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绿豆芽撷趣

医案日记 2023-04-30 13:55:39

绿豆芽撷趣

杨峰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说起绿豆芽,它可是我们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已掌握了生绿豆芽的工艺。宋人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述“七夕”用水浸发绿豆芽,视这为“生花盆儿”。是指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前十日,以水浸绿豆,每天换两次水,待芽长到五六寸长时,将绿豆芽移至花盆中,到七月初七时可长得亭亭玉立,谓之“生花盆儿”。

古时,民间流传“种生”祈子的风俗。妇女们将绿豆放到瓷盆内,用水浸之,豆芽长到数寸时,以红蓝彩缕束之,祈盼早生贵子。

对绿豆芽这一平常之物,在清代文人袁枚眼里却不同凡响,他在《随园诗话》记有豆芽配燕窝的佳肴。有人嗤之一鼻,说“极贱而陪极贵”不妥。而袁枚却说,发这种议论的人“乃不知惟巢、由,正可陪尧舜也。”袁枚以尧舜时的名人巢父和许由来譬喻豆芽菜,可见身价之高。

极普通的绿豆芽,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救了美国士兵的命。由于美国海军士兵长年生活在海洋上,因吃不到新鲜蔬菜而得了坏血病。一天,士兵们偶然发现放在军舰上的绿豆因受潮湿长出了嫩牙,于是士兵们便把出芽的绿豆作为菜吃,谁知令人恐惧的坏血病竟不药而愈。这是绿豆芽中富含维生素C的缘故。

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称赞绿豆芽为“食中要物,菜中佳品。”他说:“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惟此豆之芽白美独异。”中医认为,绿豆芽是清热祛火、疏利三焦、解除酒毒的良药。特别是绿豆芽富含维生素C,对预防坏血病,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大有裨益。

各地春节习俗

各地春节习俗—览:
北京
腊月家家事儿多
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腊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运水贮内窑,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窑,开门运之,夏日出用甚便。
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罗拜,祝以遏恶扬善之词。妇女于内室,扫除炉灶,以净泥涂饰,燃香默拜。
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全体执行放公假。此后,梨园戏馆择日封台,八班合演,至来岁元旦则赐福开戏。上学的儿童,在“封印”之后塾师也让放假,谓之“放学年”。
廿五日至除夕传说为“乱岁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岁暮,将一年吃剩的药,抛弃在门外,并将所收集的药方,放一起烧掉,这叫“丢百病”。
在炉内烧松枝、柏叶、南苍术、吉祥丹,名曰:“煨岁”。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除夕一大堆老理儿
除夕,人们蟒袍补褂四出拜访亲友,谓之“辞岁”。家人叩拜尊长,也叫:“辞岁”。新婚的夫妇必须要到岳父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这叫“踩岁”。
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到朝,祝贺元旦。此时爆竹声如击浪轰雷,传遍朝野,彻夜不停。更夹杂着拨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真是好听。“土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锗帛毕,昧爽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阖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窗,谒影窗,具柬贺节。”如果路上遇到亲友,则施礼,继而祝曰:“新禧纳福”。“至于酬酢之具,则镂花会果为茶,十锦火锅共馔,汤点则鹅油方补,猪肉馒首,江米糕,黄黍;酒肴则腌鸡腊肉,糟鹭凤鱼,野鸡爪,鹿兔脯;果品则松榛莲庆,桃杏瓜仁,栗枣枝圆,楂糕耿饼,青枝葡萄,白子岗榴,秋波梨,苹波果,狮柑凤桔,橙片杨梅。杂以海错山珍,家淆市点。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得好“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四马喧哗,欢乐终日,真可以说是极一时之胜”。
.cn/city/txt/2007-01/11/content_7240128.htm

除夕至十五过年风俗

初一: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新年的初一,男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

初二:回门又称“归宁”,亦即“回娘家”,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之一。回门禁忌也多是关于新妇的禁忌,不过是指新妇在回娘家方面的禁忌事项。

初三: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扩展资料:

初一,是专指农历每月第一天,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自然每月的第一天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最重要的要算正月初一了,它是一年的第一天,第一个初一,自古就有很多习俗,比如聚财、饮酒,放炮仗、占岁,拜年。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不但如此,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中国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

-初一

-初二

-初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92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