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处方与药引(常用药引子)

医案日记 2023-04-30 06:14:34

处方与药引

王金亮 侯红霞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辞源》云:“中医开完处方,末尾加一两味药作为药引,又叫引子。”可见中医临证处方后每多涉及药引一事,药引者必与主方疗效一致,同气相求,可增加临床疗效,故尤在泾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则不通病所。”

清代,张睿曾作《药引论》专篇,指出“古人用汤,必须置引”。可见药引在临床之常用,《串雅内编》指出:“外感葱白汤下,内伤米汤下,痰病姜汤下,火病白水下,余可类推”,有者甚至一方数引,随证应用,其在处方中的作用实有画龙点睛之妙。

古今汤方何止千万,加之历代医家各有发挥,以致药引无穷。药引之用临床最常见者如生姜、大枣、黄酒、童便、葱白、饴糖、冰糖、粳米、核桃仁、猪蹄等。如桂枝汤用姜枣为引,配合主药以调和营卫;生化汤以黄酒、童便为引,增加祛瘀生新之力;外感风寒解表药用生姜、葱白以增加解表发汗之功;补益剂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也常配伍生姜、大枣以助益气之效;小建中汤以饴糖为引以温养脾胃;益胃汤用冰糖以图酸甘化阴;《傅青主女科》通乳丹用猪蹄为引以通乳汁,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药引”并非完全等同于“引经药”或“调和药”。“引经药”乃“引经报使”之意,《本草纲目》载有:“十二经引经药”,而“调和药”则意在缓和主药之峻烈,常作为使药应用,如甘草调和诸药。“药引子”有时有引经之意,也可用于调和诸药,有的则具有矫味的作用。

常用药引子

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药引子,也称之为引经药、引药,主要是能够引导处方中的诸药集中于某一部位或脏腑,直达病所,使之更好的发挥治疗效果的药物。

主要功效有三:

1、增强药物的疗效:健脾胃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常放入大枣;产后淤血多,乳汁少,常会用到生化颗粒或者生化丸,最好用红糖送服,可以增强补血散寒、祛瘀的功效;

2、直达病灶:中医认为,盐味咸,可引药入肾,作为药引能够帮助更好的发挥补肾作用。比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用淡盐水送服效果更佳;

3、缓解毒性:清热解毒药物,药性比较寒凉,容易伤胃,比如含贝壳矿石类的中药较难消化,都需要用米汤送服,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

常用药引子的用法用量:

1、生姜汤:常用于送服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等病症的中成药,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或是一些中药汤剂,一般用生姜3~5片,水煎取汁,温热送服;

2、稀米汤:粳米汤或者糯米汤,能够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道的损伤,常用于送服寒性比较重的中药汤剂或者中成药,比如三黄泻心汤、牛黄清胃丸等,趁热送服;

3、蜂蜜水:常用于送服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中药,如百合固金丸、养阴清肺丸等,一般用枣花蜜或者槐花蜜5~10毫升,冲入温水300毫升,送服药物;

4、大枣汤:常用于送服益脾胃、养心安神的中药,如人参健脾丸、归脾丸、香砂养胃丸等,一般用大枣5~10枚,加水煎取汁,送服药物;

5、淡盐水:常用于送服补肾药,如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取食盐1~2克,加温水300毫升左右,溶于水后送服药物;

6、葱白水:常用于送服治疗风寒感冒、鼻炎等疾病,多以大葱白1~2段切碎,煎水取汁送服,或者入汤剂同煎;

7、竹叶水:常用于送服清热利尿的中成药,取竹叶6克,加水煎煮取汁,温送服药物。

中药的药引子(全蝎和蜈蚣)该如何服用?

中药里有一些药是不需要煎煮的,比如朱砂、羚羊角粉等,有的是煎煮后会增加毒性;有的是量太少,怕煎煮的时候损失;有的是煎煮温度高会破坏有效成分。所以在调剂的时候,就会给你单包,并注明:冲服。意思是将其他的中药煎好后把冲服的中药倒入混和,一起服用。
这样的单包会按照处方剂量放入每一份中药里,如果你都取出来了,就看看处方上的剂量,每一付里应该用多少克全蝎、多少克蜈蚣。现在中医开药已经很少用什么药引子了。不要想得太神秘。
还有他给你的全蝎、蜈蚣是不是粉成药粉的,如果不是,就不能用来冲服,你应该去药店加工成粉再按上述方法冲服。
你确定医生给你开的处方里这两个药写的是冲服吗?最好去医生那里问清楚。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9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