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美发现早期检测前列腺癌新方法

医案日记 2023-06-20 00:42:09

一项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早期检测研究小组资助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细胞抗体的血样检测可能有助于发现早期疾病患者。研究人员在近期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刊文指出,该研究结果将使这一新型检测方法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检测(PSA)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互补。

以往研究发现,血液中的PSA水平正常(4.0毫克/毫升或更少)的男性也可能患有前列腺癌,且基于PSA水平诊断的前列腺癌筛查具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因此,科研人员一直在寻找一种适用于早期筛查该病的辅助检测方法。

目前已知,癌症患者能够对肿瘤细胞表面上的抗原蛋白产生抗体。抗体自身通过免疫细胞产生蛋白质,以助于机体抵抗和消灭病毒、细菌和其他侵袭机体的外来物质。当癌细胞增长时,正常的免疫抗原将以不同正常的方式出现在细胞表面上,然后机体将这些正常抗原作为外来物质对其产生抗体。由于这些特殊的抗体是抵抗机体本身产生的,因而被称为自身抗体。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分别对22个目标蛋白进行了鉴别。结果证实,88.2%的目标蛋白对前列腺癌产生特异性。由于该类癌在未检出癌症人群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因而可用于尚无临床表现者的鉴别诊断。

联合利用自身抗体信号与PSA检测有助于减少单独PSA试验中出现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这些结果的统计学分析表明,使用蛋白检测法所获得的前列腺癌患者与对照者之间的结果差异比PSA检测更明显。通过22个目标蛋白检测,其癌症检出准确率为92.7%;相比之下,根据PSA检测的癌症准确率则仅为79.6%。

研究人员认为,采用自身抗体信号检测法可能为PSA水平低于10纳克/毫升的前列腺癌患者是否进行活组织检查的评估提供了重要信息。

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研究院的该项研究负责人Arul Chinnaiyan博士说,虽然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前列腺癌的检测上,但这一基本方法可能亦适用于其他癌症的检测,甚至可用于免疫系统异常的其他人类疾病。

该研究计划将对蛋白肽检测板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并将重复操作的研究步骤和新的血液样本用以验证蛋白肽的有效性,同时还将开展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前列腺癌检测,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预防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长期占据男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第二位。在中国,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体检的普及,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在显著增加。如何早期预防和发现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预防要从多方面入手。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器官。这个器官的生长发育有两个快速期,一个是青春期,一个是中老年期,后者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易发期。前列腺癌的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比如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其发病率会增加2-3倍。不同种族发病率不同。比如在美国,黑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是白人的100多倍,而亚裔人群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此外,理化污染等环境因素,吃红肉、奶制品、油炸食品、吸烟等饮食习惯,都可能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前列腺癌的预防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筛选高危因素


1.所有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在体检时都要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


2.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人要高度重视,需要密切随访,定期去医院检查。


第二,注意自我保护


1.劳逸结合,适当有氧运动;


2.改善周围环境,避免或尽量减少接触各种致癌物;


3.改变不良习惯,如戒烟等。


第三,改善饮食习惯


少吃红肉、乳制品、高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多吃以下食物


豆制品:大豆及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可抵抗雄激素的影响,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


西红柿: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风险;


坚果:核桃、葵花籽等坚果富含维生素E,是预防前列腺癌的有效途径;


猕猴桃: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包括谷胱甘肽,能抵抗癌细胞突变;


鱼、内脏、芝麻、黑木耳:这些食物含硒丰富。众所周知,硒有抗肿瘤作用;


洋葱、苹果、绿茶、红酒、大蒜、辣椒:这几类食物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弱雌激素作用,还能抗氧化,抑制前列腺癌细胞;


南瓜子:富含脂肪酸,能改善前列腺的功能。


早期发现是关键


对于前列腺癌,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是早期发现。早期前列腺癌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只能通过姑息性治疗。但是,与其他体表肿瘤不同,前列腺癌是患者自己看不到、摸不到的,前列腺癌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那么,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呢?答案是加强普查和筛查。如果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进行前列腺活检以明确诊断。


在普查方面,临床上有三种被称为金标准的无创检查方法:


一、血液PSA检查


前列腺癌的分子标志物有很多,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有效的是PSA(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其正常范围小于4ng/ml。


二、直肠指检


专家可以发现是否有前列腺肿块及其质地、大小、边界等。通过直肠指检。有经验的医生可以根据手指上的感觉初步估计是否有前列腺癌的可能。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依赖设备,可以在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推广。


三、经直肠b超检查


前列腺癌经常发生在前列腺的外围区域。该区域靠近前列腺包膜,经直肠b超(TRUS)探头靠近直肠,可准确发现该区域是否有肿块,并提供前列腺整体结构、癌的大小、位置、边界、质地、血供等清晰的超声图像。


此外,核磁共振成像


只有一次前列腺活检才是可以明确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金标准。然而,这种方法是一种侵入性检查。穿刺后有血尿、尿路感染、发热等风险。而且过去使用的随机穿刺也有漏诊的可能。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可以使用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细针穿刺,不仅可以提高穿刺的准确性,还可以减少穿刺后的并发症。目前,这种方法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是最准确、最有效的,也是鉴别早期前列腺癌的唯一方法。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前列腺癌做什么检查?

摄护腺癌是一种男性恶性癌症,本癌症病不常见,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仍在探索之中。但说起前列腺癌,或许有人比较了解,摄护腺癌就是前列腺癌症。摄护腺癌可以治愈吗?在这提醒男同志,不要忽视日常体检,摄护腺癌是可以检查出来的。
1、摄护腺癌是高发癌症
摄护腺癌高居国人癌症十大死因第6位,台湾每年新增5千多名摄护腺癌患者,其中有30%至40%发现在已是晚期、转移性摄护腺癌病人。
台北荣总一般泌尿科主任张延骅表示,摄护腺肿瘤依赖雄性激素滋养以生存繁殖,过去在治疗方面多采取“荷尔蒙治疗”,以药物阻断雄性激素(_丸酮)对摄护腺癌细胞的刺激,然而多数荷尔蒙疗法病人在2年_会出现抗药性,病情可能恶化。近年已陆续有抑制雄性激素的新药,例如健保刚通过有条件给付的“口服雄性激素接受体讯息传递抑制剂”(enzalutamide),可减少晚期摄护腺癌60%的恶化及29%的死亡风险,能延长患者的病情进展,提高存活率。张延骅:‘(原音)过去的那种传统荷尔蒙治疗,只是压抑男性荷尔蒙,这个新药除了压抑男性荷尔蒙之外,也会杀死癌细胞,所以当然是会比较有效。’
张延骅说,摄护腺癌无明显症状且无疼痛感,即便察觉有异,也常因症状与摄护腺肥大过于相似,被男性视为“正常老化”现象而忽略,以致发现在已经是晚期。他呼吁男性应定期做摄护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张延骅:‘(原音)通常建议至少50岁的人就要去检测PSA(摄护腺特异性抗原),然后让泌尿科医生做肛诊,如果这2个有任何1项是不正常,那很可能就要去做切片。’
张延骅指出,摄护腺癌第一期到第三期检出确诊后,仍有近95%的十年存活率,甚至有可能被治愈,但若是晚期发现,十年存活率则低于20%。美国男性甚至在40岁就开始检测PSA并且长期追踪,因此多数是早期发现,晚期的病人只占了5%,台湾晚期病人却高达30%,就是因为诊断较晚的关系。
2、摄护腺癌症状
护腺又称为前列腺,位于膀胱出口处,包围着尿道,年纪大的男性,摄护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肥大,肥大后可能影响正常排尿,出现解尿迟缓、频尿、滴尿、夜尿、或尿解不干净的困扰。
一般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应该做一次摄护腺检查,包含肛门指诊、验尿、摄护腺特异抗原及超音波检查。
若是良性摄护腺肥大合并下泌尿道症候群,由医师评估服药或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以内视镜刮除或雷射汽化、雷射切割为主,将肥大的摄护腺清除,即可恢复正常排尿。
若有摄护腺癌的疑虑,则需接受切片检查来确诊。初期摄护腺癌经由手术或电疗,预后十分良好。手术以摄护腺根除性切除为主,传统手术需要开腔剖腹,目前可利用腹腔镜或是机器人手臂执行微创摄护腺切除手术,出血量少、复元快,患者痛苦指数大为降低。
早期摄护腺癌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让人疏忽,临床上常见摄护腺癌合并脊椎骨转移后骨折案例,此时已不适合接受手术,可接受荷尔蒙疗法。
3、摄护腺癌做什么检查
男性在六十岁以后都要警惕前列腺癌的发生,尤其是有家族史的老年男性。在泌尿外科门诊检查时,常用的前列腺癌筛查指标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这种指标通过抽血化验就能完成,正常范围在0-4ng/ml。如果检查结果在4ng/ml以上,建议找专科大夫做直肠指诊,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情况,同时可以做一个经直肠的彩超。这项检查是用超声探头经过直肠来看前列腺,稍微会有点不适,如果直肠超声提示前列腺外周带有低回声结节,一定要引起重视,这种情况往往提示有前列腺癌发生,需要预约前列腺核磁进一步检查,直观的了解肿瘤发生部位、大小、浸润范围以及是否侵犯周围器官。这些检查完成后必须通过穿刺活检来证实前列腺癌,病理诊断才是最终的确认诊断!

男性检查项目推荐?

据调查了解,以往美国的前列腺癌患病概率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但是中国的人口随着基数的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现如今,我国的秋安裂罅奶疹的患病概率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了,男性45岁生理机能有了一定的衰退,需要做一些相关的检查了,那么,男性检查项目推荐?45岁以后男性该做的检查。
1、45后男性该做的检查
发现前列腺癌主要有4种检查
早期前列腺癌没有明显症状,之后会逐渐出现尿频、血尿、排尿困难、血精等表现,晚期会有骨痛等转移症状。
早期前列腺癌的肿瘤只局限于前列腺内部,没有进行远处转移,手术后10年和15年的存活率在90%以上,但晚期的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及早发现前列腺癌对前列腺癌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尽早查出前列腺癌呢?
①直肠指诊:医生用手指经直肠触摸患者前列腺,以此检查前列腺是否发生异常。
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如果检查结果小于4ng/mL,则患前列腺癌的几率比较低;假如结果为4-10ng/ml,则为可疑;结果大于10ng/ml属异常,前列腺癌检出率高达64%;
③经直肠超声检查,把有声探头伸进患者的直肠窥查前列腺,有助于发现前列腺结节;
④前列腺穿刺活检:通过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最终可确诊前列腺癌。
如果经由前3种筛查发现可疑者,需要经前列腺穿刺活检来确诊前列腺癌。
哪些人要查直肠指诊和PSA?
前列腺癌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4个:
年龄(45岁后发病率显著增加);
家族史(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的女性患者或父辈中有前列腺癌患者)
种族(非裔美国人风险高);
其他(吸烟、不健康饮食)。
直肠指诊和PSA是发现早期前列腺癌的重要方法。那么,哪些人需要筛查这两项?
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和国内专家均建议:大于50岁的男性应每年进行例行的直肠指检和PSA检查,若有前列腺癌家族史,则应从45岁就开始每年检查一次。
所以,男性要想远离前列腺癌,超过50岁就要坚持每年查体,尤其不要漏掉直肠指检和PSA。
2、如何保护前列腺健康
多排尿
这对男女来说,都是不变的道理,同时也是肾脏保健的好方法。
多喝水
多喝水就会多排尿,浓度高的尿液会对摄护腺产生较多的刺激,所以多多喝水,以稀释尿液的浓度。
多放松
生活压力可能会增加摄护腺肿大的机会,临床显示,当生活压力减缓,通常摄护腺症状多会舒缓。
不要久坐,做好保健
短时间久坐或偶尔久坐对身体影响不大,但因工作原因必须久坐,则很容故意影响前列腺健康。这主要是因为前列腺局部充血,使前列腺代谢产物堆积,容易造成前列腺管堵塞等症状发生。保持清洁
男性的阴囊伸缩性大,分泌汗液较多,加之阴部通风差,容易藏污纳垢,局部细菌常会乘虚而入。这样就会导致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性功能下降。若不及时注意还会发生危险。因此,坚持清洗会阴部是预防前列腺炎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规律的性生活
临床显示,每周三次或更多有规律的性生活可以缓解摄护腺疾患,而让摄护腺排空的最佳方法莫过于有规律的性生活,许多中年夫妻通常会慢慢失去性生活,这对于摄护腺保健十分不利。洗温水澡
洗温水澡可以舒解肌肉与摄护腺的紧张,因此可以减缓症状。
远离咖啡因、辛辣食物与酒精
以上三种刺激性食物对于男性的影响虽然是因人而异,但是为了健康最好远离。可以多补充华宝通番茄红素,有利用男性的前列腺保护。

呵护前列腺,关注男性健康



前列腺癌的病因是什么?


前列腺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基因改变有关。比如雄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的改变会导致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有BRCA1基因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没有BRCA1基因的男性的3倍。P53基因的异常与高分级、高侵袭性前列腺癌密切相关。基因变化也可能与饮食等环境因素有关。基因改变越多,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就越大。在少数情况下,前列腺癌可能是遗传的。


目前,与前列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总结如下:


绝对风险因素:


年龄:年龄是前列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前列腺癌在小于45岁的男性中非常罕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急剧上升,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年龄大于65岁。基本上40岁以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几乎每10年翻一番。50-5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为10%,而80-89岁男性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急剧上升至70%。


家族史:当家族中有直系男性亲属患有前列腺癌时,家族中男性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男性直系亲属一般指父亲和兄弟。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一人患前列腺癌,患前列腺癌的概率会比一般人群高一倍。如果有两个,那就高三倍。这表明前列腺癌的发生可能与体内的一个或一组基因有关,但这些基因至今还没有被科学家完全识别出来。


种族:非裔美国人(即非洲裔美国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西班牙裔和白人,而非裔美国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是全世界最低的。生活在美国的亚裔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低于白种人,但明显高于亚洲本土男性。虽然黄种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还没有达到欧美国家的水平,但在中国大陆、台湾省、香港、日本、南韩和新加波,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


前列腺内异常细胞的病理变化:高度前列腺上皮内瘤变的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N)是一种癌前病变,在显微镜下显示异常的细胞生长形态。虽然不是癌症,但往往预示着前列腺癌的存在,只是目前还没有检测出来。


相对风险因素:


饮食:一些研究表明,经常吃高动物脂肪食物的男性也容易患前列腺癌,因为这些食物含有更多的饱和脂肪酸。从32个国家的研究结果发现,前列腺癌的死亡率与总脂肪摄入量有关。然而,饮食中富含蔬菜和水果的人生病的概率较低。


雄激素水平:体内雄激素水平高也是导致前列腺癌的可能原因之一。雄激素会促进前列腺癌的生长。


我国居民前列腺癌患病率的上升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和环境污染有关。结果表明,吸烟、饮酒、经常喝牛奶、多吃鸡蛋和猪肉是我国前列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吃绿色蔬菜、水果和豆类是一个重要的保护因素。


前列腺增生会变成前列腺癌吗?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虽然两者都发生在前列腺,但一般来说,前列腺增生本身不会转变为前列腺癌。如果把前列腺比作一个鸡蛋,那么前列腺的包膜就是蛋壳,前列腺的外围区就是蛋白质,前列腺的移行区就是最中央的蛋黄。前列腺增生主要发生在前列腺中央区的移行区,而前列腺癌主要发生在前列腺的外周区。两者在解剖位置上有很大区别。另外,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病理过程。


到目前为止,只有雄激素能促进病理性前列腺癌向临床前列腺癌转化,但没有证据表明能促进良性前列腺增生向前列腺癌转化。但是,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可以同时存在。不要以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就不会致癌,前列腺移行区会发生少量前列腺癌(约10%),所以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标本中有时也能发现前列腺癌。所以,老男人小便异常,一定不能想当然地认为一定是前列腺增生。记得去正规医院的泌尿外科排除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的体征和症状是什么?


由于前列腺癌多起源于前列腺外周带,发病隐匿,生长缓慢,所以早期前列腺癌可以没有任何预警症状,只有筛查时血清PSA值升高和/或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异常改变。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属于前列腺癌晚期。


若前列腺肿瘤局部生长,压迫前列腺尿道,可出现排尿困难,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尿流细、尿流偏、尿流分叉或尿程延长)、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等。严重时会出现尿滴和尿潴留。这些症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相似,容易被误诊和漏诊,从而延误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于晚期前列腺癌,可能会出现疲劳、体重减轻和全身疼痛等症状。由于疼痛严重影响饮食、睡眠和精神,长期折磨后,全身越来越虚弱,消瘦乏力,进行性贫血,最后全身衰竭出现恶病质。


当前列腺癌转移到骨骼时,它会导致转移部位的骨痛。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包括脊柱、髋部、肋骨和肩胛骨。约60%的晚期患者会出现骨痛,常见于腰部、骶骨、臀部和臀骨盆。骨痛有不同的表现。一些患者可以表现出持续性疼痛,而另一些患者则表现出间歇性疼痛。骨痛可以局限于身体特定部位,也可以表现为身体不同部位的游走性疼痛;骨痛在一天的不同时间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休息和活动的反应也不同。如果由于肿瘤侵犯,骨骼明显变脆,很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有些部位是关节炎的常见部位,比如膝关节、肩关节。这些部位的疼痛不一定是前列腺癌转移引起的,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有前列腺癌转移。


1/2~2/3的患者初诊时有淋巴结转移,多发生在髂内外区、腹膜后、腹股沟、纵隔和锁骨。如果前列腺癌转移到邻近区域的淋巴结,通常没有症状。少数情况下,当淋巴结广泛转移,淋巴结明显肿大,血管受压,下肢淋巴回流受阻时,就会出现下肢和阴囊肿大的症状。


晚期前列腺癌伴脊柱转移,如果脊柱骨折或肿瘤侵犯脊髓,可导致神经受压,进而引起瘫痪,需立即去医院急诊。


如果前列腺癌侵犯膀胱底部或盆腔淋巴结广泛转移,就会发生单侧或双侧输尿管梗阻(将尿液从肾脏引流到膀胱的通道)。输尿管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少尿(双侧输尿管梗阻时出现无尿)、腰痛、恶心、呕吐,并发感染时发热。


前列腺癌通常不伴有血尿和血精;但一旦出现血尿、血精,就要去泌尿外科门诊做相关检查,排除前列腺或精囊肿瘤的可能。


患有广泛前列腺癌的患者可能遭受肿瘤破裂和出血。此外,前列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贫血的原因可能与肿瘤骨转移、内分泌治疗或发病时间有关。一般来说,血细胞的数量下降缓慢,因此患者可能不会有任何贫血的症状。一些严重贫血的患者会出现虚弱、体位性低血压、头晕、气短和疲劳。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早期前列腺癌患者及时接受根治性治疗,10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但是,由于前列腺癌的发病比较隐蔽,当出现明显症状(血尿、压迫等)时。)出现在体内,病情往往会失控。在中国,70%以上的患者初诊时已是晚期。


前列腺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唯一有效方法。早在10年前,美国就开始了前列腺癌的普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肿瘤治疗的关键。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愈的可能性越大。目前,美国近90%的前列腺癌患者属于早期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超过90%,这得益于前列腺癌筛查,使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早期发现和治疗前列腺癌。相信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深入,前列腺癌筛查很快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筛查项目主要包括:直肠指检和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必要时进一步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如果发现任何异常,需要进行前列腺活检,以做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和其他癌症一样,病理活检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金标准。当怀疑前列腺癌时,我们可以通过超声引导下的空心针穿刺获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在b超定位下,将细针插入前列腺,取出组织,一般取12~16个组织。多取材可以显著提高前列腺癌的阳性检出率。在永州阿波罗男科医院,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的专家会根据获取的样本确定肿瘤的类型,进行分期,然后制定出适合患者个体的规范化治疗方案。


哪些人更容易患前列腺癌,是筛查的重点对象?


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对高危男性采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合直肠指检进行早期筛查,对阳性患者结合临床病史采用活检穿刺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和分期判断。因为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PSA水平就会升高。


一般来说,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是前列腺癌的高发人群,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所以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前列腺癌筛查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应该从40岁开始定期体检和随访。


2014年5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发布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认为,前列腺癌的高危人群为45岁以上男性,有前列腺癌家族史、慢性炎症、反复尿急、血尿。他们的检查内容应包括前列腺肿瘤标志物PSA/fPSA、前列腺触诊检查、前列腺超声检查以及询问前列腺癌和慢性炎症家族史。合理使用血清标志物PSA和fPSA筛查前列腺癌,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建议45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在体检时的血常规检查中增加PSA和fPSA,通过筛查实现早期干预和早期诊治。


教你读懂化验单上的PSA相关指标。


拿到化验单后,大多数人往往只关心总PSA值,但化验单上除了总PSA值,还有一些PSA相关的指标。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


血清总PSA的测定是最经典、最基本的PSA检测。然而,随着PSA检测的广泛开展,人们逐渐发现仅用血清总PSA筛查前列腺癌患者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为了提高PSA检测的准确性,许多PSA相关指标的概念相继被提出,主要有:


游离PSA:血清总PSA由PSA的几个亚型组成,主要有两个亚型:游离PSA和结合PSA。游离PSA是指血液中不与血浆蛋白结合的PSA。前列腺癌与游离PSA呈负相关,与结合PSA呈正相关。良性前列腺增生与游离PSA呈正相关。当血清总PSA在4ng/ml-10ng/ml之间时,如果游离PSA与血清总PSA之比大于0.25,则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较小,而如果该比值小于0.15,则应怀疑前列腺癌,需要进一步深入检查。


PSA密度:PSA密度是指血清PSA值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其中前列腺体积可通过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的长、宽、高后,由公式计算得出。PSA密度有助于区分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当血清总PSA在4ng/ml-10ng/ml之间时,如果PSA密度小于0.15,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PSA密度大于0.25,就要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要进一步做前列腺活检。


PSA率:PSA率是指血清PSA的年升高值,主要针对血清PSA值低(低于4ng/ml)的患者。如果PSA的上升速度超过每年0.75ng/ml,就要怀疑前列腺癌的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前列腺活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77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