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伊而伊而呦,你就是定盘的星。”这首歌可谓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听到这首片头曲就知道,《宰相刘罗锅》开播了。片中的刘罗锅精明睿智,嬉笑怒骂之间将人生百态展现在观众面前。他与格格成亲,还成了朝廷命官,与和珅的斗智斗勇更是被大家津津乐道。他的原型就是清朝乾嘉时期的政治家、诗人和著名书法家——刘墉。刘墉博通经史百家,书法不随俗,敢于创新,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自成一家。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近刘墉,读其字,悟其人。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职位相当于过去的丞相。他年轻的时候临摹赵、董,学的珠圆玉润,轻灵俊巧;中年改学苏黄米,笔力雄健,丰腴劲挺;晚年转向魏晋,于平淡古拙中见雄深雅健。他熔百家为一炉,被康有为称作“集帖学之大成者”。
刘墉书作一大特点是采用浓墨,并以一俩处枯点来点缀。他喜欢用紫毫笔,以浓墨书于蜡笺,产生乌光黑亮、饱满圆润的效果,成为馆阁体的典范,当时戏称他为“浓墨宰相”,又因为墨重笔画飞圆,有“墨猪”之讥。他虽用浓墨,却特别注意结构的变化,四边形框架结构常不封死,往往在某一角留有空白,框架内部紧缩,以半虚式出现。统观古代书法,宋以前以浓墨为主。苏东坡就深爱浓墨的艺术效果,把他比喻为小孩子的眼睛,乌黑圆溜、闪亮有神,勾活了内心的天真和纯洁。乾隆皇帝酷爱书法,对书法家要求严谨规范,独宠“馆阁体”, 帖学风行,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等人书法风靡一时,但扼杀了书法艺术的个性。刘墉却敢于突破传统的写法,当然也受到了当时一些思想保守的书法家的指责,翁方纲就是其中一个。
翁方纲有一个女婿是刘墉的学生,看岳父练字写的还是他练了一辈子的字体,一笔一画都完全按古人的要求,不改动一笔。这个学生就拐弯抹角地说:“岳父,您和我的老师都是当代的大书法家,我从来没有听您评论我老师的书法。您今天给我谈谈吧!”翁方纲放下笔,看了看他的女婿,说:“你回去问你的老师,他写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这个学生真的回去问老师。刘墉笑了笑说:“你回去也问你的岳父,他写的字哪一笔是他自己的?”这互相间的问话,反映了他们对待书法艺术的不同见解,一个守旧,一个创新。后来这个故事也成了书法史上的佳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欣赏角度,所以艺术没有高低之分,你觉得呢?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402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王羲之书法--选篇赏析
下一篇:
长相普通,却越看越好看的3大星座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