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中医基础
小儿麻疹的问诊
麻疹系指由麻毒外感引起的传染病,临床以发热、流涕、咳嗽、流泪、身发红疹为特征。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感受麻毒时邪,从口鼻而入,侵犯肺脾。《麻疹会通》指出:“麻非胎毒,皆属时行,气候喧热,传染而成。”本病临床有顺、逆证之分,以邪毒外透为顺,内传为逆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感冒的问诊
感冒主要是由感受时邪引起的外感性疾病,临床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特征。又称“伤风”等。本病的发生多是缘于小儿卫外不固,感受外邪,客于肺卫,卫阳郁遏,肺失宣降。《幼科释谜·感冒》指出:“感冒之原,由卫气虚,元府不闭,腠理常疏,虚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夜啼的问诊
本病多见于初生婴儿,临床以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为主要特征。又称“躽啼”。《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出“夜啼寒热因胎受,须将神色辨分明,寒属脾经面青白,手腹俱冷曲腰疼。面赤溺闭属心热,热用导赤寒钩藤,若无寒热表里证,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汗证的问诊
汗证是指小儿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证,临床以安静状态下,或无故而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至大汗淋漓为主要特征。临床又有“自汗”及“盗汗”之分。《幼科准绳》指出:“自汗者,汗不待发表自出也。”《诸病源候论》则指出:“盗汗者,因眠睡而身体流汗也。此由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紫癜的问诊
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临床以血液溢于肌肤,出现紫斑或瘀点为主要特征。常伴鼻衄、齿衄、呕血、尿血、便血等,又称为“紫斑”,可归属“血证”范畴。本病的发生可由很多原因引起,主要缘于时邪外感、气血亏虚、阴虚火旺及瘀血阻滞。其病机要点为邪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遗尿的问诊
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数夜一次,或一夜数次,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3岁以下小儿,因发育未臻完善,未能自主排尿,或年长儿因疲劳、紧张、睡前多饮等原因,偶然发生遗尿,均不属病态。本病又称为“尿床”“遗溺”等,《幼幼集成》指出:“小便自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尿频的问诊
尿频是小儿常见病证之一,临床以尿频、尿急为主要特征。又称“小便频数”“尿频尿急”,伴小便刺痛者,则归属“淋证”中热淋范畴。本病的发生缘于小儿体质羸弱,肾气不充;或湿热之邪蕴于下焦,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其主要病机为下元不固,气不化水,膀胱约束无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解颅的问诊
解颅是指颅缝开解,头颅日见增大。临床以颅囟逾期不合,头颅叩之呈破壶音,目珠下垂犹如落日状为特征。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胎元禀赋不足,肾气亏损,不能生髓、养骨所致,而大病之后,耗损肾阴,水不胜火,虚火上炎,蒸灼脑髓;或脾虚湿停,湿浊水饮上泛于脑;或
中医问诊
2023-11-13
五迟、五软的问诊
五迟、五软均属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疾患,其中五迟是指小儿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是指小儿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及肌肉痿软无力,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父母气血虚弱,先天胎禀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护理饮食不当所致。此外,久病不愈,脾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肠道虫证的问诊
肠道虫证是指寄生于人体肠道的各种病虫引起的证候。小儿虫证种类甚多,常见有蛔虫、蛲虫、姜片虫、钩虫、绦虫等。虫证的发生,主要是饮食不洁所致,加之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肥甘、积湿成热,使虫得以寄生。《景岳全书》指出:“虫之为病,或由湿热,或由生冷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水肿的问诊
水肿是由于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而引起的以肌肤浮肿,小便短少为主症的疾患。本病的发生,外因为感受风邪、水湿或疮毒入侵,内因主要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肿有阳水、阴水的不同,由于风邪外侵,内传于肺,或疮毒入侵,内归肺脾,多见于阳水;如阳水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痫证的问诊
痫证在临床以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直视,四肢抽擂,片刻即醒,醒后一如常人为特征。本证多见于年长之儿,其发作无定时,屡发屡止,病程一般较长。导致病证的原因很多,其先天因素与胎中受惊,或元阴不足,以致气血逆乱有关。后天因素主要因饮食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惊风的问诊
惊风是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证候,多发于1~5岁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本证比较凶险,变化迅速,被古代医家列为四大要证之一,根据其发病的急缓和临床证候,将惊风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急惊风的病因以外感时邪,暴受惊恐,内蕴痰热为主要因素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疳证的问诊
疳证是由于脾胃失调,气阴两伤而导致的以全身虚弱羸瘦,面黄发枯,精神疲惫,食少纳呆为特征的小儿慢性病证。本病起病缓慢,多发于1~5 岁儿童,病久者病情亦逐渐加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疳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损伤脾胃,使脾胃受纳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积滞的问诊
积滞是由于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为特征。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乳食不节,伤于脾胃,致脾胃运化失常,水谷难于腐熟,停蓄不消,久而形成积滞。《诸病鸦候论》指出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厌食的问诊
厌食是指小儿食欲不振,甚至不思乳食的一种常见病证。产生厌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平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小儿时期“脾常不足”,食欲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家长往往缺乏保育知识,片面强调给予高营养的滋补食品,乱投杂食,
中医问诊
2023-11-13
小儿腹痛的问诊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而言。腹痛涉及的疾病范围很广,许多内外科疾病都可出现腹痛的症状。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感受寒邪、乳食积滞、脏气虚冷、气滞血瘀等均为致病因素。小儿脾胃薄弱,易为各种内外因素所干扰,凡脏腑、
中医问诊
2023-11-13
发颐的问诊
发颐是一种颐颌部急性化脓性疾患。多由热病后汗出不畅,余毒结于少阳、阳明之络而发病,亦名“汗毒”。西医的化脓性腮腺炎相当于本病。(一)问诊要点本病赏发于热病后期,多一侧发病,肿势常延及耳之前后,张嘴困难,患侧的颊粘膜腮腺开口处有粘稠分泌物。(
中医问诊
2023-11-13
有头疽的问诊
有头疽是发生于皮肤肌肉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其特点为,初起皮肤上即有粟粒祥脓头,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溃烂后状如蜂窝。《外科启玄》中说:“疽者,阻也、不通也,深而恶也,其形有头粒是也。”本病多由外感风混、湿热之邪,内有脏腑蕴毒,凝聚肌腠,以致局
中医问诊
2023-11-13
发的问诊
发者,痈疽之毒发于外,所谓“痈疽之大者,谓之发”。发有原发与继发二类:原发者,毒邪聚于肌肤致使局部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而发病;继发者,由疖痈疔等毒邪未能控制,而向四周蔓延所致。其特点为局部红肿明显,范围较大,边界不清,全身症状明显。西医所称急
中医问诊
2023-11-13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中医基础热门文章
1
道医中医基础理论下册全文在线阅读
2
道医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3
道医中医论血:血是怎么形成的,血的主要来源和功能是什么?
4
妊娠恶阻道医中医治疗经验谈,妊娠恶阻可服半夏
5
道医中医是如何看病的?什么是辨证论治,四诊八纲?
6
道医中医经络病机及其病理变化分类
7
什么是道医中医学,它有哪些主要分科
8
哪些中药有毒,10种好听的毒草药名字
9
广陈皮炮制方法
10
苍耳子外用会中毒吗,用量多少会中毒(超10克危险)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