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珍惜孩子的主动尝试(如何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

医案日记 2023-06-18 07:44:17

珍惜孩子的主动尝试

孩子小时候往往什么事情都要抢着做:扫地、洗碗,但他还小,什么也干不了,所以父母就没让他做,可是为什么等他长大了,能够洗碗扫地的时候,却变懒了,什么也不愿意做了呢?更有甚者,他连自己的作业,比如作文、画画什么的都要让大人帮忙,自己懒得动脑筋了呢?很多家长非常疑惑。

孩子天生就是积极的,勤快的,他一张开眼睛,就尝试到处看看,当他能控制自己的动作时,他喜欢到处爬,到处摸,什么都拿起来咬,大人做什么,他也模仿着做什么,当然,因为很多事情他是第一次做,所以很容易出错,如果每次尝试大人都报以厉声呵斥“不准……”或大惊小怪地惊呼“危险!不要……”时,孩子就好像被电击了一样,久而久之,孩子就学“乖”了,哪儿也不能碰,不准摸,不可以试,那就不碰、不摸、不试,他认为这样才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再长大一点,孩子就渐渐变成该做的事情也懒得去做了。

所以,如果您不想让孩子变得懒惰,想让他保持自信、积极进取,您就应该记往:当孩子做出某种尝试时,只要不是危险的和损害别人利益的,大人就应该鼓励,并且提供机会让他大胆尝试。要让孩子明白,谁都有失败的时候。这样,孩子每次尝试做一件事情时,他得到的都是奖励而不是“电击”,他当然会很有自信,乐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去做自己还不会做的事情了。长大了之后,他很自然就会成为一个勤快的、乐于尝试新事物的、积极向上的孩子了!

如果您的孩子不幸已经没有自信并且变得懒惰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停止对他进行“电击”,也就是说要停止对他所做的事情挑毛病、指责或者是表示不满意,而是多给奖励,只要他愿意,做得怎么样,都予以鼓励。

如何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

去年暑假,我的个子突飞猛进,以前的衣服都显得短了,于是我和妈妈商量添置新衣的事,没想到妈妈跟我说:”你已经长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了,你自己约几个同学一起去选吧。”
我听后,高兴得跳了起来。
随后,我马上叫了两个最要好的朋友,急不可待地来到了商场的服装柜台前,里面的衣服种类可真多,每件衣服看上去都很漂亮,我一会儿看看这家,一会儿看看那家,几乎走遍了整个商场的服装柜台,我却还是拿不定主意,不知道选哪件好,而且有些衣服虽然我很喜欢,但价格有些高,我还在犹豫是否要买。
如果妈妈在身边,她肯定会大砍一下商家的出价的。没办法,我们就这么在商场里整整逛了一个多小时,跟着来的两个好友都连连喊累,没办法,我只好陪着他们到一楼的长凳上去坐一会,歇歇脚。

突然,我看到对面有一个人正卖着减价的衣服呢!有20的,30的,40的,最高价的衣服卖50元,我顿觉眼前一亮,连忙跑过去看个究竟,终于在30元那一栏的衣服里找到了我想要的那种心仪的衣服,我没多想,痛快地把它买下了。
心想:我买到了这么价廉物美的衣服,妈妈一定会表扬我的。
回到家后,我就急着把衣服拿出来给妈妈看,妈妈用手摸了摸衣服,笑了笑说:”你呀!买衣服只考虑款式和价格,却忽略了它的质量,这衣服手感不太好,洗后还会起球,不过,你是第一次自己去买衣服,还知道要节约消费,已经很难得了,有了这样的一段经历后,相信以后,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听完妈妈说的这番话,我的心里既难过又高兴,不管怎样,这第一次的买衣经历,也算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我会在每个大大小小的磨砺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如何让孩子试错学会珍惜呢?

个人觉得对孩子关于“试错”教育的几点思考:

1.“试错”教育需要控制试错成本。

“试错”教育首先就要预留学生犯错的空间和成本,成本过大容易造成事故。虽然我们常说年轻没有失败,但是过大的错误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于教学来说,这次犯错成本就是纸张和时间,这跟学生所得相比,算是最基本的教育投入,还是可以接受的。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试错”教育的典型案例,只是这个成本太大了。

2.只有学生珍惜的东西,才会在“试错”后愿意主动纠正。

“试错”教育也不是百试百灵的法宝,它的前提是学生需要在乎“试错”的内容。如果不是前面设置的那么多有利条件,吸引学生的兴趣,很难让他们愿意去纠错,去思考。只有他们在乎的,感兴趣的,才会真正投入进去,才会想方设法的完善自己的作品。

3.“试错”教育,需要面对“产品”说话。

实施“试错”教育,就需要有耐心让他把所有的错误都犯完,就好是有犯错“产品”。这时再直面问题会让他有更直观的认识,也有更直接的处理方法。

总之,“试错”教育这种教育手段,有其优势,但也要谨慎使用。当然,如果用的恰当,事半功倍。其实人生亦如此,每个人都是摸着石头过自己的人生,有时候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真的需要经历现实的“试错”打击,才能不断修订前进的方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52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