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认识老年抑郁症

医案日记 2023-06-18 15:05:43

认识老年抑郁症

刘奶奶本是位天性热情的老人,邻里间有什么事她都会热心相助。可最近半个月,刘奶奶好像变了个人,很少出家门,以往爱看的电视节目现在也无兴趣,就连最疼爱的孙女回来看望她,她也爱搭不理的,整天一个人呆呆地坐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家里人都觉得老太太变傻了,只有孙女不这样看,她想,奶奶是不是病了?在她的建议下,大家带奶奶去了医院。经过医生的诊断,原来刘奶奶患了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有人说:老年人患抑郁症和患感冒一样常见。这个比喻虽有些夸张,却足以说明抑郁症在老年人群中的常见和多发。据一项调查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存在明显抑郁症状的有16%。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对北京市2299名老年人的调查也显示,13.7%的老年人有明显的抑郁症状。由此可见,老年抑郁症患者并不少见。但是,人们对老年抑郁症的知识却知之甚少,使患抑郁症的老人不能及时就医,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生活中,对郁闷、沮丧、痛苦、悲伤的老年人,人们常常认为他们是“有福不会享”。其实,这些就是抑郁症的情绪表现。

老年抑郁症病人的常见表现为:

1)心境抑郁。心烦意乱,苦恼,忧伤,感到生活没有意思,提不起精神,高兴不起来,整日忧心忡忡,度日如年。

2)兴趣丧失。对任何事情都不大关心,不能体验生活的乐趣,家门不出,电视不看。

3)精力不足。疲乏无力,无精打采,对衣着小事都感到力不从心,懒于梳理。

4)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用,是子女的累赘,内疚,自责。

5)焦虑不安。心里不踏实,总是担忧,要么为子女没按时回家而惶恐不安,唯恐其遭遇不幸;要么终日担心自己和家庭大祸临头。表情紧张,坐卧不宁,发脾气,易激惹。

6)思考困难,动作迟缓。感到脑子迟钝,联想困难,话少,活动少,行动缓慢。

7)悲观厌世,痛不欲生。有过抑郁症体验的老人曾经描述这是他们一生中所遇到的最困难的经历,比任何肉体的痛苦都要难以忍受,所以不少患抑郁症的老人有自杀念头。老年病人一旦决定自杀,常比青壮年病人更坚决,行为也更隐蔽。

以上是老年抑郁症病人心理症状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有各种躯体不适的老人,频繁就诊于各综合医院,由于检查不出相应的器质性病变,而误认为大夫的水平不高或埋怨现代的检测水平太低。殊不知,许多查不出器质性病变的躯体不适有可能是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

老年抑郁症的躯体症状包括:

1)疼痛综合征,如头痛、嘴痛、胸痛、背痛、腹痛及全身疼痛;

2)胸部主诉,如胸部憋闷、心慌气短;

3)消化系统症状,厌食、腹部不适、腹胀、便秘;

4)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面红、手抖、出汗、周身乏力等。

在这些症状中,以找不出器质性背景的头痛及其他躯体部位的疼痛为常见。此外,周身乏力、失眠、早醒也是常见症状。

如果老人持续两周以上出现这些症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活动,则可确诊为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可治愈的疾病,关键在于早发现,尽早到专科医院就诊,早期得到有效的治疗。

由于对精神疾病的偏见和歧视,无论患者本人和家属都对到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有顾虑。而事实上,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专家都认为应尽早求助于精神病专科医生。

抑郁症病人常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应激和社会问题,抑郁发作又进一步影响了病人的人际交往、家庭和睦。因此,对抑郁症病人进行心理治疗,给予心理支持和帮助是大有益处和十分必要的。但是对于有严重的迟滞或焦虑,有自杀危险的病人,药物通常是治疗的第一手段。此时的心理治疗主要是医生的言语支持、安慰和保证,当药物治疗为心理治疗铺平了道路,病人感到轻松一些,可以与医生交谈时,才能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心理治疗方法。

目前抑郁症的治疗药物很多,但是无论哪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起效时间,通常在2~3周以后逐渐起效,有些药物甚至在4周以后起效。所以在治疗初期,切忌频繁换药或对治疗丧失信心。

由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担忧自身的健康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加上老年人在领悟性强的同时也易受暗示,因此建议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要细究药物说明书,以免去仔细体会可能没有出现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建议将说明书交给家属阅读,帮助患者观察药物反应。

许多老年患者对失眠症状主诉很强烈,误认为只要睡眠改善了,其他一切症状就会随之消失,所以要求只服用镇静催眠药。这是一个认识误区。长此以往,不但抑郁症不能治愈,还会形成对某一种安眠药物的依赖。在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中,抗抑郁药物是主要治疗药物,镇静催眠药物是辅助药物。

老年抑郁症容易复发,所以疾病治愈后的药物维持治疗很重要。有些老人对此难以接受,认为只有不吃药才是疾病治愈的标志。这又是一个认识误区。病人一定要遵医嘱,切忌自行停药。

老年人偶尔心烦意乱是不是抑郁症?

心烦意乱不仅仅是老年人经常遇到的问题,在目前这个 社会 状态下,它应该是大多数小到小学生大到老年人都有的情况,但不同的人心烦意乱的原因不同。我们都知道心理即意识,分为表意识、潜意识、无意识。导致长期心烦意乱的原因往往在潜意识或无意识层面,于是它是不容易被挖掘,也没有什么触发点的(比如出门堵车心烦,这是有触发点的情况)。

1.相比较其他年龄段,老年人心理 健康 一个障碍在于无价值感的无限放大,为何?一个一生都在为 社会 、为家庭创造可见价值(如工作赚钱、打理家务、生儿育女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条件以及一些 社会 约束让他们忽然“闲”了下来,会使得无价值感一下飙升。其实,人存在即是价值,但我们一生都在被教育着“忙”起来,所以一旦没有什么可贡献价值时就会觉得自己没用了,给子女添加负担了等等。针对这个问题,作为家人来讲可以提供帮助的比如主动联系让父母给做自己爱吃的东西回家吃、偶尔帮忙带带孩子、让老人培养新的兴趣出来,等等。另外一个好用的办法,是我们中国人非常不擅长的,就是对父母说“我爱你”,清晰的表达老人活着在世,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等等。

2.另外一个部分就是恐惧——害怕死亡。害怕死亡这部分意识状态几乎贯穿人的一生,这也是佛法一直在传递让人明白肉体的死亡不是真正的死亡的原因。设想一下,无论你在做什么的情况下,害怕死亡都在你的脑袋里面用大喇叭广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而这样的情形和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差不多,于是我们会发现他们各种治疗、保健身体却越来越差。这个问题作为家人其实很难帮助到什么,尽可能地带着他们一起运动锻炼、调整饮食结构等让身体机能变得更好也许会有一些帮助。如果家里有人有很明显的对身体状况的恐惧,建议寻找合适的心灵导师会有很大的帮助(笔者亲身经历)。

老年人心烦意乱还有很多的“源头”在,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寻找合适的帮助。

你好啊,题主。抑郁症是病,不是你想得就能得。你担心自己得抑郁症,说明你关心自己,是心理 健康 的表现。心烦意乱说明你的情绪状态糟糕。“两腿酸无力”这点是关键,反映出你“老有所用”的愿望,愿望被体力阻碍,让你心情变差。

面对衰老,这是老年人的难关。青少年有对未来迷茫的难关,成年人有支撑家庭的难关,中年人有人生将固定的难关,老年人有衰老无用的难关。

衰老的不只是身体,内心也衰老。老了,发现关心自己的人没几个了,这个世界人来人往,却没多少人跟自己有关系。年轻人觉得老年人想法停留在以前了,可以安心养老,对外面发生什么事也不用操心了。

如何面对?有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量力而行,同时坚持锻炼。对自己的体力有新的认识,有规划地使用。超出体力限制,对自己身体有害,也带来了强烈的无力感。而锻炼依旧能强化你的体力,使你保持着较好的体力,锻炼有益身体 健康 ,一些小病也生得少。

第三个建议,发展兴趣,可以让自己的脑力、能力在兴趣中得到发挥。老年人可以钻研数独,研究象棋。一些老年人乐团在许多地方可以看到,因此也可以去学习一门乐器,加入乐团。

衰老是道难关,积极应对衰老,多活动,多交流,抵抗衰老,重新寻找自己新的位置,建立自己新的价值感,这样才好安度晚年。

祝顺利!

您好,抑郁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和心烦意乱这种情绪波动完全不是一回事。心烦意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调整心情,但是抑郁症必须经过专业的治疗。所以千万不要把抑郁症当成心烦意乱或者矫情,这么多抑郁症病人的悲剧故事,一定要引起我们重视。

不是。偶尔心烦意乱,是人心理的正常现象,而非病态。

心烦意乱在任何年龄段都有出现,但出现的性质各有所不同,这要从心烦意乱产生的根源和诱因说起。

所谓心烦意乱,是情绪 情感 超出了主体所能承受的范围,而影响主体正常认知的一种生理现象。

它的根源在情绪 情感 上。比如在单位处理问题与领导有分歧,又不好跟领导说清楚,窝了一肚气,情绪 情感 走入极端。下班开车回家,路上遇到点情况,就会心烦意乱的不理智。前面与领导接触发生的情绪 情感 问题是根源,后面路上交通出现的情况是诱因。

与其他年龄段相比,老年人更容易发生偶尔心烦意乱的情况,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逐渐的向衰老方向转化,身体的机能在不断的下降,但 社会 承受力却在增加。

老年人为自己的 健康 担忧,为孩子的生活操心,自己的身体却不断的找麻烦,会直接影响情绪 情感 的稳定,再遇到一些小事情,也就纠结,心烦意乱。

我开出的药方有两味药:

一是要知足。知足不是口号,是每天早晨起来伸伸懒腰,想一想,自己不错了,尽管身上有些地方还不太舒服,还有的人比我更难受。尽管养老金钱不多,跟以前相比,已经很富有了。知足者常乐,不知足的人,永远是跟自己过不去。

二是要注重身体 健康 加强锻炼。没有一个 健康 的身体,生活质量是很难保证的。有很多人崇拜开心,其实开心的基础就是 健康 , 健康 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出发点。该锻炼锻炼,注意生活规律,身体有病了,该看医生看医生,该吃药吃药,该打针打针,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保持在完好的状态。

敬请关注七天蓝

抑郁症的诊断需要去医院,表现是睡眠不好,注意力不集中,自罪感和无价值感,自我评价降低,有自杀倾向,病程持续在两周以上。

您的偶尔心烦意乱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不是身体上的疾病,一些心脑血管病,肾病或者心脏有问题都可能有这种表现。

还有就是心理情绪上的问题。生活中的有些问题无力处理解决,影响到个人情绪,甚至焦虑,也有可能有这样的表现。

从中年到老年,生理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危机,我们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自己不要妄下结论,还是去医院诊断为好。

有时候,有些疾病,是自己吓自己,吓出来的。抑郁症并不可怕,很多抑郁症者从中走出来了,再说,你也说了是偶尔,没事为什么要自己吓自己呢?

老年人要注意饮食,少食多餐,饭后可以出去散会步,透透气,和同伴们聊聊天,要是有感兴趣的老年活动,可以参加一两个,业余生活丰富了,心情也会渐渐好起来的,毕竟人是群居动物。年老了,依旧可以和同龄的老年人谈天说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机会的话,公园是一个好去处,以前我早上跑步的时候,会看到很多老年人在公园里打太极,跳舞,坐在板凳上休息,听曲,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从容。

谢谢悟空今天邀请我回答问题,老年人偶尔的心烦意乱并不是抑郁症,所谓的抑郁症临床有很多的表现(我问的度娘):

1、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力活动减退、自杀观念与行为、全身慢性疼痛、睡眠障碍以及疑虑等等,所以偶尔的心烦意乱不单纯的说是抑郁症。

2、偶尔的情绪低落心烦意乱,很大可能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跟最近的工作生活有着很大关系,老年人可能放平心态,生活上多想一些乐观的的事情。

3、老年人也要积极的预防抑郁症,虽然发病原因不太明确,但要多参加锻炼,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广场舞,舞剑等,发现一个自己的爱好,让自己老年生活也多姿多彩。

4、老年人要学会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让自己身心与身体都 健康 。

希望我的观点能够帮助到你。

你好,老年人心烦意乱不见得就是抑郁症,很有可能就是单纯的情绪反应,也或者有些老年期的焦虑问题。

老年期抑郁症的患者往往与普通的抑郁症有区别,老年人不会像一般人那样表达自己的 情感 症状,临床观察中顶多就能看到一些闷闷不乐,社交退缩的表现,但老年人往往独居,本就与人缺少沟通和接触,所以单单从这一点上很难判断是否为老年期抑郁症。

一般的老年期抑郁症往往首发症状为躯体不适感,这一点与我们的东亚文化有一定关系。去年上海有一个全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中国抑郁障碍临床特征调查报告,其中躯体化症状分析中指出,抑郁症患者中,失眠的发生率是64.6%,排名第二的是难以用言语描述的躯体症状,发生率在46.9%,第三的是体重减轻,发生率38.50%。老年患者的躯体不适感发生率要更高一些。

曾经我遇到一个老年患者,生活压力致使其出现失眠和周身不适感,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直到患者有一天服了40片氯硝西泮轻生,而被家人救下后送入医院治疗,直到此时家人才发觉老人的抑郁症问题。

对于老年人容易出现的心理或精神问题,最最严重的是老年痴呆症的问题,最最常见的是老年人失眠的问题。不要轻视老年人失眠问题,往往得不到控制的失眠问题会演变为更为严重的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问题。所以,老年人的失眠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如果非药物的方法无法使患者入睡,就应该使用安眠药物改善睡眠。

老年痴呆症属于老年期退行性病变,认知功能的损害是不可逆的,目前只有美国FDA通过的多奈哌齐一种治疗药物,但一般认为只能延缓老年痴呆症的过程,没办法逆转痴呆的过程。所以更应该多注意平日的康复训练,训练老年痴呆症患者的 社会 功能,恢复部分的认知功能。

老年人胡思乱想就心烦意乱,加上与老伴吵几句嘴,血压升高,脚下伴蒜,一头扎在床上几天缓不过精神来,不是抑郁症,是生气症。

抑郁症患者增加但不是有一点症状就是抑郁症,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很正常,这也和一个人天生的性格有关,有的人多愁善感有的人性格开朗,不要把什么都归结为抑郁症,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真正得了抑郁症的人表现出来的症状包括心里躯体很多很多已多次回答这里不再赘述。改变生活态度多出去散散心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56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