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Ryan等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激素敏感的前列腺癌患者无论是否伴有骨转移,每3个月一次的唑来膦酸治疗都有助于改善其骨密度和减少骨转化。[BJU Int2007,100(1):70]
在该研究中,42例接受雄激素去势治疗
治疗前,伴有骨转移者的NTX和BA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骨转移者。治疗12个月后,除已知发生骨转移的部位外,唑来膦酸组的骨密度增加幅度高于安慰剂组,如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增加幅度分别比安慰剂组高4.2%和7.1%。此外,唑来膦酸组的骨转化指标(NTX和BAP)均有显著下降。
受访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肿瘤科副主任医师刘浩
前列腺癌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很容易出现骨转移,尤其是盆腔和胸腰椎的骨转移。因为前列腺组织周围分布着非常丰富的血管,前列腺癌细胞很容易通过血管途径转移到盆骨和胸腰椎。
治疗方案
对于前列腺癌的骨转移,我们主要采用放射治疗,以及唑来膦酸等药物进行帮助控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愈后跟转移部位关系十分密切。
转移部位
比如说前列腺癌盆腔转移,很容易影响盆腔骨髓造血器官,造成恶性贫血,这样愈后是非常差的。另外前列腺癌胸腰椎转移,很容易造成全身的偏瘫。因此,对于盆腔转移或胸腰椎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早治疗、规范治疗。
病因
前列腺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如果家族中无患前列腺癌者的相对危险度为1,绝对危险度为8;则遗传型前列腺癌家族成员患前列腺癌的相对危险度为5,绝对危险度为35~45。此外,前列腺癌的发病与性活动、饮食习惯有关。性活动较多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增加。高脂肪饮食与发病也有一定关系。此外,前列腺癌的发病与种族、地区、宗教信仰可能有关。
扩展阅读:2012年我国肿瘤登记地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9.92/10万,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发病年龄在55岁前处于较低水平,55岁后逐渐升高,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高峯年龄是70~80岁。家族遗传型前列腺癌患者发病年龄稍早,年龄≤55岁的患者占43%。
唑来膦酸用于治疗骨质疏松,一年打一次;如果用于癌症晚期骨转移骨质破坏,每月需打一次。
唑来膦酸的副作用非常大。打完唑来膦酸5-6个小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骨痛、肌肉痛、头晕、身体疲乏等症状,和重感冒的症状很类似,让人非常难受。
一般72小时,症状得到缓解。但是完全恢复,需要14天或更长时间。
如果感到非常难受,可以咨询一下医生,能否服用“泰诺”进行缓解。
本回答参考了《前列腺癌骨转,打不打唑来膦酸》。
回答仅供参考,治疗意见需以医生为准。谢谢。
早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和根治性放疗,治疗后能达到不错的效果,甚至可以治愈。
前列腺癌本身生长缓慢,有些可以先不进行治疗,先进行观察和监测,如果出现癌症进展速度加快,则需要积极接受治疗。
当前列腺癌转移到前列腺外的地方时,一般选择内分泌治疗(激素治疗)、放疗、手术切除、化疗等进行综合治疗。对于早期患者,我们要用手术根治或者放疗根治。长期观察来看,手术的效果可能要好于放疗。但是,手术本身有手术的问题,因为一个手术不但费用是患者的负担,最重要是手术可以造成部分患者的尿失禁以及性功能丧失。放疗有自己的优势,性功能丧失、尿失禁发生率低一些,这是对早期的前列腺癌而已。
对已经发生骨转移的晚期的前列腺癌也不用太丧失信心。很多患者诊断了前列腺癌,已经发现骨转移后,心情非常的焦虑,他自己认为自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实际上对90%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说,即使骨转移了,肿瘤生长也是比较缓慢的。其次,我们有非常有效的内分泌治疗方法,所谓内分泌治疗方法,简单理解就是通过药物或者睾丸切除,把体内睾酮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90%的前列腺癌细胞都会萎缩甚至消失,骨转移症状也会消失,而且能持续好多年。
前列腺癌手术的恢复主要是一个控尿功能的恢复,一个很成功的手术也不能保证患者做完手术以后能够避免尿失禁的发生,因为前列腺本身就是一个有很强控尿功能的器官,切掉以后,男性的控尿功能会去掉一半,所以相当一部分患者做完手术以后出现尿失禁。
轻者就是压力性尿失禁,比如一咳嗽、一蹦一跳就会漏尿,重者就会变成持续性的尿失禁。所以我们在手术之前,教患者如何做盆底肌训练,加强它可能残留的括约肌的肌力,如果术后出现尿失禁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这种盆底肌训练,基本上能达到控尿的效果。
勃起功能障碍如何去预防,实际上最近30年以来前列腺癌这个手术最重要的一个进展,就是发现了勃起神经走行,使得我们做手术的时候,能够避免损伤这个神经,所以我们叫保留神经的前列腺根治切除术。
但是神经能不能保留,要取决于医生的技术及患者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实际上取决于一种平衡,并术前需要得到患者的理解。因为我们知道,要想保神经就要少切前列腺周围组织,要少切前列腺周围组织,就有可能留下癌细胞(专业上称之为切缘阳性),所以两者之间的平衡有些时候很难达到。
我们的原则是,保命第一,就是说肿瘤切尽是第一位的,第二位才是保留你的神经,以及控尿的问题,如果一味地保留勃起神经,导致肿瘤未能切净,术后还需辅助放疗,那就不如一开始就采用根治性放疗。所以我们事先都要跟患者进行一个良好的沟通。前列腺癌的治疗选择相对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其临床分期,危险分级综合的选择治疗方案,对于低危、中危、局限性高危性前列腺癌,及局部进展期的前列腺癌,大体的治疗原则是以根治性治疗,包括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或根治性放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策略。
对于转移性前列腺癌,总体的治疗原则是以雄激素剥夺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策略,包括单纯的去势治疗,去势联合多西他赛化疗,去势联合阿比特龙或恩扎鲁胺的新型内分泌治疗,去势联合氟他胺或比卡鲁胺等传统非甾体类抗雄激素类药物。
无论在局限性,还是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中,均需要提到的一个概念是观察等待,它是指对于无症状或强烈拒绝手术或药物治疗的前列腺癌病人,为避免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暂时不给予相应的治疗,而是进行密切的观察和随诊,至患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肿瘤进展时,再给予治疗,但患者需要充分知情疾病进展的可能,并且需要进行密切的随访。前列腺癌治疗过程之中常用的几种药物有:
1. 戈舍瑞林、亮丙瑞林类
这类药物均属于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的激动剂,作用原理是与下丘脑内的垂体结合,可以引起受体水平的下调,从而引起垂体黄体生成素和卵泡雌激素释放减少,导致睾丸雄激素产生的减少,但在应用初期,可以引起睾酮水平突然上升的闪烁现象,从而刺激前列腺癌的生长,引起骨痛、排尿困难症状,或其他前列腺癌相关症状的加重。但是再继续用药3-4周以后,血清的睾酮水平一般可以降至去势水平,其常见不良反应为热潮红、多汗、性功能减退以及勃起功能障碍等。
2. 比卡鲁胺、氟他胺类
这类药物均属于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它们可以与雄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阻止雄激素发挥作用,但是它们不会抑制雄激素的分泌。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肝毒性,所以在用药期间应监测肝功能,另外还存在男性乳腺发育和乳腺疼痛等不良反应。
3. 阿比特龙
阿比特龙是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一种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为高效选择性的细胞色素转化酶抑制剂,作用机制为阻断睾丸、肾上腺和前列腺癌肿瘤细胞的雄激素合成。研究发现阿比特龙较安慰剂组,能显著延长前列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升高,或者心脏疾病,使用时需联合泼尼松一起使用。常用于前列腺癌的化疗,是一种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阻碍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最终诱导其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其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疲劳、脱发等,一般每三周为一个治疗周期,使用也需要联合泼尼松。
5. 唑来膦酸
唑来膦酸属于双膦酸盐类药物,前列腺癌最常发生的转移部位是骨骼,唑来膦酸可以有效治疗骨破坏,缓解骨痛,预防和推迟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尤其是推迟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因而可以作为前列腺癌骨转移综合治疗的基础用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低钙血症,所以治疗时可以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71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花类中药的显微鉴定技术应用
下一篇: 过敏性鼻炎药物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