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心圣门养生健身功源于道家全真龙门派济南分支——心圣门,据传系由唐代道家名医孙思邈所传健身养生功法之一。由龙门派一十八代传人——济南道院蓬莱院首位国家委派的当家人王永泉道长,传于其首徒元鑫子,并由元鑫子加以深化发展的一种独特的运动养生功法。
济南道院开山鼻祖龙门派一十六代弟子蔡合云,自幼出家华山,精通武、医、术、法诸艺,常年行医济世,被清慈禧亲封为“如意真人”,其门技艺历代单传,他的掌门弟子张教元云游行医,四方为善,1917年云游至济南霞侣市,开发创建“蓬莱院”。致令道教光大齐鲁。其门技艺传于幼徒王永泉。王道长到晚年才收元鑫子为首位俗家弟子,精心传授武医术法诸门技艺,成为心圣门独传。因受世俗“创派不立派”陈规所据,立龙门派一十九代弟子元鑫子为心圣门掌门人。
中华心圣功分武、医、术、法四大体系。武以太极为基,分养气、练气、技击诸法;医以内病外治为主,兼以练气为辅,合和天地之气,调整自身阴阳,终成益寿延年之体;术论乾坤八卦,预卜过去未来;法讲扭转乾坤,驱除世间危害之恶。元鑫子曰:道家玄门四巧妙,武医术法件件好,武是强身健体技,医是治病救人艺,术是指点迷津数,法是至高无上宝,勤修苦练终得道,济世度人乐逍遥。
六脉健身桩为心圣门各种功法处方中的君药,他的主要功能是通过锻炼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强化心肌泵血功能,有效调节人体代谢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减少疾病,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六脉健身桩对颈腰椎间盘病、糖尿病、哮喘、男子前列腺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妇女尿频尿失禁、便秘、慢性肝炎、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脑血管病后遗症等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六脉健身桩分为马步平衡桩和六经搬动两大主体,由潜阳育阴桩(又称延年益寿桩)滋阴扶阳桩(又称壮气强身桩)、平衡阴阳桩、对症医疗桩以及辅助功法(六脉导引术、五脏循环进气法)组成。
一、马步平衡桩
(一)起式
1 预备式:两脚开立,略宽于肩,脚尖内扣10度左右,竖项贯顶,松肩坠肘,足趾抓地,足底放平。双臂自然伸直,双目向前平视。默念口诀:竖项贯顶收下颌,含胸拔背降膈肌,气沉丹田鼓小腹,力贴膂脊突命门,舌抵上腭甘露降,缩肛提肾阳气升,引下心火人丹灶,炼精化气上昆仑。
2 捧气贯顶:待气沉丹田后慢慢吸气,同时掌心向下,两臂侧平举,慢慢抬起与肩平,双掌外旋使掌心向上,慢慢向头上方虚掌合十,吸气毕。
3 气吞山河:合十之掌沿前体中线下拉,至天突穴时变掌心向下,指尖相对(同时吞气),此式称气吞山河。
4 引气下行:两掌缓缓下按,至丹田时分开,自然垂于体侧的同时,慢慢将气呼出。
(二)马步乎衡桩
1 掌心相对,两臂前平举(此称腹前端球或抱球前举)。
2 抱球前,两臂举至与肩平时,双掌外旋,使掌心向上(此称分球平托)。
3 托球的双掌掌心向上,内旋,沿腰部带脉向后向外划弧,至指尖朝前时(此时掌心一直向上,意念不可使所托之球落地,此称巧通带脉),带脉约束一身之经脉。带脉通则诸脉得通。
4 双掌外旋,翻转掌心朝下(此称双按水中球或俯掌下按)。
5 慢慢屈双膝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年老体弱者只需微微屈膝、掖胯即可),两膝外撑,臀抱紧,双脚踏平,不可单侧着力;同时,双掌徐徐下按,大小臂交角约130度,两小臂平行,两小臂与地面平行(小臂不可高于心脏),掌心向下如按浮萍,掌指微微分开,并且伸直,掌心内含,呈瓦陇状,中指与小臂轴心成一线,双肘窝向上,肘尖向下。指微翘,腕微坐(切忌隆腕垂指,隆腕垂指称之为懈,此式称为马步成桩)。
要点:马步成桩力求上身垂直地面,切忌前俯,应有一种背靠墙的感觉,百会上顶,尾骨下垂,小腹前鼓,命门后突,尽力把脊椎骨间隙拉大,两臂下垂犹如挂在肩上。
功理:马步平衡桩由于屈膝成桩的上虚下实,可以使下肢在放松中相对紧张,通过下肢屈膝成桩一张一弛对下肢静脉的直接挤压,加大了下肢静脉的回心血量,使血氧循环加快,从而有效调节了各类代谢功能,加强了新陈代谢力度。
二、六经搬动
六经搬动就是手指与相对应的足趾有顺序的、有次数的、有节律的同时压下——抬高——放平。
具体要求:
1 压下的要求就是以瓦陇手为基础,所要压下的手指以掌指关节为轴,手指伸直下压。
2 抬高的要求是指搬动的手指以掌指关节为轴伸直上翘,以高于瓦陇手位置为准。
3 放平即恢复瓦陇手原状。
4 脚趾的搬动不像手指一样灵活,可以以掌趾关节为轴,同时抓地即下压,同时上翘即抬起,恢复原状即放平,切忌单侧着力。
功理:六经搬动通过对相应的手指、足趾的搬动,强化人体十二经络的运行,增强了人体的自然气血循环,调动相应脏器的生理功能,增强了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从而达到健身祛病之要求。
三、各部分功法、功理介绍
(一)潜阳育阴桩(又称延年益寿桩)
根据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特点,阳经从手足阳明——少阳——太阳依次搬动,使阳渐降,称之为潜阳。阴经从手足太阴——少阴——厥阴依次搬动,使阴渐升,称之为育阴。阳降阴升一个循环,称之为潜阳育阴。
1 先站马步平衡桩5分钟。
2 进行潜阳育阴桩的六经搬动时,扳指的顺序分别为:食指、无名指、小指、拇指、小指、中指,具体要求是:慢慢压下1分40秒钟,再抬高(抬高手指必须高于原平衡位置)10秒,然后放平(恢复原平衡位置)10秒。脚趾不如手指灵活,可以同时抬起和同时落下。六经搬动功需练12分钟。
3 站马步平衡桩5分钟。
4 再进行潜阳育阴桩的六经搬动一次。
5 再站马步平衡桩5分钟。
潜阳育阴桩结束,此节功法共需要39分钟。
此桩法锻炼一月,则使人体阴阳基本趋于平衡,身体健康,饮食正常,睡眠得安,自身免疫力得以增强,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滋阴扶阳桩(又称壮气强身桩)
潜有余之阳,育不足之阴,使阴阳基本趋于平衡的状态下,阴经快速取阴数(双数4、6、4)从手足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依次搬动,使阴更阴,称之为滋阴;阳经快速取阳数(单数7、9、7),从手足太阳——少阳——阳明依次搬动,使阳渐升,称之为扶阳。阴降阳升为一个循环,称之为滋阴扶阳。
1 先站马步平衡桩5分钟。
2 进行滋阴扶阳桩的六经搬动扳指的顺序分别为:拇指4次,小指6次,中指4次,小指7次,无名指9次,食指7次,中指1次。具体要求是:慢慢压下10秒钟,再抬高(抬高手指必须高于原平衡位置)10秒,然后放平(恢复原平衡位置)lO秒。脚趾同时抬起和同时落下,此部功需19分钟。
3 再站马步平衡桩5分钟,滋阴扶阳桩结束,此节功法约需30分钟。
如果条件允许,扳指可以连续进行两次,也可以把马步平衡桩与六经搬动两套功法连起来一次完成。
由于阴降阳升,双向提高了阴阳二者的功能,充分调动了体内能量,达到内气外放,外气内收,使天地人三合为一,取他为我用。此桩法再练一月,身强力壮,气足,顽疾可去。
(三)平衡阴阳桩
滋阴扶阳之后,阴阳各自得到加强,内外又兼合一。取10或者13之数,诸经按手足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阳明——厥阴顺序依次阴取阳数,阳取阴数,快速搬动趾指。少小相欢,中青互配,老大为伴。这正是古人所言:“一阴一阳为之为道”。意思就是少女配少男,中女配中男,老父配老母,匹配得当,自然繁衍不息。真气充盈肌体,内收外放如意,平衡力度加强,既可使内气充沛,又可造福于人。
1 先站马步平衡桩6分钟。
2 进行平衡阴阳桩的六经搬动扳指的顺序分别为:小指(太阳)10次,拇指(太阴)13次,无名指(少阳)10次,小指(少阴)13次,食指(阳明)10次,中指(厥阴)13次,具体要求是:慢慢压下5秒钟,再抬高(抬高手指必须高于原平衡位置)5秒,然后放平(恢复原平衡位置)5秒。脚趾同时抬起和同时落下。完成此部功共需18分钟。
3 再站马步平衡桩6分钟,平衡阴阳桩结束。此节功法约需要30分钟。
平衡阴阳桩的重要理论组成是阴阳二经交替搬动,而且采取阴经取阳数即单数,阳经取阴数即双数的运动形式,尽最大努力使阴阳得以平衡,诚如古中医所说“阴平阳秘,其病乃治”。平衡乃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最重要的依托。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三套功法连起来一次完成。
(四)对症医疗桩
在达到内气外放,外气内收的基础,有目的的对自身疾病进行调理,以达到病去身健的目的,具体扳指法应在主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六脉健身桩在治疗各种慢性疾病方面疗效显著,特别在前列腺疾患,哮喘,失眠,以及各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方面特别明显。
(五)辅助功法
六脉健身桩辅助功法包括:
1 六脉导引术,2 五脏循环进气法。五脏循环进气法则必须跟随六脉健身桩共同练习。辅助功以及其他功法为心圣门运动医疗处方中的使药,它可以使君药的效力得到增强。
1 六脉导引术:
六脉导引包括怀中揽月、霸王开弓、观音手托玉净瓶三部分
(1)六脉导引(怀中揽月)
接马步平衡桩,两臂合抱胸前,掌心向下,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手内劳宫对准左臂曲池穴,左手外劳宫对准右臂少海穴,停顿片刻(此式称怀中,揽月)。
待四穴有热或胀的感觉后,双手慢慢向两侧沿手三阴三阳经拉开,至双手内外劳宫重合时,略做停顿,小臂向前向外俯掌撑开,力发掌沿,时两合谷穴遥遥相对,意念力沿脊柱向上,顺臂外侧发至掌沿,同时吸气。
双小臂向前呈合抱状合拢,至双手内外劳宫重叠时,略做停顿,沿手臂j阴三阳经恢复怀中揽月状,同时呼气。
要点:拉气时虎口必须相对,每次拉开复原各用10秒钟,尽量一呼一吸完成,共做9的倍数次。
(2)横向拉气(霸王开弓)
接怀中揽月,两手慢慢拉开,至内外劳宫重叠时,双手向前外旋,掌心相对如抱球状。掌心相对10-20厘米。
吸气,双掌慢慢拉开,双掌内劳宫穴遥遥相对。
呼气,双掌慢慢合拢成抱球抱球状,掌心相对10—20厘米。
要点:拉气时掌心必须总是相对,拉开复原各10秒钟,共做9的倍数次。
(3)上下拉气(观音手托玉净瓶)。
观音左托玉净瓶:接抱球,右手内旋下翻,俯掌向下。左手外旋上翻,仰掌向上,左手小指紧贴小腹,手中如托玉净瓶,右手拇指贴腹如按瓶口,两掌心相对,距离10—20厘米此称观音左托玉净瓶。
左手托瓶不动,右手俯掌上拉,意念瓶中之水随手上拉,向上喷出。
左手托瓶不动,右手俯掌下按,意念将喷出之水压人瓶内,并用右手劳宫穴盖住瓶口。
要点:拉气时掌心总是相对,拉开复原各10秒钟,共做9的倍数次。
观音右托玉净瓶:接上式,右手向外向下外旋至掌心向上,左手向内向上内旋至掌心向下,右手小指紧贴小腹,手中如托玉净瓶,左手拇指贴腹如按瓶口,两掌心相对,距离10一20厘米。此称观音右托玉净瓶。
手托瓶不动,左手俯掌七拉,意念瓶中之水随手上拉,向上喷出。
手托瓶不动,左手俯掌下按,意念将喷出之水压入瓶内,并用左手劳宫穴盖住瓶口。
要点:拉气时掌心总是相对,拉开复原各10秒钟,共做9的倍数次。
收功:两手分开成预备式,重复起式即为收式。
2 五脏循环进气法:
两掌心向内,右手在外,左手在内,重叠于心窝前,两掌相距10厘米,与胸相距10厘米。
右手沿中线上提至胸前,同时左手沿中线下拉至腹前。右手向左推至左胸前的同时,左手向右推至右腹前。右手向下拉至左腹前的同时,左手向上提至右胸前。右手向右拉至正中线的同时,左手向左拉至正中线。右手沿中线上提,左手沿中线下拉,两掌心向内,右手在外,左手在内,重叠于心窝前。
右手继续沿中线上提至胸前的同时,左手继续沿中线下拉至腹前。右手向右拉至右胸前的同时,左手向左推至左腹前。右手向下拉至右腹前的同时,左手向上提至左胸前。右手向左推至正中线的同时,左手向右推至正中线。右手沿中线上提,左手沿中线下拉,两掌心向内,右手在外,左手在内,重叠于心窝前。
要点:练完全套动作为一次五脏循环进气,共做5次,每次不低于1分钟。
双手运动一定要同时进行。
运动轨迹是一个以中线为对称轴的横位∞字。
附:道家养生是养生命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医道同源,十道九医”。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生,孙思邈、华佗、扁鹊等,多是道长出身。道家“贵生”,看重身体,拥有完整的养生体系和治疗手段。
身病是心病的外延
2009年初,中央电视台导演樊馨蔓与同伴一起来重庆缙云山养生。第一天,她在山上见到几个身上不断散发着快乐的“很旧的”道人。随后的日子,在道长的“思想体操”锻炼下,樊馨蔓开始反省自己的身体和人生。道长告诉她:道教的修炼,是给你指引一条回家的路,告诉你降服心的方法。学会了,恢复了你的主人地位,各个层面自动整合了,老子称之为圣人。
在各类补品只要有钱就能吃到的今天,人们对自己的健康并没有胜券在握。各种健康问题不但缠着“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而且正在向中薪阶层蔓延。道家独特的养生方式,给渴望“塑身”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个路径。
“道家非常重视生命。有句话,‘佛教修来世,道教修今生’。佛教认定‘四大皆空’,我们的身体只是个臭皮囊。而道文化认为,我们身、心、灵及精、气、神,都是同样重要的。”担任缙云山道教协会会长的道长说。
除了缙云山,中国道家养生协会在名山大川主办的“三日道”和“七日道”也吸引着“潜心向道”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商场上的“老总”们。中国道家养生协会会长王成亚在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开设了养生课。课后,那些“老总”学员们一致希望到道观现场“体道”。
养生课程包括静心打坐、禁语、辟谷、站桩、抄经、阴阳五行功等,由资深道长传授,通过这些课程,重新调理一个人的行住坐卧。中国道家养生协会副会长战萍说:“一方面修身,另一方面修心,修灵性。”
开始,有学员觉得七天太长,可是到了第五六天,竟然不想走了。期间,很多学员的慢性疾病自然痊愈。
“比如吃饭,我们讲究细嚼慢咽。”王成亚说,“慢到什么程度呢?要嚼36下才能下咽。这是我们道教吃斋的方法。不一定严格36次,它是提醒你一定要慢。”
同样的道理,道长说:“细嚼慢咽本身就是治病,和学会呼吸一样,是非常重要的养生之道。”
老子最主要的养生理念是道法自然,“我们的牙生来就要咀嚼,你不好好用,吃东西太快就是违背自然。”王成亚强调,“我们不仅主张嚼的慢,而且主张吃的少。吃的少,吸收的却好。”胃肠没有负担,身体自然会健康。
养生期间,甚至如厕,也有一定的规矩。
“迄今为止,一般人还不懂得怎样正确大小便,掌握了我们所传授的方法之后,泌尿系统的疾患就会很少。”王成亚说。
至于人为什么会生病,王成亚认为“血液不干净,是万病之源”。
“一个人如果整天精神紧张,私心杂念过重,血管便会收缩,血液流速受阻。代谢的产物不容易排泄,脏腑功能也会减慢,自然导致免疫力下降,久而久之,毒素便会沉积。”假如沉积的胆固醇、甘油三脂过多,就会变成高血脂。沉积在肝脏,则会变成脂肪肝;在脑部沉积,就成了脑血栓……
“所有的身病,都是心病的外延。”道长概括说,“治病也就是调心。生病不是今天形成的状态,是人体内的能量产生量变和质变的转换,长期量变的积累,就产生了质变。”
“对于一些常见的办公室病,比如颈椎疾患,我们教你一个阴阳五行木行功,就不会得这个病。教你叩齿,一生中牙齿会很牢固。发白与肝肾亏损有关,坚持练水行功自然会有疗效。”王成亚说。
这期间,道长还要给学员讲解各种经典,比如老子道德经、庄子的养生以及识人智慧等,帮助学员增长慧命。
辟谷是道家养生的重要方法,八仙之一吕纯阳有语:“欲要长生,腹中长清;欲要不死,肠无渣滓。”辟谷可以清除毒素,疏通经络。但是,道长并不主张所有参加养生的人都进行辟谷。理由是,虽然辟谷是很高级的一种手段,是彻底排除毒素的方法,但是“在不辟谷的情况下,道家医学也有很多方法治病。”
老庄养生顺应自然
历史上,庄子最早提出“养生”的概念。在《养生主》中,文惠君从庖丁那里懂得了养生的方法。如同解牛,刀刃要想长久锋利,必须顺应自然,在牛体原有的空间穿行,不碰及硬骨。同样的道理,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根本法则。庄子提倡自然、简淡的饮食,讲究“其食不甘”与“自甘其食”,与老子的“味无味”一脉相承。
“老子讲的道是先天的自然,老子夸小孩儿,‘能婴儿乎’。小孩子不懂得养生,但是,元气充沛,为什么,因为他们最接近自然。” 秋日的正午,白云观道长常慧将电脑屏幕设为休息,向记者介绍他的养生观。
“庄子曾经说过,人身上毫无感觉是最好的,如果你感觉到肺在呼吸、心脏在跳动,只要你感觉到了,而且在乎,就会出问题。真正的养生,要把身体看淡。忘了什么,什么才好。”
道家的顺应自然,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主张顺应四季的变化。“任何养生都离不开这句话,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下一个季节打好基础。”王成亚说。
在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院长刘逢军看来,一年有四季,一天也有四季,现代人普遍喜欢熬夜,21点至次日凌晨3点乃一日之冬,冬主闭藏,天地睡了,人不睡,如同在与天地拔河,人力不及天力,拔河的结果天必胜人。人的身体与天地运行规律相合,才能“借天力还人力”,以弥补人在天地之间的渺小和不足。23点至次日凌晨1点是子时,彼时胆经最旺,人在睡眠中可蓄养胆气,如不睡,胆气受损,久而久之则会惴惴不安,气闷忧郁。
常慧的养生口诀是“清心寡欲”。当人降低了外在需求、能量消耗维持在较低水平时,这样的养生比通过外在能量的补充,比如吃各类补品,要有效得多。
“把老子搞清楚了是最高的学问,内丹、外丹、气功其实都是小学生。”常慧说,“白居易悟的明了:老子不言药,不言丹,不言白日上青天……”
吐纳之间大道存焉
除了清心寡欲、顺其自然,道家特别强调正确呼吸的重要性。《庄子·大宗师》篇说:“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人要活到高寿,起步原理很简单。”道长说,“真人之息以踵说的是:从呼吸入手。如果人能够像龟一样、像胎儿一样去呼吸的话,就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在“七日道”养生课堂上,来自江西的老道长沈岳武所传授的功法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呼吸。这一功法,“一分钟即可学会,坚持下去却需要耐心”。
训练方法是,呼吸由粗到细、由快到慢、由短到长,逐步调整,久而久之,便会延年益寿。
“呼吸跟长寿最有关系。”王成亚的助理王东云说。“比如小狗,一分钟几十次,寿命大概只有12年左右,乌龟呼吸1分钟2次,平均寿命是500岁。呼吸越深、越长、越细、越缓,寿命就会越长。”
有人认为,既然道家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忘我,那么有一个生来“养”,还处在“技”的状态。南怀瑾就认为,想要求得“长生不老”,是人生最大的欲望,也是阻碍修道最大的原因。
王成亚认为,忘我,就是最后把呼吸忘掉,也就是“胎息”,即真人之吸以踵。“别的不说,最起码,这个人可以在密封的状态下生存很长时间。”
道家高寿者多,与呼吸吐纳的训练关系密切。彭祖、孙思邈以及道教教主张道陵,都是高寿仙去。王成亚说,“其实,不只是一个生命延长的问题,而是,想住世多长就多长,想走就走,非常自在。”
王成亚则说,“道家非常注重精神方面的健康,人道通仙道,修仙先要把人做好,不生病,德行要高,不能作任何损人利己的事情。”
道长常慧也有类似的看法:“老子有一句话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为什么讲养生,因为‘患’这个身,老子要你放开,拿得起放得下。这个道理要慢慢去悟,理通了,一切都会通。”
“对于养生,许多人都有一个误解,以为养生就是养身体。这是最大的错误。养生是养生命,生命并不只是身体。”道长如此启发学员:“我们的真我是什么?我们的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是真正带给我们生命快乐和安慰的?养生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要找到这些答案。”
相关文章:
道家养生话补肾道家养生功漫谈:简单易学的5种道家养生术道家养生之行气法门对道家养生功的研究:道家养生功的功能和理论基础道家养生方法《中国道家养生益寿秘法》《道家养生大道》道家养生功法,道家养生术,养生方法大全道家养生思想是什么道家养生功法及功家必备验方道家养生气功简介与作用道家养生功法的七个方面魂魄阴阳与道家养生术中国之有道教,自东汉起,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有着两千多年的道教历史。原生态的古法太极养生功是通过从大自然界中自然产生出来的动作与方法,或者说是事和物,原汁原味,从未经过后天(人为的)的修饰和包装,有韵味,自然和谐的一种动态。
我们所学习的道家原生态“五根运动”养生功,它是模仿来自于大自然的飞禽走兽、龙旋风、海旋涡、婴儿站与走的动态。道家古法太极功法是通过用道法自然、调谐阴阳、修身养性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这与老子用道来概括宇宙的实体规律及大自然的现象,其“无为而无不为”反璞归真顺应自然的养生是一脉相存的。道家的太极功夫养生法是多元素的文化。它有内家拳的理论做基础,它传承了千年厚重的文化和精湛的武艺,道家讲的是平衡、稳定,也就是说性、命双修,内外合一。
学习道家传统养生方法,首先要弄懂它的文化内涵,这叫明理,理不明,道不通。道教养生功有中华民族求真务实的风格,完全是我们从未接触过的东西(文化),它完全是另一个版本,而它的内涵是相当具有养生文化、武学、医学、哲学、物理学、玄学和科学、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自然学,道法自然为一体的国土文化(道教)。它的内容、思想和方法,最传统、最简单、最直接,好掌握,见效快。
学习原生态古法太极功夫养生法没有好看的架子(套路)是单式,只有一招一式老老实实地去追求,自然会达到健康养生的效果,从养生中又会出功夫。它的行、走、坐、卧都可以作为修为的方法。用简单的动作把人的形体与骨骼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打通人体奇经八脉十二经络,气穴通畅,内功挖掘人的潜能,通过锻炼达到一种内心的清静,动极生静,静极生动。
修心又修身,是道的高境界。道家的太极功夫养生、太极经络养生、五行功夫养生的理论方法是独特的,是我们国家即将失传的一种原生态的本土文化。
道教养生功的思想和形体动作,无不渗透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圣贤智慧,如果没有人去弘扬和传承,就会离我们远去。大道者,天下推之。随着《道德经》的广为流传,道家的道义精髓、养生理念也日益受到全球广泛的关注。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的思想内容,也反映在道家的长生养生之道中,对后世的养生学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道家思想的一个特征——长生与养生之道。
你可能喜欢》》 念诵往生咒的好处
道家思想的一个特征,是道家和道教影响深远的长生与养生之道。自古以来,人们探讨养生之道的极多,但最早最完善最具有价值的长生养生之道,还是出自道家和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的道教。
道教的养生之法,起源于黄老,历史久远,并且作为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之教徒在追求得道成仙,故它乐生、重生和贵术的长期的修道证真的过程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撰写了大量养生着作,形成了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道教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其代表人物,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着眼于人本身,追求生命本质的解脱与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重视精神修炼,渴望人生的自由。其养生理念主要有:
清静虚无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而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顺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
而庄子则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
以气养生
《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终之说,虽不可全信,但史学界一致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岁,老子当是一位百岁寿星。
老子长寿得益于其养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老子创造的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之要旨。
老子还提出精气之说。他认为人的天地之根就是指人的口鼻。口进饮食为阴气,鼻入空气为阳气。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这个人与自然最直接的门户。这为练气功能养生,中医药能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根据老子以气养生的理论,后来的道家逐步创立了呼吸修练养生法。道家气功的主要练气之法即是呼吸修练,即通过对自然之气的呼吸吐纳,达到调和周身之气,并使之却病延年。
本文地址:https://dadaojiayuan.com/daojia/429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道藏男女性命双修秘功
下一篇: 道家养生话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