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王阳明:忙时心不乱闲时心不空

佚名 2023-11-03 10:25:09

岁月是公平的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个小时。

有的人忙忙碌碌地活着,有的人停下脚步去欣赏。这其中的差异,都能从心上找到原因。

一、忙时心不乱

人生在世,忙是不可避免的。事务繁杂,身体得不到休息,是一种忙;思虑过多,内心得不到安宁,也是一种忙。

王阳明的弟子曾问他:“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也忙,何也?”

这位弟子对王阳明说,自己一忙起来就容易烦躁。有事时固然心烦意乱,没事时也闹得心绪不宁。弟子感到很苦恼,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王阳明举了个例子:“令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一些人被忙碌的生活所挟持,无论做什么都得不到安宁。就拿吃饭这件小事来说,人坐在饭桌前,眼里放不下电视,手里放不下手机。并非真有什么要紧的事等着他们去处理,只因为平时忙惯了,吃顿饭的功夫都收不住心。

饭也不能好好吃,觉也不能好好睡。心里总感觉到累,身体也得不到好的休息。对此,王阳明提出的解决办法是“精一之功”。

所谓“精一”,就是专注做好眼前的这一件事。心若精一,哪还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曾国藩曾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有此恒心。只要一心不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二、闲时心不空

很多人认为,吃喝玩乐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其实不然。一个人忙惯了,一旦闲下来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劝民歌》里写道:“不见闲人精力长,但见劳人筋骨实。”

人的身体如此,心也是一样。

《菜根谭》里讲:“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

一天到晚什么事都不做,闲得太久了,就容易胡思乱想。所以哪怕时间上得闲,也不能任由自己的心随意放空。

王阳明被贬龙场时,只担任一个小小的驿丞。由于位卑权低,整日也没什么公务,王阳明彻底沦为了一个“闲人”。他在屋后建了一个石椁,日夜端坐其中,参悟圣人之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静心思考,某天夜里王阳明突然顿悟,参透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这段闲来无事的思索,也因此成为王阳明人生之中一次重大的转折,史称“龙场悟道”。

一个人闲暇时的所作所思,不知不觉间决定着他的未来。

闲来无事,不如给自己的心灵充个电。存心养性,让自己做个更充实的人。

不管是忙是闲,心态乐观才是关键。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愿诸位心如莲花不着水,又如明月不落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385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