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消协发布第3号消费警示:功能饮料最好谨慎购买。看到这里,笔者的第一反应是保健食品又出事了。因为,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食品是多重交叉甚至是等同的概念。从定义看,功能性饮料和保健食品都针对特定人群,具有针对健康的功效,给人感觉功能饮料就是带有“保健食品”批号的饮料。
而事实上,功能饮料并非保健食品。有些厂家凭借概念热炒功能饮料,什么运动饮料、营养素水、平衡饮料、电解质补充饮料、纤维饮料、植物饮料、活性维生素水饮品等新鲜“标牌”,大大超出了饮料的功能,诸多的“功能”更是让消费者一头雾水。而造成这种效果的原因就在于概念描述的多重性和交叉性。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健康食品”,制造一个名称就可以给业内带来一阵躁动,给企业带来一份可观的收益,何乐而不为?只是很多的名称可能就连其制造者也搞不清楚,甚至不少专业论文里赫然写着“保健食品又称功能性食品”的字样。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名正言顺。国外有个做法,就是把所有和功能、营养等健康要素沾边的食品统统称为healthfood(健康食品)。界限分明了,认知也就容易。只要以简洁、准确的原则把名称搞对了,错觉自然也就少了。但在正名之前,人们只能做到两点,一是尽量准确地描述产品的名称,二是按照阐述名称的法规认识和看待产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729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我国中医药企业的现代化迫在眉睫