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警惕新型流脑流行

医案日记 2023-06-17 14:17:44

1月29日,安徽省疾病控制中心紧急向媒体公布了近期在安徽发生的C群流脑疫情:自2004年12月20日~2005年1月28日,全省17个城市中的11个城市的22个县(区),已收到61例“新型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例报告。发病者以中、小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7%,年龄多在13~18岁之间。目前已有49人治愈,7人正在隔离治疗当中,5人死亡。除此之外,还有3例安徽病人在南京死亡。另据报道,不只是安徽,其他多个省份也出现了流脑病人。

流脑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简称,是一种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脑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发病开始症状为发热、头痛,与一般的感冒难以区别。如疾病继续发展,细菌即可从鼻咽部进入血液循环和中枢神经系统,病人可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这三大症状被医学专家称为流脑的“警号”。除头痛、呕吐外,病人常伴有嗜睡、烦躁、颈部发硬,有些病人可出现抽搐和昏迷。未满周岁的小婴儿还可表现出尖叫、眼球凝视、囟门突起等,如未能得到及时抢救,可在数小时或24小时内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60%的病人皮肤可出现出血点,有时出血点可迅速发展为紫红色大片瘀斑,同时病人四肢厥冷、呼吸急促、脉搏加快,在数小时内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一些病人在流脑的恢复期会出现口周疱疹,这是潜伏在体内的单纯疱疹病毒趁流脑病人免疫力下降时出来“活动”的表现。

在历史上,流脑曾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病之一。在抗菌药物应用以前,流脑病死率可高达70%~90%;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和医学的进步,病死率明显降低,但仍有5%~15%的患者因暴发型流脑死亡。

“新型”流脑更凶险

脑膜炎球菌是引起流脑的病原体,目前已经发现脑膜炎球菌“家族”中至少分为A、B、C、D……等13个血清群。以往,我国的流脑主要由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B群占少数,C群则很少见到;而B、C两群主要在欧美地区流行。近来发现,引起安徽省流脑流行的是以前在我国很少见到的C群脑膜炎球菌,这对我国来说是一种新的流脑病原体。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接种的A群流脑疫苗所产生的免疫力不能抵御C群脑膜炎球菌的感染,我国大部分人群很可能缺乏对它的免疫力,因此容易造成流脑的流行。与过去常见的A群流脑相比,C群流脑具有易传播、隐性感染比例高、起病急、病程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常表现为暴发型,病人可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

流脑传染具有隐蔽性

流脑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脑膜炎球菌在病人和带菌者的鼻咽部黏膜寄居滋生,携带者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球菌会借助飞沫传播给其他人。但感染了脑膜炎球菌的人不一定都发病,发病者的病情轻重和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医学专家曾对脑膜炎球菌感染后的发病情况进行过调查,发现约有60%~70%的感染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是成了具有传染性的带菌者;有25%~30%的感染者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感染或皮肤出血点,很容易误诊为流感或感冒;仅有1%~5%的感染者发生脑膜炎。因此,仅通过对传染源的隔离来预防流脑比较困难。

防流脑如同防流感

流感和流脑都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其预防方法也有相似之处。第一注意居室内空气的卫生状况,第二是要提高机体抵抗力,第三是注射疫苗。

空气不流通和人员密集的地方容易造成流脑流行。有一年春节刚过,一个村庄发生流脑流行,其中一个家族30多人,发病者4人,1人死亡。防疫站的医生下乡调查发现,该村村民有聚会狂欢的习惯,夜晚常聚集在村委会的房间里打牌、谈天、吸烟、吃喝等,房间里空气很差。调查人员对村中的90人取了咽部分泌物标本,经分离培养,有27份标本(30%)培养出了脑膜炎球菌。北京地区去年春天的流脑患者大多数是民工,他们也是多人居住一室,室内卫生条件差,又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学校教室也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加上去年12月底突降寒流,教室门窗紧闭,这就给此次安徽流脑流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其实,脑膜炎球菌很脆弱,怕冷、怕热,更怕干燥。做到“三晒一开”,即晒衣、晒被、人晒太阳,居室开门窗通风,可以有效预防流脑。

多数人感染流脑后可不发病,说明人体免疫力的强弱也影响到流脑的流行。安徽的流脑流行正值学生期末考试期间,学习紧张,忽视体育锻炼,使得学生们的免疫力有所下降,感染脑膜炎球菌后就容易发病。

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各类聚会也多,人们当对流脑有一定的警惕。如果身边出现流脑病例,可每天使用盐水漱口,或用含有抗菌药物的滴鼻液滴鼻,也可以吃大蒜。和流脑患者有密切接触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抗菌药物预防。在流脑暴发流行期间,为流行地区的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地阻止疾病的蔓延,15岁以下的儿童、新兵和集体居住的民工是主要接种对象。但A群流脑疫苗不能预防C群流脑感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42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