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汲泉承露养菖蒲
来源:抱蒲堂(ID: bpthz2015)
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会说话,不是巧言令色,舌绽莲花,而是心里装着别人,会考虑别人的处境和想法,在说与不说之间,透露出品行和教养,体贴和细心。可以说,会说话,是一种顶级修养。
不说人短处
这并非圆滑世故,而是尊重他人,顾及他人感受,让彼此都舒服的处世智慧。温庭筠是唐代著名词人,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人物。温庭筠才华横溢,有温八叉之称,但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温庭筠在一首诗中写道:因知此恨人积多,悔读《南华》第二篇。温庭筠曾在宰相令狐绹的书馆工作,有一次,令狐绹向温庭筠询问一个典故的出处,温庭筠告诉他说出自《南华经》,也就是《庄子》。本来嘛,说完也就完了,但是温庭筠就是管不住他的嘴,又补充了一句:相国大人,《庄子》又不是什么冷僻的书,您在公务之余,还是应该抽时间多读读古书啊。这话看起来中肯,实际上很不得体,不但显摆自己渊博,还要教令狐绹读书做人,等于当面打脸,不给人台阶下。令狐绹听了当然很不高兴,再加上一些其它事情,渐渐疏远了温庭筠。甚至有人认为,温庭筠屡试不第,也与此有关。意思是说,君子举止应慎重,容言要端庄,不要说不该说的话。逞一时口舌之快,即使是舌绽莲花,机锋百出,也不算会说话,早晚是要栽跟头的。看破不说破的背后,是一份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是人生阅历和涵养的体现,更是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的处世智慧。不戳人痛处
经常有人说:我这人说话直,说话难听,你别往心里去。问题是,你又不是小孩,你说话直,别人凭什么就要迁就你呢?所以,不要以说话直为借口,口无遮拦,去肆意伤害别人万物皆有因果,你对他人的一句恶言,说不定就会有不测之祸。一次会餐,宰相寇准的胡子不小心沾了汤汁,丁谓站起来慢慢替他擦干净。寇准不但没说声谢谢,还出言讽刺说,你身为国家大臣,就是替领导擦胡须的吗?寇准的话看上去是玩笑,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直白的讽刺挖苦,好话不说好。这就惹恼了丁谓。自此,丁谓就和寇准卯上了,全力诋毁寇准。不但如此,他还和其它同样受过寇准谩骂、讽刺、挖苦的大臣结成同盟,一起在皇帝面前说寇准的坏话。最后连皇帝也觉得寇准不会讲话了,寇准政治生命也随之结束,一而再,再而三被流放,直至客死雷州。丁谓的人品是有问题,但是当面讽刺别人,只会招来记恨和报复,不然你还能期待什么呢?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好好说话,不要轻易的讥讽别人,每个都是有自尊心的。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没有谁愿意被当众讽刺挖苦。你今天伤害了别人,明天就有可能引来报复,切勿因为乱说话,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直斥人非
韩非子《说难》中有一段话: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大意是说,龙和君主一样,说话的方式对了,就可以亲昵的骑着它,但如果说的方式不对,触碰到它的逆鳞,它就可能暴起杀人。
有的人说话,让人感到如沐春风,而有的人说话,却会让人敬而远之。很多时候,同样的事情,不同说话方式,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春秋时期齐景公喜欢养鸟,他让臣子烛邹看管一只鸟,烛邹不小心,这只鸟飞了,齐景公生气要杀烛邹。齐国国相晏子知道了,就对齐景公说,烛邹该杀,但在杀死他之前,我要当着大王的面数落他的罪行,让他死得瞑目。第三,你死了不要紧,可是这件事传出去,其他诸侯国的人会觉得,齐国国君把一只鸟看得比人命还重要,这不是败坏大王的声誉吗?有此三条,烛邹该杀。齐景公听完就笑了,说:赶快放人,我明白了。会说话的人,既能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又能让人愉快地接受,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把话说到别人心窝里,是一个人顶级的修养,它既表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又彰显了一个人的格局。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3966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脏腑失调容貌易衰老中医送你脏腑养颜方
下一篇:
多少人败给了乌鸦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