国经济和技术援助,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毛泽东同志认为这对我们有好处,能够激励我们独立自主地进行科技攻关,独立自主地发展经济。他申明,“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正是在这一思想激励下,新中国成功研发“两弹一星”,实现了科技领域的自主突破,并由此带动了整个工业体系的建设。可以说,“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国家经济建设路线。他鼓励创造创新,告诫人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独立自主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离不开斗争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历史表明,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和人民,无论敌人如何强大、挑战如何严峻,总是毫无畏惧、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毛泽东同志曾写下这样的豪言壮语:“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他强调,“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实践和精神处处体现着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体现着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崇高气节。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封锁禁运和战争威胁,面对“老子党”、大国沙文主义的盛气凌人甚至陈兵边境,毛泽东同志更是表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他要求全党全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对任何大国、强国、富国都不要有一点卑躬屈节的表现,也不容忍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民族利益受到任何侵犯。这一敢于斗争的传统从未中断,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同志明确表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
我们党百余年的伟大历程证明,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第三,肩负起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重托,履行和完成好当代中国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
强国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毛主席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又到习近平总书记已经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个时期各个阶段有各个时期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要完成的历史使命。这些已经被历史和现实证明,我们的党和党的领袖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历史的重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全面建设和各项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已经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正在前进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继承毛主席遗志学习毛主席品格最重要的是担负起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重托,履行和完成好当代中国赋予我们的职责使命。
我们的党和国家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挨打的国家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边缘逐步走向世界中心,从被人看不起,到离了中国事都不好办。有了今天这样的地位,饮水思源,毛主席功劳最大,有奠基之功,开业之勋,我们永远铭记、永远感恩,我们深深懂得最好的敬意和感恩,是传承好毛主席和老一辈革命家的思想意志优良作风,为老人家开创的事业增光添彩。
本文地址:https://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1409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重要意义
下一篇: 孙尚香简介历史上孙尚香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