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藏医的修德养生

医案日记 2023-04-30 17:26:33

元旦尖措 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副馆长

养生要先养德,德不修则寿损。宇妥·元旦贡布曾经说过,对人要“心力正而义广胸怀,常怀慈悲贤良菩提心。”因为一个人如果不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那么就会被名利私心所桎,终日胡思乱想,寝食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吃遍山珍海味、灵丹妙药,也无法延年益寿,只会加速机体的衰老。那么,正确的精神内养应该达到怎样的境界呢?《四部医典》中说:“情志赤巴住于心脏间,心广自豪做事按意愿。”“五故豁达丰美呈焕发。”也就是要调摄精神,避免情感的大起大落,防止气息逆乱,阴阳失调,这样方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人们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只有良好的情绪才能有利于身体健康。

一般境界的做人准则

一般境界的做人准则为守信,常做好事来补过,争做别人不愿做的好事,凡事要慎察,三思而后行,不轻信人言,不说慌言,不泄密,对仁者要说心里话,对敌人要耐心教化,尊敬师长,爱怜惜贫,互相帮助,勤俭持家,有恩必报,谦逊不骄,知错悔改,知足思乐,好施善舍,不嫉高贵,不鄙下人,不谋人财,不做后悔之事,不报复,不赌博,待人正直,宽宏大量,凡事兢兢业业等。

高境界的做人准则

高境界的做人准则是拜良师学习,知识要渊博,明事理;严格遵守佛教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离间、不恶言、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怒、不邪见等十不信条;从身、语、心三方面进行全面修养,发菩提之心,即发慈悲、博爱之心。藏传佛教认为,爱戴生命、珍惜生命是菩提心的基础,一切众生是平等的,无论是庞然大物,还是最脆弱的微生物,它们的生命没有大小之分,不得任意暴殄。杀生害命是大逆不道的,因而要悲怜众生,恩被虫豸草木,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全文完)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97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