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医药报讯 在不久前召开的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会议上,来自苏黎世的M.Hermann教授作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有关高血压研究方面的报告。报告内容为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关系。
全球50%~60%的老年人以及不同种族的各年龄组妇女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不足(血浆维生素D为21~29纳克/毫升)或缺乏(血浆维生素D小于20纳克/毫升)。近年来有多项研究发现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关联。一些研究显示:随着维生素D血浆浓度的下降,外周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有关心血管病与维生素D的相关研究也显示同样的情况,在一个样本量为18225例的HPFS研究中发现,心肌梗死患者维生素D水平较低。还有研究也显示,随着维生素D水平的下降,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明显上升,且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
有关高血压与维生素D的研究也主要来源于上述HPFS研究。其中发现,随着维生素D血浆浓度的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上升。血清25-OHD浓度可代表机体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以其浓度大于30纳克/毫升时高血压发病的相对风险(RR)为1而论,当其浓度小于15纳克/毫升时,男性高血压发病增加6.13倍,而女性增加2.67倍。随后在有18825例高血压患者参与的NHANES-III研究中也发现,那些血浆维生素D浓度在低1/4分位水平的人群,与那些浓度在高1/4分位水平的人群相比,其高血压患病危险增加1.3倍、高甘油三酯血症危险增加1.47倍、糖尿病患病率增加1.98倍,而肥胖的危险增加2.29倍。这就提示,维生素D的水平与高血压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
维生素D的水平为什么与高血压有关呢?追寻可能的机制是:维生素D受体存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单核细胞以及成骨细胞等组织细胞上,通过膜相关受体,经过蛋白酶A、C,磷脂酶3等介导,最终影响mRNA表达,抑制肾素mRNA转录。维生素D受体还与其他内皮衍生的血管活性物质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到血管舒张功能。1999年研究人员就在高血压鼠身上证实了这一现象,但在慢性肾病患者中没有获得这一证实。
在一项对222例大于65岁的瑞典人的研究中发现,人体内的维生素D3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发生着周期性的变化,在1月及8月有两个高峰。在另一项148例社区居住的老年妇女的研究中发现,每天服用维生素D3800UI/天及钙剂1200毫克/天,在两个月内可以使血浆维生素D3从25.7纳摩尔/升增加至64.8纳摩尔/升,同时收缩压下降13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7毫米汞柱。也有一项小规模的随机双盲研究发现:在6周内当血浆维生素D3从58纳摩尔/升增加至151纳摩尔/升时,分别可以使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6毫米汞柱。而在2007年一项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上的研究对健康妇女进行随访,发现每天给予钙剂1000毫克及维生素D3400UI并不能使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病率有所下降。由上可见,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素D3干预能够影响心血管事件终点。
总之,人体内理想的血浆维生素D为30~60纳克/毫升(45-150纳摩尔/升)。维生素D缺乏常常伴随着周围血管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等的发病率增加,总死亡率增加。目前只有有限规模的临床试验证实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可能可以使临床获益,尚需要大规模且终点明确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加以证实。维生素D的血浆水平与血压水平有一定的关系,同样需要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证实。
相关新闻
美国儿科学会更新未成年人维生素D建议摄入量
据新华社讯美国权威儿科医师组织——美国儿科学会10月13日发表声明称,最新医学研究表明,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很多严重疾病,因此未成年人从婴儿期一直到青春期的维生素D摄入量应在目前建议量上翻番。
该组织称,更新后的未成年人每日维生素D建议摄入量应为400国际单位,这个水平需要从出生一直维持到青春期。而此前该组织于2003年制定的未成年人维生素D建议摄入量为每日200国际单位。
声明指出,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明,维生素D对于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除了可保持骨骼强健预防软骨病外,维生素D还能起到有效治疗软骨病的功效。童年时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还能降低人们成年后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另外,以成年人为对象的研究也显示,维生素D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助于预防传染病、自体免疫疾病、某些癌症以及糖尿病。
儿科学会解释说,仅凭饮食很难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晒太阳虽有助于人体内合成维生素D,但目前医学界还很难断定每天晒多长时间的太阳对于皮肤是安全的。因此该学会建议,应根据未成年人的饮食情况,每日适当补充维生素D,以保证400国际单位的摄入量。
有报道称维生素D缺乏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密切相关。它真有这么多功效吗?
维生素D有益人体骨骼和肌肉健康,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吸收,增加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风险。较高水平的维生素D,特别是血清中的25-羟维生素D浓度较高,可降低人得癌症的几率。维生素D既可促进钙吸收,也可促进骨骼中的钙分解,维持平衡。
人体里的维生素D主要有两种,即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前者来源于植物,后者是来源于动物。无论植物还是动物,都需要通过日光照射才能合成维生素D。因为人类皮肤中存在维生素D的前体—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的作用后就会变成维生素D3。但维生素D3不是活性成分,需要经过血液运输到肝脏、肾脏进行两次活化后才可以变成活性的维生素D。我们吃进去的维生素D2或D3经过肠道吸收后,同样也要经肝肾的活化,最终才能为身体利用。
如何获取足量的维生素D?维生素D的来源包括三方面:日光照射、天然食物的补充添加。这最简单的方法是多晒太阳。阳光充足的季节,每天坚持户外活动。阳光照射在裸露的皮肤上,能刺激皮肤合成维生素D。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量与日照时间、紫外线的波长的有关。
本文由河北省燕达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沈迎建进行科学性把关。
很多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的人易患心脏病和中风。但日前,美国盐湖城山间医疗心脏中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维生素D含量高于正常值时同样损害心脏。如会加快心脏跳动节律,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伤心”还是“补心”,有争议早在2009年,美国海蒂医疗中心的Tami L Bair医生,在200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科学大会上公布了一项研究,维生素D水平缺乏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死亡相关。Bair和他的同事对超过2.7万50岁以上、没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老年人群,仅随访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发现维生素D水平很低的患者77%更容易引起死亡,45%的患者较容易发展为冠心病。维生素D水平缺乏的患者发展为心力衰竭的比例是正常水平人群的近两倍。 最终的结果显示D缺乏的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症状的几率要比维生素D含量正常的高血压患者高一倍。而在没有高血压的患者中,维生素D缺乏则与心血管疾病症状之间没有明显联系。研究人员认为,维持维生素D的正常水平有助于防范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然而,另一种声音则透露:维生素D过多会损伤心脏。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上提出的一项最新研究来看:维生素D过剩未必对心脏有利,反而甚至会给心脏带来伤害。过去,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营养成分一旦低了会对心脏造成伤害,但这项最新这项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超出正常水平的话反而有可能增加房颤发生的机会。在犹他州的医疗中心开展的该项研究,参与人员多达132000例患者。研究人员发现当这些患者血液中维生素D的水平过高时,房颤出现的几率也增加了2.5倍。专家提醒:服用维生素一定要在安全范围内针对两种说法,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主任张澍教授认说:“当人们通过补给获取营养成分的时候,维生素D水平过高现象就会发生。因为消费者普遍认为从柜台上购买的营养品是安全的,他们意识不到摄入过多的维生素D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张澍补充说:一个人体内维生素D的正常范围在41至80微克每分升(毫微克/升)之间,而参与该项研究的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达到了100毫微克/升以上。“对于人体而言,任何种类的维生素、替代品均存在利弊。我们的目的是确定一安全的剂量范围,这样患者能明确多大剂量是有益于健康,多大剂量下具有一定的毒性。”最后,张澍教授建议那些最近被诊断为房颤,并且正在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的患者一定要提醒自己的医生,是否做一些检测,来了解患者体内血液中营养物质的水平,帮助分析产生房颤的原因。很多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的人易患心脏病和中风。但日前,美国盐湖城山间医疗心脏中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维生素D含量高于正常值时同样损害心脏。如会加快心脏跳动节律,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68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垂体后叶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下一篇: 经典小方开发有助疏通中医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