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黄帝内经》讲:“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养生,就是要赶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积极地进行预防。如果平时不注意养生和保健,等到疾病发生再去医治,就为时已晚。顺应天时,以古法养生,必定可以可远离疾病,益寿延年。

除了暴饮暴食外,饮食不当也是疾病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黄帝内经》指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薄为痔”。饱食过当,不仅损伤筋脉,还会使肠壁超薄,形成痔疮。《黄帝内经》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黄帝内经》云:“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民嗜酸,其病挛痹。”意思是,居住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住在北方的人,五脏受到寒气侵袭。随着年纪渐长,体内阳气不足以抵御寒气,便会形成以脾胃虚寒为代表的脘腹胀满、以肾阳虚为代表的水肿病。住在南方的人,常年湿热伤其筋骨,症状则表现为筋脉痉挛,肢体麻木疼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湿。与此同时,各地居民也逐渐形成了与之相对的生活习惯:如南方人嗜酸辣,因辣能除湿、酸能解郁,从而起到温养筋骨的作用;东北人穿貂皮、睡火炕,从根本上拔出寒气,强健身体。关键就在于,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来调节身体,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情志为五脏所主,不同的情志伤人,会影响相应的脏器健康。气郁时间长了,身体就开始有结了,成了能摸到的有形物质,这个过程,就是《黄帝内经》里讲的:“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深谙养生之道的人,讲究应对虚邪贼风等致病因素,应及时避开。心情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机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
《黄帝内经》里讲:“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劳”就是指工作得过头、过度了,身体筋疲力尽的状态。一旦过度,不仅伤筋动骨,也会损伤精气,百害而无一利。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uzibaijia/1375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有一种爱,不做夫妻,也能相爱一生
下一篇:
曾国藩:治愈自己的三把钥匙,接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