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
点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美文
世间万物,都有平衡之道。日落月升,秋去冬来,物极则反。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中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圣明的人,适应平衡之法,不贪求于外物,不执着于对错,不沉迷于欲望。
内心圆满自足,行事适可而止,不被外物所累,不去透支自己,于是行稳致远,安定顺遂。
透支福报,则有灾祸之忧
《道德经·第十二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色彩缤纷的颜色,让人眼花缭乱;高低相和的声音,使人丧失听觉;丰盛美味的食物,让人食不知味。
过多的外物,不仅会带来困惑,更会消耗福报。
生命中所有好运,都是福报的馈赠。用一分便少一分,一旦消耗殆尽,就离灾祸不远了。
古时候,在罗马,人们出行没有鞋子,赤脚行走,脚常常会被磨破。
有一天,皇帝准备下乡,游历山水,但不愿意受脚疼之苦。
于是,吩咐人沿路铺满牛皮。
一位大臣知道后,劝阻皇帝说:“杀牛取皮是有损功德的事,况且需要的牛皮很多,还是不做为好。”
皇帝听后,很是生气,一怒之下,杀死了这名大臣。
后来,由于皇帝骄奢无度,百姓忍无可忍,把他赶下皇位,处以死刑。
人一旦被欲望支配,就会沉迷其中。
一意孤行,肆意妄为,最终透支掉福气,跌入万丈深渊。
古人常说:“福祸无门,唯有己造。”
人生是福是祸,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真正的智者,懂得惜福惜物。
生活简朴,物尽其用;内心简单,灵魂富足。从而不被外物所累,拥有从容顺意的人生。
透支情绪,便被烦恼所扰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讲:“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
狂风呼啸,不会终日不停;暴雨倾盆,不会整日不断。
世事无常,无论好坏,都是过眼云烟。
如果情绪,总是因为外界的变化,而飘忽不定,就会滋生出很多烦恼。
在唐朝时,有一个叫王二的农夫,整日唉声叹气,郁郁寡欢。
下雨天,他担心地里种下的种子,会被雨水冲走;大晴天,他忧心太阳太大,会把长出的幼苗晒死。
有一天,他回家,看到妻子还没煮饭,就很生气,但是不好发作,疑心妻子不够关心自己。
刚好看到儿子玩耍归来,就把儿子打了一顿,指责孩子不听话。
妻子看到后,带孩子回了娘家。
于是,他更烦恼了,从此一蹶不振,生了一场大病,卧床不起。
作家大仲马说: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你的情绪便控制了你。
人生来便有七情六欲,人之常情。
但是若不加以控制,让情绪肆意泛滥,只会把自己淹没在烦恼中。
人生之事,本无好坏之分,角度不同,心态不同,看待事物的态度就不同。
格局高了,哪里都是风景;心态好了,事事都是好事;情绪稳定,处处都是顺境。
透支健康,则因疾病所困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有言:“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意思是:相比于声名,财富,利益,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人生于世间,外在的一切都是虚相,都是梦幻泡影,转瞬即逝,唯有身体陪伴我们最久。
如果因为外相,损害了身体,透支了健康,便是本末倒置,逆道而行,就会被疾病困扰,被病痛折磨。
历史上,蔡桓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精通***,富有才华,想要做出一番事业。
于是,创立学宫,招纳贤士,还写书立传。
一度忙到日不能食,夜不能寐的地步,使得身体虚弱到了极点。
甚至,后来扁鹊想要为他医治,他也不放在心上,最后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
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根牢本固,生命之树才能枝繁叶茂,才能开花散枝。
古诗言:“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寿命的长短,看似上天注定,实则全在自己。
一日三餐,夜眠晨起,遵循自然规律,就是最贵的药方;内心安定,平和喜悦,顺应事物发展,便是最好的养生。
▽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懂得满足,就不会感到屈辱;明白节制,就不会遭遇祸事。如此,才能走得长远。
真正了悟大道,觉醒通透的人,明白其实少就是多,慢就是快,人生是一次长跑,不必形色匆匆,不必透支自己,珍惜当下,行所当行,才是最大的赢家。
不被欲望控制,积攒福报;不被情绪支配,调整心态;不为名利劳累,拥有健康。让灵魂和身体共同前行。
余生,愿我们都能善待自己,平衡生活,活出生命的本真。点亮“在看”,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木木 来源:老子道德经(ID:LZDDJ-1)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576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道德经》中隐藏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