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海霞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大脑的日益关注,中医脑病研究在理论探索、临床研究、药物研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绩。日前在西安召开的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上,参会代表们探讨中医脑病相关理论,交流中医脑病诊疗和科研经验,讨论中医脑病研究面临的问题,展示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重大脑病方面的成果。
一、理论研究紧跟时代步伐
中医脑病是一个新兴学科,对其定义、范围等还有争论。研讨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茂才对中医脑病的范围、证治概况、病证研究、药物开发等进行了回顾总结,指出中医脑病主要是指各种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脊髓而导致脑和脊髓功能障碍或异常的一类疾病。其病因有外感、内伤、外伤、先天、中毒等多种因素,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治疗起来也颇为棘手,主要包含了现代医学之神经、精神两大类疾病。随着世界性脑科学的兴起,中医对脑的认识也更加深入,在中医脑病的基础理论、临床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逐步形成体系。近十年来,诸多脑病如中风、癫痫、呆证等在病名诊断、病类诊断、证类诊断、疗效评定等方面都先后定出了试行标准。特别是对中风病,经过反复修订已取得共识,促进了学术交流,推动了临床研究的发展。中医脑病的治疗上也体现出中医药的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特点,成效突出。临床上开发的清开灵、醒脑净、安脑丸等一大批口服、肌注、静注药物相继问世,方便了临床使用,提高了临床疗效。
在王永炎院士领导下,一大批中医脑病工作者在中医脑病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对络脉、络病和病络的认识,可深入分析证候的共性特征、治法方药的多样性与个体化,有利于寻求脑病研究的契合点、切入点与突破点。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是中医临床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可以弥补中医研究方法的不足,特别是在难治病的中医药干预措施的寻找和应用中非常必要。应用循证医学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可以完善证候诊断标准,融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和现代医学的疗效评价标准,建立中医疗效评价标准,并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验证和完善这一疗效评价标准。这一研究思路在中医脑病研究中亦将发挥重要作用。另外,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方法学、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引入都将对中医脑病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解放军总医院尹岭教授关于针刺脑功能成像的研究,是将中医与神经信息学结合进行脑及相关功能的研究,有人就此提出中医参与神经信息学研究可能在以下三方面取得进展:一是利用中医手段和方法进行适当干预,探索脑及相关功能;二是利用中医理论探索脑及相关功能;三是利用中医脑病治疗经验与方法探索脑功能及其相关联系。有人提出了以信息与系统的观点研究中医药学的中医药信息生物学,并简述了具体案例。有人对中医脑病神经信息学的多维性与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
在本次学术会议的理论探讨中,涉及了生物信息学、神经信息学、循证医学等多学科研究领域,体现了多学科的交叉渗透,充分反映了中医脑病研究的学术发展紧跟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技术,已与当今科技发展同步前进。
二、基础研究广泛深入
在基础研究方面,为探讨中药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有研究观察清开灵有效成分胆酸、栀子甙及两者配伍应用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致炎因子TNF-α、IL-Iβ和ICAM-1含量的影响,发现胆酸可降低脑缺血损伤后TNF-α和IL-Iβ含量等,从多环节、多靶点显示出神经保护作用。清开灵主要药物黄芩、栀子对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有人还对清开灵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进行有关实验研究。
参麦注射液可扶正护脑、益气养明,在中风病急性期应用有较好的疗效。实验研究表明,参麦注射液及其含测成分人参皂苷Rb1、Rg1对神经、血管内皮星形胶质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提示中医扶正护脑治则与祛邪治则对中风病急性期具有相似疗效,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开辟了一个新思路。
建立不完全性脑缺血后大鼠模型,观察益气活血片在防治脑水肿,改善学习记忆能力以及神经细胞凋亡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发现不完全性缺血与细胞凋亡有关,益气活血片(当归、黄芪、冰片等)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由栀子、丹参等组成的解毒通络方能够有效诱导脑损伤修复过程中神经元结构蛋白的合成而促进神经再生。
在药物研究方面,由北芪、当归、三七、黄连等组成的益溶口服液,对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改善血液循环,防止溶栓后血管再闭塞,减轻再灌注损伤有积极作用。用由川芎、当归、白芍、生地、桃仁、红花、羌活、独活、防风、附子、细辛、麻黄、钩藤、鸡血藤、黄芪、泽泻、茯苓、龙牡等组成的新正天丸治疗偏头痛,通过降低患者5-HT2A受体的表达和血小板膜粘附分子的表达而抑制血小板活化,发挥治疗作用。由熟地、山萸肉、麦冬、肉苁蓉、白芍、肉桂、胆南星、地龙、郁金等组成的地黄合剂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及中枢神经系统中异常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有效的调节作用,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益气养阴活血方剂---芪棱汤(黄芪、三棱、天花粉、桑椹、水蛭等),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通腑醒神胶囊(番泻叶、虎杖、人工牛黄粉、栝楼仁等)灌肠与灌胃治疗实验动物脑出血,均能增强脑内血红素加氧酶-1(H0-1)mRNA和热休克蛋白(HSPTO)的表达,但灌肠比口服对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更为有效,这为中药直肠给药的疗效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有人发现大黄保护脑缺血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调节细胞因子紊乱、拮抗自由基损伤和减轻钙超载有关。
有人检测急性脑出血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激素含量,发现中脏腑者显著高于中经络者,中经络者显著高于健康人,且与出血量大小密切相关。HPA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参与了急性脑出血病理发生发展过程,测定其动态复化可作为判断中脏腑、中经络患者微观辨证、病情程度、预后及疗效评定的客观指标。另有人发现中风之中经络气虚血瘀夹痰型患者,血浆神经降压素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有人通过动物实验研究认为涤痰开窍法为治疗脑卒中抑郁的有效方法。
针刺对衰老过程中神经内分泌具有调整作用,可增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有人进行针刺足三里穴抗脑衰机制的实验研究,发现针刺去卵巢大鼠足三里穴后,可使其血中降低的雌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在mRNA水平调节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的表达,提示老年妇女雌激素减少影响胆碱能系统的功能,可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针刺足三里可提高雌激素水平,增强胆碱能系统功能,这可能是针刺抗脑衰的重要机制之一。有人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针刺足三里穴和穴位旁开点后下丘脑神经激素和神经肽的表达等,发现可引起激素、肽类的缓慢释放,加压素和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抑制等,说明足三里穴可部分抑制疼痛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有中枢依据。系列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还对下丘脑内磷酸化P38MAPK产生影响,对脑干P物质(脑肠肽之一)基因表达有影响,其具有中枢调节机制。
三、专科专病研究成效突出
中医脑病研究中,对中风病的研究较为广泛成果较多。中医药治疗中风在降低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提高生存质量方面,优势突出,且费用低,不良反应少。有人将中医药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优势概括为8个方面: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特色突出,症状治疗有优势,综合治疗,符合我国国情。
大量临床资料揭示中风病是在气血两虚基础上,因情志、劳倦、饮食、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诱发。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辨证分型,立法组方,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探讨中风病治疗规律,寻求最佳治疗方案与方药,这是目前中风病临床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常用开窍法、活血法、通腑法、祛痰法、解毒法、针灸疗法等,但超早期缺乏统一的、疗效确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筛选和开发脑保护药物是目前研究重点之一。有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瘀证患者血细胞表面的多型核细胞和单核细胞表达的粘附分子CD11b/CD18进行研究,发现其含量明显增高,且与证候相关,应用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中药可能降低粘附分子的毒性作用,有助于减少脑梗塞早期的脑损伤,这也可能是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切入点。
急性脑梗死采用溶栓治疗可致再灌注损伤出血,且治疗时间窗被界定在3~6小时之内,使许多病人难以及时得到救治。在超早期、急性期用通脑活络法治疗,重用头针(在梗死病灶侧,双侧风池穴,四神聪穴和颞三针、咽三针、后顶穴等特加穴位),选用体针,量化针刺手法等,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其是有效的,且安全性好。
中风病的高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有人用桂枝汤加减结合针灸与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可有效缓解患肢的疼痛、出汗、发紫、发凉等症状,能缩短病程,减少致残程度。用芍药甘草汤加木瓜等药组成的养血柔筋方剂---舒筋颗粒,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初步说明,其可改善患肢痉挛状态。有人对肢体痉挛分期治疗,早期多为肝风挟痰火上扰清窍,用平肝潜阳、熄风止痉方治之;恢复期为瘀血阻络,肝风内动,筋脉失养,用通络化瘀、熄风止痉、养血柔肝法治疗,同时配合针灸、肢体锻炼等。有人用直径0.25mm、长40mm的不锈钢针12支,直刺腹部的中脘、下脘、气海、关元、病侧滑肉门、大陵、上风湿点、上风外点、下风湿点、下风下点、健侧商曲、气旁,同时选取痉挛肌的拮抗肌侧经穴,治疗60例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疗效满意,且气虚症状亦有明显改善。
脑卒中后抑郁症不但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还可增加死亡率,近年来已引起重视,中医药治疗也显示出优势,如用涤痰化瘀、解郁醒脑法,同时用西药百优解对照进行疗效分析,发现在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基础上,用醒脑解郁汤(石菖蒲、郁金、半夏、巴戟天、川芎、红花、地龙、陈皮、竹茹等)治疗,治疗前后患者抑郁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口服或鼻饲逐瘀利水口服液(三七、泽泻等),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加速血肿吸收,疗效优于单纯手术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灌服或鼻饲中药,闭证用开窍(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涤痰(涤痰汤)为主,闭证以益气固脱(独参汤、参附汤)为主,同时进行降颅压、营养及电解质平衡、针灸等中西医疗法,效果显著。有人观察根据安宫牛黄丸组成而制的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其疗效可能与调节脑卒中患者的免疫异常有关,此药还有助于改善中小量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可提高生存质量。
中风后语言障碍的恢复,也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其病名及分类、辨证分型、治疗方药、康复训练、疗效评价等的研究尚需深入,加强中风失语专题研究和普及中风失语康复医学教育很有必要。据名老中医任继学教授验方制成的中风回语丹(石菖蒲、川芎、郁金、酒黄连等),具有开郁理气、芳香开窍、清热豁痰、开音出语功效,用治急性缺血性中风失语症,可提高患者语言评测分值,安全有效。有关于中风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大样本调查,发现其生存质量总评分很低,其生存质量各维度受损程度中,躯体功能受损程度最大,社会和心理功能的下降也很明显。中风患者证候分布中,风痰阻络证的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阴虚风动和风痰瘀阻,元气衰败、阴阳俱虚、热结腑实、肾精不足等的频率较低。
另外,会议论文还对中风病合并肺部感染、消渴病脑病等的治疗进行了交流,对脑病治则治法和药物疗效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专病专科专药的研究成果显著。
四、疑难脑病研究优势明显
现代医学一些诊治棘手的神经、精神疾病也归属于中医脑病范围,本次会议也收到了大量此方面的论文。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擅长治疗疑难脑病,提出“脑当为脏论”,认为颅脑水瘀证是诸多脑病的关键,总结出醒脑化痰开窍、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补中诸法。其从肝、奇经八脉论治脑髓病经验尤为独到,用其论治中风、眩晕、颤证、郁证、痫证、呆证、痛证等,理论基础充足,临床疗效突出。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有中药复方、单味药和针灸的实验研究,常用治法有滋补肝肾、熄风止颤、益气养血熄风、活血化瘀通络熄风、涤痰法等,中医药具有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的双重作用,还可及时防治服用西药后的副作用。有人指出肝肾阴虚是其基本证候,肾虚髓空是其证候进展结果,痰浊是病证变化的纽带,由痰到瘀的变化是病进的指征之一,痰瘀互结是变证产生的前题。与会者还讨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中存在的问题,如怎样建立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加强有效方药的筛选,规范临床科研,优选科研方案及加强相关基础理论与整体研究等。
血管性痴呆、运动神经元疾病、小儿抽动一秽语综合征、癫痫、恶性肿瘤所致脑水肿及颅内肿瘤、重症颅脑损伤等脑病的相关研究,也有不少高水平的论文和研究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药诊治疑难脑病的现状和学术发展情况,中医药诊治疑难脑病已有明显优势。
五、中医药治疗脑病任重道远
中医药在治疗中风、脑萎缩、老年性痴呆等脑血管病及帕金森病、癫痫、脑外伤后遗症等脑病上有着丰富经验,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但由于诸多原因,人们对脑的认识还很局限,还存在不少理论和临床上的困惑和难题。如中医脑病理论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心、脑、神明的关系及脑属脏属腑之争尚在激烈进行,临床辨证还不规范,疗效评价尚欠标准,对危重疑难脑病缺乏疗效可靠稳定的治疗方法和制剂等。中医在脑病研究中虽取得较大进展,但对方法学的应用还不够重视,科研设计不甚合理,研究结果难以推广,有些论文中随机化的可信度和质量令人忧虑,应用盲法较少,缺乏纳入和排除标准,有些研究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观察。
针对中医脑病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会专家学者就目前中医脑病研究面临的学科交叉、优势病种研究的设想、疑难脑病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证候诊断与临床评价的建立与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医脑病研究一定要突出中医特色与优势,要规范证候,运用科学规范的疗效评价体系,研制高效、速效的中药新药,提高疗效。研究中还要拓宽思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高起点以求突破,构建中医完整的脑病理论和诊疗体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99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防治非典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