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的内在表现形式之一。生长、扎根于古老东方的中国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孕育、成长,延续千载,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浇灌,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技术形态和文化特征。这种技术形态和文化特征以习武者的身体语言为展现形式,而这种身体语言的表达中融合着中国艺术智慧的“阴阳之合”“神采之韵”“变化之灵”“意境之妙”。中国武术的艺术智慧,以阴阳为根、以神采为骨、以节奏为脉、以意境为魂,互相勾连、缠绕、交织为一体,凝聚成为一个智慧的、艺术的、民族的发光体,承载于中国武术的脊背之上,迸发出惊人的力量和耀眼的光芒。发展到今天,在坚定中国文化自信信念的时代背景下,深挖中国武术文化中的智慧因子,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武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中国武术中的艺术智慧无疑具有巨大的潜力。
对于中国武术的研究,从今天来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运动和项目的视角开展,更应该关注中国武术的文化意义,甚至还要着重观照中国武术的艺术价值和意义,正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方李莉认为的“艺术是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需要专门研究和观照的文化整体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武术的理论阐释,如果忽略了对其艺术属性的研究和探索,很可能就导致对中国武术整体把握的不全面、不准确,也就可能导致对中国武术价值判断的偏颇和缺失。因为作为身体文化存在的中国武术,很大程度上其艺术特性的存在是有目共睹的。武术学者邱丕相先生指出“武术套路从本质来讲,可以说是艺术的另类表现形式”。王岗先生也曾指出“中国武术是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
学者程大力教授也指出“武术不是纯体育,不是纯运动,也不是纯杀人术。武术是一门艺术”。因此对于中华武术中艺术智慧的研究,在今天看来就应该是非常必要的。中国武术是从属于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庄严在《国术谈》一文中说国术有“锻炼体魄之优美”的价值“故研究国术者,稍得门径,便觉兴趣盎然,如能造就精深,则手眼身步,俱有风虎云龙之变化,诚足以增体育上之兴趣与美感也”。
中国武术具有东方所独有的文化品位和底蕴,使得从原始社会走来的纯经验的生存格斗之法,在经历了悠悠千年的繁衍与发展之后,形成了今天具有民族特色和东方气息的武术。有学者从武术与传统文化的视角研究武术美的本质,指出“中华武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体氛围中孕育、产生和发展,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凝聚着中国哲学的智慧、美学的意境和艺术学的神韵。美是中国武术的灵魂,武术之美是东方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可见中国武术有其独特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作为一种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身体技艺,在起承转合、刚柔相济间把中国武术中的艺术智慧表现得酣畅淋漓。艺术是中国武术的灵魂,武术艺术是东方古老艺术智慧的缩影,“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是智慧,中国美学的核心精神是智慧美学。”
反观中国武术,我们发现中国武术中的艺术智慧源于武术本身。大多数人观念中武术的艺术性,仅仅停留在武术表演这一外在形象上,没有去深入体味武术中的原始本心。所以站在武术发展新的历史拐点处,从保护、传承、发展中国武术的文化立场出发,探讨中国武术中的艺术智慧,寻求武术自身的艺术价值,应该成为现在研究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中国武术中的艺术
中国武术不单单只是真实的技击,而是讲求艺术的技击,是对技击的艺术化。“中国武术发展至今,已经远离了残酷的战争、嗜血的杀戮,衍化成为今天所呈现给世人的一种表现形式:技击的艺术解释和表象,它是‘在现实世界之上的飞翔艺术’。”[12]目前,对于“艺术”的理解还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例如“艺术是一种人造物。艺术和技艺是不可分离的。艺术品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为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创造)出来的”[13]。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人们将物质实践活动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技击动作和情感进行重复描述和模拟表演,将实践中所获得的战斗经验进行再次体验,然后传达给同伴,表达出要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理想,这就是武术艺术性的萌芽。中国武术没有受到实战技击真实发生或攻防存在形式的限制,改造实战技击的现实存在,使其动作巧妙、灵动,具有艺术性体验。在其习练过程中,中国武术创造出的神秘意境、四两拨千斤的巧劲以及不张扬、不造作的心境,体现了中国武术的艺术智慧。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中,将实用指向艺术是亘古不变的追求。我们发明了火药,但根本没有思考制造炸药和兵器,而是将其艺术化为礼花和爆竹:我们发明了指南针,但我们根本没有思考用其来进行航海,只是将其作为看风水的工具。这是我们这个民族价值取向所决定的,那就是将实用指向艺术。由此形成了字不再是记录所用;饭不再是为了裹腹,而是追求色、香、味、品;房子不再是单纯的防风避雨,而是身份教养的提示;衣服不再是遮体,而成为艺术,等等。不离生活左右的众多实用性文化形态,开始走向艺术。中国武术的发展理路也是如此,即出现了“拳种”“流派”。产生这一文化生产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农耕文化的特质所致。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是一个最休闲的民族。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来进行耕作,按照24节令来规划春夏秋冬的生活节律,大量的闲暇时间给实用文化向艺术文化的提升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少林足球》中周星驰有这样一句经典的台词:“功夫是适合男女老幼的,打打杀杀只是人们对它的一种误解。功夫更是一种艺术。”中国武术的一招一式、一个眼神、一个闪躲,都带有技击和艺术的双层内涵,是具有深刻含义的智慧所在。
中国功夫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功夫不仅在武术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在文化和艺术方面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价值。以下是中国功夫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的几个方面:
体现中国文化的哲学和价值观
中国功夫的哲学和价值观贯穿于其各种动作和技巧中,如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虚实相生”等思想,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阴阳哲学和和谐思想。同时,中国功夫强调的“内功”,也展示了中国文化中注重内心修养的传统价值观。
展现身体美学和动作艺术
中国功夫不仅在武术竞技中有着独特的美学风格,同时也被认为是一种动作艺术。其各种动作和姿势的设计考虑了人体的美感和协调性,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动静结合”、“形神兼备”等观念。
传承历史和文化记忆
中国功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也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中,成为一种承载着历史和文化记忆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国功夫,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促进身心健康和精神修养
中国功夫的动作和技巧在实践中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和精神修养。例如太极拳的练习强调呼吸、放松、内观,对身体和心理的调节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功夫不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和艺术方面有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学习和传承中国功夫,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和精神修养。
本文地址:https://dadaojiayuan.com/chuantongwushu/667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国功夫的基本动作类型和设计原则
下一篇: 中国功夫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