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一画开天,始作八卦,开创了中华文明之先河。伏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源文化。我们拜谒伏羲,寻根祭祖,缅怀功绩,其目的是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改革创新,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伏羲及其历史功绩
据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三皇本纪》记载:“太皞庖牺氏凤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伏羲氏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
有关伏羲的事迹,主要通过四个层面传播:一是文献记载。至迟在春秋战国时已有,《左传》、《周易》、《战国策》等均有记述。东汉·班固《汉书》,伏羲开始载入正史。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三皇本纪》综述补充了前世有关伏羲的文献资料,成为较为完备的史传。至此,伏羲在历史典籍中的历史化过程基本完成。二是图像实物。伏羲、女娲交尾像被广泛采用,经常出现在墓室石刻、建筑彩绘、工艺品等各种艺术实物中。三是祭祀传承。椐史料记载,秦文公十年(公元前756年)设鄜畤,用三牢之仪祭祀伏羲。此后历朝历代,从官方到民间都设祠祭祀,相沿成习。四是民间相传。在甘肃天水、平凉、定西一带,及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区,有关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较多,代代相传,生动感人。
从历史文献记载看,伏羲的主要功绩有:
一、观天下,画八卦
伏羲是八卦的创始者,是周易玄学的鼻祖。典籍记载中关于八卦的创造大都归功于伏羲,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龙马敬献河图洛书,由此顿悟宇宙人间的法则,将世间万物的奥秘都囊括在八卦之中。画八卦是伏羲众多功绩中最为人称道的一个,不仅以典籍文献的形式流传,而且与各地有关八卦的地名、景点融合,以具有地域特性的民间传说印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第二、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三皇本纪》云:伏羲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并创造了用刻划符号记事的方法。在考古学文化里,相当于伏羲时代的大地湾文化晚期以及马家窑文化时期陶器肩胛骨上就有记事的刻划符号。
第三、结网罟,以教佃渔
《抱朴子》说:“太昊师蜘蛛而结网”。《 易·系辞下传》述:“庖羲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伏羲氏受蜘蛛结网的启示,发明了网罟,人们开始用网来捕鱼、射猎,使生产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发展。
第四、养育牺牲,以充庖厨
网捕生产的发展,俘获食物供人们食用后剩余较多。《路史后记》云:伏羲氏“养育牺牲,伏牛乘马。”本意“伏化牺牲。”故《三皇本纪》云:“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羲氏。”伏羲教人养育牺牲,伏牛乘马,人们逐渐抛开自然采集生活方式,开始走向原始畜牧业经济。
第五、造屋庐,改善居室
氏族社会时,人们挖掘半地穴,搭建草棚,形成半地穴式建筑。《甘肃人物志》述:“伏羲氏命大庭氏主居庐为民居住。”近年,秦安大地湾遗址发掘出241座平地式的房屋遗址,说明伏羲氏族时代,人类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六、制嫁娶,以俪皮为礼
《古史考》、《三皇本纪》都说,伏羲氏“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伏羲氏族创立了男娶女嫁的婚配方式,取代了人类群婚制。这是人类婚姻制度上的一大变革和进步。
第七、养蚕化布,改善衣着
史载:“伏羲化蚕。”人类早期用树叶、兽皮充衣御寒。“伏羲化蚕化布”,教人们用蚕丝、植物纤维纺线、编网、织布、缝衣着装,不仅使人们抵御寒冷的能力有了提高,而且文明程度进一步发展。
第八、疏水造田,繁滋草木
史载:伏羲氏命粟陆氏为水农氏,繁滋草木,疏导泉源,毋怠于时;命阴康氏主水土为民田,进行刀耕火种,种谷植蔬,形成了原始农业的雏形。
第九、钻木取火,冶金成器
在燧人氏时期,发明了打击燧石取火。伏羲发明火种保存,并利用火教人们做熟食,和半地穴建筑取暖,结束了这之前人们茹毛饮血的时代。人类有了熟食,对身体健康、从事生产劳动以及文明进步意义十分重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火来烧陶冶金,促进了人类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
四、制琴瑟,作乐曲
音乐是人们情感的诗性表达,是人们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人类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音乐成为人们面对繁重生产生活之后,放松身心,自我愉悦的需要。伏羲的文明创造不仅限制在生产力、生活环境的改善,还有文化与艺术的创造。伏羲发明乐器、编制乐曲,为人们的情感需求与社会生活带来了慰藉。
第十一、尝百草,制九针
原始社会,人类抵御疾病灾难的能力很差,疾病对生命具有很大的威胁,伏羲尝百草,制九针,在成产成活实践中,摸索出一整套治病方法,开启了后世医学的先河。
第十二、以龙纪官,分部治理
随着部族繁衍,地域扩大,原先氏族首领管理的方法已不适宜。于是伏羲采取了“分部治理”的方法,九部,就是把实力区域划分为九个区域,相当于后来的九州。同时他还起用了六个贤能者分别主管专门事务,辅佐他进行管理社稷。他在九部设立了职位,用龙的称号来称谓官职,并把他所治理的集团总称为“龙师”,这明确表现出当时社会管理职务分工已呈现出系统化的趋向,在社会治理方面向前跨越了一大步。
第十三、创立占筮之法
占筮是中国先民预测吉凶决择作法之术,伏羲画八卦创立了占筮之法用于决疑,在某种程度上指导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八卦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后来占筮之书的出现,八卦理论成为中国神秘文化脉络之一。
第十四、作历度,定节气
古人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自然变化的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天文知识。在伏羲时代,农业生产初步开始,农业对于节气把握的要求,比狩猎时期更为重要。在这期间,伏羲作历度,定节气,引导人们按四时八节时序进行生产。创立和制定历法,是人们生存的迫切要求,也是伏羲的卓越贡献。
二、伏羲文化及其精神价值
伏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伏羲文化的精神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伏羲是人文始祖。纵观历代典籍,历史上的“三皇”有多种说法,如伏羲、女娲、神农;伏羲、神农、黄帝等等。但不管哪一种“三皇”说,其中都有伏羲;不论哪一种“三皇”说,伏羲都位居第一。追根溯源,以伏羲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伏羲非凡的历史功绩决定的。伏羲代表了一个时代,伏羲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肇启时代。伏羲是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民族文化的象征,其人文始祖的历史地位不可动摇。
第二、伏羲代表的龙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伏羲是人祖,伏羲形象始终和龙紧密相联。如战国楚帛书就有“故有龙袍戏,出自雷泽……”的说法。《太平御览》引《帝系谱》说“伏羲人头蛇身……”可见伏羲部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三皇五帝中,只有伏羲是人首蛇(龙)身,伏羲就是中华龙祖。龙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图腾崇拜,龙是中华文化最伟大的标识,在中华民族的心灵深处,龙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第三、以伏羲八卦为基础的《周易》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伏羲的主要贡献是始创八卦。伏羲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感悟到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并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阴”与“阳”两个最基本的元素,用“八卦”表达出来,从而打开了人们认识世界的闸门。以伏羲八卦为基础,经周文王推演,卦卦相通,爻爻相应,包容了宇宙万物的真谛,奠定了天、地、人三才的完整系统,从而构筑了博大精深的《周易》。《周易》及其后来形成的易学,是中国人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基本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所以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此外,伏羲文化还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兼容并包的协作精神等等,这里不再赘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头的伏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本源和母体。因此,深入研究、宣传伏羲文化,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地址:https://dadaojiayuan.com/daojia/1409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人文始祖太昊伏羲
下一篇: 阴阳太极八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